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黨員進社區活動方案(精選3篇)
在職黨員進社區活動方案 篇1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xx大精神,深化“在職黨員進社區”活動,現就做好在職黨員進社區的相關工作制定如下計劃:
一、活動安排
第 1 批:開展保健咨詢
時間安排:3月13日
活動地點:黃梅鎮東禪社區
活動內容:會同社區部門開展保健知識咨詢、發放衛生知識宣傳手冊。
牽頭人:盧勝民
第2批:開展計劃生育知識咨詢
時間安排:5月15日
活動地點:黃梅鎮東禪社區
活動內容:會同社區計生部門開展計劃生育知識咨詢、發放計生宣傳手冊。
牽頭人:魯峰
第3批:社區困難黨員送溫暖活動
時間安排:7月1日。
活動地點:黃梅鎮東禪社區。
活動內容:慰問社區5名困難家庭。
牽頭人:魯峰
第4批:“八一”慰問
時間安排:8月1日
活動地點:縣武警中隊、縣消防中隊慰問
活動內容:到縣武警中隊、縣消防中隊慰問。
牽頭人:石建中
第5批:“九九”重陽節敬老座談會
時間安排:9月9日
活動地點:黃梅鎮東禪社區。
活動內容:會同社區對社區的老年人開展“九九”重陽敬老座談會
牽頭人:魯峰
第6批:開展社區低保戶慰問
時間安排:12月11日
活動地點:黃梅鎮東禪社區。
活動內容:會同社區對社區的低保戶進行慰問,發放慰問金兩仟元。
牽頭人:魯峰
二、相關要求
1、各黨員要高度重視,認真細致地做好服務工作,提供相應的人力物力支持,并廣泛宣傳發動群眾參與活動。
2、各隊牽頭人黨組織要根據活動安排,加強組織協調,主動與社區銜接,爭取縣直相關部門支持,豐富活動內容,創新活動方式,提高服務實效。
3、要做好活動記載,及時總結宣傳活動中涌現出來的先進經驗和優秀典型。
在職黨員進社區活動方案 篇2
一、社區活動名稱
“愛在金斗,情系夕陽”關愛老年人戶外拓展活動
二、理論架構和服務理念
(一)理論架構:系統是一個組織及其相互關聯的組成部分。社會系統不是封閉的,一個社區是一個系統,不僅需要與其他系統進行信息和資源的交換,同時系統內部社區的成員之間也需要加強其溝通。其中溝通理論是社區發展理論的重要內容,其中重要的一個層次是專家學者與居民之間、居民彼此之間面對面的交談或觀念的溝通。一方面通過宣傳專業知識幫助老年人更好的享受晚年生活,另一方面促進老年居民之間的溝通與交流。
(二)服務理念:以老年人群體為主,圍繞老年人的需求,通過結合專業知識,助人自助,幫助老年人獲得身心上的愉悅感,并幫助其了解社區服務、志愿者服務、和社會工作專業。
三、活動目的與目標
(一)目的:使社區老年人老有所樂、老有所依,把健康和快樂帶到他們身邊;在活動中宣傳社會工作專業知識和服務理念,調動大家積極幫助老年人。
(二)目標:通過開展老年人戶外活動,豐富老年人晚年生活,增強體質;走出家門,相互交流,促進鄰里關系和諧融洽。
四、活動資料
(一)活動性質:以關愛老年人為核心的社區志愿服務活動
(二)工作對象:金斗社區老年人
(三)活動時間:20xx年12月6日10:00-11:00
(四)活動地點:金斗社區活動中心
(五)預計參加人數:30人
五、招募及宣傳
(一)前期宣傳
1.社區工作人員提前宣傳:
(1)聯系社區居委會負責人員,讓他們幫助我們進行宣傳。人員熟悉信任更容易招致更多老年人參與;
(2)運用社區廣播,普通話和福州話交替播報活動細節,吸引老年人注意。
(3)在社區的公告欄張貼活動宣傳海報。宣傳欄處在社區出入的地方,容易吸引大家的注意。
2.印制宣傳單并由組員分發:
通過提前在社區分發宣傳單進行宣傳,著重宣傳活動目的和時間地點;
3、組員披綬帶上門宣傳:
組員披有“福建醫科大學青年志愿者’”字樣的綬帶,上門去告知老年人活動具體細節,組員詳細介紹活動并熱情邀請老年人參與。
(二)招募工作:由于成員不夠,因此在活動之前在學院志愿者大隊,招募志愿者10人。一方面進行前期入戶宣傳工作,另一方面進行整個活動的秩序維護和場務工作。
六、活動內容及方式
活動主題為關愛老年人,則活動內容主要一方面促進鄰里之間溝通,感受相互關愛的溫暖;另一方面也通過簡單活動幫助老年人加強身體鍛煉。
(一)強身健體太極拳
1.小組成員代表與志愿者一同跟隨音樂向老年人展示一整套太極拳
2.小組成員代表與志愿者教方便的老年人打五式太極拳,并在活動后告訴老人太極拳的好處,呼吁老年人在平常也可以讓子女幫助多打打太極拳鍛煉身體;
(二)跟著我來跳健美操
1.小組成員代表為老年人表演健美操,作為節目表演,為老年人帶來視覺上和聽覺上的享受與愉悅;
2.其次教老人簡單跳幾個安全又易學的健美操動作,讓老人也感受到青春的氣息,給老人帶去歡樂;
(三)你比我來猜
現場將兩個老人為一組,提前準備好十題與日常生活有關的用品詞語,一個比一個猜,時間為兩分半鐘。最終按照猜對個數向老年人發放禮物。通過該活動一方面調動現場氣氛,另一方面促進老人之間的溝通,增進鄰里之間的互動。
(四)合作互動
1.小組成員及志愿者將打印的歌詞發給老人,放歌曲伴奏,工作人員帶領老人們一起進行大合唱,合唱曲目為《黃河大合唱》《明天你好》《打靶歸來》《映山紅》備用歌曲《地道戰歌》《讓我們蕩起雙槳》
2.小組成員與志愿者首先將要朗誦的詩歌先朗誦一遍,接下來將詩歌發給老人,帶領老人一起合作共同進行朗誦。
在職黨員進社區活動方案 篇3
眾所周知,殘疾人大部分不僅身體殘障、而且絕大部分生活貧困,甚至有的每個月醫藥費高達上萬元。而我們傳統的.幫扶與救助常常只是解決他們一時之需,杯水車薪,沒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所以殘疾人的生活、就業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困擾社會各界的一大難題。常言道:“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為此,20xx年9月開始荊門市義工聯變換思維嘗試一種全新的助殘模式,以義務教授扎氣球、義賣氣球等手工藝品的形式讓更多殘疾人創業就業,自食其力、生活自主。
一、項目內容及目標
整合社會資源,荊門義工聯與龍泉街道團結社區合作成立殘疾人互助社,教授殘疾人士學習扎氣球等手工技藝,學習謀生技能,實現就業,以此改善貧困殘疾人士以及家庭的生活條件,讓他們自食其力、自立自強,幫助他們從挫折和不幸的逆境中掙脫出來,重振對生活的信心。
二、項目實施地區
荊門市東寶區龍泉街道團結社區
三、項目受益對象
團結社區及荊門市區內能從事手工工作的殘疾人及家庭
四、項目可行性評估
1、現狀分析
我國殘疾人就業遠遠落后于社會經濟發展,尤其是在實現社會轉型時期,殘疾人就業面臨更多問題,只有不足1/3的人能夠自己養活自己。在荊門市殘疾人中,因為身體原因,只有極少數殘疾人在政府相關部門以及社會各界的關懷下有一些簡單的工作,勉強維持生計。但大多數人沒有工作、沒有固定收入,只能靠家庭和親友供養。然而很多殘疾人朋友有的雖然下肢截癱,但是有靈活的雙手。雙手靈活的他們完全可以從事很多手工工作。從殘疾人朋友的角度來說,他們希望能像正常人一樣從事同樣的工作,靠自己的雙手吃飯。
2、手工扎氣球行業市場分析
現在扎氣球的工作看似很不起眼,實際上氣球藝術如今在婚禮、百日宴、企業活動中運用得非常多;另外很多小朋友也非常喜歡這種可愛的手工藝品,因此市場潛力非常大。
⑴消費群體廣、用途多、深受大家歡迎,需求量大。
⑵供不應求。現在荊門市區賣手工藝氣球的個體戶以及商家不多。
⑶銷售時間、地點沒有限制(如商店、街邊、鬧市區、公園等)。
⑷市面上很多手工藝氣球過于老套,沒有新意,缺乏創新。
⑸需要投入的成本很少,對從事手工扎氣球的人沒有太高的要求。
3、項目運作的優勢
⑴有專門的老師定期定點集體教授相關技能,扎出來的氣球形式多樣化。項目團隊還會不定期發展新的樣式。
⑵對于材料有專門的進貨渠道,保證成本低廉,質量過關。
⑶團隊里有大量人力資源可以義務幫忙扎氣球、義賣。有成熟的銷售經驗,還可以指導如何銷售等。
⑷前期數次在不同地區組織相關活動,并且發展有數位殘疾人從事扎氣球、賣氣球,效果良好、收益可觀。
4、項目申報單位的優勢
荊門市義務工作者聯合會是由民間群眾發起、由志愿為弱勢群體、為社會提供義工服務人士組成的公益性社會團體。成立于20xx年10月21日,是華中地區第一個注冊的義工組織。荊門義工聯一直關注殘疾人這一特殊群體,與市、區殘聯保持良好合作關系。之前數次助殘活動中已有很多針對幫扶殘疾人就業的成功經驗,為這次項目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龍泉街道團結社區,處于城區中心,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團結社區創建了殘疾人自助一條街,為殘疾人提供賣菜、理發、開商店等一系列免費服務,有一支專門針對助殘活動的社工隊伍。團結社區將為該項目專門提供活動場所。
5、案列效益分析
⑴項目前期實踐代表。20xx年9月,荊門義工聯嘗試用這一模式幫扶高位截癱患者馮其良。在這個過程中,馮其良通過自己的雙手掙取了屬于自己的收入,一掃往日的自卑,增強了對生活的信心。現在他每天自己扎氣球,自己坐著輪椅到離家不遠的龍泉公園去賣氣球,每天能凈收入50—150元不等。后來殘疾人朋友吳啟術、楊書海等也加入手工扎氣球的行列。以上人員均是家庭特別貧困、生活難以自理、急需救助的殘疾人。但是他們通過扎氣球這一項目,可以維持簡單的日常生活。
⑵團隊組織義賣活動案例
五、項目具體實施步驟
1、走訪調查,信息統計。走訪團結社區,詳細了解社區殘疾人家庭基本情況,做好人員資料分類整理。
2、篩選合適項目對象。通過走訪交流,在雙方自愿的情況下,匯總篩選出適合本項目的殘疾人朋友。
3、集體授課,增強技能。請專業的扎氣球老師,組織殘疾人士以及義工一起學習扎多樣式氣球,使殘疾人熟練掌握扎氣球技巧。并吸引更多的人參與這項公益事業。
4、組建殘疾人團結互助社。尋找組織能力強的殘疾人,牽頭互助社扎氣球組的日常工作,聯系承接各類商業活動、婚慶、百日宴等定制的手工藝氣球。
5、定期定點,組織義賣。利用節日以及周末休息時間,定期定點組織義工和學生志愿者將成品氣球在市內主干街道、公園、商場等進行義賣,義賣資金所得全部用于項目幫扶對象。
6、信息反饋,總結評估。每次活動結束后都要和殘疾人朋友深入交流,了解遇到的問題。認真總結本次活動的優勢,活動出現的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7、優化項目,推廣項目。結合成熟項目活動案例和經驗,半年為一個周期,半年后第一批受助殘疾人基本可以獨立生活,自主完成項目內容。然后在不同縣市區尋找下一批需要幫助的對象組織幫扶。
8、拓展項目,深化內容。在本項目成熟后,在團結社區尋找其他合適項目,拓展互助社創業內容,做其它手工藝品或其他有一定效益的相關工作,爭取最大限度的綜合利用社會資源幫助急需幫助的殘疾人。
為貫徹《20xx年湘潭市殘疾人職業技能與實用技術培訓實施方案》的通知,切實做好市本級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工作,提高殘疾人就業水平,改善殘疾人生活狀況,特制定本方案。
一、任務目標
完成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200人,培訓后殘疾人就業率達到85%以上,殘疾人滿意率90%以上。
二、實施時間
20xx年6月-11月。
三、工作步驟
(一)5月:確定培訓項目和班次人數,制定培訓競標方案。
(二)6月:完成培訓競標工作,對培訓機構的考察。公示20xx年市本級培訓公告。
(三)7月-9月:培訓實施,并進行績效跟蹤監控。
(四)10月-11月:培訓項目資料申報,數據錄入,效果回訪。驗收合格后撥付培訓資金。
四、經費標準
職業技能培訓:20xx元/人。
創業培訓:2500元/人。
職業康復培訓:20xx元/人。
五、有關要求
(一)嚴格培訓對象條件。培訓對象必須具有湘潭市戶籍、持有第二代殘疾人證、處于就業年齡段(男16至59歲,女16至54歲)、有勞動意愿且具備接受培訓的條件和能力。同一名殘疾人在三年內免費培訓次數不超過兩次,兩次培訓不在同一個培訓年度內。
(二)嚴格開班形式。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集中培訓班采取小班制,每班不得多于30人,以一個工種或一項技能為一期培訓內容,不得混合開班。
(三)嚴格培訓績效要求。就業技能培訓時間為1個月,培訓結束95%以上的學員要達到技能等級要求并領到相關部門核發的技能等級證書,就業率不低于85%。其中職業康復訓練對象針對的是智力、精神殘疾人。創業培訓由本中心會同市殘疾人企業家協會確定培訓人員,嚴格依照國際勞工組織的有關要求設置培訓課程進行培訓,時間不少于15天。
(四)嚴格信息檔案管理和數據庫錄入。按照市殘聯《20xx年殘疾人職業技能與實用技術培訓實施方案》要求,要求各培訓中標單位必須建立詳細的學員培訓檔案(書面檔案和電子檔案),包括培訓實施方案、學員培訓情況登記表、培訓人員花名冊、殘疾人證原件及復印件(以上4類資料在開班前報市殘疾人勞動就業服務中心);結業證書、職業資格認定證書、每期培訓學員集體及培訓學習相關照片;自查評估報告。并實名制錄入湖南省殘疾人培訓管理系統)。
(五)實行跟蹤服務,做好穩崗服務。對培訓后的殘疾人,要及時提供就業服務,做好殘疾人的就業安置工作。
(六)要求各培訓中標單位在10-15個工作日內將開班資料報湘潭市殘疾人勞動就業服務中心審批確定后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