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扶貧主題策劃書(通用3篇)
公益扶貧主題策劃書 篇1
按照省、市、縣有關開展好20__年扶貧日系列活動的通知精神和要求,為突出壯大非公經濟界參與社會扶貧聲勢,引導全體會員關注貧困問題、關愛貧困人口、關心扶貧工作,營造“人人皆愿為”的社會扶貧氛圍,弘揚“人人皆可為”的公眾扶貧理念,完善“人人皆能為”的參與扶貧機制,推動非公經濟界資源和力量向貧困人口和脫貧攻堅主戰場匯集,進一步形成精準扶貧、聚力奔康的濃厚氛圍和強大合力。經研究,決定在非公經濟界全方位、多層次、多形式組織開展20__年扶貧日主題活動,現提出如下活動方案(簡稱“十個一”),請結合各自實際,切實開展好活動,展現非公經濟界風采:
一、扎實開展好扶貧日系列活動
(一)開展脫貧攻堅“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
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對_工作系列重要指示和黨中央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精神,深入開展大學習活動。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脫貧攻堅、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和新時代治_重要論述,深入開展大討論活動。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_篇,緊密結合黨的xx大關于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理論和重要指示精神要點,深入開展大調研活動,重點就“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發揮商會(企業家)作用,貢獻參政議政力量,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查問題,找短板,理清工作思路,提出針對性強、務實可行的對策措施,供縣委政府決策參考(各商會組織、企業于9月30日前將相關資料報縣工商聯辦公室)。
(二)開展脫貧攻堅氛圍營造活動
各商會、企業在辦公區(廠區)懸掛非公有制經濟助力脫貧攻堅宣傳標語(內容自選自定)并以職工會、展板、宣傳欄和組織職工參加縣脫貧攻堅宣傳等多種方式宣傳脫貧攻堅工作,讓脫貧攻堅工作更加深入人心,在全社會掀起脫貧攻堅高潮(時間:9-10月底)。
(三)開展特色扶貧活動
1、組織工商聯系統縣內外商會、企業結合各自工作實際,深入開展“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實施光彩事業、以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就業扶貧、電商扶貧技術扶貧等方式助力脫貧攻堅,推進慈善公益事業(相關數據于9月30日報工商聯辦公室匯總上報)。
2、邀請在外_籍非公經濟界成功人士來旺進行“助力家鄉發展”座談,就“發揮商會(企業)作用,助推家鄉經濟社會發展”進行交流,促進經濟合作,提升我縣非公經濟發展能力水平(時間另行安排)。
3、舉辦經濟合作推介會。與縣經信局、縣投資促進局、縣商務局聯合舉辦經濟交流推介會,大力推介_經濟發展形勢,加強經濟交流協作,引導返鄉創業,助推_脫貧攻堅,促進縣域經濟發展。(時間另行安排)。
(四)開展脫貧攻堅先進典型宣傳活動
利用_廣播電視臺和“同心_”及省、市、縣工商聯網站宣傳脫貧攻堅獲獎代表、最美扶貧人的先進事跡,營造崇尚先進、人人向上的良好氛圍(各組織和企業于9月30日前將相關事跡報縣工商聯)。
(五)開展扶貧捐贈活動
按照“自主自愿”原則,以商會、企業、個人名義或組織員工捐款捐物方式(會員、職工捐款由商會、企業集中收取后統一捐贈)全面參與扶貧日捐贈活動(時間:9-10月底)。
1、資金捐款。以現金或匯款轉賬方式進行捐贈。
2、物資捐贈。捐贈物資由捐贈單位或個人直接捐贈受捐單位或個人,整個捐贈過程由捐贈者自行負責,受捐贈所在地的鄉鎮提供相關協調服務,捐贈完成后由物資接收方的鄉鎮或村根據市場行情估算價值并提供捐贈證明,證明提交縣紅十字會、縣工商聯匯總。
3、捐贈統計。各商會、企業應統計本單位或個人自愿捐贈數據并于10月10日前報縣工商聯(凡20__年以來捐款捐物數據,均可納入統計范疇)。
(六)開展走訪企業活動
由聯領導班子牽頭,分成三個組深入全縣民營企業進行調查研究,了解企業生產全和當前遇到問題,幫助化解困難;宣傳黨的政策,引導發展不忘社會責任,情系家鄉發展,助力脫貧攻堅行動(時間9月3-30日)。
(七)開展東西部結合扶貧活動
1、赴_縣就兩地非公經濟界結合扶貧工作進行對接,與_縣工商聯(商會)締結友好,搭建兩地非公經濟交流合作平臺。
2、組織一批民營企業家赴_縣考察學習非公經濟產業發展,促進兩地民間企業交流合作(時間另行安排)。
(八)參與脫貧攻堅獎評選表彰活動
推薦非公有制經濟界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涌現出的勇挑重擔、無私奉獻、實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先進典型參評_縣第xx屆“最美扶貧人”評選活動,集中展示非公經濟界參與脫貧攻堅成果(各企業于9月30日前向縣工商業聯合會申報,縣工商聯綜合評定后向上級申報,由縣委、政府統一表彰)。
(九)參與就業扶貧專項招聘會
組織工商聯系統縣內外企業在_廣場聯合舉辦_扶貧專項招聘會(有招聘需求和意向的企業于8月20日前申報)。
(十)參與脫貧攻堅攝影和書畫展
組織非公經濟界攝影書畫愛好者創作一批反映非公經濟界助力脫攻堅成果、幫扶成效的優秀作品參與縣委政府集中展示活動(9月30日前報縣委宣傳部)。
二、工作要求
1、加強組織領導。各基層組織、商會和會員企業務必高度重視,加強組織協調,切實保障活動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確保活動有序開展。
2、細化工作方案。各基層組織、商會、企業要研究制定具體活動實施方案,細化活動內容,明確時間節點,逐一明確責任,抓好落實。
3、做好協調配合。各基層組織、商會、企業務必結合各自實際,按照本方案,抽調骨干力量,組織優勢資源,強化責任落實,確保圓滿完成扶貧日主題活動并按要求匯總相關數據和上報。
公益扶貧主題策劃書 篇2
為進一步加大我市殘疾人扶貧開發工作力度,加快貧困殘疾人脫貧致富步伐,圓滿完成殘疾人扶貧基地建設任務,制定本策劃書。
一、指導原則
基地建設必須堅持以促進殘疾人就業和扶助殘疾人脫貧解困為原則,按照“基地與殘疾人相連接、扶持與培訓相結合、培訓與就業相結合、就業與脫貧相結合”的運作模式,以基地為載體,幫助貧特困殘疾人實現脫貧致富。因此,必須結合本地實際,依托社會上現有的、樂意扶持殘疾人的,有一定規模、有一定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能夠充分發揮輻射、帶動、示范作用的,從事特色種植、養殖、加工業及其它類型生產經營的農村合作社、專業戶或大型商場、超市,擇優建設殘疾人扶貧基地。
二、目標任務
“十二五”末,全市爭取建立6個省級示范基地、11個市級引導基地、11個縣級指導基地,所有鄉鎮(辦事處)都有不同形式、不同規模的扶貧基地。扶持8000名殘疾人就業,幫助12000名殘疾人脫貧。
三、基本要求
(一)農村殘疾人扶貧基地的建立,應依托對農村貧困殘疾人脫貧有扶持帶動作用的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農產品產供銷一體化專業合作社等經濟實體。
1、以“種植業、養殖業”經濟實體建立的殘疾人扶貧基地,應以具備特色產品、優良品種、綠色生態、附加值高特點為首選,或直接安置殘疾人生產勞動,或與所輻射帶動的殘疾人戶簽訂扶持協議,提供種畜、種苗、基礎產品、技術指導、產品回收和市場信息等服務。
2、以各種加工業建立的殘疾人扶貧基地,應以具備規模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市場化運作、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為首選,要直接安置一定數量的殘疾人就業。對輻射帶動的殘疾人戶要簽訂扶持協議,優先提供技術指導、產品回收等服務。
3、以具有區域優勢產供銷一體化專業合作社建立的殘疾人扶貧基地,應以擁有區域優勢明顯、市場競爭力強、具有專業化、規模化生產能力,適宜殘疾人集中勞動或分戶經營,并可為殘疾人提供基礎產品、技術服務和回收的項目作為重點。
(二)城鎮殘疾人就業基地的建立,應選擇適合殘疾人就業的勞動密集型加工業和服務業為主。
1、依托各種加工業建立的殘疾人扶貧基地,可以參照農村殘疾人扶貧基地要求和標準建立。
2、依托各種服務業建立的殘疾人扶貧基地,應以技術操作要求低、屬于輔助性崗位、適合殘疾人就業為主,要安置一定數量的殘疾人上崗就業。
(三)在扶持戶的選擇上要堅持“三有一必須”的要求:有殘疾人證,有一定的勞動能力,有脫貧致富的愿望和吃苦耐勞精神,必須是低保家庭或者年人均收入低于當地平均水平。
四、建設標準
(一)市級基地標準
企業年產值達250萬元以上,穩定安置殘疾人就業達25人以上。種養業,或種植面積達100畝以上,或水面養殖面積達100畝以上,或年家禽養殖量達2.5萬只以上,或年家畜養殖達2500頭以上,分別輻射帶動殘疾人家庭達25戶以上,年培訓殘疾人達50人次以上。
(二)縣級基地標準
企業年產值達150萬元以上,穩定安置殘疾人就業達20人以上。種養業,或種植面積達70畝以上,或水面養殖面積達70畝以上,或年家禽養殖量達2萬只以上,或年家畜養殖達1500頭以上,分別輻射帶動殘疾人家庭達20戶以上,年培訓殘疾人35人次以上。
(三)城區基地標準
企業年產值達200萬元以上,穩定安置殘疾人就業達20人以上,年培訓殘疾人35人次以上。
(四)基地建設的其它相關要求
1.安排殘疾人就業的企業要與被安置的殘疾人簽訂勞動合同,盡可能為其繳納社會養老和醫療保險,月工資原則上不得低于當地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吸納殘疾人從業的企業要與殘疾人戶簽訂生產資料優惠供應、免費提供技術服務、產品合同價回收等協議,所帶動扶持從業的殘疾人戶年人均收入不低于當地平均水平。
2.基地要在醒目位置設立宣傳欄,有管理與服務制度,有年度工作計劃和總結,賬目清楚。勞動合同、幫扶協議、幫扶情況記錄、殘疾人就業、從業花名冊及收入狀況等資料齊全。
3、殘疾人扶貧基地設立程序:單位申請、殘聯業務部門初審、殘聯理事會核定、同級殘聯授牌。牌匾統一表示為“殘疾人扶貧基地”。授牌落款單位為“殘疾人聯合會”。
五、具體要求
(一)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各級殘聯要成立相應的殘疾人扶貧基地工作領導小組,以進一步加強對殘疾人扶貧基地建設工作的組織與領導。同時要進一步明確職責,嚴格標準,規范操作,以確保扶貧基地建設工作落到實處。
(二)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制定針對殘疾人的優惠政策。管理制度和優惠政策及措施要上墻。
(三)要建立扶持殘疾人工作臺帳。基地要有扶持貧困殘疾人的方案,明確扶持方式、人數和預期扶持效果;有年度工作計劃、總結、培訓方案,有用工(幫扶)協議、幫扶情況記錄;有安置、扶持殘疾人花名冊、殘疾證復印件及其收入狀況等資料。
(四)要給予一定的資金補助。基地開展的養殖、種植、加工及崗前、崗中的培訓,檔案資料要齊全,培訓經費不足部分,可由各縣(市)區殘聯給予適當的補助,從保障金中列支。
(五)要及時申請驗收。按照20__年簽訂的目標責任書要求,各縣(市)區所要完成的不同類型的扶貧基地要在9月底前提出書面申請,10月底前市殘聯驗收結束后,對達到市級標準的進行授牌,并向省殘聯申請省級示范基地驗收。
公益扶貧主題策劃書 篇3
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黨的xx大精神,實現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目標任務,按照“四不摘”的攻堅要求,全力做好社會保障扶貧專項工作,切實提高貧困人口社會保障水平,確保全面完成小康社會的既定目標,根據扶貧專項方案文件精神,按照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要求,結合縣社會保障專項工作實際,特制定本策劃書。
一、年度目標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xx大精神和總書記來視察重要講話精神,落實中央、省委、州委、縣委脫貧攻堅重大決策部署,通過精準實施“低保政策兜底一批”扶貧攻堅行動、擴大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保險面、增強貧困殘疾人扶助力度,圓滿完成年度社會保障扶貧各項目標任務,達到社會保障扶貧目的。
一是按照省、州統一發布的農村低保標準低限,調整我縣農村低保標準,不低于年度動態調整后的國家扶貧標準,及時足額發放保障金。
二是為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等困難群體代繳最低繳費檔次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實現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參保和繳費兩個100%全覆蓋;實現建檔立卡貧困人口60周歲以上貧困人員領取待遇100%全覆蓋。
三是加強對貧困殘疾人的幫扶力度,實施殘疾人扶貧對象生活費補貼、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和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制度,確保貧困殘疾人補貼政策落實到位。
四是完善臨時救助制度,防止因突發性困難致貧返貧,加大救助力度,及時對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給予救助。
二、重點工作及進度安排
(一)農村最低生活保障
1.具體任務。一是結合上年度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和脫貧攻堅低保兜底工作任務等情況,調整我縣農村低保標準,不低于當年國家扶貧標準和省、州發布的低限。二是繼續全力做好農村低保對象(含建檔立卡低保兜底對象)保障工作,每季度初月15日前將資金及時足額發放到戶。三是繼續開展農村低保專項治理工作,規范低保對象管理,切實做到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應退盡退。
2.進度安排。10月底前,按照全州低保標準及時調整我縣標準。11月底前完成農村低保專項治理工作。
(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1.具體任務。嚴格落實代繳政策,對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等困難群體,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按100元/人·年的標準為其代繳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費(已享受其它代繳政策的人員不累加享受)。
2.進度安排。全年持續推進社保扶貧代繳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費工作。
(三)貧困殘疾人扶助
1.具體任務。提高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標準,完成遞增任務,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按每人每月100元的標準發放。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按一級重度殘疾人每人每月不低于80元、二級重度殘疾人每人每月不低于50元的標準發放。殘疾人扶貧對象生活費補貼標準按該對象年收入與國定貧困線的差額為準,據實發放;建檔立卡殘疾人扶貧對象按政策納入農村低保范圍的,不再發放殘疾人扶貧對象生活費補貼;未納入農村低保的建檔立卡殘疾人扶貧對象,按規定發放殘疾人扶貧對象生活費補貼;對通過自身增收提前實現“摘帽”的殘疾人扶貧對象,符合發放條件的保持上年度扶貧補貼標準不減。
2.進度安排。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按月足額發放,12月全面完成補貼發放工作。殘疾人扶貧對象生活費補貼原則上按季度發放,發放時間不做硬性規定,在各級配套資金到位后及時足額發放,12月全面完成補貼發放工作。
(四)困難群眾臨時救助
1.具體任務。按照中央、省、州臨時救助相關制度,適時提高臨時救助標準,對遭受突發事件、意外傷害、重大疾病、自然災害或其他特殊困難致使生活陷入困境、生存面臨危機及其他社會救助制度實施后仍有嚴重困難家庭,按照申請、受理、審核、審批的程序給予一次性應急性、過渡性救助,做到“應救盡救”,切實解決困難群眾突發性、臨時性、緊迫性基本生活困難問題。
2.進度安排。根據困難群眾實際需求及臨時救助申請情況據實結算。
(五)各類整改工作
抓好巡視反饋及脫貧攻堅各類問題整改工作,將整改工作貫穿于社會保障專項扶貧工作始終,做到保障精準、規范運行,建立和完善相關體制機制。
三、資金籌措
為確保社會保障扶貧專項20__年度確定的各項重點工作任務圓滿完成,20__年社會保障扶貧專項計劃安排資金543.76萬元,其中,省級資金455.11萬元,州級補助資51.53萬元,縣級配套資金37.12萬元。
(一)農村最低生活保障項目20__年社會保障扶貧專項所需資金按現渠道納入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安排。
(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項目20__年社會保障扶貧專項計劃安排資金25.68萬元,其中,省級資金14.124萬元,州級補助資金2.3112萬元,縣級配套資金9.2448萬元。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人員、資金發放按動態管理的原則據實結算。
(三)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項目20__年社會保障扶貧專項計劃安排資金49.2萬元,其中,省級資金19.68萬元,州級補助資金5.904萬元,縣級配套資金23.616萬元。困難殘疾人員、資金發放按動態管理的原則據實結算。
(四)殘疾人扶貧對象生活費補貼項目20__年度社會保障扶貧專項計劃安排資金8.88萬元,其中,省級資金3.552萬元,州級補助資金1.0656萬元,縣級配套資金4.2624萬元。
(五)城鄉居民養老保險20__年社會保障扶貧專項計劃安排資金460萬元,其中,20__年中央基礎養老金補貼343.53萬元,省級配套資金74.22萬元,州級社保扶貧代繳資金42.25萬元。
四、保障措施
(一)組織保障。各級黨委、政府要加強對社會保障扶貧的組織領導,將其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縣政府履行主體責任,對重視不夠、工作不實造成嚴重后果或不良影響的,嚴格問責。民政、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殘聯等部門(單位),要按照社會保障扶貧各項工作安排,制定工作方案,細化具體政策,落實扶貧專項資金保障,強化組織實施,確保取得扎實成效。
(二)資金保障。要加強研究謀劃和組織協調,要依據政策對象、標準、年度等因素,嚴格測算資金需求,積極爭取中央、省和州級支持,加大財政投入。健全投入增長機制。納入預算安排。要進一步規范社會保障資金管理,加強監督、檢查和審計,切實保證各類資金用于規定支出和困難群體的救助,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三)政策保障。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開發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積極宣傳社會保障扶貧政策,讓基層干部群眾充分理解把握政策要求,確保落實到戶到人、政策執行嚴格規范。設立舉報投訴電話、信箱,接受社會各界及廣大人民群眾監督。
(四)督導指導。加強社會保障扶貧專項工作督促檢查,要經常深入一線督導,定期、不定期的檢查考核社會保障扶貧情況,對督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推動各項工作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