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藝術教案方案精編(精選13篇)
幼兒園中班藝術教案方案精編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深海里的各種怪魚,大膽地發揮想象,具有初步的想象力。
2、愿意動手繪畫出自己想象中的怪魚。
3、體驗與同伴一起探索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5、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海底世界(課件),各種各樣的怪魚卡片,彩色筆、白紙。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
1、教師出示一條怪魚,引發興趣。
2、引導幼兒說出這條怪魚怪在哪里。
二、交流討論
1、帶領幼兒到海底世界尋找出各種各樣的怪魚。(觀看課件)
2、幼兒自由找怪魚并說出找到的怪魚怪在哪?
3、教師注意引導幼兒觀察怪魚的外型特征。
4、激發幼兒大膽想象,說出自己想象的怪魚。
三、大膽表現
1、鼓勵幼兒幼兒試著用筆繪畫出自己想象的怪魚。
2、幼兒可以把自己想象中的怪魚名稱、告訴老師,一起把怪魚畫出來。
四、體驗成功
1、找同伴或老師說說自己想象中的怪魚。
2、表揚大膽想象的幼兒。
幼兒園中班藝術教案方案精編 篇2
教學目標:
1、培養幼兒對手掌畫的興趣,初步學習用線條表現人物的動態。
2、通過文學欣賞、音樂及美術的溶合教學,激發幼兒的創作欲。
3、在聽聽、說說、學學、畫畫中激發幼兒的正義感。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教學準備:
1、電腦及課件
2、印泥、筆、抹布人手一份
3、背景畫
教學過程:
一、演示課件,幫助幼兒理解故事。
提問:1、你們愿意幫助他們嗎?為什么?
2、你想怎樣幫助他們?
二、演示作畫過程,激發幼兒創作。
1、引導幼兒觀看電腦作畫。
2、教師示范
(1)技能要求。
(2)衛生要求。
3、個別幼兒示范。
三、集體創作,體驗創作的成就感和正義感。
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創作。
四、欣賞作品,進一步激發幼兒的成就感。
幼兒園中班藝術教案方案精編 篇3
活動目標
學唱歌曲,嘗試仿編歌詞。
感受歌曲中愉快的情緒,唱出歌曲中的喜悅情感。
活動準備
歌曲圖譜
活動過程
一、韻律活動“摘果子”導入
秋天到了,果園里紅色的蘋果黃色的橘子都成熟了,我們一起去摘吧。
是誰給了蘋果、橘子這么好看的顏色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二、理解歌詞
1.老師范唱歌曲:你聽到歌曲里唱了太陽喜歡誰?(根據回答出示圖片)
2.太陽喜歡它們都給了它們什么顏色呢?再來聽一遍!
3.教師再次范唱歌曲。
提問:太陽給它什么顏色?
根據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片
預設:第一句,將這句歌詞有節奏的完整念一次,引導幼兒學說一次;第二句,根據回答唱出來;第三句:你看了圖譜,知道這句歌詞了嗎?根據幼兒回答唱出來;最后一句,聽琴聲試著隨老師演唱。
老師再來完整演唱一次,你聽聽看,歌曲里哪些地方唱的是一樣的?
三、幼兒學唱歌曲
1.老師再次完整演唱,告訴幼兒歌曲的名稱。
哪些地方唱的是一樣的?(每句開頭都是“太陽喜歡”)
太陽從心底喜歡這些東西,那我們演唱時應該怎么唱?(歡快、愉悅)
2.幼兒帶著愉悅、用快樂的聲音演唱歌曲,提醒幼兒注意傾聽琴聲和同伴的聲音。
⑴幼兒跟著老師看著圖譜聽著琴聲學唱。
⑵逐步取下圖片,讓幼兒學唱歌曲。
把顏色圖片拿掉,你還會唱嗎?
⑶讓幼兒仔細傾聽老師演唱,聽聽到第三句的時候有什么不同。
第一第二句唱的溫和平柔,第三句聲音放出來,田野很寬闊,我們唱的響一點。
3.幼兒完整地充滿感情地演唱。
4.幼兒再次演唱,老師在每句的后半段唱“啦”,感受不同演唱風格的美感。
四、創編歌詞
1.太陽喜歡的東西可真多,想一想,太陽還喜歡什么?會給它什么顏色呢?
2.幼兒創編:如太陽喜歡蘿卜,給它黃色;太陽喜歡西紅柿,給它紅色等等。
教師可用簡單的蔬菜或標記記錄幼兒創編的歌詞。
3.小朋友編的歌曲真好聽,現在,我們來看著圖譜唱一唱自己編的歌曲,好嗎?
幼兒園中班藝術教案方案精編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了解金魚的外部特征,感受金魚的美。
2、嘗試利用廢舊材料制作金魚,并能大膽地進行裝飾。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1、金魚若干條,金魚圖片。
2、范例三條。
3、廢舊的光盤幼兒每人一個,水彩筆、各色粉畫紙、各色自粘紙、雙面膠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金魚,導入活動。
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金魚)
二、了解金魚的特征
1、觀察金魚,了解金魚的外形特征。
(1)金魚是什么樣子的?(它的身體是什么樣的?眼睛什么樣的?)
(2)金魚的尾巴是怎么樣的?它的尾巴有什么用?(播放《魚游》的音樂,請幼兒模仿金魚自由游動的動作。)
2、欣賞金魚圖片,感受金魚的美麗外形。
(1)這條金魚怎么樣?
(2)它美在哪里?
三、探索金魚的制作方法
1、幼兒觀察范例,討論它的制作方法。
今天我們也來做一條美麗的金魚。(出示金魚范例)
你們覺得這條小金魚怎么樣?想一想它是怎么做的?它是用什么做的?(廢舊的光盤)
2、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示范制作金魚。
先找一片廢舊的光盤,把它當作金魚的身體;然后在紙上設計一條金魚的大尾巴,畫上美麗的花紋,剪下來后用雙面膠把它貼在金魚的頭上;再畫兩只大大的眼睛,貼在金魚的頭上;最后為金魚的身體設計上美麗的花紋。
四、幼兒操作
1、現在我們一起來制作一條美麗的金魚,想一想你想做一條什么樣的魚,尾巴是什么樣的,身上的花紋什么樣。
2、教師指導幼兒進行制作,重點指導金魚的尾巴和身上的花紋。
五、幼兒手持自己的金魚在活動室自由的游來游去,互相欣賞。
幼兒園中班藝術教案方案精編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人的面部由哪些部位組成,了解其功能,懂得保護自己的五官。
2、幫助幼兒了解身體結構,對以后的成長會具有一定的幫助。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了解保持個人衛生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準備:
五官的貼圖五張、幼兒每人一面鏡子、課件、水果若干、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找五官。
1、師:孩子們,你們看老師的臉上有什么?
2、幼兒自由回答。(如幼兒回答不全,或回答問題不完整時,教師可“眨眨眼睛、張張嘴巴、捏捏鼻子提醒幼兒且指導幼兒回答完整)
3、照鏡子。讓幼兒照鏡子看看自己的五官,說出名稱,指出在什么地方?
二、了解五官的功能
1、出示分別缺眼耳口鼻的幼兒頭像,引導幼兒發現頭像缺了什么?
2、請幼兒貼上所缺的五官,并引導幼兒認識這些五官的功能,缺少它們會怎么樣?教育幼兒保護好自己的五官。
三、學習保護五官的方法。
依次出示課件,幼兒觀看課件中的小朋友做的對不對?并說一說保護五官的方法。
1、我們怎樣保護我們的眼睛?(不用臟手揉眼睛,不要用硬的物品碰眼睛、不要看過亮的事物、不要在過暗的地方看書)
2、怎樣保護我們的鼻子?(不亂摳鼻子、不往鼻子里塞東西、有鼻涕及時用紙擦)
3、怎樣保護我們的耳朵?(不亂摳耳朵、不往耳朵里塞東西、)
4、怎樣保護我們的嘴巴?(不用手摳嘴,不往嘴里放大的東西,不大聲喊叫)
5、怎樣保護我們的眉毛?(不扯眉毛)
教師小結:
我們要保護好自己的五官,首先就應該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行為習慣,這樣我們才能健康,才能成為一個聰明的寶寶。
四、嘗一嘗
出示水果,請幼兒用你的眼睛看一看,用你的鼻子聞一聞,用你的嘴巴嘗一嘗吃的是什么水果?(活動自由結束)
幼兒園中班藝術教案方案精編 篇6
教學意圖:
現代社會已經是多元化分工的社會,每一個人都承擔著不同的社會工作職責,每天都有可能產生新的工作機會。孩子雖然年齡還小,但是對各種不同職業的工作已經充滿了好奇心,他們也在游戲時扮演和表現心目中不同職業的角色,為了讓孩子們能夠更深刻地了解社會個工種的性質和特點,于是設計了此次活動《送貨員》。引導幼兒了解自己的親人以及與自己生活有關的各行各業人們的勞動,培養其對勞動者的熱愛和對勞動成果的尊重。
教學目標:
1、了解不同送貨員的工作與我們生活的關系,了解他們工作的辛苦。
2、學看送貨單,嘗試按送貨單的內容送貨。
教學準備:
各種送貨員的照片和關于送水員送水的錄像。
房子、送貨車、貨品。
教學過程:
一、觀察送水員的勞動1、觀看送水錄像,了解送水員如何搬水、蹬車、抬水上樓梯把水送到教室。
2、談論送水員為我們做哪些事。
小結:送水員的本領真大呀,他們的工作是搬水,有蹬車,最后還把水抬到目的地。
二、了解其他送水員的工作。
送牛奶:1、照片上的人在干什么,你見過送牛奶的人嗎?
2、為什么這么早就要送來呢?
小結:送牛奶的人可真辛苦,為了讓我們喝到新鮮的牛奶,早早就送來牛奶了。
送快餐1、這是送什么東西的送貨員?
2、送過來的快餐怎么還會熱熱的?
小結:送快餐的人想的真周到,為了讓大家吃到熱乎乎的飯菜,在送貨途中把飯菜保溫。
三、體驗小小送貨員的工作(一)、提供三種顏色的房子和送貨單,幼兒嘗試送貨。
1、理解送貨單上的圖示,知道送貨單有什么用,怎么樣看送貨單。
需要什么貨物、需要多少貨物、送到幾排幾座(用數數、序數這個經驗來解決這個問題)2、每組一個籃子,籃子里有送貨單,按照送貨單去取貨,并送到相應的地方。
(二)師生共同驗證是否把貨物送到了相應的房間,正確者在送貨單上蓋上紅印,表示完成任務。
活動延伸:
開展游戲送貨公司,利用幼兒園的資源,和其他班級合作游戲,根據其他班級幼兒,教師的訂貨任務,制作并送貨。
教學反思:
活動中幼兒積極性非常高,豐富了不少知識,同時也體驗了各行各業人們工作的辛苦,更加體諒他們,珍惜勞動者的成果。在活動中,從生活經驗入手,通過活動,讓孩子們更深層次地了解了不同工作者們對社會的貢獻,知道在生活中如何運用各種行業的資源。培養孩子尊重和熱愛成人的勞動。引導幼兒用感謝的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從而激發了幼兒尊重勞動者的美好情感及懂得愛惜勞動成果,并學會了與人互助、合作和分享,使游戲的情節性和持久性明顯增強。整個教學過程都體現了教師是幼兒活動的引導者、支持者和合作者。
幼兒園中班藝術教案方案精編 篇7
教學目標
1、能初步了解人消化食物的過程。(重點)
2、認識身體主要的消化器官及基本功能。(難點)
活動準備
1、《豆豆變形記》故事掛圖,錄音。
2、可拼拆的人體內臟模型、每人一顆五香豆。
活動過程
一、嘗一嘗
幼兒每人一顆五香豆,一邊吃一邊思考:五香豆吃到我們肚子去后會變成什么?
二、說一說
請幼兒互相大膽交流自己的猜想。
三、聽一聽
教師出示掛圖,有表情的講述故事。
引導幼兒思考:豆豆最后變成什么?它是怎樣一步步變成糞便的?
欣賞錄音故事,加深對食物消化過程的了解。
四、想一想
教師根據故事情節演示人體內臟模型。
請幼兒邊聽,邊看,邊觸摸自己消化器官所在的身體部位,加深了解。
引導幼兒互相交流,體驗發現的樂趣。
附故事:《豆豆變形記》
“小嘎啦”是一顆可愛的小豆豆,這會兒被送到了嘴巴里。
只見兩排雪白的牙齒向自己壓下來,“小嘎啦”一下子被咬成了兩半。牙齒還在不停地嚼呀嚼,眼看著自己越變越小,“小嘎啦”急得直向牙齒叫:“你可別再動了,我被你嚼得不成樣子了。”牙齒慢吞吞地說:“把你磨細了,才好————”
牙齒話還沒說完,“小嘎啦”只覺得咕咚一下,自己走過了一條直直的管道,來到了一個黑暗的大房子里。這房子會不停地動,“小嘎啦”和它的朋友在房子里轉來轉去覺得挺舒服,不一會兒睡著了。
一覺醒來,“小嘎啦”發現自己變得粘乎乎的,來到了一個新的地方。“這是什么豆腐?好像是個迷宮,會不停地動,四面還有許多細細的毛。”“小嘎啦”正在擔心自己會不會迷路,突然發現自己身上不少粘乎乎的東西被細細的毛“吃”進去。還好,“小嘎啦”沒有全部被吃光,剩下一點“渣渣”。
他急忙向前跑,不久看到了一個寬敞的通道,“咦,前面有點亮光,一定是個門。”真的,前面是一個門口,通向門口還有個滑梯。“小嘎啦”高興地沿著滑梯哧溜一下滑出了門口,睜開眼睛一看:“天哪,我變成了什么呀?”
幼兒園中班藝術教案方案精編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引導幼兒發揮想象,大膽用畫筆表現自己喜歡的太陽。
2.學習用多種顏色的涂畫法,感受色彩美,提高大膽運用色彩的能力。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了解關于太陽的粗淺知識,欣賞過有關太陽的美術作品。
2.物質準備:油畫棒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講故事導入課題。
師: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太陽的顏色》
附故事:
小白兔每次看見太陽他都很想知道:“太陽是什么顏色”?
小白兔去問小鳥。小鳥說:“太陽是綠色的,您瞧,太陽照在樹葉上,樹葉綠油油的。”
小白兔跑去問小蜜蜂,小蜜蜂說:“太陽是紅色的,您瞧,太陽照在花朵上,花朵紅艷艷的。”
小白兔跑去問小青蛙,小青蛙說:“太陽是黃色的。您瞧,太陽照在稻穗上,稻穗黃燦燦的。”
小白兔想:小鳥說太陽是綠色的,小蜜蜂說太陽是紅色的,小青蛙說太陽是黃色的。(提問:剛才小動物們都怎么說太陽的顏色的?)喲~~~太陽到底是什么顏色的呢?小白兔想啊想,這時天上下起雨來了,不一會雨停了,太陽又出來了,天邊出現了一道彩虹。
小白兔想彩虹阿姨住在天上,一定知道太陽的顏色,就跑去問彩虹阿姨。彩虹阿姨先讓小白兔數數她身上的顏色“紅、橙、黃、綠、青、藍、紫啊!共七種顏色。”小白兔說。
于是,彩虹阿姨就說:“對啦!我身上的七種顏色全是太陽公公給的。”小白兔快活地說:“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二、讓幼兒談談對太陽的認識和感受。
師:小白兔明白了,你們明白了嗎?孩子們你們想一想太陽光芒是什么顏色的呢?
幼:幼兒自由回答。
師:嗯!孩子們你們可真聰明。(哎呀,原來太陽光芒有這么多美麗的顏色啊!)
師:孩子們請你們想一想,如果沒有太陽會怎么樣呢?那我們小朋友的身體會怎么樣呢?
幼:幼兒自由回答。
沒有太陽,花、草、樹他們會都死掉。沒有太陽我們也會生病。
師小結:嗯,孩子們說的真好!如果沒有太陽不僅我們的小花、小草、樹都會死,而且我們的身體也容易生病。
原來太陽對我們的有這么大的用處,太陽對小花、小草、樹和動物們有這么大的作用。你們想不想畫一畫你們心中最美麗的太陽啊?
三、教師講解,請幼兒示范太陽的畫法。
1.師:請個別幼兒上來畫太陽,讓其他幼兒觀察討論畫法。
師引導:這么簡單的太陽大家都會畫,今天我們要畫更美麗的太陽,想一想你們心目中最美的太陽是什么樣子的?
2.師:講解結束后可再次請幼兒上來畫。還有哪個小朋友愿意上來試試。
3.引導幼兒用多種顏色涂畫太陽,增加幼兒對色彩表現力的認識。
師小結:這兩個小朋友畫的都漂亮,那你們心目中最美的太陽是什么樣子的呢?
我們一起來畫畫自己心中最美的太陽吧。
四、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1.師:提示幼兒大膽的表現心中想象的太陽,越夸張、越擬人化越好。
(我們在畫太陽的時候,顏色要涂實涂滿,還可以添畫上白云、小鳥、花兒、小草都行。)
五、引導評價互相欣賞
1.展示作品互相欣賞
師:可請畫好的小朋友把畫展示給其他的幼兒看。
2.可請幼兒把畫拿給客人老師看。跟他們說一說你畫的心中最美的太陽是什么樣子的。
3.教師帶幼兒把畫好的畫拿到教師布置一個畫展。
幼兒園中班藝術教案方案精編 篇9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在探索、操作中感知字是有偏旁的,并初步認識四種偏旁。
2、通過游戲擴大幼兒的識字量。
【教學準備】
教師演示教具一份,幼兒每組一份字卡、計算板,各種書。
【教學過程】
(一)探索操作
1、幼兒自由進行探索操作,將各種相同偏旁的漢字進行歸類。
2、教師巡回觀察幼兒的
操作,將各種相同偏旁的漢字進行歸類。
2、教師巡回觀察幼兒的操作情況,并進行適當的引導。
(二)交流討論
1、幼兒展示他們的成果。教師啟發提問:“為什么要把這幾個字放在一起?”
2、教師引導幼兒認識四種偏旁。
(三)游戲鞏固幼兒自由地在各種書中找這四種偏旁的字,并將它寫下來,互相交流。
四、提示與建議
1、此活動要在幼兒有較大識字量的基礎上進行,且幼兒已認識活動中的漢字。
2、該活動適合中、大班。
附字卡:偏旁四種:“草字頭”、“反犬旁”、“三點水”、“木字旁”各一。
每偏旁各四個字或詞:
“草字頭”:菠菜、花、芹菜、草……
“反犬旁”:狐貍、狗、貓、豬……
“三點水”:海洋、河流、湖泊、溪流……
“木字旁”:樹枝、桃樹、森林、楊樹……
幼兒園中班藝術教案方案精編 篇10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擺弄積木的過程中初步了解力的傳遞現象。
2、在操作過程中尋找積木間合適的距離以及學習一些簡單的測量方法。
3、體驗成功的快樂,激發幼兒對探索科學規律的興趣。
活動準備
每人一籃積木,圖形若干,演示積木若干。
活動過程
(一)玩積木,發現新玩法
1、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積木,你們想不想玩?
2、好,馬上滿足你們的要求,玩的時候看誰最動腦筋,玩出新花樣,玩得最開心。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觀察,發現新玩法。
4、現在,老師請幾位小朋友介紹一下他們的玩法。
5、三位幼兒上臺演示,他們的玩法。
6、你們覺得誰的玩法最開心?為什么?
7、你們想不想玩?快,大家試一試。
(二)幼兒玩新辦法——擊積木
教師觀察找出一種玩法的三種現象。
1、現在,老師請三位幼兒上來玩給大家看一看。
2、為什么距離大了不行?小了不行?那么怎樣就行了?請小友再研究研究,再試一試。
3、幼兒用測量工具,發現原因。
教師小結一種玩法三種現象的原因。
4、剛才,小朋友在玩的時候,我發現有的小朋友把積木排成他圖形,他用手碰第一塊積木,后面的積木也會一塊一塊倒下去。現在,老師讓小朋友來排不同圖形,比一比哪組最動腦筋,積木不夠的可以合作。
(三)排不同圖形,發現不同現象。
1、展示不同圖形。
2、為什么不同圖形用手碰第一塊積木會有不同現象呢?我們下一次來研究。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探討。
幼兒園積木游戲教案,搭積木是幼兒最常玩的一種游戲,搭積木可以鍛煉幼兒的大腦發育,鍛煉幼兒的創造力和動手能力,讓幼兒通過積木游戲學習到很多知識。
幼兒園中班藝術教案方案精編 篇11
活動目標:
1.學習手端托盤運乒乓球行走,提升運動的平衡及協調能力。
2.體驗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材料準備:
托盤;乒乓球;籮筐六個;
活動設計:
1.導入活動
師:小朋友,你們有沒有去過餐廳啊?看過服務員是怎么端食物給客人的嗎?今天啊,老師就請你們來當小小服務員!
2.學習給客人端“湯圓”
(1).教師示范
師:元宵節吃湯圓,我們就把我們前面的乒乓球當做湯圓,端給客人吃。現在,我們先來練習一下端“湯圓”,先看老師示范一下。
(2).幼兒練習
師:現在請小朋友們按學號1——11號排成一排,12——22號排成一排,23——33號排成一排,大家分成三組,前面的小朋友運完后,后面的小朋友立馬接上,運好的小朋友就排到隊伍的最后面。現在大家先練習一下。
(3).交流討論
師:現在請小朋友告訴老師,剛才你是怎么把“湯圓”運到那邊的籮筐里的?(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闡述動作要領:可單手或雙手端著盤子,但手一定要托穩托盤,向前走勢手腳協調,保持平衡。)
3.幼兒再次練習端“湯圓”
師:現在我們的“湯圓”都已經煮好了,要開始比賽那一組小朋友端的“湯圓”最多了。當聽到老師說“開始”以后,第一個小朋友就立馬從籮筐里拿一個“湯圓”放在托盤上,并以最快的速度運到對面的籮筐里,然后馬上回來,把托盤交給第二位小朋友,到老師喊停時,哪一組運的多,哪一組就獲勝了。
4.放松活動
師:小朋友們,剛剛的運“湯圓”比賽十分的精彩,每個人運的都很認真,大家都要表揚,現在,我們一起來跟著老師做放松運動吧。
幼兒園中班藝術教案方案精編 篇12
活動目標
1.喜歡邊看圖邊聽故事,理解作品所表達的內容。
2.愿意用簡短的語句介紹自己的爸爸,能向同伴介紹爸爸的職業。
3.感受爸爸的愛,大膽表達對爸爸的愛。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采訪自己的爸爸,了解爸爸的職業與興趣愛好。用班級微信錄制爸爸對孩子的一句話。
2.物質準備:PPT《我爸爸》、音樂《好爸爸、壞爸爸》、鋼琴曲、每人準備一張自己爸爸的照片
活動過程
一、我的好爸爸
1.說一說
幼兒與同伴介紹自己的爸爸,并自由交流爸爸的職業和愛好(通過交流分享引導幼兒了解爸爸們從事的職業、興趣愛好等各不相同)
2.猜一猜
師:請你們猜一猜有沒有爸爸的節日?爸爸的節日是哪一天?(鼓勵幼兒大膽的交流自己的想法與猜測)
教師小結:就像媽媽有三八婦女節、母親節一樣,爸爸們也有自己的節日,叫做父親節。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天就是父親節。
二、布朗的好爸爸
1.看一看
教師出示繪本圖片,幼兒觀看圖片并說一說自己看到布朗的爸爸是什么樣子的?談一談自己的感受,猜一猜,他會是怎樣的爸爸?引導幼兒進一步猜測故事的內容。
2.聽一聽
教師結合PPT完整的講述故事,幼兒認真的傾聽。
3.講一講
故事里的布朗爸爸都做了那些事情?(引導幼兒大膽分享自己的想法)
教師根據幼兒的分享出示繪本圖片,加深幼兒對故事內容的理解。如:鋼絲、賽跑、吃飯、舉重、游泳等圖片,引導幼兒用繪本的語言描述畫面的內容。
4.猜一猜
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師:布朗爸爸在做什么?布朗爸爸為什么做鬼臉?(幼兒大膽進行猜想,引導幼兒回憶當你不開心的時候,你的爸爸是怎么逗你開心,讓你高興的)
三、爸爸愛我
1.教師播放爸爸的一句話,幼兒專注的傾聽,感受爸爸對自己的愛。
2.幼兒與同伴交流爸爸為自己做的一件事。
四、我愛爸爸
1.我最想對爸爸說的一句話
師:爸爸為我們做了這么多,你們有沒有什么要對爸爸說的話?(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想對爸爸說得一句話,教師用微信語音進行錄制,并及時的上傳到班級的微信群中)
2.我最想為爸爸做的一件事(鼓勵幼兒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并在父親節當天兌現自己的想法)
活動延伸
1.在圖書區投放《我爸爸》繪本故事,幼兒可以創編豐富的故事內容。
2.在美工區制作送給爸爸的賀卡,并請教師幫忙寫出自己對爸爸的愛語。
幼兒園中班藝術教案方案精編 篇13
1、嘗試雙手撕紙做米粉,鍛煉手部肌肉。
2、初步嘗試按照提供的線條或輪廓大膽撕出米粉的配料。
3、感受雙手協調撕的動作,體驗撕紙做米粉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白紙、彩色紙(上面畫有若干蛋黃、蔬菜葉和肉片輪廓線、小盤子)人手1份。
2、逼真的米粉圖片和提前撕好的1盤紙米粉。
3、1個娃娃、娃娃哭聲音樂磁帶1盤和收音機1臺。
4、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教師抱著娃娃,播放娃娃哭的音樂。
教師:聽,娃娃怎么了?娃娃為什么哭?肚子餓了嗎?怎么辦呢?對了,我們給娃娃做好吃的米粉吧。
2、呈現逼真的米粉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米粉,了解米粉的特點。
(1)教師:米粉是什么樣子的?像什么?(米粉細細的、長長的)
(2)教師:米粉是怎么做出來的?
展示提前撕好的一盤米粉。重點引導幼兒觀察雙手是怎樣協調撕米粉的,兩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從紙的一端開始順著一個方向輪流的往下撕。
3、幼兒自由撕紙米粉,教師進行指導。
(1)教師交代撕米粉的要求。
教師:今天娃娃肚子餓了,小朋友來撕做米粉喂娃娃好嗎?
教師再次提示幼兒雙手要協調撕米粉。(2)幼兒撕米粉,教師注意觀察個別幼兒,指導幼兒完成作品。也可以和幼兒一起撕米粉。
4、教師示范撕配料的方法,指導幼兒撕毀配料。
教師:米粉做好了,還要加一些好吃的肉片、蔬菜和蛋黃哦!我們把桌上的彩紙分別按照輪廓線撕下,把它們都放在米粉里,既好看又好吃!
5、幼兒互相欣賞自己做的米粉,并嘗試喂娃娃米粉。
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撕米粉的,將自己的米粉喂娃娃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