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語言教學活動(通用15篇)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學活動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根據故事情節合理續編故事,并連貫講述。
2、啟發幼兒思維,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3、通過學習,激發幼兒關心愛護同伴的情感,培養幼兒廢物利用的習慣。
活動準備
1、故事《皮鞋車》課件、
2、小動物頭飾、舊皮鞋一只、舊掛歷紙、剪刀、膠水、彩筆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樣東西,你們看這是什么?(出示舊皮鞋)
這是一只什么樣的鞋子?(又臟又破)
2、如果你的家里有這樣的鞋子,爸爸媽媽會怎樣做?(扔掉、賣掉等)
小結:剛才小朋友回答的真好,說了這么多。
二、基本部分
1、討論:森林里的草地上也有這樣的一只舊皮鞋,小動物們看見了會怎么樣呢?(分組討論、回答)
小結:小朋友都說小動物會把它扔掉、賣掉,小動物到底是怎么做的呢?
2、通過表演,了解故事內容。
(1)快看,有一只小動物過來了,它是誰呀?(小兔子)小朋友猜一猜小兔子會怎么做,怎么說呢?(自由說)
(2)又有一只小動物過來了,它是誰?(小松鼠)咱們再來猜一猜它會怎樣做怎樣說?(自由說)
(3)小朋友再看誰來了?(小老鼠)小老鼠請小朋友猜一猜它會怎么做怎么說?誰來說一說?(自由說)
(4)小朋友說小老鼠怎樣才能把舊皮鞋變成皮鞋車呢?(分組討論)(擦干凈、按上車把、輪子等)
(5)變廢為寶教育:
小老鼠真是一只聰明的小動物,它不怕臟、不怕累,把一只舊皮鞋變成了一輛又干凈漂亮又很有用的皮鞋車,如果小朋友有這樣一只舊皮鞋,你會把它變成什么有用的東西?(自由說)
3、續編故事:
教師:故事聽完了,老師有一個問題請小朋友想一想:
(1)小老鼠開著干凈漂亮的皮鞋車會干什么呢?(討論,提醒幼兒用完整的話回答)
(2)你喜歡故事里的那只小動物?為什么?
(3)如果你有一輛這樣的皮鞋車,你會開著車做什么呢?(自由說)
4、完整欣賞故事:
現在我們完整的聽一遍故事《皮鞋車》,小朋友可以小聲說一說小動物們說的話。
三、延伸活動:
1、小結故事大意。
2、廢舊物品制作:
小朋友想不想要一雙漂亮的鞋子呢?
桌子上有老師準備好的舊掛歷紙、膠水等,小朋友可以用這些材料做一雙漂亮的拖鞋,
現在請每組的小朋友自由分工,一起做一雙鞋子。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學活動 篇2
一、設計意圖
前段時間班里有個孩子整天悶悶不樂,情緒非常低落,溝通以后了解原來是家庭出現了變故,孩子的姥姥因病去世了,孩子從小是姥姥一手帶大的,感情很深,一時難以接受這個消息。為了讓這個孩子早日走出困境,不要整天沉浸在悲痛中一蹶不振,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現實。同時讓其他的孩子能夠體會別人的情緒情感,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我引出了《小羊找媽媽》這個讀本。讀本讓幼兒與小羊一起經歷傷心、無助絕望最后直至感受快樂。讓幼兒體會觀察到小羊失去媽媽后哀傷的情緒以及找到媽媽后溫暖的感受,并且進一步培養幼兒的同理心、同情心。
二、活動目標
(一)教學目標
1、通過移情,體會小羊找媽媽的過程中的哀傷、失望等心情,理解故事內容。
2、完整的講述故事,能夠按照故事的要素(包括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有調理的表述。
3、體諒別人的處境,愿意幫助別人。
(二)教學重難點目標中提到:引導幼兒通過移情,體會小羊找媽媽過程中的哀傷、失望等心情,理解故事內容。讀本中小羊遭到很多次的拒絕,讓幼兒感受到小羊遭受到拒絕后的無助和傷心,最后找到溫暖的快樂,重點讓幼兒感受情緒的變化,同時也激發孩子的同情心,愿意幫助他人。
三、活動準備:
(1)律動音樂;
(2)牛媽媽、鴨媽媽、魚媽媽頭飾和牛寶寶、鴨寶寶、魚寶寶頭飾若干和一個羊寶寶頭飾、一個小男孩頭飾;
(3)分享閱讀大書《小羊找媽媽》;
四、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幼兒帶著各種小動物媽媽和小動物寶寶的音樂拍手進教室,教師把牛媽媽、鴨媽媽、魚媽媽、請到前面來請牛寶寶、鴨寶寶、魚寶寶、羊寶寶小動物們找自己的媽媽。(放歡快的音樂,教師詢問動物寶寶找到自己的媽媽嗎?),這時有一個小羊寶寶沒有找到自己的媽媽(放悲傷的音樂)。
師:只有小羊沒有找到自己的媽媽,小羊為什么沒有找到自己的媽媽呢?(幼兒大膽猜想)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本讀本《小羊找媽媽》,看看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請小朋回放到自己的座位上,把你們的頭飾放到椅子下面),此環節調動孩子的好奇心,引出讀本。
(二)建構故事(結合我班幼兒兩年的分享閱讀學習,孩子們觀察畫面仔細,能夠大膽表述自己的觀點,為了讓幼兒更好的閱讀圖畫內容,更深入的感受小羊情緒的變化,不受文字限制,思維更開闊,我在多次思考之后,把每一頁文字都遮擋住了。)在引導幼兒解讀畫面信息進行大圖展示的教學過程中,我采用了以下教學策略:
1、預設埋伏,給幼兒創設充分想象的空間在做讀本分析時,前一頁為后一頁設下伏筆,教師反問,引發幼兒大膽思考。
2、仔細觀察、大膽表述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的信息點,感受小羊情緒的起伏,為幼兒創設觀察機會,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3、發現問題、驗證假設在閱讀每一頁畫面時,及時引導幼兒發現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在下一頁里來驗證假設結果。
封面:
師:這個讀本的名字叫《小羊找媽媽》,小朋友想一想,發生了什么事情,小羊為什么要去找媽媽?(幼兒大膽猜想:小羊出去玩迷路了;小羊被壞人帶走了等)。
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引起幼兒的興趣繼續關注故事發展第一頁:
圖上有誰?他們在哪個地方?(小羊和媽媽,在山腳下;在羊圈里等)羊媽媽怎么了?(睡著了;生病了)為什么羊媽媽躺著,小羊站著呢?(羊媽媽生病了)羊媽媽生病了,小羊的表情是什么羊的呢?(悲傷)羊媽媽就在這里,它只是生病了,小羊為什么還要找媽媽呢?(羊媽媽死了)師撕掉遮擋紙條總結畫面,有感情地朗讀文本(驗證幼兒猜想結果)師:羊媽媽真的死了,那小樣這時的心情是什么樣的呢?(小羊非常悲傷)第一頁重點讓幼兒感受到小羊失去媽媽悲傷的心情。
第二頁:
這時小羊來到了哪里?(山頂上)它看見了什么?(其他的小羊寶寶和媽媽在一起)這個時候小羊心里怎么想的?(我的媽媽也在那該有多好啊!)它的表情是什么樣的?(羨慕)師撕掉遮擋紙條有感情朗讀總結畫面:接下來小羊會去干什么?
(幼兒大膽猜測)第二頁重點觀察,引導幼兒體會小羊悲傷、難過的情緒,引出小羊要去找媽媽的想法。
第三頁:
小羊又來到了什么地方?(山坡上)遇見了誰?(馬)小羊會對馬說些什么?(幼兒大膽猜測)馬又會對小羊說些什么?(幼兒大膽猜測)師撕掉遮擋紙條有感情朗讀,小羊遭到了馬的拒絕心情會是怎么樣?(幼兒大膽猜測)請兩個幼兒來表演馬和小羊的對話。(帶著情緒表演)小羊遭到拒絕,它會去干什么?(繼續找媽媽)第四頁:
小羊又來到了什么地方?(山腳下)遇見了誰?(牛)小羊會對牛說些什么?(幼兒大膽猜測)牛又會對小羊說些什么?(幼兒大膽猜測)師撕掉遮擋紙條有感情朗讀,小羊遭到了牛的拒絕心情會是怎么樣?(小羊更加悲傷了)小羊又一次遭到拒絕,它會去干什么?(繼續找媽媽)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學活動 篇3
目標:
1.從同一時候各地氣候的不同感知祖國真大。
2.感知詩歌的趣味性,學習用圖標朗誦、記憶詩歌。
重點:
學習詩歌。
難點:
學習用圖標朗誦、記憶詩歌。
準備:
1.課件《我們的祖國真大》,天氣預報視頻。
2.有觀看天氣預報的初步經驗,布置好動態天氣預報中的材料。
過程:
1.出示中國地圖,引起幼兒興趣
師:你們認識這是什么?
我們的中國地圖像什么?
你覺得我們的祖國怎么樣?
小結:我們在江蘇只是地圖上的一個很小的地方,我們的祖國真大啊!
2.播放天氣預報視頻,以播報天氣預報的方式來朗誦詩歌
(1)師:你們看看這位阿姨在干什么呀?
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她今天給我們播報了一段什么天氣預報
(2)教師朗誦詩歌
3.幼兒學習詩歌
(1)回憶詩歌內容,教師逐一出示圖標。
(2)教師完整朗誦詩歌
(3)幼兒看圖標學習朗誦、記憶詩歌
4.通過提問讓從幼兒同一時候各地氣候的不同感知祖國真大
(1)師:我們都看過了天氣預報,有沒有發現全國各地的氣候有什么不同?
為什么說我們的祖國真大呢?
我們的祖國真大,南方和北方在同一個時間溫差那么大。作為中國人你們心里感覺怎么樣?
(2)幼兒自由討論、回答。
(3)教師小結:我們的祖國很大,南方和北方在氣候上有很大的差異。南方一年四季都很溫暖,而在北方,現在就開始下雪了,很冷很
冷,因此在同一個時候我們的祖國會發生很多不同的事情。
5.游戲:動態天氣預報
(1)幼兒自由分組,教師講解游戲規則,讓幼兒鞏固詩歌內容。
(2)幼兒游戲,結束活動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學活動 篇4
活動目標:
1、 能發揮想象續編有合理情節的故事,比較連貫地進行講述。
2、 嘗試用恰當的詞匯描述不同的情景,不同的心情。
準備:
1、 大故事卷1份、小故事卷5份
2、 磁性黑板
過程:
一、談話引出
1、師生問好。
2、出示 “兔子先生”,提問:“什么是‘神奇’?你覺得‘神奇’是什么意思?”
二、講述故事
1、 教師講述第一幅畫。
“春天來了……這是什么標志?”師神秘的引出圖片上的標志:“︻”
“這個標志代表什么意思?標志后面會出現什么?”
2、 教師講述第二幅畫,啟發幼兒調動已有的生活經驗,大膽試編試講。
1) 第一部分:“你們外出的時候走過小橋嗎?站在橋上都看到什么?兔子先生在橋上的心情又是怎樣的?”
引導語:小朋友高興的時候會怎么樣?(及時豐富好聽的詞)
2) 第二部分:出現標志“●”
師:“這又是什么標志?標志后面又會出現什么?”
3、 教師講述第三幅畫,進一步引導幼兒感受人物的心理變化
第一部分:
1)“發生了什么事情?”
2)兔子先生這時的心情會怎么樣?”
3)“兔子先生還會怎么想?”
(引導幼兒說出描寫人心理活動的豐富詞匯)
第二部分:1)“出現了誰?”
2)“小老鼠會怎么說?”
第三部分:出現一扇門。
師:“打開這扇神奇的門,兔子先生和小老鼠會到一個什么樣的地方?它們又會看到什么?”
三、幼兒自由大膽的想象、創編,師適當引導。
1、分5組講述,教師在聽的過程中作適當的引導。
2、請個別幼兒講述。
四、師講述自編故事結尾
師:“老師也帶兔子先生到一個神奇的地方,你們看是哪里?”(大海)
“對,兔子先生和小老鼠一同打開神奇的大門,兔子先生被眼前的景色驚呆了,金的沙灘上……”
四、區角延伸
課后請幼兒將自己的故事結尾畫出來,完整的講述故事。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學活動 篇5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理解故事主要內容,并能用響亮的聲音、較完整的語言講話,并有禮貌講話的意識。
2、培養幼兒的傾聽習慣,知道不能隨意打斷別人的談話,發展他們的想象力。
3、培養幼兒對文學作品的理解能力和表現力。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動準備:
1、與故事相關的圖畫、頭飾、道具等。
2、本班幼兒排好的情景表演。
3、布置好的情景場地。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吸引幼兒。
出示狐貍。"你們喜歡狐貍嗎?為什么?""今天這只狐貍跟以往的不一樣,到底是哪里不一樣呢?我們來聽故事《光說不做的狐貍》就知道了。"
2、幼兒欣賞故事,熟悉理解故事。
(1)幼兒欣賞故事,說說故事中的狐貍是怎么樣的。(引導幼兒說出它說話不算話,只知道說卻不做。并說說自己有沒有光說不做的時候。)
(2)幼兒觀看情景表演,初步理解故事。
(3)先后出示三幅圖畫,幫幼兒回憶故事中角色的對話、動作。進一步熟悉理解故事。
3、幼兒自選頭飾表演,體驗故事中角色的情感。
指導語:看了他們的表演,你們想不想也來玩一玩呀?
4、玩游戲"小動物種菜"。
(1)引起幼兒游戲的興趣。指導語:大象伯伯家有很大一片的菜地,是空空的。他想請小動物幫幫他,讓他的地里種上各種各樣的瓜果蔬菜。你們覺得可以種什么呢?(幼兒說說)
(2)交代游戲玩法:說完自己想種什么后,去拿一樣工具一些種子到菜地里去種。先用鏟子翻翻地,再澆水,最后撒種子。幾名幼兒與教師一起扮狐貍。秋天到了,小動物去收獲果實,用禮貌的語言請客人吃自己的東西。
5、活動結束,收拾場地。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學活動 篇6
活動目標:
1、教幼兒認"馬、牛、羊"。
2、培養幼兒根據圖片找到相對應的字,讓幼兒在活動中品嘗找朋友的快樂。
活動準備:
分別準備"馬、牛、羊"的字卡,"馬、牛、羊"的圖片及圖片與字的連紅圖、鉛筆。
活動過程:
一、導入1、小朋友們,你們看看今天我們班來了好多的客人,他們是誰呀?對了是很多的老師,我們一起來與這些老師們問好吧?(組織幼兒向老師問好)今天我們班不僅來了這么多的老師,而且還有許多的小動物要來與小朋友們一起玩游戲呢!小朋友們歡迎它們來嗎?
2、我們把它們請出來吧?(出示動物圖片)你們看看它們是誰呀?對了是"馬、牛、羊"的圖片,那么你們認識"馬、牛、羊"這三個字嗎?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它們是什么樣子的吧?(出示"馬、牛、羊"的字卡)3、引導幼兒根據"馬、牛、羊"的圖片讀出"馬、牛、羊"三個字。
4、組織幼兒反復認讀"馬、牛、羊"三個字。
5、嘗試把圖片取走,讓幼兒認讀"馬、牛、羊"。
二、游戲:
1、在幼兒基本認識"馬、牛、羊"三個字的基礎上,組織幼兒分組進行找朋友的游戲。(三個小朋友分別拿著"馬、牛、羊"的圖片,三個小朋友分別拿著"馬、牛、羊"的字卡,讓幼兒找出圖和字相對應的一組成為朋友)2、老師和幼兒一起點評游戲。
三、動手操作:
1、老師把連紅圖和鉛筆發給幼兒,并講解連線要求。
2、讓幼兒完成作業。
3、展示幼兒作業并點評。
四、課后延伸:
讓幼兒回家之后與父母一起讀、寫"馬、牛、羊"三個字。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學活動 篇7
活動目標:
1.能較連貫得朗誦散文詩,體驗其中優美的意境和豐富的想象。
2.理解詞語:綠綠的、高高的、清清的、甜甜的和樂呵呵的。
3.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大膽參與討論。
4.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5.引導幼兒在詩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重難點:
重點:理解詞語:綠綠的、高高的、清清的、甜甜的和樂呵呵的。
難點:能較連貫得朗誦散文詩,體驗其中優美的意境和豐富的想象。
活動準備:
物質:散文詩掛圖、動物叫聲:蟬、蟋蟀和青蛙的叫聲。
知識:已有的生活經驗。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播放動物叫聲:蟬、蟋蟀和青蛙的聲音,請幼兒聽,說說這是什么聲音?誰的叫聲?一起學一學。
二、展開:
1.討論:什么季節才會有這些動物?小結:夏天,這些動物會唱歌。
2.出示掛圖,朗誦散文詩《夏天的歌》,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內容。
(1)散文詩中哪些動物會唱歌?它們是怎樣唱的?在哪里唱的?引導幼兒用散文詩中的語言進行描述。
(2)夏天的歌還體現在哪里?用散文詩中的語言進行描述。
3.請幼兒隨教師小聲朗誦散文詩,初步感受散文詩中的意境和豐富的想象。
4.啟發幼兒說說自己喜歡散文詩中哪些句子?學習形容詞:綠綠的、高高的、清清的、甜甜的和樂呵呵的。
5.分組采用一問一答形式朗誦散文詩。
6.鼓勵幼兒自由結伴朗誦散文詩。
三、延伸:
仿編散文詩《夏天的歌》,夏天的歌除了知了、青蛙的歌聲,還體現在哪里?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學活動 篇8
教學目標:
1、掌握詩歌內容,能有感情的朗誦詩歌2、會用簡潔的語言,形象生動的仿編詩歌3、理解詩歌優美的意境,感受幫助他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知識經驗準備:教師在活動前多引導幼兒多欣賞有關的文學作品。
活動過程:
一、創設游戲情境,激發幼兒興趣教師扮荷花姐姐,幼兒扮演小青蛙。
導語:
1)"下雨了,青蛙們快到我的綠傘下躲雨吧!"2)"青蛙們,雨停了,讓我們坐下來休息一下吧"二、談話導入主題提問:剛才發生了什么事?
荷花姐姐把什么當作傘送給了小青蛙?
三、引導理解詩歌內容1、分析理解詩歌內容:
提問:
1)"剛才畫面上是什么地方?天氣是怎樣的?"2)小雨點落在地上的聲音是怎樣的?
3)小青蛙用什么躲雨?誰的綠傘借給了青蛙?
4)得到幫助的青蛙心情怎么樣?用什么詞來形容歡快的心情?
四、欣賞詩歌,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1、教師朗誦詩歌。
2、提問:
1)想一想青蛙"呱呱"的唱歌聲好像在說什么?
2)小雨點的"滴嗒嘀嗒"好聽的伴奏聲是送給誰的?
3)為什么要送給荷花姐姐?
五、學習詩歌1、整體朗誦,提出要求:聲音自然、好聽,有感情。
2、再次朗誦,討論:"你最喜歡詩歌里的哪一句,為什么?"3、分組朗誦,啟發幼兒用動作表演。
六、編詩歌1、提問:下雨時荷花姐姐還會把綠傘借誰?
2、出示動物圖片及背景,引導幼兒仿編。
3、分組仿編,鼓勵幼兒與同伴討論交流。
4、討論:"平日生活中你幫助過誰,心情怎樣?"七、延伸活動鼓勵幼兒將創編的詩歌畫下來,在區角活動時,說一說,演一演。
課后反思: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學活動 篇9
活動目標
1、能圍繞自己長大的話題用較清楚、連貫的語句表達自己的見解.
2、欣賞自己的成長,樹立自信心。
活動準備 請家長幫助收集小時候的照片、衣服、用品。
活動過程
一、發現自己的變化
1、教師出示自己小時候的照片:照片上的人是誰?
2、幼兒看看、猜猜主題墻上照片中的孩子是誰?
(不能告訴別人哪一張是自己的照片)
想一想,為什么你們會猜不著呢?
3、每個人自己指出哪一張照片是自己的,
一起議論為什么別人猜不著,從而發現自己的變化。
二、小時候用品展覽
1、幼兒自由參觀展覽
看一看,比一比自己小時候用過的物品。
2、自由交流
看了這些物品后,你們有什么感受?
三、集體分享
1、比較過去與現在,進行討論。
提問:現在與小時候比,自己有什么變化?
你現在學會了哪些新本領?
(引導幼兒從多方面進行比較,必要時讓幼兒表演一下。)
2、教師小結
引出討論話題--你還會變嗎?將來會變成什么樣?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學活動 篇10
【活動目標】
1、通過仔細準確地觀察圖片,了解烏龜是怎樣機智地躲過狗熊追捕的。
2、學習有關的字詞:曬、追、滾、抱等動詞,靈機一動、迫不及待等好詞。
3、通過講述活動,培養幼兒的幽默感和創造性。
【活動準備】
圖片四幅;相關的字詞卡。
【活動過程】
一、感知理解講述對象。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討論,了解圖中發生的事,幫助幼兒進入圖中的情景。討論題可以這樣設計:圖中有誰?它們在什么地方?發生了一件什么事?結果怎樣呢?
2、在幼兒初步了解圖中的主要內容后,教師可以引導幼兒仔細地去觀察,理解圖片中主要角色與次要角色的神態、動作。教師可以這樣提問:圖中有誰?烏龜看見狗熊來追它們,臉上露出什么樣的表情?狗熊看見了烏龜是怎么想的?臉上有什么樣的表情?烏龜想了什么辦法來對付狗熊?
二、幼兒運用已有經驗講述。
1、將幼兒分成若干組進行結伴講述,在幼兒講述時,教師傾聽幼兒的講述,幫助幼兒既能整體把握圖片中事情發生、發展的過程來進行講述,又能較細致地通過描述“烏龜”和“狗熊”的表情、動態、或對話進行生動的講述,教師在巡視知道時注意幫助幼兒糾正“只注意描述人物,而忽略整個情節的描述”的錯誤。
2、請個別幼兒到集體面前進行完整講述。
三、引進新的講述經驗。
1、教師完整地講述圖片的內容,引導幼兒找出老師講的與剛才小朋友講的哪里不一樣,從而幫助幼兒歸納出這樣講述思路:烏龜在什么地方游玩?它們遇見了誰?心理怎么想的?狗熊到樹林里來干什么?它看見烏龜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烏龜怎樣逃脫了狗熊的追捕?它們最后都怎樣了?
2、給故事取個名字:會想辦法的烏龜。
3、幼兒將故事完整地講述。
四、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鼓勵幼兒在平時的生活中如果碰到困難的話,也要像故事中的小烏龜一樣要動腦筋想辦法,自己來解決問題。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學活動 篇11
活動目標:
1、認識漢字:紅、黃、藍、綠。并按漢字提示給各種圖畫涂色。
2、激發幼兒幼兒對識字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漢字(紅黃藍綠)和顏色標記做成四個拼圖、人手一套。拼圖的做法:把漢字和顏色標記貼在一起,塑封,按波浪線、曲折線、弧線等線條剪下即可。
2、幼兒人手一幅未涂色的房子圖,上貼“紅黃藍綠”的漢字。
活動過程:
1、拼圖游戲,引起興趣。
師:想玩拼圖游戲嗎?今天老師給小朋友每人帶來一套拼圖,請小朋友拼一拼、想一想,你拼的是什么,好嗎?
2、認識漢字:紅黃藍綠。
師:剛才小朋友拼的是什么?引導幼兒根據顏色提示,認識相應的漢字。采用不同方式進行認字游戲:指哪個說哪個,看看誰的反應快;拿掉顏色標記再來看,誰的記性好;漢字的位置打亂、互換后,看誰還認識。
3、比較漢字之間的異同,幫助幼兒記憶漢字。
教師把漢字“紅”和“綠”放在一起:請小朋友找找,這倆字之間有沒有相同點?可簡短提認識一下該偏旁部首。同樣的方法再比較一下“藍”和“黃”之間的異同。幫助幼兒有效記憶這些漢字。
4、通過粉刷匠游戲,幫助幼兒鞏固對這四個漢字的認識。
出示未涂色的房子圖:這幅圖畫漂亮嗎?為什么?請小朋友來做粉刷匠,把房子刷得漂亮些,好嗎?刷什么顏色呢,上面的漢字會告訴你!
5、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幼兒根據屋頂、窗戶、墻壁、屋旁的花草上面的漢字提示,進行涂色活動,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做好粉刷匠工作。
6、給刷的又對又好的幼兒貼上“優秀粉刷匠”的紅花。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學活動 篇12
目標:
1、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
2、知道不怕冷的秘密是多運動。
3、能積極主動的說出自己的見解。
過程:
1、教師提問:“在冬天怎樣才能使自己不冷?”請幼兒回憶有哪些保暖用品。
2、教師講故事《不怕冷的大衣》,請幼兒仔細傾聽。
3、提問: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小白兔為什么不起床?
兔媽媽說姥姥有什么東西要送給小白兔?
小白兔是怎么去姥姥家的?
小白兔拿到不怕冷的大衣了嗎?
不怕冷的大衣是什么?
4、帶著問題再請幼兒聽故事,鼓勵幼兒積極回答問題。
5、延伸活動
讓幼兒在戶外活動中體會“不怕冷的大衣”。
附:故事
《不怕冷的大衣》
下過雪,又刮風,天好冷啊!小白兔在被窩里睡懶覺。
“快起來,快起來,我的小乖乖。”兔媽媽叫小白兔起來。
“不起來,不起來,起來要凍壞。”小白兔怎么也不肯起來。
兔媽媽想了想,忽然自言自語起來:“唉,天也真冷,要是穿上姥姥家那件不怕冷的大衣,那就太好了,凍不著,還冒汗呢。”
“真的嗎?”小白兔聽了,覺得很奇怪,從被窩里伸出小腦袋,“姥姥家真有不怕冷的大衣?您穿過嗎?”
“沒有,沒有。姥姥說,這件不怕冷的大衣,是給她的小外孫做的……”
“姥姥的小外孫就是我呀!是給我做的,是給我做的,媽媽,媽媽,您快上姥姥家去,把大衣拿回來。”
“這可不行。姥姥說的,不怕冷的大衣呀,誰來拿都不給,只有小外孫來拿才給。”
小白兔一蹦,從被窩里蹦出來,稀里嘩啦的,穿上小棉襖,套上小棉褲,圍上小圍巾,戴上小絨帽。
“媽媽,媽媽,我到姥姥家去了。”
“哎呀,別去吧,外面風大著呢,你不怕凍壞嗎?”
“沒關系,不要緊。姥姥給了我不怕冷的大衣,我就凍不壞了。”
小白兔說完話,就往外跑。喲,風刮在臉上,像刀子割的一樣疼。小白兔想早一點拿到不怕冷的大衣,就飛快地跑起來。跑呀,跑呀!怎么了?脖子熱烘烘的。他把圍巾拿了下來,跑呀,跑呀,怎么了?頭頂熱乎乎的。他把帽子拿下來。跑呀,跑呀,到了姥姥家,額頭上都冒汗了。
兔姥姥看見小白兔,心里可高興了,揀了個挺大的胡蘿卜給他吃。
小白兔說:“我不要吃胡蘿卜,我要穿大衣,不怕冷的大衣。”
兔姥姥呆住了,想:“哪有什么不怕冷的大衣呀?
“媽媽說的,您給我做了一件不怕冷的大衣,穿上它,凍不著,還冒汗呢……”
兔姥姥想了想,明白了“小乖乖,看你頭上汗滋滋的,不怕冷的大衣不就穿在你身上嗎?”
小白兔想了想,也明白了。
小朋友,不怕冷的大衣是什么,你們明白了嗎?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學活動 篇13
活動目標
1.積極創編故事中的人物對話,大膽地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
2.嘗試用“呲--地一按按鈕,車子變得……”經典句式,大膽想象、創編新的故事情節。
3.體驗幫助他人與接受他人幫助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森林背景圖一幅,卡紙做的折疊式出租車一輛,小熊、蛋寶寶圖片各一張。
2.幼兒游戲用的動物胸卡(刺猬、長頸鹿、魚、小熊、蛋寶寶各2個)。
3.開汽車的背景音樂,塑料圈10個。
活動過程
一、猜想導入
1.師:小猴新買了一輛出租車,可是它在送小動物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多麻煩,于是它將這輛出租車進行了一番改造,這樣就解決了許多問題。你們來猜一猜,它會對汽車進行哪些改造?為什么?
2.師:小猴的車到底是怎么改造的,我們一起跟著小猴的出租車出發,去看一看吧!
二、創編故事(第1段)
(一)創編人物對話。
1.師:咦,前面是誰呀?(出示小熊卡片)小猴會怎么邀請小熊上車呢?幼兒模仿司機招呼顧客的語言。
2.師:還能更熱情點嗎?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小猴。(師幼共同表演)
3.師:小熊說“好好好”。(用圖片演示小熊上車)哎呦!小熊怎么了?(車太小,小熊太胖了。)
4.師:小熊還愿意坐車嗎?小熊會怎么說?(你的車太小了,我要等大一點的車。)
5.師:小猴卻說“別急,包你滿意”,小猴會怎樣改造讓小熊滿意呢?
(二)欣賞精彩句式。
1.師:小猴想到了一個好主意,它在車上裝了一個神奇的按鈕,只要一按按鈕,“呲”的一下,車子就會發生奇妙的變化。我們來試一試,一、二、三,呲--(教師打開教具車折疊部分,把車變大。)
2.師:咦,車子怎么了?這樣,小熊愿意上車嗎?小熊坐在車上感覺怎么樣?
3.師:我們也來感受一下。(在座位上伸展四肢,放松一下。)哎呀,真舒服!
4.師:現在,誰來說說剛才小猴的辦法?(引導孩子講出經典句式:呲--地一按按鈕,車子變得……)
三、創編故事(第2段)
(一)創編人物對話。
1.師:小猴厲害吧?我們繼續跟著小猴出發吧!嘀嘀嘀,又遇到誰了?(出示蛋寶寶圖)瞧一瞧,蛋寶寶怎么了?
2.師:看到蛋寶寶這么傷心,小猴會怎么問?蛋寶寶會怎么說?我來當小猴,你們當蛋寶寶,我們來表演一下。
3.師:小猴聽了蛋寶寶的話又會怎么說?
4.師:蛋寶寶的身體是什么樣的?它坐車有什么困難?
5.師:蛋寶寶會怎么說?小猴會怎么幫蛋寶寶呢?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討論一下。(點評時語言要豐富,如:這個辦法很安全,這個主意不錯,這樣一定很舒服,你真是個聰明的小司機,等等。)
(二)套用經典句式。
1.師:小朋友想到了這么多好辦法,那小猴是怎么辦的呢?小猴要按車上的神奇按鈕了,我們幫它一起按。一、二、三,呲--看一看,真的會變嗎?(打開教具汽車的車門)哇,跳出了一個圓墊子,瞧,蛋寶寶現在怎么樣了?
2.師:現在誰能說說小猴的好辦法?幼兒講述第二段故事內容。
四、完整欣賞
師:小猴動腦筋改造出租車,為小動物們坐車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讓我們再來聽一聽這個有趣的故事吧!(教師配樂完整講述師幼共同編出的故事)
五、語言游戲
1.師:你覺得小猴怎么樣?老師覺得你們比小猴更聰明!小猴幫助了小熊和蛋寶寶,名氣更大了,很多動物都來坐它的車了,瞧瞧,誰來了?(出示游戲用的5種動物胸卡)
2.師:它們坐車會遇到什么困難?小猴會怎么解決?(幼兒相互討論后個別發言)
3.師:這么多動物要坐車,小猴一個人忙不過來,它就開了一家出租車公司,想請小朋友來當司機,你們愿意幫忙嗎?請大家兩個人一組,一個當司機,一個當乘客。乘客要說出自己會遇到的困難,司機要說出用什么辦法幫助乘客,乘客要等司機想辦法解決了困難才上它的車。
4.先請扮演乘客的小朋友來拿胸卡戴好,再請小司機握好方向盤,汽車要出發了。(音樂響起,幼兒兩兩合作進行游戲。)
5.交流游戲中的創編。師:誰愿意給大家表演一下你們是怎么玩的?
六、結束活動
師:小司機帶著你的乘客到外面去玩吧!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學活動 篇14
動目標:
1、能正確的說出各國國旗的名字。
2、能用語言完整地描述國旗、國徽的特征。
活動準備:
1、各國國旗張貼在教室的墻壁上
2、有過觀察國旗的經驗。
3、講臺一個
活動過程:
1、情景創設:介紹教室中有個圓臺是給小博們準備的講臺,告訴兒童今天我們要進行一個小博士論壇,請每一個兒童準備好自己的資料,邊講邊展示圖片。
2、一個兒童講述的過程中教師將重點提出,換成問題問其他兒童。
3、將講述過的資料貼出。
4、請其他兒童向小博士提問,可以提出他所介紹的這個國家的有關問題。
5、請兒童評出講的很精彩的小博士三個。
6、教師對收集的資料的重點內容提出進行講述。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學活動 篇15
設計意圖:
在開展主題活動《水果》時,我讓小朋友每人回家制作一樣水果玩具。有一位小朋友用半個空西瓜皮制作了一輛小推車帶來幼兒園,小朋友很喜歡,都圍著它嚷嚷開了,說還可以用西瓜皮做盞燈、做只船……,這使我產生了靈感。幼兒想象如此豐富,這真是一個極好的語言活動素材。于是,我設計了這次大班創造性講述活動,通過讓幼兒看看、想想、畫畫、講講,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培養幼兒的創造性講述能力。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西瓜皮上聯想出多種物體,并通過添畫表現其主要特征,激發想象力。
2、能主動參與創編活動,用連貫的語言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發展語言,豐富聯想。
3、在活動中充分體驗創作的快樂,培養幼兒間的合作精神。
活動準備:
1、實物:半個西瓜皮;半個西瓜皮的圖片人手一張。
2、小動物卡片、畫有幾個西瓜皮的背景圖、泡沫板、實物投影儀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對西瓜皮進行初步想象。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什么?(半個西瓜皮)
這半個西瓜皮看上去像什么?(小船、小床、碗……)
那西瓜皮口朝下看上去又像什么?(小傘、屋頂、臺燈……)
二、對西瓜皮想象并添畫,嘗試用句子進行描述
師:西瓜皮會變魔術,瞧!它變出了什么?(秋千),誰會在上面玩呀?(小猴子、小松鼠……)
聽,老師把這幅圖編成了兩句話:西瓜皮,變秋千,松鼠蕩來蕩去真有趣!
師:小朋友,你們想不想也讓西瓜皮變個魔術?變好魔術后想一想,哪個小動物會用它來干什么?
幼兒自由想象添畫并講述。(提醒幼兒相互講述)
請個別幼兒講述
幼A:西瓜皮,變帽子,小兔戴在頭頂上遮太陽。
幼B:西瓜皮,變雨傘,下雨小貓用它來撐傘。
幼C:西瓜皮,變木桶,小狗用它來舀水。
幼D:西瓜皮,變籃子,小羊用它裝青草。
……
請幼兒把作品展示在泡沫板上,大家一起欣賞。
三、引導幼兒再次對西瓜皮展開想象,小組合作創編《有趣的西瓜皮》的故事
老師出示背景圖,示范編故事:
有一群小動物到草地上玩,發現地上扔了許多西瓜皮。小動物們想:西瓜皮扔了多可惜呀!小貓撿了個西瓜皮說:“讓我來做個翹翹板吧!”它到樹林里找來一塊木板,放在西瓜皮上,做成了一個翹翹板。小貓和小狗一起玩,翹呀翹,玩得真開心!
小朋友,西瓜皮有許多,別的小動物會用西瓜皮來做什么呢?他們會怎么說,又會怎么做呢?請你們也來編個故事吧!一組上的小朋友你先編,再我編,再他編,大家一起接龍編個動聽的《有趣的西瓜皮》故事吧!
幼兒分組創編故事
每組提供一幅畫有幾個西瓜皮的背景圖、若干小動物(提醒幼兒選好小動物,再講述)
請個別小組講述
鼓勵小組間相互講述。
自我評析:
反思“有趣的西瓜皮”活動,我有如下收獲:收獲一:要善于在活動中提供自由想象與創造的空間。本次活動為每個幼兒提供了參與的機會,讓幼兒充分想象,大膽講述,因而活動中幼兒始終積極主動、情緒愉快,充分體驗到了創造學習的樂趣。收獲二:教師要善于控制課堂秩序,讓幼兒形成良好的活動習慣。課堂上把幼兒的情緒、積極性調動起來是教師所追求的,但過分活躍沒有秩序一定會影響教育效果。通過這次活動,我感到在日后的工作中應逐步積累控制課堂秩序的經驗。收獲三:在幼兒的創造性講述中,教師的指導與評價是激勵幼兒再次積極表現的前提和重要因素。在本次活動中多次讓幼兒進行想象描述、想象添畫,其中每一個環節,我都充分肯定和鼓勵幼兒的創造,使幼兒更有積極性投入下一次創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