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科學活動策劃書(精選5篇)
幼兒園科學活動策劃書 篇1
有益的學習經驗:
認識閃電的形成,激發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
準備:
1.兩個氣球。
2.家長或者教師帶領幼兒觀察雷陣雨時閃電的情形。
活動與指導:
1.教師請幼兒回憶雷陣雨的情形,啟發幼兒思考閃電是怎么回事,引起幼兒對于閃電的興趣。
2.教師將活動室用黑布遮住,拿兩個氣球一下一下地接觸,請幼兒觀察氣球接觸后會出現火星跳躍的現象。
3.教師告訴幼兒他們看到的火花就是電,在天空當中也有許多帶電的云層,這些帶電的云層相互碰撞就會發生同氣球一樣的火星現象,這就是閃電。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案――圓外有7個小朋友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案――圓外有7個小朋友
有益的學習經驗:
區別里外,增加空間知識。
準備:
1.1個菜盤,7個茶杯。
2.紙盒1個,里面裝一個玩具小狗。
3.地上畫圓圈、梯形各一個。
活動與指導:
1.出示紙盒,把盒蓋打開,拿起盒子使幼兒能看到里面的小狗,啟發幼兒說出小狗在盒子里,把小狗拿出來,放在紙盒的旁邊,啟發幼兒說出小狗在盒子外面。告訴幼兒紙盒里也叫紙盒內。幼兒跟著說:小狗在盒子(外)面。
2.出示盤子和杯子,盤子里擺4個杯子,盤子外面擺3個杯子,讓幼兒說出盤子里外各有幾個杯子。
3.指地上的圓圈,向幼兒解釋,圓把地面分成三部分:圓內、圓外和圓上。請5、6、7個幼兒分別站到圓內、圓外和圓上,讓幼兒說出圓內、圓外和圓上各有幾個人。注意說出里外。按口令,幼兒站到梯形內、梯形外和邊上。讓幼兒說出梯形內、梯形外和邊上各有幾個人。
4.關上房門,引導幼兒說出我們在房子里面玩,讓3個幼兒站到外面,啟發幼兒說出房子外面有3個小朋友。
幼兒園科學活動策劃書 篇2
活動目標
1、感知不同紙張在水里的變化,能用語言與同伴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2、用觀察、嘗試、探究、討論的方法客觀記錄事實。
3、知道愛惜紙張,體驗發現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師生家長共同收集廢舊的宣紙畫、卡紙畫、糖紙、牛皮紙、即時貼、面巾紙、電光紙、復印紙、瓦楞紙、報紙等。
2、水盆四只,抹布四塊,84消毒液少許,毛筆4支,待裝飾的果奶瓶。
3、記錄紙,與上述紙對應的紙卡(5×10cm)一套。
活動過程
一、初次探索:用比較的方法給畫紙洗澡。
請一個小朋友在集體面前洗宣紙畫和卡紙畫,其他孩子圍觀,邊看邊談。
1、猜猜――兩種紙寶寶洗完澡會變成怎樣?
2、洗洗――驗證剛才猜想的結果。在張標將畫紙放入水中洗的過程中,教師以參與者的身份,通過積極的語言和表情誘導孩子七嘴八舌地交談:潮了、卡紙軟了、宣紙一潮就爛了、干凈了、吸水了、卡紙搓破了、卡紙也爛了……
3、議議――畫紙能不能洗澡?為什么?你發現兩種紙在水里的變化有什么不同?為什么?幼兒從吸水快慢、紙張厚薄等角度談自己的發現。
小結:剛才我們用比較的方法(給孩子一個學習的線索),發現宣紙薄,爛得快,卡紙厚,爛得慢。張標的想法很好,但畫紙一洗就爛,我們平時畫畫時要愛惜紙,小心一些。
表揚大膽說出發現的孩子。
二、再次探索:給其他紙寶寶洗澡
自己選擇感興趣的紙寶寶,邊洗邊看邊講。
1、找找――哪些紙可能會爛?哪些紙可能不爛?將手中的紙分一分。
2、試試――分組洗紙,遷移洗手帕的經驗,提醒幼兒一張一張地洗,將紙沉入水中,用手搓搓。
3、比比――哪些紙(不)爛?哪些紙爛得快(慢)?哪些紙(不)吸水?
三、呈現經驗
1、講講――將探索過程中的發現說給大家聽。
2、貼貼――根據自己實驗中的發現將5×10cm的紙卡按爛和不爛,對應貼在標記卡內相應水漕里,記錄探索的真實結果。對牛皮紙、瓦楞紙等爛得慢的,給幼兒等待的時間,允許幼兒稍候記錄。
四、拓展經驗
1、你知道還有哪些紙?給他們洗澡會怎么樣?激發幼兒發明一種能洗又能給小朋友畫畫寫字的紙的愿望。
2、討論:洗爛了的廢紙有什么用?不爛的廢紙又有什么用?出示花瓶,引導幼兒觀看,爛了的廢紙,可以用膠水和顏料,調和成五顏六色的紙漿,涂在果奶瓶上裝飾成美麗的花瓶。不爛的廢紙可制作剪貼畫,制作服裝道具。
五、活動延伸:自主選擇,分組游戲
1、搗紙漿,裝飾花瓶。制作服裝道具、剪貼畫。
2、繼續實驗:在園內外收集毛邊紙,銅版紙,蠟光紙,紙杯、紙盒等,進行洗紙活動。進而探索用多種方法使紙遇水不爛。
幼兒園科學活動策劃書 篇3
一、小班年級組:科技親子小制作
㈠活動目的:
為加強幼兒與家長的環保意識,發揮聰明才智,培養孩子的動手制作能力,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我園決定在小班年級組舉行“親子科技小制作”活動。請家長們利用身邊的廢舊物品,和孩子一起精心設計、動手制作,共同完成親子小制作。
、鎱⒓訉ο
全體小班家長、幼兒。
、缱髌穬热菖c要求
利用廢舊物品的再次使用和充分使用,設計新穎、用才巧妙、制作精巧、整體美觀,具有實用價值,體現幼兒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良好意識和行為,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材料不限,可收集家里一些安全廢舊材料如:牙膏盒、小藥盒、旺仔牛奶罐頭、雪碧瓶、可樂瓶、毛線,圓形的小盒子、塑料袋、光盤等。內容不限,可以制作單件或組合作品,如小汽車、花草樹木、家園、樂器、機器人、小動物等。
、枵故疽笈c時間
⒈展示作品數量:在全班參與的基礎上,每班至少推薦5件作品展示,越多越好。
、舱故緯r每件作品貼好標簽。(見附件1)年級組長負責作品收集(填寫附件3)、展示、拍照、新聞上傳工作。
、痴故緯r間:5月26日,幼兒園大廳
二、中班年級組:科學幻想畫
、寤顒幽康模阂龑в變褐塾谛率兰o人類生產、生活因科技發展帶來的巨大變化,展開豐富的科學幻想,并通過他們的畫筆,描繪出美麗的科學畫卷。
㈡作品要求:
、弊髌房捎糜彤嫛嫛⑺十、水粉畫、鋼筆畫、鉛筆畫、蠟筆畫、版畫、粘貼畫等繪畫種類、風格及使用不同材料表現(不包括非畫類的其他美術品與工藝品)。
、沧髌芬宦稍谝幐駷40CM_60CM的紙或其他材料上繪制,橫豎放置均可。
⒊作品限個人作品,由參賽者本人獨立完成。作品不得抄襲他人已發表過的作品。
、礃藴剩合胂罅Γ哼x題、創意和新穎程度;科學性:科學依據、邏輯思維;繪畫水平:畫面設計、色彩處理、繪畫技巧。
、缯故疽笈c時間
、闭故咀髌窋盗浚涸谌鄥⑴c的基礎上,每班至少推薦5件作品展示,越多越好。
、舱故緯r每件作品貼好標簽(作品卡)。(見附件2)年級組長負責作品收集(填寫附件3)、展示、拍照、新聞上傳工作。
⒊展示時間:5月27日,幼兒園大廳。
三、大班年級組:科學小知識競猜
、寤顒幽康
讓幼兒知道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周圍的環境,激發幼兒對美好環境的熱愛,鞏固已有的環境保護常識,提高環保意識。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用實際行動保護幼兒園,社區等的環境。
、鎱⒓訉ο
全體大班幼兒
㈢競猜題目見附件3
㈣競猜要求與時間
時間:5月28日,多功能活動室
要求:準備:班級記分牌、競猜題目。
年級組長安排教師主持人,拍照、新聞上傳等工作。
附件:略
幼兒園科學活動策劃書 篇4
目標
1.認識部分紅皮或紅心的水果。
2.體驗共同制作的樂趣。
準備
1.選擇紅皮或紅心的水果(干果),如:紅蘋果、西瓜、西紅柿、火龍果、栗子、山楂等。
2.每桌放一盆已做好的水果沙拉,塑料小勺若干,另有色拉醬、果醬、水果刀(帶齒、鈍頭)、調羹等。
3.幼兒在區角中已學會使用切割工具。
過程
1.嘗嘗水果沙拉。
――出示水果沙拉,猜猜這是用什么做成的。
――幼兒品嘗水果沙拉。
――品嘗后,說說里面有哪些水果。(幼兒說出一種水果,教師就出示這種水果實物)
――這些水果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都有紅色)
――除了水果自己的味兒,還有什么味道? (沙拉醬)
2.做做水果沙拉。
――你知道水果沙拉是怎樣做的嗎? (讓幼兒自由講述)
――教師介紹所提供的材料。
――每組幼兒自己選擇材料或工具,自制沙拉。
3.互相品嘗水果沙拉。
――幼兒自由品嘗水果沙拉。可嘗嘗本組的,也可嘗嘗其他組做的。
――說說哪一組做的水果沙拉味道最好。請這一組幼兒介紹是怎樣制作的。
建議
1.本活動試圖讓幼兒在互相交流、協作、探索的過程中了解制作沙拉的方法,在與材料、學習伙伴的交互過程中建構制作技能。在制作沙拉這一環節,教師不要刻意將制作方法告訴幼兒,而應盡量讓幼兒自己去嘗試、去體驗,實際上學習沙拉的制作方法已不是至關重要的問題。
2.制作沙拉的過程中,教師的巡回觀察非常重要。
3.活動可根據條件或分組制作或幼兒每人制作一份。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案――新鄰居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案――新鄰居
目標
1.體驗手部動作與影子之間的關系。
2.萌發對手影游戲的興趣。
準備
1.已有做手影游戲的經驗。
2.掛圖。
3.臺燈若干。
4.故事磁帶。
過程
1.它們是誰。
――幼兒觀察掛圖,自由交流。
――根據幼兒的熱點話題設疑:你看到了什么?新房子中為什么總會出現黑影?它們到底是誰?
2.誰是新鄰居。
――幼兒帶著問題,邊看掛圖,邊完整欣賞故事。
――哪些小動物成了新鄰居?
――房子里的小兔、小羊、大狼是怎么回事?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給圖形涂色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給圖形涂色
目標
1.用比較的方法認識橢圓形和半圓形。
2.能通過身體造型進一步了解橢圓形和半圓形。
準備
1.圓形、半圓形、橢圓形貼絨教具各一。
2.直徑相等的圓形、半圓形、橢圓形紙每人一張,放入每組的小筐內。
3.幼兒活動材料《數圖形》,水彩筆。
4.三種形狀的硬紙每人一份。
過程
1.認識橢圓形。
――出示圓形和橢圓形貼絨教具,讓幼兒找出圓形。
――幼兒在桌上的筐中找出圓形和橢圓形進行比較,說說兩種形狀有什么不同。
――啟發幼兒交流經驗,談談自己的發現。
――啟發幼兒用上下對折、左右對折的方法,觀察比較兩個圖形,知道圓形兩條折痕一樣長,橢圓形兩條折痕不一樣長。
――引導幼兒用身體來“塑造”橢圓形。如:蹲在地上,上部身體盡量橫向拉開,使身體看上去像橢圓形。
――啟發幼兒想出盡可能多的辦法來,如有需要,可以找人合作表現。
2.認識半圓形。
――出示半圓形貼絨教具。這是什么形狀?
――幼兒在筐中找出半圓形并與圓形比較。
――啟發幼兒交流比較中的發現,知道半圓形只有圓形的一半。
――引導幼兒用身體來“塑造”半圓形。如:身體下蹲,雙臂在頭頂搭成拱形狀,啟發幼兒想出其他表現方法來。
3.給圖形涂色。
――在幼兒活動材料的畫面上找出橢圓形、半圓形、圓形,并用三種不同顏色的筆涂畫區分。
建議
1.借助身體的運動能使幼兒加深對形狀的了解,豐富有關空間和形狀的經驗。
2.在數學角里提供各種圖形讓幼兒拼畫。
3.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找找周圍環境中像圓形、橢圓形、半圓形的物體。
幼兒園科學活動策劃書 篇5
活動目標
嘗試向下擲球并在球的回彈時將球抱住。
活動準備
大皮球人手一個、活動場地。
活動過程
一、出示大皮球,請寶寶自由的玩玩,引起寶寶的游戲興趣。
1.教師:寶寶們有沒有玩過大皮球,誰來說說大皮球是什么樣子的?
2.教師:大皮球想和我們玩游戲,它想和我們抱一抱。
二、教師邊念兒歌邊示范抱皮球的方法。
1.教師:大皮球、圓又圓,我來抱它玩游戲,向下拋、彈回來,接住皮球笑嘻嘻。
2.教師示范:向下擲球,當球回彈時立即將球抱住。
多次示范后引導寶寶徒手練習基本動作。
三、邊念兒歌邊引導寶寶做抱球的練習。
1.請寶寶散開,不要擠到同伴。
2.如寶寶的皮球回彈的太遠抱不到,提醒寶寶向下擲的時候不要太遠。
休息時請寶寶觀看老師表演球的多種玩法,如自拋自接、踢球、拍球等。
四、請寶寶將皮球送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