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策劃書模板(4篇)
“世界無煙日”問卷調查活動
策 劃 書
一、活動背景:
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全球每年有300萬左右的人死于與吸煙有關的疾病;中國每天有XX人因吸煙而死亡,也就是說每年近100萬人死于吸煙疾病;而且我國煙民的數量正以每年2.1%的速率增長,如果按目前的狀況持續下去,到2030年中國每年因吸煙而導致死亡的人數將高達200萬,這樣的數,真是觸目驚心!
二、活動目的
為了讓我院廣大師生認識到吸煙的危害,使吸煙者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而丟掉手中的香煙,提高我院學生的精神面貌,創建一個更加美好的溫馨校園。學院將在6月8日評估,我們也為了出自己的一份力來宣傳迎評知識和讓全院師生為迎評做貢獻。
三、活動參與對象:全院師生
四、活動地點:問卷調查活動——各系的部分班級
無煙、迎評知識競答、簽名活動——一號教學樓廣場
五、活動安排:
1、5月21日—5月26日院青協以及各系青協出宣傳板進行“迎評估創無煙校園”活動宣傳。
2、5月28日利用政治學習時間對部分班級進行無煙問卷調查活動。
3、5月30日上午8:00在一號教學樓廣場進行無煙知識宣傳和迎評創建相關知識競答、簽名活動。
4、5月30日對無煙問卷調查結果進行公示。
六、活動要求:
各分會必須積極參與、服從安排、大力配合院青年志愿者協會的簽名、宣傳、調查活動,所有參與活動的志愿者要佩帶工作證。
七、獎勵方法:
1、對積極配合工作、認真組織活動的分會,將按評比內容評選出 “最佳團隊獎”和“最佳組織獎”兩項集體獎和在各系的年度量化考核中進行相應的加分。
2、評選內容:
(1)各系對無煙活動宣傳力度(包括宣傳板的樣式以及其他的宣傳形式)
(2)問卷調查各系配合度和調查中被調查班級、人員的配合度
(3)5月30日的競答活動的參與人數和獲獎人數。
八、活動流程:
1、宣傳期:5月21日—5月26日分會會長負責,院青協統一協調。
2、宣傳、簽名活動:5月30日在一號教學樓前舉行。各系分會倒是出50人,帶好分會會旗。
3、問卷調查:每系大專、中專班每年級一個班(50份)。采用自填問卷式調查,不署名,由各系人員到各班發卷,向同學說明填表要求,當場完成,立即收回。然后組織專人編碼,剔除填寫不合格表格,資料交院青年志愿者協會辦公室。
4、調查結果統計:5月28日—5月30日進行,由辦公室負責,其他部門協助。5月30日—5月31日進行公布。
九、活動所需物品
1、調查問卷1000份
2、無煙宣傳倡議書500份
3、無煙、迎評知識競答題10份(具體題目提前準備好)
4、彩噴宣傳板4塊
5、無煙行動簽名橫幅1條
6、簽名筆15支
7、展棚6頂
8、音響設備一套
9、氣球200個
十、獎勵物品
1、獎狀2張(評選出最佳團隊獎和最佳組織獎)
2、現場競答題獎品:中性筆100支
筆記本70本
十一:注意事項
1、 活動中做好各項工作的安排和調配
2、 問卷調查要設計各個專業、各個年級
3、 要保證調查的真實性
4、 所有的青協成員在活動中一定要注意自身形象和相關事宜
共青團鄂東職業技術學院委員會
青年志愿者協會
XX年5月8日
歲月如梭,驀然回首,一年的大學生活已經接近了尾聲。記得剛踏進大學的校門,我還是個懵懂的孩子,一年的大學生活歷練了我許多,感覺自己透徹的成熟了許多。在輕院這所我人生的象牙塔中,我學會的不僅是知識,更多的是學會如何做人,做一個有利于社會的人。
假期如約而至,我和同學計劃暑假社會活動,增加自己實踐的同時,更多的是盡自己的努力做一個對社會有利的人。
河南地大物博,省域面積16.7萬平方公里,占全國土地面積的1.74%,平原盆地、山區丘陵面積分別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55.7%和44.3%。全省總人口9667萬,是中國第一人口大省。河南承東啟西、通南達北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其在全國經濟社會活動中的重要地位。境內三縱四橫的鐵路網、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和不斷發展的航空運輸,進一步強化了其交通樞紐的地位,西氣東輸、南水北調等國家重點工程陸續興建,河南仍然是全國經濟社會活動的中心之一。河南歷史悠久,名人輩出,中原文化源遠流長,在國務院頒布的三批99個歷史文化名城中占據了7個。
所有發繁華都曾經籠罩在這里,而如今,即使經濟日益增長,但是依舊有許多農民依然在貧困線上掙扎,而歸根到底是教育問題,所以我們計劃在學校的支持下,靠我們的努力對河南農村教育進行調查。并且調查的同時盡我們的力量去給農民一定的科技知識。制定關于電腦簡單運用的小冊子,送給農民。團隊人員根據自己擅長的科學知識,分組進行給農民講解,使農民了解科技。
在城市以調查農民工主,在農村以調查農民為主。
調查的目的是:更深入具體地了解農民在做教育規劃決策時的考慮以及實際農村教育設施的條件,綜合調查教育對受教育者的回報,除了工資報酬方面的回報外。為研究農民低教育水平的原因及河南甚至全國制定教育政策提供第一手資料。
調查內容:不同受教育程度的農民在農村從事農業生產的產量差異,在農村獲得擔任干部機會的差異,在決定要否選擇到城市打工方面的差異,在城市工作的勞動市場回報差異,如工資和就業機會等,在城市受到歧視的主觀感受,對健康的影響,能否找到條件較好的配偶。
調查范圍:主要在河南境內,農民工的調查集中在鄭州市,農民的調查集中在鄭州市與開封市的廣大農村地區。調查對象以最底層的農民(包括進城務工的農民,以農業為主的農民,做小生意的農民等)為主,對調查對象的選擇采取隨機方式,在城市主要是在工地、民工聚集的道路旁,天橋下等,在農村主要是入村到戶或在田間地頭道路上,調查的方式為實地訪談,考慮到農民的實際情況問卷采用代填的方法。問卷采取無記名形式。
調查的特點:對農民的生產生活狀況、農村的基本狀況及農民的心聲、愿望、要求,有了較為全面的細致的了解;對受教育程度不同的農民之間的差異有了一定的把握,取得了較為全面真實的數據。
團隊人員為:王麗婧,馬明琪,劉琳琳,龐慧,趙克玲,馮婕,劉勇,周宇。
主要負責人為王麗婧,劉琳琳,馬明琪。
具體分工為:
王麗婧和馬明琪去河南聯通拉贊助,爭取免費得到預充話費的聯通卡。以方便在活動期間團隊人員的聯系。并且制定路線計劃。
劉琳琳、劉勇和周宇負責編寫電腦簡單運用介紹,并制定小冊子。馮婕和龐慧制定調查表。趙克玲負責印刷,電腦運用小冊子需要一萬份,調查表需要七千份。
團隊人員活動開始之前,要透徹了解科學知識,通過看書和上網查詢。在活動期間,輪流進行講解。
活動完備完畢,團隊人員齊心協力根據數據制作調查表。
劉勇和周宇對團隊人員的安全部署。另外團隊人員不能私自做任何決定,行動要經過主負責人及隊員的認可。
活動期間,團隊人員要盡心合作,展現我輕院的風采,體現新世紀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經過計劃,這次活動需要5000元。特此向學校申請。
希望學校領導考慮,批準此項活動,對策劃書提出相關建議和修改。
【活動背景】
被稱為“地球之腎”的濕地,作為水資源的“貯存庫”和“凈化器”,不但具有強大的水文調節、循環功能,而且還具備降解污染、凈化水質的有效功能。最近幾年張掖市人民政府,張掖市甘州區環保局等企業單位對濕地保護做了很多貢獻,濕地保護人人有責,濕地保護全民參與, 保護環境就是保護家園。
【活動詳情】
發起單位:河西大學生綠色環保協會
主辦單位:張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建設委員會
河西學院團委
河西學院農學系
策劃承辦單位:河西大學生綠色環保協會
活動時間:xx年10月16日
活動地點:張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
活動目的:
1、了解市民、同學們對濕地保護的看法。
2、增強市民、同學們對濕地保護的意識。
3、使得更多人關注濕地,走進濕地。
4、加強同學們對濕地知識的了解。
5、豐富同學們的課余生活。
【活動步驟】
一、活動細則
1. 活動主題:“走進濕地 和諧發展”宣傳、調查活動
2. 活動口號:走進濕地 保護環境
3. 活動形式: (1)發放宣傳材料
(2)分發和回收《濕地“城市之腎”調查表》
(3)橫幅簽名
(4)在濕地公園以及在河西學院先后掛條幅進行宣傳
二、活動流程:
活動前期
(1)xx年10月14日召開內部會議,分配各部門的具體工作。
外聯部:與相關單位聯系,如,張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建設委員會;
宣傳部:條幅、海報、橫幅、信號筆的準備;
網絡信息部:組織在協會網站上填寫相關的報道,及負責活動中的拍攝工作;
實踐部:負責濕地公園活動的路線;
組織部:負責組織會員;
公關部:負責條幅簽名現場的公共服務;
調查部:調查表的印制、分發及回收整理,宣傳冊的分發;
編輯部:活動簡報及總結的撰寫;
創業部:協助調查部工作;
策劃部:協助宣傳部工作;
活動中期
1.10月15日,召開全體會員會議,安排活動的具體情況及注意事項;
2.10月16日8:30,七教樓前集合,按部門簽到;
3.10月16日9:00,帶隊出發,徒步走向濕地公園;
4.10月16日10:00,到達濕地公園指定位置,請濕地公園管理處的領導講話,活動開始;
5.10月16日11:00,各部召開部門會議,總結活動情況;
6.10月16日11:30,會員集合,帶隊回校。
活動后期
1. 將簽名條幅在濕地公園懸掛一星期,然后再將條幅懸掛于校園,向公眾宣傳展示;
2. 活動簡報撰寫及發布,活動總結。
【預期效果】
促進大學生和市民對濕地的了解,增強關于濕地保護方面的知識,使修復濕地的建設更加理想化,持續化。
【注意事項】
1. 盡力與校內各協會各部門聯系,加大宣傳力度
2. 整個活動有人負責拍照工作
3. 活動后新聞稿件及時編寫
4. 活動中要注意人員的安排
5. 活動中注意安全
【活動經費預算】
河西學院大學生綠色環保協會
xx年10月12 日
一、活動背景
學風建設是衡量一個學校教學水平的一項重要的軟標準之一。它是實現學校辦學目標、提高辦學層次的重要途徑;是學生成人、成才和成功的重要手段;是成功素質教育辦學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學風是學生學習目的、態度、作風和方法的綜合表現,是在一定的人生觀、學習動機和追求目標的支配下,在學習熱情、求學態度、意志品質以及自控能力等方面的總體反映。學風不僅是大學生學習方面的一項基本建設,同時也是自我人格塑造的一項重要內容。為了了解同學們的學習動態,加強學風建設,激活學習氛圍。我們以全面客觀洞察學風動向,服務同學為宗旨,推出了這次“學風建設問卷調查”活動。
二、活動時間:3月份
三、活動目的及意義:
為學校及各教育服務機構提供科學、可靠的參考數據;同時感受同學們的學習、生活氛圍,聽取心聲,反映實質;推動學校學風建設的浪潮,讓人人重視自我,提高自身素質。
通過這一次學風建設調查實踐活動,有望提高我們協會成員的才干,真正掌握一門服務于大眾的技術。
四、活動的開展(具體計劃視情況可能變動):
調查階段(3月3日—3月5日)
1、全體會員3月2日之前到達學校,2日晚上19:30召開工作準備會議,把任務及問卷按編號分到各小組。(注:如時間太早,部分同學未返校導致調查對象資料不完整;4日晚上各班晚點名,可抓住這個契機搞調查)
2、調查隊伍分18組,具體見內部安排資料。
3、嚴格保證問卷質量,不可隨意浪費問卷。以問卷有效回收率評估各組的工作績效。
4、確保5日晚上之前全部回收問卷并按問卷編號排好。
數據統計與分析階段(3月6日—3月11日)
1、調查問卷的統計10人作業。人員分別是李文軒(負責人)、嚴懿(負責人)、
李艷華、石興誼、薛琪薪、慈天華、徐榮、韋曉容、彭飛燕、梁苡銘。
2、1312份÷20份/時=65.6小時
65.6小時÷10人=6.56小時/人
6.56小時/人5元/時=32.8元/人
時間(時)工作人數金額(元)單價:5元/小時spss框架設計、問卷整理2245元/時=20出錯耗時110105=50后期統計分析找出問題23235=30深入分析、討論33335=45總結小報告43435=60
總計:32.8元/人10人+20+50+30+45+60=533元
總結寫報告階段(3月12日—3月20日)
1、12—17日撰寫報告,18日之后修改,并請相關專業的老師予以指導。
2、20日上交報告。
五、經費預算
1.調查問卷印刷 0.15元1320份=198元。(學工部負責)
2.問卷錄入與資料匯總 533元
3.撰寫與修改報告 240元(平均3小時/天8天2人5元/時)
4、總計:971元
六、注意事項
1.注意抽樣程序的合理性,保證樣本的代表性和真實性。
2.工作量較大,需所有會員參與,注意協調;保持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
3.注意對新助理的培養
4.和學工部合作,保持聯系。
七、項目總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