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策劃書范文4篇
班會目標:
1、 讓學生找到自己的人生奮斗目標。
2、讓學生知道怎樣去實現人生的目標。
3、使學生懂得少年強則國強,增強民族責任感。
班會過程:
一、導入班會主題
同學們,我們今天的班會主題是:我的夢,中國夢!(學生讀)
同學們,夢想是人的翅膀,有了它,人才能飛翔;夢想是最溫暖的光芒,即使最黑暗的時候,它也能把前方的路照亮。人們就是因為有了夢想,人類才走向文明,也正是因為有了夢想,社會才會飛速發展。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關于夢想的問題。首先請聽夢想小故事。
二、夢想小故事
1.萊特兄弟的飛翔之夢
一百多年前,一位窮苦的牧羊人帶著兩個幼小的兒子替別人放羊為生。 有一天,他們趕著羊來到一個山坡上,一群大雁鳴叫著從他們頭頂飛過,并很快消失在遠方。牧羊人的小兒子問父親:“大雁要往哪里飛?”牧羊人說:“它們要去一個溫暖的地方,在那里安家,度過寒冷的冬天。”大兒子眨著眼睛羨慕地說:“要是我也能像大雁那樣飛起來就好了。”小兒子也說:“要是能做一只會飛的大雁該多好啊!” 牧羊人沉默了一會兒,然后對兩個兒子說:“只要你們想,你們也能飛起來。” 兩個兒子試了試,都沒能飛起來,他們用懷疑的眼神看著父親,牧羊人說:“讓我飛給你們看。”于是他張開雙臂,但也沒能飛起來。可是,牧羊人肯定地說:“我因為年紀大了才飛不起來,你們還小,只要不斷努力,將來就一定能飛起來,去想去的地方。” 兩個兒子牢牢記住了父親的話,并一直努力著,等他們長大——哥哥36歲,弟弟32歲時——他們果然飛起來了,因為他們發明了飛機。這兩個人就是美國的萊特兄弟。
2.茅以升立志造橋
茅以升是我國建造橋梁的專家. 茅以升小時候, 家住在南京. 離他家不遠有條河, 叫秦淮河. 每年端午節, 秦淮河上都要舉行龍船比賽. 到了這一天, 兩岸人山人海. 河面上的龍船都披紅掛綠, 船上岸上鑼鼓喧天, 熱鬧的景象實在讓人興奮. 茅以升跟所有的小伙伴一樣, 每年端午節還沒到, 就盼望著看龍船比賽了. 可是有一年過端午節, 茅以升病倒了. 小伙伴們都去看龍船比賽,茅以升一個人躺在床上, 只盼望小伙伴早點兒回來, 把龍船比賽的情景說給他聽. 小伙伴們直到傍晚才回來. 茅以升連忙坐起來, 說;"快給我講講, 今天的場面有多熱鬧 ? "小伙伴們低著頭, 老半天才說出一句話來;"秦淮河出事了! "" 出了什么事? " 茅以升吃了一驚. " 看熱鬧的人太多, 把河上的那座橋壓塌了, 好多人掉進了河里 ! "聽了這個不幸的消息, 茅以升非常難過. 他仿佛看到許多人紛紛落水,男的女的老的小的, 景像凄慘極了. 病好了, 他一個人跑到秦淮河邊, 默默地看著斷橋發呆. 他想; 我長大一定要做一個造橋的人, 造的大橋結結實實, 永遠不會倒塌 ! 從此以后, 茅以升特別留心各式各樣的橋, 平的, 拱的, 木板的, 石頭的. 出門的時候, 不管碰上什么樣的橋, 他都要上下打量, 仔細觀察, 回到家里就把看到的橋畫下來. 看書看報的時候, 遇到有關橋的資料, 他都細心收集起來. 天長日久,他積累了很多造橋的知識. 他勤奮學習, 刻苦鉆研, 經過長期的努力, 終于實現了自己的理想, 成為一個建造橋梁的專家.
過渡:好多好多的人為了自己美好的夢想,不斷努力,不停進取,才有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無數的仁人志士,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為了祖國的騰飛,他們頑強拼搏,努力奮斗,終于使我們的祖國屹立在世界的東方,有了今天世人矚目的輝煌。
三、祖國騰飛圖片
師: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夢想。那么,下面請你們談談你們的夢想是什么,如何實現你的夢想?
四、學生依次談談自己的夢想
學生談夢想,教師記錄學生的夢!
五、結束語:
同學們,夢想很美,有夢就有未來,可實現自己的夢想卻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夢想永遠和眼淚和汗水在一起,假如夢想和眼淚、汗水不在一起,就變成了空想。俗話說: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一個人要想幸福、一個國家要興盛,我們就一定要有夢想,每一個孩子的夢想聚集起來,就匯成了明天的中國夢。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好好學習,不斷進取,放飛我們的夢想,期待明天的成功!最后祝愿,再過十幾年我們班的同學都能實現自己的夢想,都能為我們的祖國貢獻力量。
一、活動背景
今年剛剛經過"黑色七月"洗禮的高中生,在眾人羨嘆中走進了大學這座象牙塔。盡管,這里是知識的圣殿,卻非夢想的樂園。這里,機會與挑戰并存, 這里成功與失敗同在 ;這里他們擁有很多,同時,他們也缺乏很多……從中學進入大學絕不是從一個門檻跨入另一個門檻那樣簡單,而是攀上了一個更高的臺階,這個臺階上的環境是新生們所不熟悉的。通過我們的主題講座對大學新生的心理進行一定程度的疏導和調試,讓他們能夠盡快地投入到大學的新生活之中去,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去面對新的大學生活。
二、活動主題
“鑄健康心理·度美好人生”新生心理調適主題講座
三、活動目的
(一)促進新生身心健康發展,適應大學生活,豐富校園文化生活。
(二)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同學們在戀愛、人際關系、學習等方面的困擾 。
(三)增強同學們對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視 。
(四)提高同學們對自我身心健康的關注意識。
(五)幫助新生學會如何適應環境、處理人際關系,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四、活動對象
主辦單位:應用技術學院
策劃承辦單位:應用技術學院團總支心理咨詢中心
參與對象:應用技術學院xx級全體學生
五、活動前期準備
(一)對活動所需經費進行申請。
(二)對活動所需場地進行申請。
(三)邀請心理咨詢老師針對大學生心理健康進行知識講座。
(四)布置會場。
(五)干部干事注意維持現場秩序。
(六)活動結束后,工作人員打掃好清潔衛生。
六、活動時間和地點
時間:xx年10月20日(周四)19:00
地點:1j 2樓學術報告廳
七、活動流程
(一)18:50學生開始進入現場(引導新生入場)。
(二)請相關領導及嘉賓入場。
(三)心理咨詢指導老師開始講座。
(四)學生提出相關問題,心理指導老師進行講解。
(五)講座結束,相關領導及嘉賓,學生依次退出會場。
(六)全體工作人員清理會場。
(七)部門討論,對本次活動進行簡單總結,汲取活動優點,找出活動中的不足并予以改正和完善。
(八)寫總結和通訊稿。
八、活動和經費預算
項目
金額(元)
申請場地
100
打印資料及其它不可預計費用
30
合計
130
九、注意事項:
(一)每位現場工作人員必須對講座具體流程完全了解。
(二)每位現場工作人員要清楚自己及其他的人所負責的任務
以便提高工作協調性、工作效率。
(三)現場工作人員必須提前入場,做好各方面準備工作。
(四)新生入場時,干事應注意維持現場秩序,并且在接待同學時應該注意禮貌等細節性的問題。
(五)講座結束后應注意嘉賓及心理講座老師先行離場,同學們才能有秩序的離開會場。
(六)活動結束后應及時完善相關材料,并及時上報。
重慶三峽學院應用技術學院
團總支心理咨詢中心
二○$2
一、活動背景:
文明與誠信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自古以來就是我們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是每個中國人的立身之本。千百年來,正是依靠文明誠信的精神滋養,中華民族才能歷盡滄桑而不衰,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明確提出“誠信”這一精神指示,我們應該時刻堅守誠信,讓自己成為一名誠實守信的優秀大學生。
二、活動目的:
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切實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積極引導青年學生積極投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活動中去,幫助青年學生樹立奮發有為、誠實守信和崇德向善的觀念,努力將青年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三、活動時間:XX年7月1日
四、主辦單位:鐵道通信與信號學院學生黨支部
鐵道通信與信號學院思政課部
五、參賽對象: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14級鐵道通號學院全體學生
六、活動計劃:
1.前期宣傳階段:XX年7月1日至暑假后開學。
2.征文征集階段:XX年9月7日至9月14日。
3.征文評審階段:XX年9月15日至9月25日。
4.結果公示階段:XX年9月26日至9月30日。
七、活動流程:
1、活動宣傳
(1)XX年7月1日前在微信平臺、QQ空間、我愛競賽網、第一范文網廣泛宣傳,學生黨支部將通知下達到各班、各群。
(2)征文內容以“誠信”為主題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
(3)內容要求:不可套作,不可杜撰,文體不限(詩歌除外),數不可少于。
(4)交稿時間:XX年9月14日之前。
(5)交稿方式:稿件電子版發送到郵箱 ,郵件請注明“班級+姓名+題目”。
(6)電子稿件排版格式:
①標題:小三、黑體
②正文:小四號,宋體,單倍行距
2、征文評審
(1)初審:學生黨支部初步篩選。
(2)復審:入選稿件上傳至微信平臺,以網絡投票的方式出網絡人氣文章,領導、老師共同審核,評選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網絡人氣獎5名。
3、結果展示
(1)XX年9月26日至30日,最終獲獎名單由宣傳部準備紅榜張貼在南院籃球場。準備宣傳板,打印優秀獲獎作品貼在硬紙板上,擺放在籃球場上展覽。
(2)學生黨支部準備獎狀和獎品。
(3)獎勵:獎獲選手頒發榮譽證書和獎品,參與和獲獎的積極分子加相應的考核分,參與的團員同學的條件在符合入黨積極分子選拔制度的前提下推薦其參加XX年下半年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
(4)優秀作品遞交給廣播站朗讀。
八、 注意事項:
評審標準(滿分100分):
1、 作品以滿分100分為打分的基礎原則;
2、 其中含基礎等級評分(60分):根據作品的審題立意、內容、結構、語言四方面進行五等級評定得出分值;
3、 發展等級評分(40分):根據作品的整體是否豐富、深刻、文采、創意等四個方面進行評定分值。
4、 但凡抄襲網絡作品超過2/3,應作為抄襲作品,給予扣20分,超過1/3的應給予扣5分;對原文抄襲超過2/3,應作為無立意作品,給予扣15分;如全文抄襲直接認定為0分。
評分
項目
一 等
60分—50分
二等
49分—40分
三等
39分—30分
四等
29分—20分
五等
20分以下
基礎等級評分
60分
審題立意
緊扣題意
立意新穎
(15-13)
符合題意
中心明確
(13-12)
基本符合題意
中心尚明確
(12-10分)
偏離題意
中心不明確
文不對題
(5-0)
內容
充實
(25—22)
較充實
(22-16分)
尚充實
(16—11分)
單薄
(11-6)
空洞無物
(6—0)
結構
嚴謹
條理清晰
(10分)
完整
條理清楚
(9-8分)
基本完整
條理尚清楚
(7-6分)
不夠完整
條理不夠清楚(5-4)
雜亂無章
條理混亂
(3-0分)
語言
簡潔流暢
有文采
(20-18分)
規范
通順
(18-16分)
基本通順
偶有語病
(16-12分)
欠通順
語病較多
(12-6)
文理不通或
全文不足(6-0)
發展等級評分
40分
豐富(10分)
材料豐富、形象豐滿、意境深遠
深刻(10分)
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揭示問題產生的原因、觀點具有啟發作用
文采(10分)
詞語生動,句式靈活、善于運用修辭手法、文句有意蘊
創意(10分)
見解新穎,材料新鮮,構思新巧、推理想像有獨到之處、有個性特
鐵道通號學院學生黨支部
“假如今天沒有手機”——價值回歸主題班會活動
一、前傳
(一)班會主題
戰勝手機依賴倡導價值回歸
(二)主題背景
智能手機的普及,給大學生帶來了方便快捷的資訊,縮短了人際交往的空間和距離,逐漸成為大學生的生活必備品。但同時,手機也帶來了深度閱讀的缺失、課堂本質的脫離、傳統文化的漠視,以及感情表達的淺表化等問題。“手機依賴癥”也逐步取代“網癮”,成為大學生管理和教育中面臨的一大難題。
(三)班會思路
1.以“沒有手機的一天”體驗活動為引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感受沒有手機可以做什么。以提前開展體驗的形式,打破班會的時間局限;從實踐活動到理論教育,提高學生參與度和積極性。
2.以將體驗活動以“圖片故事分享”的形式開場,讓學生在展示交流中拓寬思路,增強擺脫“手機依賴癥”的信心。
3.以“手機到底重不重要”和“手機應該如何使用”為話題,引發自由討論,引導學生辯證看待手機的好處壞處,最終認識到:自制力和科學使用手機的習慣才是擺脫“手機依賴癥”的有效對策。
4.以“手寫一封家書”作為班會的高潮,讓學生體會這種樸素真摯情感表達方式對心靈的沖擊,將班會的價值回歸主題內化和升華。
5.以微信圈繼續討論的形式,將班會效果鞏固和延續。
(四)班會形式
現實體驗、展示交流、自由討論、總結升華
(五)班會預期效果
1.使學生深刻反思各種形式的“手機依賴”,增強自我戰勝“手機依賴癥”的信心和決心。
2.使學生深化理解手機的辯證作用,主動學習提高自制力,養成科學使用手機的習慣。
3.使學生深入體會手機之外的價值回歸,愿意身體力行,回歸神圣課堂本質、回歸優秀文化傳統、回歸樸素情感表達。
二、正傳
(一)班會時間
XX年4月5日
(二)班會地點
6教101教室
(三)班會對象
XX級司法班同學
(四)班會流程策劃
* Part 1 擺脫手機初體驗
班會召開前一周,由班委會發起“沒有手機的一天”活動,號召全班同學選擇一天手機關機,做更有意義的事情,并互相拍下照片。
* Part 2 忘“機”百態情景劇
班會正式開始前拍攝三段情景劇視頻,展現學生沒帶手機的典型表現,警示學生“手機依賴”對學習生活的影響。
* Part 3 看圖說話故事會
“沒有手機的一天”活動成果展示。
每位同學根據自己的照片,講述沒手機那天做的一件事,談活動的感受。引導學生明白在無手機之外可以做很多有意義的事情,反思自己對手機的依賴,增強戰勝手機依賴的信心和決心。
* Part 4 七嘴八舌話手機
通過兩個話題發起自由討論
1、手機到底重不重要?
2、手機應該如何使用?
讓學生結合自身實際來表達對手機使用的理解和認識,暢所欲言。在討論中及時引導學生認識到手機只是一種工具,手機的使用習慣規范和學生的自制力問題才是解決關鍵。
* Part 5 回歸教育同感動
通過對班會中最感動的地方進行點評總結,倡導對于課堂本質的回歸、傳統文化的回歸和樸素情感的回歸。對班會主題進行深化和提升。
* Part 6 一封家書訴親情
倡議學生現場給父母寫一封家書,用最原始的紙和筆,用最優美的漢表達最真摯的親情,對家的眷戀和依賴。以情動人,讓學生在書寫中進一步感受和體會情感回歸。
* Part 7 微信圈里再討論
班會結束后,在班級微信圈繼續發起話題討論。
談感想,謀規劃,互幫助,共進步。
三、外傳
(一)把握重點
1.引導自我反思,提高自制能力。
2.科學使用手機,倡導價值回歸。
3.回歸課堂,回歸文化,回歸情感。
(二)注意方式
1.不過多反駁學生觀點,不盲目打斷學生發言。
2.不刻意否認或淡化手機的正面作用,引導辯證思維。
3.及時梳理和提煉學生觀點,為總結部分提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