地震募捐活動倡議書(精選3篇)
地震募捐活動倡議書 篇1
尊敬的全體師生及家長朋友們:
大家好!
當您和孩子在安然有序地快樂地工作、生活、學習、游戲時;當您在家庭中幸福地享受天倫之樂時,在我們國家的許多地區特別是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災區,在我們的身邊,還有許許多多的貧困家庭因為種種原因,生活艱難困苦,他們迫切渴望社會各界伸出溫暖的援助之手,幫助他們共度難關。
我校積極響應《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快發展慈善事業的意見》(荊辦發[20xx]26號)精神和荊辦明電[20xx]19號活動的倡議,定于20xx年10月10日至11月30日,在全校集中開展“慈善一日捐”活動。
濟貧扶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慈善一日捐”活動以“用愛延續生命,用心溫暖老人”為主題,以“慈心為民,善舉濟世,以人為本,關注民生”為宗旨,凝聚社會力量,幫扶極度困難群眾。眾人拾柴火焰高,愛心捐助匯暖流!您和孩子所捐助的每一元錢都蘊含著無價的愛心,都將化成一屢屢陽光,匯成一股股甘泉,給困境中的群體以無限的勇氣和力量。愿我們的點滴付出凝聚成愛心的彩虹,讓我們給在幸福生活的孩子的純潔的心靈中播灑愛的種子。
“愛人者,人恒愛之!”感謝您的關愛,謹致以誠摯的謝意!
倡議人:
時間:X年XX月XX日
地震募捐活動倡議書 篇2
北京時間20xx年8月3日16時30分在云南省昭通市魯甸縣(北緯27.1度,東經103.3度)發生了6.5級地震,震源深度12公里,此次地震強度大,波及面廣,損失嚴重,截至6日10點30分,地震已造成589人遇難,2401人受傷。
災害無情,人間有愛,災區人民遭受的重創,我們感同身受。從汶川地震到“威馬遜”臺風,在人民需要的時候,三亞人總是挺身而出,勇于擔當。此時此刻,面對同胞的逝去,數千人的受傷,遠在千里之外的我們雖然不能親臨現場參與救助,但我們可以用捐款方式盡我們的微薄之力,為受災群眾提供我們力所能及的援助。
海南省三亞市紅十字會在此呼吁社會各界積極行動起來,發揚中華民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美德,積極捐款捐物,為災區群眾奉獻愛心,幫助災區恢復生產生活,重建美好家園。
三亞市紅十字會鄭重承諾:依法開展募捐,所接收款物,將尊重捐贈者意愿,嚴格遵循“公開、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則,及時將每一筆捐贈款物送達最需要救助的災民,捐贈情況接受審計和社會監督,并向社會公告。
倡議人:
日期:XX年XX月XX日
地震募捐活動倡議書 篇3
201*年4月14日北京時間20點26分,在熊本縣益城町發生里氏6.5級地震,16日凌晨再次發生里氏7.3級的地震。本次地震是有地震記錄以來九州地區最強地震。截至19日18時,地震已致44人遇難,千余人受傷,余震不斷,給當地民眾人身和財產造成了嚴重損害。新干線、高速公路等交通中斷,部分地區斷電、房屋受損。
受災留學生的學習、生活、心理受到顯著傷害,恢復正常的留學生活有待時日。為防止余震造成更嚴重的人身災害,九州地區中國留學人員友好聯誼會(簡稱:九州地區中國學友會)熊本分會成員迅速自發帶領我留學生到體育館等避難所避難,并堅守陣地,協助當地救援工作。截至19日15時,一百余名中國留學人員分批乘坐中國駐福岡總領館安排的巴士安全抵達福岡。在救援工作中,中國學友會積極配合總領事館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九州地區中國學友會在中國駐福岡總領事館指導下,一直致力于協助九州地區中國留學生努力實現“平安留學、圓夢九州”。地震發生后,九州地區中國學友會倡議社會各界積極行動,發揚中華民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美德,積極捐款捐物,讓受災的同胞感受到社會各界的濃濃愛心,幫助受災留學人員早日恢復正常留學生活。
接受捐贈方式:
1.中國國內銀行匯款
戶名:
開戶行:
賬戶:
聯系人:
聯系電話:
郵箱:
2.日本銀行振込
口座名:
銀行、支店名:
口座番號:
連絡者:
攜帯:
E-mail:
注:
捐贈所得善款將秉承“公平公開”原則,由九州地區中國學友會統一調度使用,將用于留學生的災后恢復以及受災地的災后重建。
我們不承認冒用“九州地區中國學友會”名義通過以上未出現的方式進行的募捐。請注意鑒別,以防不法分子借機利用了您的愛心。
本次捐款倡議活動的最終解釋權歸九州地區中國學友會所有。
在此衷心感謝您的支持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