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門管理策劃書(精選3篇)
部門管理策劃書 篇1
一、管理項目
管理項目共6項:團隊意識、衛生保潔、安全文明、惜物節能、文化特色。
二、考核權重:
團隊意識檢查主要包涵課堂、課間、路隊、課間體操與眼保健操、各項活動中班級團隊表現。(每日考核)
衛生保潔包括室內生、室外衛生、個人衛生、共眾場合衛生。(每日考核)
安全文明包括學生在校內外安全文明禮儀行為。(定期檢查)
惜物節能包括班級桌、凳、電教設備、班級公共財物、學校公共場所物品的愛護惜珍,對學校水電等能源的節約等。(定期考核)
文化特色包括班級制度、班級活動、班風、學風的建設及成效等。(定期考核)
三、組織實施:
學校成立以“小紅帽”校園文明監督員為主體的日常管理小組。
日常管理小組組長:鄧子超
日常管理小組學生成員:(見附表1)
日常管理小組,負責對全體學生及各班級的日常管理與監督,并以《考核方案實施細則》為依據,每天對各班級的考核內容進行評分,第二天早晨7:40之前,將評分結果公布于全校師生。
每周對實際檢查項目匯總各班成績,以年級組為單位(總分低于90分不參與評比),第一名獲得班級管理流動紅旗。流動紅旗每周一升國旗時發放。獲獎情況,每月一總結,并依據班級獲獎次數及人數,給與每人一元的班主任管理基金,予以獎勵。
評分細則:(見附表2)
四、管理與使用:
每學年對全部考核內容進行綜合評定,以年級為單位,總分第一的由學校統一頒發“優秀班級”獎狀。“優秀班級”的班主任學校授予“優秀班主任”稱號并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獲得“優秀班級”的班級,該班年度“三好學生”評比的比例較其它班高出5%的比例,優秀干部名額較其它班多出1個名額。
考評細則:(見附表3)
五、使用時間:
20xx年2月25日~20xx年7月5日。
部門管理策劃書 篇2
尊敬的領導:
您好!我的名字叫,我性格開朗,愛好旅游,書法,設計。現就讀于福建商業高等專科學校,是旅游系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的大三的學生。
在兩年的學習里,學習了《會展經濟學》、《會展實務》、《會展策劃》、《商務談判》、《會展組織與管理》、《會展營銷》、《客戶關系管理》、《組織行為學》、《會展危機管理》、《會展項目管理》、《旅行社計調》、《導游業務》,掌握了大量的節慶(事)、展覽、會議、演藝、賽事等相關的策劃、組織、調查、宣傳、評估、會場布置、危機處理、現場協調與服務等相關專業知識理論。現已獲取了全國會展策劃師(高級)資格證和全國會展策劃經理人證書。我的人生格言:我選擇,我喜歡!所以選擇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我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去學習去實踐,利用了課余時間學習了一些有關ps軟件設計,不斷的充實自己,我學習態度端正,培養了樸實,勤懇,吃苦的性格特點。
在大學兩年里,參加了、兩屆的福州國際車展,國際奧運珍藏品尋會展(福州站),國際航天航空實物巡回展(福州站),福州首屆改裝車展的志愿者活動。其中主要做的是現場管理和服務。還參觀了、兩屆的“518”和“618”大型海交會和商交會,、多次的住交會和車交會。所以對展覽流程與現場操作有了一定的了解與經驗。學習到如何進行會展策劃、籌劃、會展營銷宣傳、現場管理、各部門之間的協調、危機處理以及展后的評估幾后續跟蹤服務工作。
希望貴組委會能夠給我一個實踐發展的平臺,我會好好珍惜并全力以赴,為實現自己人生價值而奮斗,為這次節事活動的成功舉辦貢獻力量。“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我相信我一定會做好這次的實踐工作的。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為金湖(國際)帳篷節做成世界品牌節事貢獻力量。
此致
敬禮!
自薦人:
部門管理策劃書 篇3
一、進一步加強村兩委建設,選舉優化配置班子成員
一是在換屆選舉中要繼續堅持民主選舉制度,把懂技術會管理,年富力強有文化的人選進了村兩委班子,讓強有力的班子帶領村民實現增收致富,化解基層矛盾糾紛。二是進一步加強村兩委建設,充分發揮村黨支部的領導核心作用,領導和支持村民委員會行使職權,支持和保障村民開展自治活動,行使民主權利。三是充分利用村民委員會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自治特點,進一步督促村民委員會組織實施好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執行好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的決定決議,組織好群眾自覺辦理自己的事情。四是進一步加強黨員干部的教育管理和服務工作。堅持和完善黨員設崗定責、依崗、志愿服務和幫扶對接等制度,拓寬黨員服務群眾渠道,充分發揮黨員在新農村建設中的先鋒模范作用,形成黨員干部辦事公道,廉潔奉公,熱心為村民辦實事辦好事的良好基層工作局面。
二、進一步健全基層民主管理制度
(一)完善制度。對已建立的《市城鄉社區事務流程化管理制度》、《市市城鄉社區村(居)民代表大會議事制度》、《市城鄉社區成員選舉制度》、《市城鄉社區事務公開制度》、《市城鄉社區監督委員會管理制度》、《市城鄉社區民主評議制度》等民主管理制度作進一步完善,并督促落到實處。
(二)加強村務公開。對照《省村務公開條例》,按照村務公開的形式、內容、程序和時間,加強村務公開,特別是財務和重大事項的公開,不斷規范村務公開,完善村民自治,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三)完善便民服務。不斷完善便民服務站的服務功能,為老百姓提供就近的高效優質服務,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和監督權,進一步加強民主管理、民主決策、民主選舉、民主監督,化解老百姓的矛盾糾紛,不斷提高老百姓的滿意度。
(四)發揮村監委會的作用。進一步發揮村監督委員會的作用,積極參與民主決策,增加村務工作知情權和透明度,保障各項村務管理做到有章可循,公開透明操作,大到社會和經濟發展規劃,重大經濟建設項目立項等,小到村干部開會支付、享受報酬等情況,村監督委員會都要進行監督。
三、認真履行民政職能,加強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
堅持把公平、公正、公開和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社會管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防止因人為因素導致的群體性上訪,引發不穩定因素。一是加大投入,完善機制,著力構筑以城鄉低保制度為核心,農村五保供養、自然災害應急救助、醫療救助、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為主要內容,臨時救助制度為補充,慈善救助相銜接的社會大救助體系。二是全面開展優待撫恤、低收入家庭認定及信息比對工作,把好政策關口,嚴格收入核查,完善操作程序,落實監督責任,建立應保盡保、有進有出的動態管理機制。三是以推進村級綜合公共服務設施后期管理為重點,全面提升基層社會服務水平,充分發揮基層政權組織的陣地堡壘作用。通過村民委員會的實施,把民政的城鄉低保、大病醫療救助、臨時救濟、流浪乞討救助、惠民殯葬等便民利民服務政策、措施及時落實到位,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大減輕廣大民政救助對象的經濟負擔。
四、建立考核機制,深入推進社會管理的體制機制創新
每年在制定目標任務考核時,把社會管理創新工作列入重要的目標考核內容。按照統籌兼顧、動態協調的原則,進一步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創新格局。完善社會管理體制,充分發揮黨委的領導核心作用和政府的主導作用,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發揮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各類社會組織和企事業單位的協同作用,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公民依法參與社會管理。加強社會政策綜合平衡,形成權責一致、條塊結合、各司其職的社會管理新體制。創新社會管理機制,加強源頭治理,更加注重民生和制度建設,盡可能防止和減少社會問題的產生。加強動態協調,更加注重平等溝通和協商,及時化解社會矛盾。加強應急管理,有效應對和妥善處置突發公共事件,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化解消極因素,激發社會活力。深入開展社會管理創新綜合試點,堅持條塊協同,加強基層管理和服務資源整合聯動,推進網絡化管理。
五、努力解決一些制約農村基層發展的問題
(一)解決基層干部人手緊張的問題。“上面千條線,底下一根針”,許多部門具體工作的開展最終都要落實到基層。基層涉及很多事務性的工作,而目前我市核定的村(居)委會兩委干部職數只有4-5人,人手較為緊張,特別是重點村、景點村和觀光農業村等,干部人手緊張矛盾尤為突出。
(二)解決基層干部待遇普遍偏低,工作積極性不高的問題。目前,我市基層干部的基本報酬,是按照市委《關于印發的通知》(竹市委發111號)文件執行,村干部每月為620元—860元,社區干部除鎮外,每月為630-800元,這與我市農民工工資相比待遇顯得偏低,導致部分年輕有能力的村(社區)干部人員流失嚴重,干部工作積極主動性不高。
(三)解決干部服務方式與農村工作現實需要不相適應的問題。服務不是新話題也不是新要求,但隨著改革深入和形勢發展,服務問題變得越來越重要,越來越迫切,目前服務方面仍存在方式單一、內容單調、技術輻射源弱、覆蓋面少、技術水平和農業科技轉化率低,各類資源、各個要素缺乏有效整合,沒有產生整體優勢,與農村小康建設和經濟跨越式發展的需要不相適應。
(四)解決干部工作作風和群眾思想素質提高的問題。部分基層干部的思想認識還不到位,工作作風需要轉變,如政策宣傳不到位,村務公開還不夠全面,一些問題解決不及時等。部分群眾思想素質偏低,法制觀念淡薄,要求享受的權利多,自覺履行的義務少,從而導致黨群干群關系更加突出。
(五)探索解決農村社區的發展問題。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鄉差距的縮小,農村社區不斷發展,村民感受到了社區的服務為他們帶來的好處。我市農村社區雖有一定的發展,但投入還不夠,而且只是停留在點的打造上,還未普遍推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