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活動倡議書怎么寫素材(精選3篇)
公益活動倡議書怎么寫素材 篇1
各單位、社會各界愛心人士:
一年一度的“六一”國際兒童節即將來臨,在我們為全縣廣大兒童送上一份深深地祝福,祝他們“六一”兒童節快樂的同時,應該關注到還有一大批特殊群體的兒童,需要我們特別的關愛,他們就是孤殘兒童、特困兒童、留守兒童。孤殘兒童——從小殘疾或失去親人,面臨著許多困難與艱辛,小小年紀就經受著孤獨、困苦的磨難;特困兒童——因家庭成員患有重大疾病等種.種原因,家庭貧困,過早的挑起生活的重擔,經受著人間的苦辣辛酸;留守兒童——父母遠離家鄉、外出務工,過早體驗著親情的缺失,忍受著孤獨的苦痛。這些孩子,絕大多數懂得生活的艱辛,勤奮好學,積極上進,成為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但受貧困的家庭條件所限,生活極其困難。
扶貧濟困,樂善好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多年來,縣婦聯一直將救助弱勢貧困兒童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從_年至今幫扶救助留守、孤殘、特困兒童共計_余人,_年太和縣被命名為“全國留守流動兒童工作示范縣”、_年被確定為全國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試點縣、_年4月太和縣又被全國婦聯、教育部、中央文明辦、中央綜治辦、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授予為全國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示范縣。大量工作的開展,真正使弱勢兒童體會到了社會的關愛和溫暖,但同時我們也看到,仍有部分弱勢兒童的生活存在困難,亟待幫助。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關注兒童就是關注未來,關注發展。孤殘兒童、特困兒童、留守兒童、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更需要得到特別的關愛和幫助,我們誠摯地呼吁,各單位、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傾父母之愛,伸出援助之手,幫助這些困境中的孩子,使他們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更加專心地投入學習,茁壯成長。
為了實現愛心人士與弱勢兒童的“零距離”救助,達到“奉獻一片愛心、救助一名孩子、締結一份真情、培養一個人才”的目的,縣婦聯決定開展弱勢兒童結對救助活動,我們將在全縣范圍內篩選出200名品學兼優、生活困難的中小學生,倡議各單位、各界愛心人士結對救助,救助標準為每人500元,主要用于學生的生活補助和購置學習用品。您可以一人或幾人共同捐助一名貧困兒童,也可以單位集體捐助數名貧困兒童。您可通過愛心熱線與縣婦聯聯系,我們將認真為您做好結對救助工作,同時接受社會的監督。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您的仁愛厚德,受助者將心存感恩、終生銘記;您的真情奉獻,對自己是一次精神的洗禮、品德的升華,您將會收獲崇高無尚的快樂!親愛的朋友,為了同一片藍天下的孩子都能擁有幸福的童年和美好的明天,請您伸出您溫暖的大手,緊緊拉住這些需要關心的小手,為他們送去一片真誠和關懷,孩子們永遠不會忘記您的慈愛之心,社會也會因您的行為而變得更加和諧美好。
公益活動倡議書怎么寫素材 篇2
每兩秒鐘,就有一塊足球場大小的森林從地球上消失,每年,我們都要與一片比愛爾蘭國土面積還大的森林說再見,從占陸地面積50%銳減到7%,原始森林消失速度仍在加快。植樹造林,迫在眉睫。讓我們在3·12這天種下一棵樹,共同呵護我們的地球家園。以下內容是由應屆畢業生倡議書網站為您整理的植樹節公益活動倡議書,希望對您有一定的幫助!
學院各系部、各班:
每年都有15000-50000個物種因為森林砍伐而消失,水土流失,全球變暖,極端氣候愈演愈烈……森林危機觸目驚心,植樹造林迫在眉睫,它不只是政府或環保機構的工作,更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又是一年3·12植樹節,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中國兒童環保教育計劃攜640萬參與師生倡議:13億棵樹,植樹綠中國!每人每年種下一棵樹,13億中國人一起建設綠色中國。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樹節,為進一步做好校園環境綜合治理,師生動手共建生態園林校園,學院總務處聯合學生處共同發起在學院3#學生宿舍樓、2#教學樓、游泳池周邊范圍內組織開展植樹美化校園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活動時間:_年3月7日、8日(周六、周日)上午8:30-11:30;下午14:00-16:30(如遇雨天,另行通知)
二、活動主題:生態園林校園,我們共同的家
三、活動地點:輪機實訓中心周邊、游泳池周邊
四、活動意義:增進環保意識,愛護共同的家園 五、活動過程:
1、活動發動階段:(3月5日—3月11日)
通過廣播站、校園網站、宣傳欄及學院團委、班級輔導員共同發動宣傳,倡議全院師生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不亂拋雜物,不踐踏花圃草坪,不采摘花草,愛護學院的一草一木,讓我們的校園更美!人人參與植樹節植綠、養綠系列活動,為美化、凈化環境盡一份力。
2、活動實踐階段:(3月12日—3月15日)
教師學生以系部、班級為單位認領樹苗,具體安排:各單位于3月10日上午8:30前到3#學生宿舍樓前認領樹苗。并按現場安排的種植點開展綠化植樹活動。所植樹苗以認購系部或班級命名,負責進行養護,與小樹共成長。六、具體安排:
1、由總務處協調聯系樹苗。并提供當天植樹活動工具(手套、水桶、鋤頭、泥鏟、推車、基肥等)。
2、按總務處劃分好植樹場地和地點,參加人員挖好樹坑,并組織清理垃圾雜草,平整場地,采運回填土等,為植樹活動做好準備。
3、3月12-15日植樹活動現場,總務處及學生會干部負責現場人員組織工作,避免現場秩序混亂。
4、各系部、班級要加大對廣大師生員工參加義務植樹活動的宣傳力度,提高廣大師生員工的環保意識、愛校意識,確保植樹活動取得實效。
5、總務處人員屆時將進行現場技術指導,保證植樹的效果和質量,提高樹木成活率。
植樹節特別行動,你我都可以:
1、親手種下一棵樹,或捐款支持環保組織的植樹項目;
2、在辦公室或家中養幾盆綠植,并照顧好它們;
3、拒用一次性筷子,以手絹代替紙巾,降低木材消耗;
4、做出植樹承諾,參與網絡植樹體驗,強化低碳意識。
公益活動倡議書怎么寫素材 篇3
今年10月16日,是聯合國確定的第34個世界糧食日。今年10月17日,是中國政府確定的首個國家扶貧日。
民以食為天。糧食問題和貧困問題一直是全社會普遍關注的民生問題。根據國家統計局估計,截止_年底,中國大陸人口總數達到13.6億。無論中國還是全球,吃飯問題都是一個嚴峻話題。我們既要努力生產出更多糧食,也要杜絕浪費。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公布的報告稱,_年到_年間,有8.68億人口處于饑餓狀態,相當于世界人口的12.5%。貧富差距過大,歷來是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因素。一個國家,既要鼓勵效率優先,讓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同時也要兼顧公平,關注貧困弱勢人群,給貧困弱勢人群提供發展機會,幫助他們脫貧致富,過上幸福生活。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經過30多年的努力奮斗,缺吃少穿的絕對貧困現象已經得到改變,但相對貧困的人口依然眾多。按照《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_-20__)》中新的扶貧標準計算,目前中國仍有8249萬貧困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已經脫貧致富或身處繁華都市的人們更加關注生活的質量,甚至早已營養過剩、開始向往簡單的生活和回歸鄉村,但對于貧困人群來說,一天的辛勞與汗水換來的收入,仍然只能養家糊口,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極弱。
在這世界糧食日、中國首個國家扶貧日即將到來之際,中國扶貧基金會與新浪公益、微公益共同發起并聯合相關媒體、機構組織實施“邀您一起,#體驗饑餓#——饑餓24全民公益活動”(簡稱“饑餓24”),倡導16-60歲有條件的人(若身體不適宜體驗饑餓,請勿體驗)于10月16日20:00——10月17日20:00,切身#體驗饑餓#,以此表達對中國乃至全世界饑餓人群和貧困弱勢人群的關注,表達對饑餓和過大貧富差距的重視,并通過自己力所能及的實際行動,促進節約意識,增進貧富之間相互理解并互助,促進社會和諧。體驗者可以分享自己的體驗計劃、心得體會等,并邀請三位好友參加體驗,若好友不能完成,也可以為“饑餓24”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把自己的微博、微信或qq頭像在活動期間更改為“饑餓24”活動圖標,捐出相當于一天餐費的善款支持愛加餐項目、改善貧困地區兒童的營養狀況等。
也許饑餓和貧困離我們很遠,也許就在你我身邊。10月16-17日,邀您一起,體驗24小時的饑餓。一天的體驗,是反對浪費、響應節儉,是不忘貧困,是社會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