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幼兒園清明節主題活動設計方案(通用3篇)
2023幼兒園清明節主題活動設計方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進一步了解清明節的天氣特征及風俗。
2、理解詩歌的含義,體驗詩歌中表達的哀傷之情,并對唐詩產生初步的興趣。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主題
1、小朋友們記錄了清節前后的天氣變化,發現了什么?(有時天氣晴朗,有時細雨綿綿)
2、天氣晴朗的時候你有什么感覺?(高興)細雨綿綿的時候又有什么感覺?(煩惱、不開心)
二、理解詩歌
1、出示掛圖,播放古詩錄音。
2、提問:詩里寫的是什么樣的天氣?詩人的心情怎么樣?想一想為什么會這樣?心情不好怎么辦?他怎么找酒家?牧童是怎么做的?
教師邊提問,邊結合掛圖解釋詩歌中的詞"欲斷魂"、"借問"、"牧童"、"遙指",幫助幼兒理解。
三、幼兒學念古詩
1、聽磁帶,體味念古詩和平日里講故事、說話的聲調、發音有什么不同。鼓勵幼兒按照磁帶中的方式跟念古詩。
2、嘗試邊念古詩邊用體態語言表現古詩的內容。
四、總結:我國唐朝出了很多著名的詩人,寫了很多優秀的詩,以后我們還會學更多的唐詩。
2023幼兒園清明節主題活動設計方案 篇2
一、指導思想
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們認識自己的家鄉,了解自己的家鄉,從中感受到家鄉的美好,在家鄉的濤聲中茁壯成長,讓學生們在家鄉文化的熏陶中得到情感啟迪,樹立起建設家鄉、報效祖國的遠大理想。
二、目標任務
通過“知家鄉,話家鄉,愛家鄉”的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學生研究學習我們的家鄉,在各個領域取得的偉大成就,使他們更加了解家鄉的經濟、政治、文化和建設等方面的發展進步,增強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同時注重對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社會服務意識、公民自豪感、責任感及創新精神的培養。
三、活動時間
20xx.3.1-3.31
四、實施步驟
第一周(3.1-3.6)呼喚“家鄉情結”,了解“家鄉文化”。
家鄉文化是一個地方最鮮活、最樸素、最具生命力與感染力的人文資源,是加強青少年“知家鄉、愛家鄉”的最好教材。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走訪、調查、分析,全面了解家鄉,增強學生對家鄉的榮譽感和歸屬感,樹立熱愛家鄉、建設家鄉、報效祖國、服務人民的歷史責任感。
出一期黑板報《知家鄉,話家鄉,愛家鄉》。
第二周(3.7-3.13)我與雷鋒找差距——告別缺點,發掘優點”
引導全體同學在認真深入學習雷鋒精神的同時,開展自省修身活動,在嚴格自省、深刻反思的基礎上充分挖掘自身優點,增強自信心,提高班級凝聚力,同時對自身在為人、處事、學習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反思、整改,各班制定學雷鋒活動計劃,將學習雷鋒精神活動真正落到實處。
第三周(3.14-3.20)“我看家鄉新變化”。
通過活動,學生面對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面對家鄉的輝煌藍圖,懷著對家鄉的熱愛,由衷地贊美家鄉,為自己生在家鄉長在家鄉而感到自豪。在活動中學會與人交流、合作、分享,激發學生看家鄉、贊家鄉、愛家鄉的真切情懷,接近自然,深入社會,體驗生活,使學生們學會生活,學會珍惜,培養社會責任感和榮譽感,提高綜合素質和能力。
第四周(3.21-3.27)呼喚“文明”,在校做一個好學生,在家做一個好孩子,在社會上做一個文明公民。
少年學生是家鄉未來的主人,是城市文明延續傳承的關鍵所在,也是把家鄉不斷推向時代潮頭和世界前沿的關鍵所在。通過學習與實踐活動,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引導、啟迪激勵,進而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人文精神,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塑造學生健康的體魄和健全的人格。在校做一個好學生,在家做一個好孩子,在社會上做一個文明公民,用實際行動來證明時代因你們而精彩,家鄉因你們而驕傲。
第五周(3.28-3.31)“愛護環境,共建美好家鄉”環保意識教育
結合《中小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措施和規章,把重點放在對學生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上,重視文明行為的反復訓練上。以“山更青、水更秀、天更藍、地更綠、城更美”為目標,開展美化、整治周邊環境、愛護大自然和生態資源的教育活動。
2023幼兒園清明節主題活動設計方案 篇3
為迎接20xx年教師節的來臨,著力營造尊師重教的濃厚氛圍,激勵全體教師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身于學校的教育事業,為學校事業上新臺階作出更大的貢獻,學校決定組織開展以“師恩情深,感謝有您!”為主題的教師節感恩活動。
一、 活動目的
本次活動倡議學生用樸素的行動、自由多樣的形式表達對老師的真情和感謝,發揚尊師重教光榮傳統,使學生學會向師長感恩,感恩老師的愛心,感恩老師的勞動,感恩老師的教誨,同時通過這次活動加強師生交流,增進師生感情,構建更為和諧的師生關系。
二、 活動主題:
“師恩情深,感謝有您!”教師節感恩系列活動。
三、 活動內容:
1.學校在醒目位置懸掛橫幅,渲染教師節慶祝氣氛。
2.周一舉行“師恩重如山”升旗儀式活動。
3.向市級媒體報刊推送優秀教師事跡,力爭發表。
4.開展“愛要說出來”活動。
要求各班在9月10日教師節當天,在每一位老師剛上課時統一大聲說“老師,您辛苦了,”等感恩話語(各班也可自擬感恩話語)。
5.“祝福送恩師”活動。
從9月9日開始,各級開展以班級為單位的感恩教師活動。要求各班認真發動、積極準備,號召學生用樸素、多樣的形式表達對老師最真誠的感謝。提倡自己動手,鼓勵積極創新,但以表達心意為主,反對鋪張浪費和相互攀比。
6.校園廣播站感恩教師聯播活動。
廣播站教師節特別活動——“送上一首歌,遞上一篇文采”,周一至星期五廣播與感恩、感謝老師有關的歌曲。
7.開展“感恩主題班會課”活動。
各班級在9月9日星期一“感恩主題班會課”召開主題班會,用意在于希望學生學會感恩,懂得老師的付出和辛苦,今后更加努力學習。
要求:主題班會圍繞“感恩”話題進行,建議全班學生為教師朗誦一首歌頌老師的詩歌、全班學生為老師唱一首歌。(詩歌和歌曲各班自選)。黑板上要寫明“‘師恩情深,感謝有您!’教師節主題班會”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