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游戲活動方案(通用12篇)
體育游戲活動方案 篇1
一、指導思想:
根據新《綱要》的精神,為幼兒創設豐富的游戲環境,提供豐富的游戲材料,保證充足的游戲時間,讓幼兒在游戲中動手動腦,發展幼兒的社會性情感,讓幼兒在快樂輕松的游戲氛圍中獲得發展。
二、具體目標:
1.提高幼兒在游戲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加強游戲的常規訓練,培養幼兒良好的游戲行為。
3.在豐富的游戲活動中,通過走、平衡、跑、跳、鉆、爬、投擲等多種方式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和機能。
4.樂于嘗試、探索新的游戲內容和玩法,有初步的創新意識。
5.培養幼兒游戲中的合作、謙讓等。
三、具體措施:
1.合理安排幼兒的一日活動,利用適宜時間開展各種類型的體育游戲。
2.保證幼兒充足的游戲時間,為幼兒創設豐富的游戲環境,提供豐富的游戲材料。
3.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性和幼兒的主動性,適時參與幼兒的游戲,給予必要的指導和幫助。
4.和平行班互換游戲。
5.充分運用家長資源,為幼兒提供必要的生活經驗。
四、具體游戲活動設計:
游戲主題:走、平衡
游戲名稱:快樂的小青蛙
游戲名稱:在平衡木上走
游戲名稱: 修橋
游戲名稱:平衡訓練《羊羊訓練營》
游戲名稱:連體人
游戲名稱:腳步變變變
游戲名稱:螞蟻排隊走
游戲名稱:過橋
游戲名稱:運磚
游戲名稱:咕嚕咕嚕拉著走
游戲主題:跑
游戲名稱:石頭人
游戲名稱:小馬跑
游戲名稱:小鳥壘窩
游戲名稱:切西瓜
游戲名稱:吸紙跑
游戲名稱:快樂運動喜羊羊
游戲名稱:玩鞋盒
游戲名稱:躲貓貓
游戲名稱:我比球快
游戲名稱: 魔毯
游戲名稱:貓捉老鼠
游戲主題:跳
游戲名稱:跳圈
游戲名稱:雙腳夾包跳
游戲名稱:花樣跳
游戲名稱:小兔摘菜
游戲名稱:助跑跨跳
游戲名稱:跳皮筋
游戲名稱:跳皮筋
游戲名稱:有趣的跳
游戲名稱:跳水運動員
游戲名稱: 學劉翔哥哥來跨欄
游戲名稱:小兔跳跳跳
體育游戲活動方案 篇2
一、本班本學年幼兒的發展計劃及本班本學期民間體育活動的目標:
1、本班幼兒身體都比較健康,通過前期的民間體育游戲活動的鍛煉和培養,幼兒的體質得到了增強,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都有了進步和提高,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也較高,尤其在走、跑方面的動作發展較好,上肢的動作較協調,對環境和天氣的變化有較強的適應性。
2、本學年民間體育游戲活動要達到以下目標:(1)鍛煉幼兒的大臂肌肉和手的動作,發展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四肢的靈活性,促進幼兒的智力發展并培養了幼兒的想象力,合作意識以及耐心、細心的好習慣。(2)學會單腳跳、雙腿連續跳的動作,發展了幼兒的下肢力量和彈跳力,鍛煉了幼兒的動作協調能力。(3)發展了幼兒的投擲動作,及投擲的準確性。(4)使幼兒能夠在一定范圍內追逐躲閃跑,提高了幼兒跑的速度和動作的敏捷性。(5)在各種組織形式的活動中培養了幼兒勇于競爭的精神和團結協作、互助、樂觀的態度,體驗了探索身體運動的興趣。
二、本學年本班民間體育教育活動實施計劃:
1、每周利用間操活動時間和體育課的時機進行學習和鍛煉,教師要參與到活動當中并給預及時的指導。
2、在戶外活動時可分組進行不同的活動內容,注重動靜交替,要尊重幼兒的自我選擇,給他們充分活動的空間。
3、教師為幼兒提供合適的活動器材,并且引導幼兒積極思考探索玩法,根據器具的性質和功能創設游戲的氛圍,讓幼兒自由探索,充分調動幼兒的活動興趣。
三、本學年民間體育活動的注意事項:
1、理順結果目標與過程目標的關系,促進幼兒游戲過程中主體經驗獲得與幼兒整體發展的方向。
2、理順根本內容與基本內容的關系,教師的指導內容不應落在游戲主題、玩法的主觀確定上,而應落在如何促進幼兒游戲內容的自發生成與發展上。
3、理順按需介入與間接指導的關系,按需介入主要解決指導的適時性問題,簡介指導主要解決指導的適度性問題。
體育游戲活動方案 篇3
一、活動目的:
為了豐富同學們的課余生活,增強同學們的團隊合作精神,經團委批準并指導,我們國教營服092班準備舉行一次全班性的趣味體育活動。
二、活動策劃成員:
國際教育學院營服092班班委
三、活動流程圖:團委
↓
營服092班委
↓
校田徑場,籃球場
四、活動項目簡介及獎項設立
(1)拔河、跳繩。
我們想通過這種方式再一次讓他們感受團結的力量。
拔河比賽男、女各參加一隊,每隊12人,跳繩男女搭配。
獎項設立男女各一、二、三等獎。
一等獎:1名 二等獎:2名 三等獎:3名
(2)自行車慢騎
我們希望他們通過本次活動調節好心態來面對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同時感受到運動的快樂!!!
07屆將派出男、女各2名參加自行車慢騎項目。
獎項設立男女各一、二、三等獎。
一等獎:1名 二等獎:2名 三等獎:3名
(3)齊心協力、排球
同學們從不同的地方來到了我們中工國教,我們相通過齊心協力這項活動加強班級的凝聚力
齊心協力獎項設立一、二、三等獎。
一等獎:1名 二等獎:1名 三等獎:1名
五、活動注意事項
1. 活動中運動會一切聽從裁判長的裁決。
2.活動中所有運動員佩帶標志牌,如發現有冒名頂替的一經發現查實后取消其參賽資格并交由團委、學生會處理。
3.活動中如果運動會在比賽期間不聽從工作人員及裁判長的安排的將取消此以內動員資格,嚴重者交由團委、學生會處理。
4.在活動如果有運動員未在指定的時間內到達比賽現場,將作棄權處理。
5.如果在比賽中因班級有集體活動而無法參加當天的比賽的,請運動員提前一天通知負責人。
6.本活動的一切解釋權由院體育部解釋。
六、活動后信息調查表
1.活動結束后我部將進行一次自我總結。
2.調查內容。
體育游戲活動方案 篇4
活動目標:
1﹑鍛煉手腳協調能力﹑反應的靈敏度,練習蹲﹑跑等動作。
2﹑在游戲中體驗與同伴交往的快樂。
活動準備:在地上畫一個大圓圈﹑泡泡頭飾若干活動過程:
1﹑提問導入,調動幼兒的已有經驗。
小朋友們吹過泡泡嗎?喜歡吹泡泡嗎?今天老師想帶你們來玩一個吹泡泡的游戲!
2﹑教師說明游戲規則。
小朋友們手牽著手圍成一個圈,站在老師之前畫好的圈上,然后在原地踏步,邊走邊念:“吹泡泡,吹泡泡吹成一個大泡泡。”重復念完數次后。
老師說:“泡泡飛高了”,小朋友做兩臂高舉的動作。老師說:“泡泡飛低了”。幼兒蹲在原地不動。老師說:“泡泡變小了”。幼兒向中間靠攏。最后教師說:“泡泡變大了”,幼兒又回到原來的那個圈上。重復數次。
最后老師說:“泡泡破了”,幼兒發出“啪”的聲音然后散開。當老師說:“吹泡泡了”,幼兒又回來牽成一個圈繼續玩。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觀察泡泡的特點,可以讓幼兒用同樣的玩法玩小小飛機的游戲。
反思:1這個游戲在我們玩之前班上的老師已經帶他們玩過很多次了,所以他們有已有經驗,我們應該提高這個游戲的難度。
2在游戲中,小朋友會往不同的方向走動,所以讓他們原地踏步走,以免造成混亂,所以我們應反復強調游戲規則,讓小朋友注意安全。
體育游戲活動方案 篇5
發展動作:通過爬的練習,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
活動內容:烏龜爬活動準備:1、檢查幼兒衣物、鞋子安全2、檢查場地安全、泡沫地墊、指導重點(玩法):
一、導入部分:談話1、今天小烏龜來我們班是作客了。小烏龜你好啊,聽說你昨天不在家,去哪里了啊?
2、小烏龜請我們小朋友猜猜它昨天去哪了?
3、它是怎么去旅行的?
二、展開部分:1、模仿烏龜爬的動作1)、小烏龜是怎么爬的?我們和小烏龜一起爬一下。
2)、小烏龜今天還要去旅行,你們想不想跟它一起去旅行啊?
2、布置場景,介紹游戲規則。
1)、活動前為了避免孩子間手被踩,都把鞋子脫掉。]
2)、你們看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和小烏龜一起去旅行的地方,我們先看看小烏龜是怎么走的。先爬過泡沫墊,再爬是小床,在小床上不能掉到外面去,小床外是懸崖,也不能躺在床上,要不燃就會被別的小烏龜踩到。而且爬的時候要一個跟這一個,要不然就會被擠到懸崖下。
3、分兩組跟著音樂爬。
現在小朋友們跟著音樂和小烏龜一起旅行吧,當音樂慢的時候我們就慢慢的爬,快的時候就要快怕了。
(五)談談爬過泡沫墊、地板、的不同感受爬過泡沫墊/地板的感覺是怎么樣的?(泡沫墊是軟的腳不會痛,地板是硬的)三、結束部分幼兒一起做放松運動結束游戲。
游戲活動名稱:穿手鏈材料投放情況:紐扣、珠子、繩子若干玩法指導:1、教師引導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穿手鏈2、在嘗試了一種材料后,可以啟發幼兒使用多種材料穿3、把自己穿好的手鏈送給老師、朋友或者媽媽活動評價:幼兒基本上都能使用一種材料進行穿手鏈,幼兒對此也很感興趣,活動中,幼兒手部的靈活度不斷提升,在以后的游戲中可是適當的再添加一些材料,使幼兒的靈活性得到更好的鍛煉。
體育游戲活動方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喜歡參與活動。
2、學習向上跳的動作。
3、能遵守游戲規則與同伴友好地游戲。
二、活動準備:
一根長的紙棒、八根短的紙棒
三、活動過程:
1、幼兒站在圓圈上,老師說:“老師是一位魔術師把你們變成可愛的跳跳球,我說變你們就向上跳”提醒幼兒跳的時候邊念邊跳,“跳跳球真可愛跳一跳,跳得高!”反復一次。
2、老師拿出一根紙棒,紙棒上有一只蝴蝶老師說“天空中飛來一只美麗蝴蝶,你們每位小朋友向上跳用手去摸蝴蝶,看誰跳得比蝴蝶還高。
3、請小朋友面對面站好,兩人合作用紙棒互相向拿著紙棒一人向上跳,反復一次。
4、老師進行評價。
體育游戲活動方案 篇7
設計意圖
雙休日的一天,我在公園里看到一家早教機構的老師利用大塊彩色圓形的布帶領孩子們做認識顏色的游戲,但孩子們對布的興趣遠遠超過認識色彩的興趣,他們或躺、或坐,或打滾,或踩踏,非常開心。由此引發了我的思考。何不利用布的特性,開發其鋪墊、折疊、拉扯、包裹等功能,來調動小班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發展幼兒的動作呢?正巧,我發現園內手工制作室內堆放了一些幼兒園的宣傳標語條幅,有的已沒有再次懸掛、使用的價值。我就拿來簡單拼接,做成了一塊大大的長方形綢布。
活動目標
1、在跑、跳、鉆、滾等運動中提升身體的敏捷性,促進大動作的協調發展。
2、體驗運動的樂趣,培養樂觀開朗的個性。
3、體驗和大家共同活動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練習不同姿勢的翻滾。
活動準備
長約6米、寬約3米的大塊長方形綢布,音樂。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幼兒或坐或蹲在紅色長條布圍成的鴨圈中,聽到音樂《幾只鴨子下河洼》,起身,模仿小鴨子進場。
2、伴隨兒歌熱身:一群鴨子,個子矮矮,走起路來,屁股歪歪,拍拍翅膀,太陽曬曬,伸長脖子,愛吃青菜。
二、基本部分
1、基本動作練習。
師:“小鴨子要跟隨媽媽去小河捉魚蝦,路上會遇到一些情況,你們要小心啊。”
(1)“過河溝”,練習不同的跳:長布折成寬窄不同的長條,幼兒練習雙腳跳、單腳跳、跨跳。
(2)“躲浪花”,練習低頭鉆跑。
師:“小河里,大風卷起了浪花,孩子們,我們一起鉆過去吧。”兩教師抖動紅布,幼兒目測其飄揚及落下的速度和距離,從“浪花”下穿過。
(3)“打雷,下雨了”,練習鉆爬,頭部撫觸。
師:“聽,什么聲音?”幼兒鉆人大紅布下模仿躲避雷雨,教師拳頭模仿雨滴輕輕拍打幼兒。
2、練習滾動。
師:“小露珠在荷葉上是怎么滾動的?”“小鴨子在河里是怎么捉到小魚的呢?”
(1)幼兒在紅布上或場地上探索并練習滾動的不同方法。
(2)教師總結后,選擇一種方法,幼兒依次由紅布一端滾到另一端。
三、結束部分
1、“小小的船”,放松動作。
師:“天色不早了,天邊升起了月牙,水面上飄來一條小船。”全部幼兒坐在長條布上,面朝教師,手握兩邊的布,左右搖晃,進行放松。
幼兒念兒歌:彎彎的月亮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兒兩頭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2、乘船回家,自然結束。
幼兒站于布側,一手抓布,一手做游泳狀,“游”出活動場地。
活動評析
(李萍)
1、緊抓興趣點,愉悅伴始終。劉老師組織的“快樂的小鴨”活動。以小班幼兒最喜愛的動物小鴨子和鴨媽媽的游玩為主線,抓住小班幼兒喜歡模仿和好裝扮的特點,以小鴨子跳泥溝,小鴨子躲浪花,小鴨子學露珠翻滾,小鴨子劃船幾個有趣的游戲練習動作,幼兒始終伴隨著愉快的情緒體驗,體現了教師善于緊緊抓住幼兒興趣點的教育藝術。
2、教育無痕跡,目標在心中。活動中劉老師始終以游戲的口吻,游戲化的情節,游戲化的場景和孩子一起玩,幼兒絲毫不感到被要求,被限制,被強制,而是主動遵守規則,積極練習動作,充分體現了教師心中有目標,教育無痕跡的境界。
3、體育游戲中,美育緊相融。整個活動,不同的場景伴以不同的背景音樂,讓小鴨子們興致盎然,孩子們在發展動作的同時受到音樂美的陶冶。
體育游戲活動方案 篇8
一、活動目的
學習體育技能,鍛煉健康體魄。給學生創造一個快樂的學習環境,提高對體育項目的興趣。我們將以完成任務的形式,舉辦趣味體育游戲活動,使學生能在快樂中強健自己的體魄。
二、活動時間與地點
時間:20xx年4月
地點:體育西操場
三、活動原則
參賽選手從各個年級段選出,以小組為單位,每四個人一個小組。比賽過程中必須以小組為單位獨立完成。小組成員須互相幫助,在最短的時間內按順序(1組-2組:項目1.2.3.43組-4組:項目2.3.4.1不允許交叉進行)完成比賽項目。每完成一個項目的小組,都將獲得一面小紅旗,以作終極PK(決賽)中使用。獲勝條件:小紅旗數量最多(決定條件),時間最短。
四、比賽項目
1.乒乓球接龍:
選手將乒乓球平托于球拍上,將球送到10米外的隊友處,隊友將球以同樣的方式送回出發點,四位選手全部完成,任務就算完成,活動過程中乒乓球不可掉落,否則該位選手重新開始比賽。完成后該組將獲得小紅旗一面。
2.合力跳繩:
兩名參賽選手搖繩,兩名選手跳繩。通過參賽選手配合。連續完成20個,即任務完成。任務完成將獲得小紅旗一面。
3.兩人三足:
兩名參賽選手分別將自己的一只腳與隊友的一只腳綁在一起。通過相互配合跑至10米外的另兩位隊友處,另兩名隊友通過同樣的方式回到起點即完成任務。任務完成該組將獲得小紅旗一面。
4.投擲羽毛球入桶:
一名參賽選手負責投擲羽毛球入桶,隊友拿桶接球,其他兩位負責撿球,以便選手進行投球。最后,以投入8個球為完成任務。
5.終極PK
比賽以組與組之間進行對決。每組4位選手排成一列縱隊,對決組相距10米,對立而站。每位選手手中至少持有一面小紅旗,每組第一位選手先進行比賽。跑到兩支隊伍中間,進行石頭剪刀布,輸者把手中的小紅旗交給對方,跑回起點與隊友完成交接,接著第二位選手以同樣的方式繼續該比賽,最后以小紅旗數多的小組為勝。如出現持有小紅旗數相等的小組,以完成任務時間短的小組為優勝者。
五、比賽意義
鍛煉參賽選手的團隊意識,通過團隊合作使同學們明白合作的意思。也在另一方面提高學員與其他人交流的能力。
六、物品準備
七、活動負責人主要負責人:姜雅斌
其余人員:全體輔導員與班主任備注:比賽進行分為三個大組。
體育游戲活動方案 篇9
活動目標
1.發展多種爬的技能,增強上肢力量。
2.提高身體的協調性和敏捷性。
3.能積極參與活動,在活動中感受快樂。
活動準備
平衡木4條、音樂。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
1.開火車,圍成一個圓圈,激發孩子活動興趣。
2.師幼在圓圈上跟著音樂做動物模仿操(有節奏地活動頭部、上肢、腰部、腹背、下肢等)。
二、動作教學和練習
教師創設“俠學本領”情景,帶領幼兒進行4個階段的練習。
1.手膝著地爬。
手膝著地像小螞蟻一個跟著一個在地上爬,要求手膝協調、爬行有序。
2.手腳伸直在地上進行高肢爬。
要求幼兒在爬行時手腳盡量伸直,膝蓋不著地,圍著圓圈爬兩圈。
3.匍匐爬行并從平衡木下面爬過(先高后低),再走平衡木回到隊伍(先低后高)。
要求身體貼地,頭抬起用手交替往前撥,雙替向前蹬行進爬。掌握后讓幼兒以匍匐爬的動作通過平衡木下方的空隙,要求在前基礎上臀部不要抬起,頭側面爬行通過。
4.爬平衡木,雙手用力爬,雙腳并攏并保持平衡(先低后高)。
身體貼緊平衡木,雙腳并攏放在平衡木上保持平衡,抬頭的同時雙手伸直抓緊平衡木兩側,用力拉平衡木帶動身體向前進。這個動作的難點在于幼兒的雙腳要保持平衡,不要掉下。
三、放松活動:吹氣球
師幼模仿氣球,甩動身體上肢和下肢后,模仿吹氣球變大,然后爆炸倒地。
活動反思
1.關于目標的設計
爬是小班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之一,讓幼兒在爬的過程中鍛煉身體并在已有的基礎上得到提高,這就需要在活動設計上由易到難,且趣味性強。平衡木的擺放方式和次序能賦予爬行的多樣性,讓幼兒在變換爬行動作和距離的同時實現自身上肢力量和協調性的提高。
2.關于材料的選擇
平衡木在幼兒園是很常見的,平時孩子也很喜歡在上面走走,但平衡木同時還能起到鍛煉上肢的目的。例如:幼兒在平衡木上面爬行,就必須保持身體平衡,體驗手臂、手腕的拉力和爆發力;幼兒在平衡木下方匍匐爬行,就要關注自身身體和頭部,避免撞到平衡木,發展注意力和身體的柔韌性、協調性。
3.關于環節的設計
熱身環節:通過有趣的動物模仿操使幼兒的上肢得到充分的活動。
爬行環節:由易到難,平衡木的不同擺放和不同的爬行動作,逐步提高了幼兒挑戰自我的欲望。
放松環節:氣球人的設計,意在讓幼兒在愉悅的情境中充分放松身體四肢。
體育游戲活動方案 篇10
一、活動目標:
1.學習閱讀指示牌。
2.根據指示做動作。
二、活動準備:
自制有趣的指示牌。
三、活動過程:
1.事先與幼兒討論幼兒園的運動設備,并為它們命名。
2.來到幼兒園的操場,向幼兒說明游戲規則及擺放好指示牌。
3.選首兒歌或童謠,讓幼兒在歌聲中按照指示牌方向準備出發。如到“圓圓國”拿起呼啦圈在地上或身上轉一下、用單腳跳到“百花國”聞聞花香、走到“石頭國”抱抱石頭看有多大、“滑梯國”里可溜滑梯、再到“洞洞國”穿過拱橋、“繩子國”是跳5次繩才算通過、“昆蟲國”則要學一種昆蟲的動作。回到目的地時,便成為“快樂國”里的精靈了。
四、活動建議:
1.可選擇戶外或幼兒園里適當的地方,自己制作指示牌。
3. 若因雨天無法進行,也可在教室中進行此活動。
體育游戲活動方案 篇11
設計意圖:
中二班的小朋友玩的水平大有提高。總結了一下經驗,這是我的“失職”所致。為了便于能把所有孩子都放到視線以內,每次戶外活動時我只讓玩一兩種玩具。每隔兩三天再和其他班的小朋友交換著玩。這種做法限制了孩子玩耍的玩具種類多樣化,卻在很大程度上發展了積極性和創造性。
活動目標:
調整情緒,保持活潑開朗的性格,體驗大家在一起的快樂。
活動準備:
沙包若干、輪胎、呼啦圈。
活動過程:
一:玩沙包
頂沙包:鍛煉幼兒的平衡能力。
把沙包放在頭頂上,讓幼兒保持身體平衡,小心翼翼向前走,不要把沙包掉下來,這可鍛煉幼兒的平衡能力。還可以別出心裁地把沙包放在肩膀上、胳膊上、手臂上,依然會使幼兒的平衡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
踢沙包:鍛煉腿部力量。
把沙包放在腳面上,向前方或者上方用力踢沙包,以鍛煉幼兒的腿部力量。看誰踢得多,在發展腿部力量的同時,還可以鍛煉幼兒數數呢。
夾包跳:練習雙腳跳。
把沙包放在兩腳或兩腿中間夾緊,連續向前跳。可以從同一起跑線開始,和寶寶一起進行夾包跳的比賽。發展跳躍動作的同時,孩子的競爭意識也會得到培養。
運沙包:練習爬的動作。
選擇干凈的地面,讓幼兒趴在地上,把沙包放在幼兒背上,讓幼兒馱著沙包爬行走。為增加游戲的趣味性,可以借用小烏龜、小螞蟻的頭飾或圖片讓幼兒戴上,來一個“小烏龜賽跑”或“小螞蟻運糧”的游戲,定能提高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
二:玩輪胎
1、連環跳。把若干輪胎放倒,排放整齊,在輪胎芯里連環跳,鍛煉了幼兒的彈跳能力。
2、彈彈跳。把輪胎當成蹦床,練習彈跳能力、平衡能力。孩子們既鍛煉了身體,又毫無心理負擔的強化了數數能力。
3、運輪胎。幼兒站在輪胎里雙手抓輪胎內側,提起輪胎做簡單負重練習。
4、搭橋過河。原來是手持物件當石頭,置于“河”中,搭成橋梁過河的游戲。現在換成輪胎就成了一個全新的游戲了。
三:玩呼啦圈
1.拋圈
幼兒在操場上,用力向上拋圈,然后接圈住。也可讓小朋友互相比比,誰的圈拋得高或誰拋接得多。
2.轉圈
幼兒將呼啦圈套在手腕上、腰上或脖子上轉。熟練后可邊跑邊轉,也可邊轉圈邊轉身。
3.跳圈
把呼啦圈擺成一排或圓形,幼兒可按順序從第一個圈跳到最后一個。
活動延伸:
幼兒討論玩具的其他玩法,鼓勵幼兒多想,和其它幼兒分享。
體育游戲活動方案 篇12
【活動目標】
1、練習手膝著地向前爬行,發展身體的協調能力和靈敏性。
2、學習在鉆矮洞時要低頭,爬窄路時要兩手靠攏、兩腳靠攏。
3、學習小烏龜曬太陽的動作,感受小烏龜曬太陽動作的有趣。
【活動準備】
1、“小烏龜爬山坡”音樂磁帶,錄音機。
2、墊子4塊,冰箱包裝箱4只,小軟墊鋪的小路4條,沙包人手一個,筐三只,自制太陽一個、草若干。
3、場地布置:墊子(小橋)接小軟墊鋪(山路),接包裝箱(山洞),布置4組。自制太陽一個貼在活動室上方,將糧食(沙包)藏于草后。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今天我們來玩個“變變變”游戲,我說變什么你們就變什么。
“變變變,變成小烏龜!”幼兒學做小烏龜的樣子。
幼兒念變變變,把老師變成烏龜媽媽。
二、熱身運動——烏龜操
師:小烏龜我們一起來鍛煉身體,做烏龜操吧!
幼兒扮小烏龜,教師扮烏龜媽媽,帶領幼兒聽音樂活動頭頸、四肢。
三、小烏龜旅行
1、師:(指“太陽”)看太陽出來了,我們一起去草地上曬太陽吧!不過我們先要學會爬的本領,才能爬到草地上去曬太陽。
“小烏龜你們會爬嗎?請一只小烏龜來試一試。”教師指導正確動作。
2、教師講解、示范正確動作:手、膝著、腳面貼住地面慢慢爬。幼兒模仿,教師巡回指導、糾正。
3、討論:遇到窄窄的山路怎么爬?兩手靠緊、兩腳靠緊慢慢爬。幼兒跟著老師練習。
4、討論:遇到矮矮的山洞怎么爬過去,才不會撞到頭?請一幼兒試鉆,其他幼兒觀察。
教師講解、示范:頭低下,身子壓低。幼兒練習。
5、出發
(1)教師介紹路程:經過小橋(墊子)——山路(小軟墊)——矮山洞(大紙箱),——坐在草地(軟墊鋪成的大塊場地)上曬太陽。
并提問:過山路要怎么爬,過山洞又應該怎樣爬?幫助幼兒鞏固爬不同物體的要求。
四、小烏龜曬太陽。
1、集體糾正不正確地爬行動作。
2、啟發幼兒聽指令朝著太陽曬,模仿烏龜做曬腦袋、曬屁股、曬肚皮和四肢(四腳朝天)的動作。
五、小烏龜運糧食。
1、師:媽媽想起一件事,家里的糧食吃完了了,我們在草地上找找有沒有糧食。小烏龜在找的時候慢慢爬,小心別撞到其他小烏龜。
小烏龜找糧食(練習四散爬)。
2、運糧食。
師:小烏龜找到這么多糧食,媽媽一下子運不回去,請你們幫媽媽好嗎?那我們怎么把糧食運回去呢?(放在背上背)
請一幼兒示范,討論:怎樣才不會讓糧食掉下來?(慢慢爬、不左右擺,遇到山洞身體要趴的更低。)
3、小烏龜運糧食回家,教師巡回觀察、指導。(運回去放入筐內)
六、放松運動。
師:今天小烏龜真能干幫媽媽運糧食了!小烏龜的腳一定很累吧,我們來放松放松。帶領幼兒捏捏胳膊、敲敲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