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聞策劃書(4篇)
第十一屆校田徑運動會的新聞采訪活動策劃書
一、活動的背景:
1、我小組主要針對此次校田徑運動會進行有選擇的采訪,通過典型個案,力求表現校運動會的精彩與盛大。
2、由于此次為校級運動會,故而活動場面盛大、占地面積廣、賽事多、比賽點較分散,而我組新聞現場的采訪人數及采訪設備有限,所以對人力、物力資源的分配需合理、慎重,務必使各項資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3、由于開幕式這段時間整個運動場上人員最集中、最整齊,同時也最利于現場采訪人員互相交流、及時采取措施應對突發狀況從而獲取新聞采訪素材,因而我們應當牢牢抓住這個機會。
4、出于專業課程實踐目的和鍛煉自身新聞采訪活動的經驗和能力方面的需要,我們在分配和集體協調的情況下積極準備,努力做好此次校運動會的新聞采訪策劃活動。
二、活動的目的:
1、通過事前的周密策劃,各采訪人員之間才能配合默契,提高新聞采訪集體協作性,從而盡可能最大程度地克服新聞事實的突發性和轉瞬即逝的特點,并順利完成新聞素材的采集工作。
2、通過前期策劃,我們可以加強預見性,可以確定后期編輯的風格、樣式,這些都有利于記者們在一些可預知的新聞現場準確快速地找到描述、采訪的對象或細節,捕捉到具有形象特征的場景。
3、此次是對采訪活動進行統籌調度、有效組織和利用媒體資源的重要途徑,可以避免了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同時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豐富我們的課堂理論知識和自己動手實踐能力。
三、活動的意義:
1、培養和鍛煉我們的新聞意識,從而發現新聞點,擇選出有價值的新聞。
2、考察我們對新聞采訪活動知識的總體把握與掌控,以及活動整體的有效組織與充分運作。
3、協調大家的集體實踐動手能力,充分完成老師布置的課堂實踐作業的任務。
4、通過這次采訪,我們可以將一些課本理論知識轉化為一種實踐操控能力,從而培養我們作為新聞記者該具備的綜合素質和基本經驗。
四、活動的時間:
XX年4月22日——4月24日
五、活動的地點:
主席臺、運動場、看臺、各院系大本營
六、活動中所需的采訪設備:
一只錄音筆,兩臺照相機、筆、筆記本、手機
七、人員安排:
1、隨身攜帶記者證入場,在主席臺、運動場、場地進出口等地分別分配人員。
2、在采訪前大家熟悉儀器,安排小組口語表達能力強的(至少2位)同學負責錄音報道
3、安排對采訪熟悉有經驗的同學負責采訪過程(至少4人),比較擅長照相的同學負責照相(至少2人)
4、其他同學負責相互聯絡,或者在遇到突然情況下幫助其他同學完成采訪任務,提醒采訪過程中注意的問題,安排同學熟悉聯系裁判,盡早獲得比賽結果。
八、活動的內容:(主要選取具有典型意義且采訪時間較充足的比賽項目)
a、活動的主題報道:重點關注運動會的開幕儀式報道;女子田徑1000米賽事作為預備主題報道(如果開幕式儀式采訪出現狀況或者沒達到預期效果,則采訪的重點轉移到女子1000米賽事報道上來)
b、采訪內容的計劃安排:
(一)開幕式的采訪安排:
運動會前期階段:
1、熟悉開幕式的介紹單,掌握相關流程,如:比賽流程,出席領導,場地分布,人員分配,各院系大本營駐扎的地點及運動會期間需要注意的問題。
2、運動會前兩到三天小組集體開會,討論人員分配和采訪部署及采訪當天集合的時間地點等。協調好大家的任務分配和儀器的使用,并檢查好儀器的情況,并綜合大家的意見對采訪是否有相關更新穎的看法,力爭大家齊心協力做好此次采訪策劃的最后準備工作。
3、準備好采訪材料和相關需要提的問題,以及設計準備拍攝的鏡頭和場景,組織好人員討論模擬采訪現場的狀況,提前做好可能出現的問題,并要求在運動會期間保持小組成員之間的聯系。
開幕式開始階段:
1、搜集前幾屆的運動會開幕式新聞報道,了解內容,號召大家分析學習,并了解應該注意的問題,而且爭取號召小組成員在當天最早的時間到運動會集合,以備提前熟悉好會場。
2、看臺分配三到四個人,其中一人手拿錄音筆并口頭播報開幕式前的現場盛況;另一人則手拿照相機,觀察現場各處實況,用相機拍下有價值的新聞畫面,從而彌補現場播報人員的不足之處,為后期廣播新聞的編輯工作提供照片憑證,另外一個人輔助他們,避免出現意外事故或者為他們的即時需要做好現在準備(3—4人)。
3、儀仗隊進場時,口播記者繼續播報,看臺上的攝影記者和運動場上的另一個攝影記者則拍下現場實況圖片,要突出場面的盛大、氣氛的熱烈;同時,也可適當拍攝觀眾席上人頭攢動的景象;要注意現場全景,中景,近景等鏡頭的結合。
3、三人坐于主席臺旁,做好領導講話的相關筆頭記錄工作,也可在用手機記錄講話內容或者在領導退席時向領導借用演講稿。(3人)
4、在領導退席時,持錄音筆的記者可適時、適度采訪某位領導,拍照同學也可拍下采訪領導的照片;同時也適度的采訪幾位現場觀看的同學,儀仗隊員和工作人員,力求采訪的完整性,全面性,多樣性。(克服采訪領導的困難)
5、將這些錄音報道做成開幕式的報道,注意錄音的連貫性和內容的豐富性;把搜集到的往年運動會開幕式報新聞知識等穿插到錄音報道中,做成開幕式采訪前的廣播介紹,力求做好報道前播報的連續性,完整性,及時的編輯和整理;另外,相機的鏡頭也可以做成運動會的圖片新聞報道。(2—3人)
(二)賽事采訪)(備選主題報道)
女子1000米賽事(5—6人)
1、賽前,提前了解比賽的運動員,并及時了解上屆運動會此項目的材料和情況;并選取其中最有可能奪冠的運動員a,事先對其進行采訪;賽中,重點關注a的狀態;賽后,不論輸贏,對a進行賽后采訪;采訪相關的比賽工作人員,如運動員裁判、及相關工作者,觀看的觀眾,談談他們對此次運動會的看法。(需1人錄音)。(需2人采訪)
2、若a不是冠軍,賽后也可對冠軍進行專題采訪。
3、攝影拍照:一人位于起點∕終點處,拍下運動員起跑和最后沖過終點的瞬間;另一人位于運動場上跑道的中段位置,拍下運動員跑過時照片,特別是她們在精疲力竭時還奮勇前行以及其同學陪伴其跑步或送水給她們的照片。(注意重點拍攝運動員a)
4、預備1—2個人員負責相互之間的聯絡,或者幫助處理遇到的障礙和出現的突發困難,保證此次采訪的順利完成。
(三)采訪結束后
1、集合組員,對采訪的內容進行整理和編輯工作。并商討采訪結束后期的處理制作工作,分工協作。
2、進行總結和修改,把整理和編輯好的采訪內容用word文檔打出來分享或集中小組成員放錄音報道,大家相互提出修改提意見或看法,并總結自己的收獲看法。
3、完成最后的工作,上交整理好的采訪錄音作業。
九、活動成果:
1、完成要求的廣播新聞稿件:開幕式新聞廣播專題報道;女子1000米實況報道(備選)
2、一到兩篇人物專訪:女子1000米中的運動員a或冠軍的專訪(備選)
3、圖片新聞:將拍到的精彩瞬間做成圖片新聞
十、活動負責人及參與者:(12人)
組長:焦志新 成員:王偉、周翔、曾卓、熊欣、王婷、邵沖、張秦、李陽陽、林露、宋瓊、王露
十一、活動中應注意的問題及細節:
1、明確報道思想:突出校田徑運動會的場面盛大、氣氛熱烈;
突出運動員的堅持不懈、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
突出同學們互幫互助、友愛關心的精神。
2、熟悉我們活動內容中的各個流程,做好事先的材料收集、了解工作。
3、采訪設備準備工作:事先測試機器性能,看看照相機、錄音筆是否可用,是否電池充足。
5、分配好人員的布置工作,協調大家的分工合作。
4、記者要做好積極的心理準備,不怕吃苦,要有不怕受挫的精神。
十二、活動經費預算:
暫無
.4.16
活動前言
公共領導力協會的成立旨在幫助管理專業(公共事業管理)學員能更好的理解和運用專業知識,以理論為指導,以實踐為載體,在實戰過程中提高專業學生的管理、領導能力。本次“模擬新聞發言人”活動的開展協會本著以“服務師生、團結協作、共同進步、實現自我”的精神,使參賽者通過實踐活動將所學理論、技巧得以展現,提高參賽者的交流能力和現場應變能力。
其次,公共領導力協會是一個新起的實踐性學術協會,協會結構和理論素養已漸趨成熟。為進一步探索和拓展協會的實踐性及促進協會的發展,協會為本次活動的開展從理論到組織都做出了積極的準備。
策劃書目錄
一 、活動簡要
二、 活動程序及內容
(一)活動程序
(二)活動內容
三、 活動對象及報名方案
1. 活動參與對象
2. 活動宣傳
3. 報名方案
四、 活動時間、地點預案
五、 獎項設置
六、 活動經費預算
附件
一、活動簡要
本次“模擬新聞發言人”選手的發布內容將選取時事事件(重要政策出臺、謠言橫行、突發危機事件等)為背景,向記者答疑或做出應急處理預案。為了更真實的再現新聞發布會現場的氣氛,我們邀請的評委將擔任雙重身份(評委和現場記者),旨在參賽者陳述個人觀點后能有更專業的問題發問。以期開發參與者的高壓承受、現場應變能力。(注:本次活動不對參賽者收取任何費用)
二、 活動程序及內容
(一)本次活動動程序:(細節安排見附件)
1. 積極籌備,活動申請;
2. 賽制擬定,分工安排;
3. 大力宣傳,選手招募;
4. 評委邀請,活動開展;
5. 初賽決賽,交流留念。
(二)本次活動內容包括以下四個部分:
1.選手在發言前將自己的發言通稿(選取的案例及簡要分析打印在一張a4紙上)分發到評委手里,隨后參賽人員借助ppt演示及個人陳述發布自己對事件的看法及處理預案。——?
2.在選手發言結束后即進入記者問答,評委(記者)根據選手的選取的案例及陳述發問,選手做現場即興答疑。
3.選手答疑結束評委根據選手表現做出點評及打出成績(點評及得分寫在每位選手的發言通稿上),每位選手依次進行。
4.比賽結束后我們將舉辦一個選手和評委老師之間的交流留念活動。
三、活動對象及報名方案
1. 活動參與對象
本次活動只面向管理學院院內各年級、專業學生招募參賽選手。
2. 活動宣傳
宣傳主要在管理學院內部,由宣傳部和公共關系部協同學生會深入到班級學生中間宣傳本次活動宗旨及意義。其次,在管理學院的網站上設置宣傳欄對此次活動全程實時宣傳。
3. 報名方案
本次活動以個人形式參賽(可多人組團參賽但不得超過三人),班級宣傳完后有興趣的同學可現場報名,之后委托班長代為統計并報于活動報名負責人。同時將專門設立報名熱線參賽者可通過報名熱線隨時咨詢。
四、 活動時間、地點預案
1活動宣傳及報名工作(預計一周時間);
2.報名結束即抽簽確定選手出場 (預計一天);
3初賽視參賽人數分批進行(預計1—2天);
4決賽(預計一天,若參賽人數過少則初賽和決賽合并),地點可申請多媒體教室一間,進行簡單的會場布置即可。(具體的參賽時間、地點視活動進程待定)
五、 獎項設置
本次活動為鼓勵學員積極參與擬將設置:一等獎一名、二等獎兩名、三等獎三名。(注:獲獎者只頒發證書)
六、資源支持及經費預算
1) 打印宣傳單及購買活動用紙張200頁,預計20元
2) 設置活動熱線通信費用預計80元;
3)評委茶水錢預計80元;
4)攝影設備由協會自行解決
5)活動教室可向學校申請。
九月二十六日
附件:
賽制規則:
選手參賽過程有兩部分組成:個人陳述時間+答疑時間(每位選手至少接受三次提問)每位選手參賽總用時不得超過規定時間(10分鐘)。
人員配置:主持人、計時員、得分統計人員、現場服務人員(接話筒及發放案例)、會場維持人員、(人力資源部協同學生會安排人員)
比賽流程:
賽前由后勤部布置賽場。(并在全過程協助紀檢部維持會場紀律)比賽正式開始后主持人致開場詞及介紹評委。進入比賽之后計時員計時并提醒選手及主持人和評委,個人陳述完后即進入答疑環節,評委根據選手的總體表現打出成績,主持人在第二位選手比賽結束后宣布第一位選手的成績,賽后主持人宣布進入決賽的選手名單,協會后勤部協同學生會收拾會場。
決賽流程同預賽。
評分細則及標準:
計劃邀請五位評委,評委打分制度在10—0分,最后取平均分即選手的比賽成績。
1) 著裝及印象
2) 語言是否得體
3) 是否輔之以ppt
4) 答辯是否自圓其說
5) 是否脫稿
6) 有無創新
7) 表現力
一.活動主題:新聞傳播系新生辯論賽決賽
二.活動目的:為新生提供一個辯論的舞臺,展示他們明辨的思維,提高新生的應變能力,增強新生的團結協作能力。讓新生們能更好的融入到新的大學生活,去發掘自己的興趣和才能。
三.活動主辦:新聞傳播系團委
活動承辦:新聞傳播系學生會學習部
活動協辦:新聞傳播系學生會宣傳部、影像部、文編部
活動負責人:學生會學習部副部長
活動主策劃:學習部干事
四.活動內容:新生辯論賽決賽
決賽辯題:
正反:解決誠信問題的根本方法在于法律手段
反方:解決誠信問題的根本方法在于道德手段
活動時間:10月16日晚
第一場7:00
第二場 8:20
活動地點:篤行214
活動形式:班隊與班隊比賽,學習部統籌安排。在復賽中的兩個勝隊進行冠軍爭奪賽。在復賽中兩個負隊進行季軍爭奪賽。
1. 參賽對象:09級新生
參賽班級:
復賽第二場的兩個勝隊
復賽第二場的兩個負隊
2. 評委:
3. 嘉賓:
五. 活動流程:
1. 選手、評委、觀眾親友團入席
2. 主席開場白,介紹學生評委及嘉賓
3. 宣布辯題。介紹參賽代表隊及其所持立場,介紹參賽隊員.參賽隊員自我介紹
4. 介紹比賽規則、賽制、計時提示,宣布比賽開始
5. 辯論結束后評委評議
觀眾質詢(每位觀眾只能提問一次,時間控制在30秒內,總時間控制在5分鐘左右)
6. 評委點評比賽
7. 主席宣布比賽結束
8. 雙方辯手握手
六.辯論賽賽制
1.立論階段
1.正方一辯開篇立論,3分鐘
2.反方一辯開篇立論,3分鐘
2.駁立論階段
1.反方二辯駁對方立論,2分鐘
2.正方二辯駁對方立論,2分鐘
3.質辯環節
1.正方三辯提問反方一、二、四辯各一個問題,反方辯手分別應答。每次提問時間不得超過15秒,三 個問題累計回答時間為1分30秒。
2.反方三辯提問正方一、二、四辯各一個問題,正方辯手分別應答。每次提問時間不得超過15秒,三個問題累計回答時間為1分30秒。
3.正方三辯質辯小結,2分鐘
4.反方三辯質辯小結,2分鐘
4.自由辯論
自由辯論,每隊各4分鐘
5.總結陳詞
1.反方四辯總結陳詞,3分鐘。
2.正方四辯總結陳詞,3分鐘。(時間總計32分鐘30秒)
七.比賽結果:
第一輪比賽結果出來后,第二天我們將告知晉級選手,并抽簽確定正反方及辯題
一、活動前言為了積極響應校團委“新人•新事•新風尚”校園新聞作品競賽活動,引導同學們積極參與社會觀察,關注時事熱點,提高對新聞的敏感度,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從而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交流與協作,提高競爭意識和集體榮譽感,同時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引領健康、和諧的社會主流文化。外國語學院特舉辦此次“新人•新事•新風尚”校園新聞作品競賽。二、活動主題新人•新事•新風尚三、活動時間XX年4月7日-16日四、活動對象外國語學院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五、承辦單位 外國語學院青年傳媒中心編輯部六、前期宣傳工作1.通知各班宣傳委員,將此策劃書上傳到各班群共享以供下載。2.海報組進行海報宣傳。3.宣傳部進行新聞報道。4.編輯部進行新聞發布和網絡宣傳。七、參賽形式 以個人或團體(每件作品的作者原則上不超過5人)為單位自愿參加比賽。八、參賽流程1、各班宣傳委員開展此次活動宣傳,參賽者上交文類作品、圖片類作品或微記錄作品(微記錄作品需要附上xiang你了微博的鏈接和截圖,具體要求九、參賽要求所有參賽作品須報送《申報表》1份(附件1)、作品1份、作品原件等附件材料及上述材料電子版(發至)。申報表交至本班宣傳委員處,十五日中午以班為單位統一交至三會辦公室。2、公布比賽評委至外國語學院xiang你了微博;3、評選出獲獎作品后由學院于5月15日前統一報送,其中紙質版材料及光盤報送至勵德樓三樓青年傳媒中心辦公室,電子版提交至郵箱:。九、參賽要求1、參賽作品按文類作品、圖片類作品和微記錄作品三類作品申報參賽。文類作品包括新聞消息、新聞通訊、新聞專題、新聞評論等;圖片類作品為一張照片或一組照片(總數不超過10張);微記錄作品為以內的微博新聞或配以以內文說明的新聞圖片、新聞視頻的微博。2、參賽作品必須是XX年9月1日后完成的作品,并且在校電視臺、《湖南師大報》、新聞網、翔網、1+1青年評論網、人物網等校級以上媒體公開發表;微記錄作品須在“xiang你了”微博平臺()公開發布。在報刊上發表的作品須提供作品原件,網絡作品需提供錄用稿件的網址和截圖。3、文類作品要求統一使用宋體小四號,1.5倍行距,數以上,用word或pdf格式遞交,所附圖片和圖表下方應有相關的文說明,大小在1m以內。圖片類作品要求統一選用jpg格式,分辨率在500萬像素以上,大小在2m以上。作品須包含標題(不得超過或40個符)和簡短的文描述(不得超過或單詞),要求客觀真實,并注明拍攝時間。微記錄作品發布時須在微博中注明“#新聞作品大賽#”,并@湖南師范大學翔網、@xiang你了微博、@學院xiang你了微博(如@文院網信部);視頻類作品為記錄片或新聞采訪形式,時長不超過3分鐘,且需刻錄成光盤,并在光盤中同時附文解說、文策劃等。4、所有參賽作品須報送《申報表》1份(附件1)、作品1份、作品原件等附件材料及上述材料電子版。 十、獎項設置 文類:一等獎1名 二等獎2名 三等獎3名 圖片類:一、二、三等獎各1名 微記錄類:一等獎1名 二等獎2名 三等獎3名 所有獲獎者均上交到學校參加復評和終評附件1: “新人·新事·新風尚”校園新聞作品大賽申報表 作品 名稱 申報者 代表 情況 姓名 性別 出生年月 學院、專業、年級 學歷 聯系電話 電子郵箱/qq 其他 作者 情況 姓名 性別 年齡 學歷 學院、年級 承擔任務 作品 簡介 作品 發表 情況 學院 初評 意見 蓋章 簽: 年 月 日 學校 評審 意見 簽 年 月 日 附件2:“新人·新事·新風尚”校園新聞作品大賽評分標準一、作品總分:100分二、基本標準1.指導思想明確,輿論導向正確,報道公平、客觀、真實;2.立意新穎,特色鮮明,表現手法靈活;3.圍繞中心,主題突出,標題準確鮮明、生動簡潔;4.結構完整,脈絡清晰,言簡意賅,生動感人;5.圖片視頻表現力強、富有感染力。三、具體評分標準(一)文類新聞作品印象10分、語言與結構20分、主題30分、深度30分、特色10分。(二)圖片類新聞作品印象10分、技術20分、主題30分、深度30分、特色10分。(三)微記錄新聞作品1.專業性(100分*50%)(1)文類:格式10分、主題30分、深度30分、語言20分、特色10分;(2)視頻類:技術30分、主題30分、深度30分、特色10分;(3)圖片類:技術30分、主題30分、深度30分、特色10分。2.影響力(100分*50%):以轉發量、回復量為標準,篩選出得分高的作品入圍,作品得分規則為轉發量*系數0.6,回復量*系數0.4,并折合成百分制計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