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閱讀活動策劃書(精選3篇)
親子閱讀活動策劃書 篇1
一、活動目的:
為了營造書香校園,打造校園文化,引導我校學生靜心讀書、深入思考,從而增長知識、開闊視野、提升品位,特舉行以“我成長我快樂”為主題的演講比賽活動,引導學生暢談心得、交流思想,在互動中陶冶心靈,分享感受,共同提高。進而推進我校小學生素質教育的全面發展。
二、比賽時間和地點:
時間:11月底具體時間待定
地點:學校地面操場
三、參加對象:
1、小學三~六年級學生
2、每班推薦3人
四、比賽要求:
1.演講符合主題,內容健康,演講富有感染力。
2.穿戴整齊,言行文明有禮。
3.普通話標準,語言流利,富有感情。
4.準時參加,否則以缺席處理。
5.參賽選手必須在3~6分鐘以內脫稿獨立完成。
五、獎勵辦法:
1、中年級組(三、四年級):一等獎1名,二等獎1名,三等獎1名。
2、高年級組(五、六年級):一等獎1名,二等獎1名,三等獎1名。
六、評委:
1到6年級語文老師
比賽最后得分,除去分和最低分,取最后的`平均分。分數當場亮相,在第二位選手演講完,主持人播報前一位選手成績。
七、人員安排:
略
八、現場要求:
本活動要求各班學生按秩序就坐,每班有班主任及副班主任教師負責紀律和安全,不得遲到、早退、喧嘩及隨意走動。
九、演講結束后頒獎
親子閱讀活動策劃書 篇2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經典誦讀意義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華,是中國文化和中華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們應該生生不息傳播的瑰寶。通過開展中華古詩文經典誦讀活動,弘揚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加強優秀文化熏陶,提高學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質,讓孩子們從小就開始廣讀博覽,日積月累地增長語言文化知識,潛移默化地形成優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漸完善自己的人格,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
一、活動口號:
讀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
二、活動基本原則:
直面經典,不求甚解,形式多樣,水到渠成。
三、總體目標和具體目標:
1、總體目標:通過組織小學生誦讀、熟背詩文經典,讓他們在一生記憶力最好的時候,獲得中華文化的熏陶和修養。
2、具體目標:
①培養小學生的'注意力和記憶力。
②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提升學生語文水平,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
③培養小學生讀書興趣,增加歷史、地理、天文、數學、常識、文學、藝術等各方面的素養。
④通過誦讀擂臺賽活動,激發學生誦讀興趣。
四、活動過程:
1、導入:
1)畫一棵大樹枝繁葉茂,下面有若干根系。
2)向學生講解這棵大樹,好比我們的中華民族,它生長了二千五百年,我們每個學生都是這棵大樹上的一片葉子,大樹生長的好,葉子就旺盛。如果大樹的根部斷了,請問學生這棵大樹還會長嗎?那我們作為葉子還會活嗎?(擦掉根部一段)讓學生直觀的理解根和葉的關系。理解大樹的含義、及根的重要性。了解個體和群體的依賴關系。
3)向學生講解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斷了。
比如過去的孩子學習的《弟子規》現在卻不學了。接著講解《弟子規》是學生學習禮貌、學習做人方面的書。現在的國人禮貌欠缺。具體舉例說明:不會打招呼、不行禮,隨地吐痰、亂扔東西、大聲喧嘩、不能敬老協幼。比如坐公共汽車不能給老者讓座等。道德方面:自私自利、以我為核心,驕傲、懶惰、不講誠信等等。那么怎么來挽救呢?就是要從小來學習《弟子規》。學習禮貌、學習做人的道理。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兄弟姐妹友好相處。做一個勤勞勇敢、誠實守信的人。
2、內容學習古代的禮節——鞠躬、
學習介紹自己——姓名、年齡、學校等……
學習鞠躬:現在我們要學習中國古代的一個禮節——鞠躬。為什么要學習鞠躬?因為表示尊敬他人、謙虛、誠懇等。
老師示范:雙手放在褲線的兩旁,低下頭同時把腰輕輕的彎下去,正確的姿勢看到自己的腳面。手臂自然下垂。有的表示誠意鞠躬到90度。
實踐活動:請學生主動舉手到前邊來表演,或有老師點名。并且學會介紹自己:我的名字、年齡以及學校班級等等。學會禮貌用語:“請大家多多關照”。“希望大家喜歡我”。“我想和大家做朋友”等。也可讓學生自由發揮去想象。
要求:學生鞠躬要發自內心,誠肯去做。
3、齊聲背誦《弟子規》。
4為什么要學習《弟子規》?誰來講講?
5、學生自由交流。
6、班級交流。
7、師總結。
1)講故事:一個六歲的小孩,他不但學會了彈鋼琴,而且會說英語。每當家里來了客人,大人都叫他為客人表演。一天,他表演了節目后,大家都在贊揚他。他驕傲地說了一句語驚四鄰的話:“姥姥你是個大笨蛋,什么都不會!”客人愕然。從這個例子說明:家長不能一味的培養孩子技能,但不知道學習技能的目的是什么?不是為了讓他表演,而是為了讓他有一計之長,將來好做事。可他連做人的道理都不懂,怎么去做事?一個連自己的家長都瞧不起的孩子,他怎么會虛心向別人學習?
2)師總結:所以我們要學習《弟子規》?因為它是我們行動的準則。弟子規的內容是教育小朋友在家懂得孝順父母,兄弟姐妹友好相處。在外要敬師長、懂禮貌、講信用。和別人平等相處,不自私、不傲慢、愛大眾、愛國家、愛民族。在培養好了自己的品德后,再努力學習文化知識。我們能夠做到這些你就是一個優秀的人。
親子閱讀活動策劃書 篇3
親子閱讀如何進行?——記小班年級組專題研討親子閱讀活動
書,對孩子而言,是認識外在世界的重要通道,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喜歡閱讀,因為閱讀是學習的基礎,有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就可以輕松地從書中汲取無盡的知識營養,充實自己的大腦。而親子閱讀,是引發孩子“愛書”極為重要的種子。親子閱讀是一項父母與孩子一起閱讀的活動,這項活動不是單方面的,是父母和孩子共同參與的,通過閱讀讓孩子養成閱讀的興趣和習慣,將閱讀變成孩子生活中必不可少一部分,讓閱讀成為孩子的一種快樂、一種享受。
為了使親子閱讀更深入,為了使家長更了解我們的親子閱讀活動,2月26日晚上我們召開了新學期家長會暨小班新父母學校第四講。在會上我們和家長一起圍繞“如何開展親子閱讀”這一主題展開討論。會上家長們踴躍發言,對親子閱讀提出了許多的看法和想法。
首先,大家認為讓孩子愛上閱讀,培養興趣是關鍵,否則那將是對孩子的一種束縛。對于小班的小朋友來講,閱讀的對象要配有比較精美插圖的短小的故事,家長們每天可以抽出一段時間,比如睡覺前,和孩子一起看書,讀故事給他們聽。孩子對故事都是很感興趣的,特別是配上插圖的書,小朋友還能夠自己結合著圖畫,大致了解故事情節。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孩子會時不時地發表自己的看法。這時候,父母就要適當的對孩子進行表揚,而不要責怪孩子打斷了自己,這樣孩子自然就越來越喜歡聽故事,越來越對閱讀感興趣。其次,要讓幼兒培養閱讀習慣,家長要樹立好的榜樣,言傳身教。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在家比較注意閱讀,看書、看報紙、看雜志,孩子自然也會被這種氛圍感染,愛上閱讀。最后在親子閱讀中,家長和孩子要注意互動,在孩子回答正確地情況下,不要忘記表揚一下他:“寶貝兒你真聰明。”
此次家長學校,我們小班年級組特地發起親子閱讀活動專題研討:會后,家長們都彼此學到了寶貴的親子閱讀經驗,收益非淺。親子閱讀是最感人、最溫馨的家庭生活圖畫,也是親子間最好的溝通橋梁,,而親子閱讀最能營造每個家庭的學習氣氛,有利于幼兒閱讀和家長學習的推展。
因此,我們小班年級組特地發起親子閱讀活動倡議:請家長們每天抽出30分鐘,與您的孩子一起進行親子閱讀,一起體驗閱讀的樂趣!讓我們大手牽小手,營造書香家庭的氣氛,在每一個星月藍天、透出溫暖燈光的窗內,睡前陪孩子共讀一本故事書,帶著笑容進入甜美的夢鄉。
關于“水果沙拉”的親子活動
幼兒教育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而親子教育又是幼兒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親子活動在孩子的發展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親子活動是為了尋求快樂而自愿參加的一種活動。它即可以促進幼兒身體生長,又可促進幼兒智力的發展,還可以激發幼兒的良好情緒。而幼兒園親子活動恰恰是幼兒游戲的一種重要形式,也是家庭內成員與幼兒交往的一種重要形式。第二.親子活動讓幼兒體驗了初步的交往關系,為幼兒和幼兒之間,幼兒和家長之間搭建了交往平臺,有助于社會性關系的發展。最后.親子活動聯結了親子之間的情感聯系,有助于幼兒個性的完善和發展。
基于親子活動在孩子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地位,我們小小班的老師們在結束了開學前一周的親子活動后,決定在10月底再次進行一次親子活動。
活動前我們特地就活動形式,活動時間和活動內容等進行了討論,專門組織了一次教研活動。
活動的內容和形式我們采用了“水果沙拉自助餐”的形式,吃是孩子的最愛,而自助餐能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氛圍,兩者搭配應該可以給孩子一個快樂的體驗。但是,光光是吃,顯的太簡單而且意義不大,所以我們在自助餐前還發給孩子每人一個水果頭飾,要求孩子將水果頭飾涂上漂亮的顏色,這樣即豐富了活動內容,也讓孩子得到了更多的鍛煉,體驗到更多樂趣。
對于活動時間,我們特地安排在了星期五的下午起床以后的時間,這樣家長就不必請一天的假,而孩子們也可以在活動后高高興興得跟著爸爸媽媽回家,兩全其美。
2-3歲親子游戲:踩小車
目的:
1、發展腿部肌肉,提高運動能力。
2、在愉快的活動中獲得知識、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
玩法:
1、孩子與家長相對而坐,雙手體后支撐,兩腳腳底互頂。接著家長一腿繃直,一腿彎曲,孩子的左右腿繃直或彎曲剛好與大人相反。
2、孩子與家長邊念兒歌邊雙腳向前踩,類似踩自行車的動作。
3、兒歌:
齊:大腳碰小腳,我們踩小車。
家長:車子開到哪里去?
幼兒:車子開到去。
家長:車子經過什么地方?
幼兒:車子開到去。
提示:游戲過程中,家長要根據幼兒的能力定游戲時間,切不可讓幼兒腿部肌肉運動量過大,以免傷筋。
“春天的色彩”藝術主題——有您相伴,春天更加美麗多彩
冬爺爺還在空氣中徘徊,春姑娘已邁著輕盈的舞步向我們走來……寒冬終究敵不過,退也。春姑娘的到來,空氣溫暖起來。花兒微露羞紅的臉、草兒探出俏皮的腦袋、燕兒從遙遠的南方趕回來,蜜蜂蝴蝶兒開始忙碌起來……
這一切讓美麗的春更加地生機、多彩,注定這是一個精彩的季節!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為了讓孩子們欣賞美、創造美、表現美,感受美,我們生成了藝術主題活動“春天的色彩”。在主題開展前、中、后,是您一路相伴,讓我們的主題活動更加地充實、精彩,也讓孩子眼中、心中的春天格外美麗、多彩。
1.您帶孩子走進大自然
我們發放了一張親子共同完成的調查表“美麗的春天”。您利用雙休日帶幼兒走進大自然,擁抱春天的樹林、花園、田野,讓孩子在視覺上直觀地感受春天色彩的.豐富、美麗。花兒羞紅的臉、草兒俏皮的腦袋、燕兒飛翔的舞姿、蝴蝶蜜蜂忙碌的身影,孩子天真無暇的笑容……,都是您鏡頭下最美麗的風景。共同完成調查表的那一刻您是快樂的吧!
主題開展過程中,我們帶孩子們在幼兒園里尋找春天,走近山茶花時,有的孩子會自豪地說“這是山茶花,爸爸媽媽帶我去公園時也看到過紅色的山茶花。”走到梨花前,有的孩子會激動地說:“我認識,我認識,白色的是梨花,是爸爸媽媽告訴我的,我還拍了照呢。”還有的孩子……
親愛的爸爸媽媽,聽到自己的孩子說出這樣的話語時,您一定很欣慰吧!知道嗎,您的配合,不僅給予了孩子對美好春天的視覺享受和美好回憶、互補了老師所不能帶孩子欣賞到的春天的另一面美、還增進了您和孩子間更深更濃的親子之情。
那已不是一份配合老師的調查表,而是一份愛、一份甜蜜的責任!對吧?
2.您和孩子共同播種
如果您和孩子一起播種、一起等待種子發出嫩綠的芽兒、開出美麗的花兒,那會是一件多么快樂、有意義的事兒!可愛的您真的做了,和孩子一起播種了一顆種子,和孩子一起觀察種子的變化,和孩子一起給種子澆水,當看到嫩綠的芽兒破土而出,您和孩子一樣興奮……在講述這個過程中孩子的點滴時,您的臉上洋溢的是幸福!
我們的自然角里也種植著許多美麗的花兒,紅的、黃的、綠的、藍的、紫的,特別美。每天來園后、離園前,總能吸引部分孩子停下腳步,他們常情不自禁地給花兒澆澆水,小心翼翼地摸摸它們,嘴巴里還嘀咕著花名之類的話。如果您發現正是您的孩子,您不自豪嗎?孩子的愛心哪里來,不正是您潛移默化的影響!
所以,您的陪伴給孩子的不僅是快樂,是愛心、是責任意識,還有親子間更深的愛,更濃的情。
3.您和孩子一起繪畫春天
爸爸媽媽:春天里,你看見了哪些花兒?
孩子:桃花、梨花、迎春花……
爸爸媽媽:它們是什么顏色的?
孩子:粉色、白色、黃色……
爸爸媽媽:你最喜歡什么顏色的花兒?
孩子:粉色的桃花。
爸爸媽媽:春天里,你看見了哪些小動物?
孩子:蝴蝶、蜻蜓、燕子、蜜蜂……
爸爸媽媽:你最喜歡什么小動物?
孩子:蜜蜂和蝴蝶。
爸爸媽媽:為什么?
孩子:因為它們是五顏六色的,很漂亮。
爸爸媽媽:春天里,我們的衣服上有哪些顏色呢?
孩子:我的衣服上有……
簡短的幾句對話,一幅美麗的春景圖誕生了。拿著和爸爸媽媽一起完成的春天的圖畫,孩子用完整的話語介紹著畫中的一景和一物,自信極了。
自主性游戲中,教師引導幼兒手指點五瓣桃花,意外地聽到一個孩子說“老師,桃花也有三瓣的。”我一愣,隨后高興地摸摸他的頭“你怎么知道的?”“媽媽說的呀!”確實,孩子沒有說錯,桃花確實有三瓣的,比較常見的是五瓣。“你知道的可真多呀,桃花有五瓣的,也有三瓣的,你可以點五瓣,也可以點三瓣哦!”
4.您和孩子一起放風箏
在主題活動開展的兩周里,周一早上入園后總會有許多孩子主動地跟我分享他周末的快樂:“老師,昨天爸爸媽媽帶我去金倉湖放風箏了。天上有很多風箏,我們還拍了照呢!”一個沒說完,另一個馬上搶著說,“昨天爸爸媽媽帶我去公園放風箏……”“我也去的,我家的風箏是蝴蝶的,最漂亮了……”。
在“我眼中的春天”教學活動中,由于幼兒的前期經驗豐富,花兒、服裝、風箏的課件一一呈現時,幼兒很快感受到了色彩的豐富,便能用自己的語言來講述。在歌唱活動“春天來”活動中的歌曲創編環節,也正是因為幼兒對花兒的色彩、名稱經驗豐富,所以創編歌曲從顏色替換,很快增加難度到替換熟悉的花名,孩子顯得很自信。
親愛的家長,孩子的點滴進步不正是因為您的相伴嗎?因為有您的相伴,孩子們欣賞到了春天色彩的豐富、美麗,更好地詮釋了對春美的認知和表現,謝謝您!
小小班小班家長半日開放活動
周四(4月17日),幼兒園舉行了小班、小小班家長半日開放活動,比較擔心寶貝班的19名孩子,都是今年新入園的,最小的才2歲零4個月,父母來園,哭鬧是絕對的,不管了,看老師本領吧……我的任務是四處捕捉鏡頭,然后做好做救火隊員的準備。
寶寶班
游戲一:孩子們投入的進行著歌表演,一個個爭先恐后要上前扮演小狗唱歌給大家聽,引來家長一陣陣笑聲和掌聲。
游戲二: 寶寶們用胡蘿卜刻的印章給小白兔印花衣,那專注的神情仿佛個個是服裝設計師般。
游戲三:和爸爸媽媽一起跳《幸福拍手歌》,等我在外面看到家長們跳得起勁趕緊趕去搶鏡頭,在我的要求下,已在一邊休息的婷婷爸爸欣然和女兒又跳起了歡快的舞蹈,真有趣!
游戲四:擊鼓傳花。傳到花的孩子拉起爸爸媽媽大方的進行了家庭才藝表演,真棒!(事后老師激動地告訴我:我們丁丁今天唱歌了!還唱了一首英文歌呢!!我們真是激動死了!!)
一個多學期來從不和老師同伴交流的稍帶自閉傾向的孩子,今天居然在那么多人面前表演唱歌?這其中該蘊含著怎樣的教育玄機啊?我拼命在思索,一定是我們老師還沒找到打開孩子心鎖的那把鑰匙,如果這樣的活動能轉變丁丁,我們真的愿意日日開放!
小一班
游戲一:孩子們專注的在剝春筍,家里一定從沒有過如此的機會,孩子們是多么高興啊,一張張的筍殼有孩子疊在一起說:金箍棒!多豐富的想象力!
游戲二:英語特色教學展示活動,沒觀摩到,但孩子扮著小白兔蹦蹦跳跳出來了,一定很開心的教學游戲哦。
游戲三:親子繪畫。在瓶子上作畫很新鮮哦,家長們也躍躍欲試,一件件作品如“藝術品”般讓大家驚喜不已……
小二班
游戲一:同小一班,剝好春筍孩子們送到了食堂師傅那,特別期待中午的美食
游戲二:手指點畫小蝌蚪。孩子們觀察蝌蚪,還學習蝌蚪游動的樣子,都喜歡得不得了,老師提供的繪畫紙可真漂亮呀,還有可愛的青蛙媽媽呢,點點畫畫,多美的畫面呀。
游戲三:親子游戲袋鼠跳、齊心協力(不知是否該名稱),讓家長們感受了童年的快樂、感受了濃濃的溫情。
寶貝班:
音樂游戲中孩子的表現令大家驚奇不已,如此投入如此視爸爸媽媽奶奶如不存在,是寶貝班的寶寶嗎?是睡覺還要喝上一奶瓶奶的寶寶嗎?
親子游戲拉個圓圈走走、滾球,寶寶們是如此喜歡,都高興的打滾啦,令我不禁捧腹大笑……
午餐:
小班小小班的家長們特別關心孩子的進餐,全部留下來要看個究竟,平時在家都要苦苦哀求才肯吃上幾口的小家伙,老師究竟施了什么魔法讓他們愉快進餐?寶貝班的一媽媽看到保育員老師盛飯,連呼“老師太多了太多了。”保育員老師奇怪道:“平時我們都吃這么多呀。”媽媽睜圓了雙眼看著自己的孩子吃完了自己的一份飯菜,簡直不敢相信……小班的孩子們還嘗上了“油燜筍”,那可是自己剝的呀,特別香……
半日時間一晃而過,爸爸媽媽離開時校園內傳來了預料中的哭聲,但只是寥寥的哭聲而已,家長們都抽身走了沒帶走孩子,我想半日活動讓家長更感受了一份放心。反饋表中,眾多的家長都希望我們多舉辦幾次類似的開放活動,我和寶寶班的家長說:只要你們不怕影響工作,我們是天天向你們開放的。
我想,我們的教育只有擁有一份開放的心態,它才能成就大氣。
幼兒園小班親子游戲3則(2-4歲)
游戲1:小青蛙
目標:
培養對音樂的意識和對聲音的控制能力
培養反應能力和思維的敏捷性
鍛煉身體的靈活性
游戲指導:
媽媽和寶寶坐在地上唱兒歌:
一只小青蛙,出門去玩耍,
媽媽小聲叫:呱、呱,可是青蛙沒回家,
媽媽大聲叫:呱!呱!呱!小小青蛙跑回家。
兒歌唱到小聲叫時,寶寶模仿青蛙小聲叫,大聲叫時,要大聲學青蛙的叫聲,唱到最后一句:小 小青蛙跑回家時,寶寶站起來學小青蛙跳,媽媽也跳著去追,追上了,再坐下來,重新開始游戲。
提醒:可以變化兒歌的內容,把小青蛙換成小鴨、小雞、小狗等,模仿它們的動作和叫
游戲2:大家一起來投球
目標:發展大動作的協調性,學習有目標地投擲東西,增強獨立性和自信心。
準備:幾個襪球和一只小塑料盆,教寶寶將襪球扔進盆中。
當寶寶會把球扔進盆中以后,可將塑料盆拿得遠一些。
游戲指導:
找一段鐵絲、銅絲或電線,彎成圓形,兩端各留出一小段,做成一個小“籃筐”掛起來。讓寶寶看著你將小襪球投進圓環中,球落地后拾起來,再重新投進圓環中。示范幾次后,將球交給寶寶,讓他照你的樣子做。你可以在一邊給他數數,記錄寶寶成功的次數,讓寶寶保持游戲的興趣。
提示:要讓寶寶知道,他只能將小球扔向小盆或“籃筐”,而不能扔向家具、電燈等處。
游戲3:圖形寶寶找朋友
目標:鞏固認識各種顏色和形狀
準備:瓶子若干,各種顏色和形狀的幾何圖形若干。先在同一瓶子的瓶身和瓶蓋上貼上一模一樣的兩個幾何圖形,再把瓶身和瓶蓋分別放在兩個筐里。
游戲指導:
媽媽隨意拿起一個瓶身,指著上面貼的幾何圖形問孩子:“這是什么顏色?什么圖形?”等孩子說對后,媽媽說:“請你在放瓶蓋的筐里找出一個和它一模一樣的圖形寶寶,把瓶蓋擰上去,讓它們配對做好朋友。”孩子自己找出相應的瓶蓋后,把瓶蓋擰好。每完成一個,媽媽都要給予肯定和表揚。
提醒:游戲時,家長要循序漸進。剛開始,可以用一種顏色幾個圖形,或是一個圖形幾種顏色,視孩子掌握的情況,適當增加顏色和圖形的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