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保項目策劃書(通用5篇)
生態環保項目策劃書 篇1
一、活動目的:
校園是學生主要的學習、生活場所,為進一步提高我院學生的文明素質。通過組織廣大同學展開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和學雷鋒精神。以豐富校園文化內涵,繁榮校園文化活動,濃厚校園育人氣氛,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促進廣大學生養成自覺保護院園環境的良好習慣。同時為綠色奧運獻出一份力量,為展現我院大學生的良好素質。我們生活勞動部決定3月中旬在全院范圍內組織以環保、文明、頌美、求真、育人為活動宗旨的”學雷鋒-校園環保”系列活動。
二、活動主題:
環保、文明、頌美、求真、育人
三、活動時間:
20xx年3月17日
四、活動對象:
全院垃圾桶、垃圾廣告、餐桌等
五、策劃機構:
在院領導、部長的指導下,團總支、學生會各部門及個別班級的配合下,由生活勞動部具體負責和協調各項活動的開展。
六、活動要求:
1、繼續提高校園的衛生質量。創造一個干凈,舒適、優美的學習生活、休息的環境。
2、注重個人道德情操修養,把校園變成培養良好生活空間,養成和睦、友愛、團結的學生團體。
3、形成人人愛護公物、關心他人的好風氣,建立文明、良好思想道德情操的好長場所。
4、提高同學們的處事、交際能力,把校園變成鍛煉、培養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完善的實踐基地。
5、為綠色奧運奧運獻出一份力量!
七、活動方法:
1、以三人為單位在學校垃圾桶、餐桌等公共場合粘貼”文明”、”環保”標語。
2、清除校園的垃圾廣告。
3、對校園(特別是草坪)全面清掃。
4、在整個活動期間,一經發現有人亂丟垃圾時對其予以制止。
5、凡參加此次活動班級及個人均可在”素質拓展卡”上蓋章。
6、在活動結束之時將評選10名優秀環保使者,并給以一定的物質獎勵。
八、組織機構(活動組委會名單):
略
生態環保項目策劃書 篇2
一、活動背景:
1、隨著世界各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和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提高,人類對環境的影響越來越大環境問題已日益突出和尖銳化。嚴重的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問題已成為當代人類社會面臨的重大問題。為營造一個健康、清潔、可持續發展的生存環境,各種環保活動方興未艾。拯救森林,筷行動—我對一次性筷子說:不!
2、(1)我國目前森林資源匱乏:20xx年公布的第六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結果顯示,全國森林覆蓋率為18、21%,人均森林占有面積僅0、08公頃,在全球排名134位。中國森林目前面臨五大問題:森林資源保有量低,分布不均,質量不高,林地流失嚴峻,以及林木嚴重過量采伐。中國木材供需壓力巨大。目前,木材缺口在9578萬立方米左右。
(2)消費進一步加劇森林破壞:大量使用包括一次性木筷在內的一次性消費品,無疑會給森林帶來更大的壓力。現代社會所消費的大量紙制品和木制品都需要從森林獲取原料。在中國,這樣的需求是巨大的。以一次性筷子為例,雖然它消耗的木材僅占全國總消耗量的1%不到,但也已達到166萬立方米。而這些木材,在使用之后都被當作垃圾遺棄了。
(3)消費者積極行動起來是緩解這一問題的關鍵:環保組織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使得消費者逐步提升對于綠色消費、生活方式的了解,最終認同并采取實際行動。從一個人到千萬人,凝聚力量,真正推動環境保護。
(4)一次性筷子是對木材資源的`極大浪費,也跟人們生活息息相關:自帶筷子出門、抵制一次性筷子的實踐可以幫助更多的人意識并體會到:環保和個人生活緊密相連,個人一個小的習慣改變,合起來就能對環境保護做出巨大貢獻。
二、活動目的:
1、增強我校學生參與環保的意識;保護我們學校以及周邊的環境;培養打學生養成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意識;增強全校師生的環保意識。
2、通過資料發放、拉橫幅等方式有效宣傳溝通項目主題,建立鮮明的積極印象;通過售賣方式向公眾發放便于攜帶使用的環保筷,并積極倡導出門就餐時自帶使用;取得聯系方式,使得后續網絡互動活動成為可能;通過有創意的互動環節增強參與者的責任感與自豪感,為未來習慣的保持打好第一步基礎;通過面向校園學生和公司白領的線下活動向公眾提供便于攜帶出門使用的環保筷,并積極倡導外出就餐時自帶使用;通過互動性網絡社區及其它活動方式形成集體氛圍,大眾共同參與內容建設,并互相鼓勵、督促,幫助形成習慣,成為國內規模的環保生活實踐。引入名人參與,借助媒體擴散影響,傳達“個人一小步環境保護一大步”的概念并形成社會關注。
三、活動流程
活動地點:太谷縣
活動時間:20xx年5月
(一)宣傳計劃。
介紹森林在維持生態平衡方面的作用,介紹一次性筷子的不環保和不衛生。繼而推廣使用紙筷袋這一環保行為。
1.宣傳內容:宣傳一次性筷子的不衛生:一次性筷子消毒是用漂白的粉末漂白,對人體有很大危害性;制作一次性筷子會破壞森林資源,這又進一步使生態惡化。
2.宣傳方式:(1)橫幅要介紹此次活動的目的和主題,要求主題鮮明,有創意。活動開始前與結束后一周均在校園內,太谷縣大街上明顯的地方展出(是人流量多的地方)(2)環保知識宣傳冊在人流量較大的地方工作人員派發手冊。包括環保知識及筷袋活動宣傳知識。在手冊上畫把一次性筷子堆積起來的圖、設計為不同造型,賦予其一定環保內涵,造成視覺沖擊,讓觀者有所感悟。要為一次性筷子的背景資料,通過鮮活的畫面讓大家感受到一次性筷子的生產和流通,對環境的影響以及一次性筷子的衛生問題;同時也畫上環保筷子,比較二者的差距,提倡大家使用環保筷子。結束后在橫幅上簽下大家的名字加入環保。(3)廣播活動開始前一周在校園廣播電臺進行活動宣傳,公布相關事宜,使吸引更多人的關注。(4)網絡博客在網站上創建一個關于環保的網絡博客號召廣大網友環保,讓大家對環保知識有進一步的了解。
(二)喚醒拋棄塑料筷袋。
大力講解紙筷袋的優越性。展出一些精致筷袋的圖片和實物,吸引大家參與筷袋制作和筷袋使用。
1、筷袋優點宣傳。方便實用,不論外出還是在學校用餐,都可用自己的餐具,避免感染傳染病。并且可減少對樹木的砍伐。同時也可介紹一些其他的環保小竅門。
2、筷袋自己動手做。提供材料讓大家現場制作。快袋上寫環保小標語,推出一些個性筷袋,如情侶筷袋、友情筷袋,家庭筷袋等。
3、筷袋寶貝(化妝、著裝新奇,引人眼球)和參與者進行互動,活躍現場氣氛,增加趣味性和影響力。
4、筷袋發售活動。在超市舉辦專賣場,面向全校發售筷袋,制作一些精美筷袋,在環保知識問答環節(順便進行現場調研)中贈送給回答正確的同學。
(三)發放筷子。
到各個飯店發放裝進筷袋的筷子給客人并發放環保知識手冊,講解關于環保的知識,提倡自帶筷子。
四、基本經費預算
略
生態環保項目策劃書 篇3
班會主題:
低碳生活,從我做起
召開時間:
主持人:
參加人員:
一、活動目的
1、了解“低碳生活”的含義
2、懂得在生活中節約電、水,氣的方式,從生活點滴做起。
3、“低碳生活”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二、活動內容:
分小組討論,形成本次主題班會。
第一組:負責介紹“低碳生活”的含義
首先簡單算一算一個人的碳排放:
電視機:1小時0.966千克;吹風機:1小時0.552千克;洗衣機:1小時0.2898千克;日光燈:1小時(60W)0.0414千克;節能燈泡:1小時0.01173千克;冷氣機:1小時0.0621千克;電腦主機:1小時0.1725千克;筆記本電腦:1小時0.0138千克……
少看一會兒電視,少玩兒一會兒電腦,不但計算了你每日節省的二氧化碳,還能計算你節約了多少能源。從衣食住行去衡量你的環境意識。
頻發的自然災害、加速滅絕的物種等現象已一再地告訴我們,地球只有一個,人類不止百代,危情時不我待。我們要從自身做起,做一個低碳使者、環保達人,將“低碳”這種生活態度傳播開來。
第二組:負責收集生活中有哪些可以減少碳排放的生活方式。請同學們談談如何在學校家庭生活中做到環保節能。
在日常生活中從哪些小事做起,可以改變高耗能的生活方式,倡導綠色節能的低碳生活。
“多走樓梯強身體,少用電梯多鍛煉,方便筷子浪費大,少使紙巾用手帕……
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電器待機時間的'長短、汽車排量的大小、洗澡少用盆浴,甚至不購買遠程運輸而來的食品……
出門關燈關水;合理使用空調;騎自行車,坐公交車;做好家人的宣傳工作,形成合力。
根據大家趨于一致的看法,凡是涉及諸多能源、排放二氧化碳的行為,都是屬于“低碳”生活。所以,過“低碳生活”就必須從節電、節油、節氣等點滴小事做起。
第三組負責:就“低碳生活是否會降低生活質量”展開了討論。
實際上,低碳的真實含義是使生活對環境影響更小或有助于改善環境,為人們的身體提供的保護和舒適感,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找到二者之間的結合點。
三、班會總結:
環保意識應貫穿于一個人生活的衣食住行中。只有從點滴做起,人人做起,才能形成合力,保護地球,保護我們的家園。
四、作業:
以“我的低碳生活”為話題,寫一篇隨筆。
生態環保項目策劃書 篇4
為進一步推進節約型社會建設,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愛護地球,保護環境,全面深化公路志愿服務活動,經研究決定在全市公路系統舉辦“大道微行”——環保創意大賽作品征集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活動目的
通過環保創意作品征集這一形式,引導廣大干部職工充分發揮想象力、創造力,相互溝通、團結協作,利用廢棄物品進行個性化創作,變廢為寶,從而增強人人參與環保行動、人人踐行綠色環保的意識,全面展現公路職工熱愛生活、健康生活、關愛自然的精神面貌和藝術風采,為建設生態文明公路,構建公路與自然的.和諧貢獻力量。
二、征集范圍
全系統在職廣大干部職工均可參賽,可以發揮集體智慧共同創作,也可以是個人創意作品,集體成員不超過5人。
三、活動時間
1、作品征集時間:xx月xx日-xx月xx日
2、作品評獎時間:xx月xx日-xx月xx日
3、作品展出時間:第四季度
四、作品形式及要求
1、作品材料:主要利用生活中的廢舊材料或自然材料進行創意。
2、作品形式:以手工類作品為主,也可以是平面類作品(包括文化衫、書畫、海報、照片等),本次活動不征集動畫、PPT等形式的多媒體類影像作品。
3、作品要求:手工類作品要充分利用身邊隨手可得的廢棄物品,例如易拉罐、瓶蓋、紙杯、舊報紙等,從環保的角度出發,創意新穎、獨特,內容健康向上,具有實用性和藝術性。平面類作品要符合環保主題,表達清楚,寓意深刻。
4、作品以原創為主,嚴禁抄襲,完美融合公路元素、志愿服務元素等的作品將適當加分。
5、作品數量每單位不少于5件。
五、獎項設置
本次比賽設組織獎、集體創意作品和個人創意作品三個獎項。集體創意作品和個人創意作品分別設一、二、三等獎,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5名,優秀獎若干。組織獎若干。
六、活動要求
環保創意作品征集活動是我局深化志愿服務、推進節能減排和“10+1”文化工程建設的系列活動之一。各單位要切實加強領導、認真組織、廣泛發動、精心準備,切實增強活動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響力。要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引導廣大干部職工親近自然、熱愛自然、崇尚自然,樹立健康科學、節約環保、綠色文明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實現公路干部職工道德修養和文明素養的新提升,為建設天藍碧海的美麗做出應有的貢獻。
生態環保項目策劃書 篇5
一、活動背景:
生態環境良好、生活環境優美,是一個地方經濟建設的硬件,也是體現當地精神文明建設的價值體現。當今社會,村容整潔也已成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任務之一。
眾所周知,隨著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環保問題日益嚴峻,雖然這早已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重視,但真正行動起來、參與環保事業的人卻寥寥無幾。昔日的碧水藍天,生機盎然,而還能幸存下來的對當今世界顯得彌足珍貴;而那些已經失去的,想要重現已非易事。我們在感到無限痛惜的同時,今天,湖州職業技術學院的青年志愿者們再次行動起來!盡我們的微薄之力,大力宣傳環保的重要性,喚起當代群眾的環保意識,爭取燃起更多人的激情,保護我們的碧水藍天。
二、活動主題:
“人人參與環保事業,共同建設美好家園”
三、活動目標:
1.通過組織青年志愿者的活動來改善當地周邊環境;
2.通過青年志愿者宣傳提高和增強廣大群眾的環保意識、環保知識;
3.通過眾多媒體的宣傳讓更多的人加入我們青年志愿者隊伍(湖州日報、湖州電視臺、校園網等媒介)。
四、活動形式:
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契機,大力促進環保事業。具體活動儀式以整治環境衛生、環保展覽、綠色植樹等形式。
五、活動時間:
六、活動地點:
七、活動人員安排:
八、活動安排:
1.關于環保整治
(1)活動之前與該地方負責人取得聯系,協商好活動具體時間、地點,以及展覽所需物品等
(2)活動開展前1小時將所有事宜布置妥當,并根據活動具體清楚進行人員調動、分配等。
2.關于環保展覽
此次展覽組成部分:
(1)前言:介紹此次環保展覽的'大體內容及意義。
(2)主體:展出有關環保的圖片以及資料
(3)環保語錄:主要是以我校廣大青年志愿者服務者對環境問題的感悟、心聲等。
3.關于綠色植樹
(1)活動之前該地方負責人取得聯系,協商好活動的具體時間、地點等;
(2)青年志愿者植樹后將所做的綠色標語標牌放置在所植樹旁。
九、活動流程(示意圖):
開展環保整治活動------環保展覽-------植樹
十、活動注意事項:
1.活動負責人、各青年志愿者與7月2日早上8點集合,集體出發。活動結束后集體離開。
2.到達活動地點:9點活動準時開始。為期半天青年志愿者活動。
3.通訊組人員在活動結束后在24小時內寫一篇活動報道,以便為活動總結提供良好的活動素材,以及正常開展后續宣傳工作。
4.鋤頭、掃把等勞作工作若干(由當地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