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雷鋒班會方案(精選3篇)
學雷鋒班會方案 篇1
一、活動主題:
傳承雷鋒精神 愛心助你我他
二、活動目的:
作為當代大學生,文化的脊梁,祖國的未來,有責任、有義務深刻了 解雷鋒精神, 而且還要賦予雷鋒精神新的內涵, 并落實到具體實踐中, 將其發揚光大。、使團員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 良好的道德情操, 努力提高自身素質, 自覺地投入到為人民服務中去, 弘揚雷鋒精神,傳遞美德火炬。配合校青協建設創造良好的人文和物 質環境,加強和諧校園建設。
三、活動時間:
3月
四、活動對象:
大學青年志愿者協會全體成員
五、活動地點:
x 園,y 園,t 園食堂前
六、活動主辦方:
大學青年志愿者協會文化傳播中心
七、活動準備:
1、制作相關的橫幅,海報進行宣傳 2、準備愛心小禮物,如茶葉包,筆芯等 3、卡片 4、紙和筆 5、募捐箱
八、活動內容:
1、在各園食堂前擺點。
2、向各位同學宣傳,讓他們前來捐贈物品給貧困兒童。
3、向同學宣傳,有關于學雷鋒的好點子的同學,或提出一些需要志愿 者去服務的事的同學前來記錄或說明自己的想法, 贈送愛心小禮物一 份。
4、向同學宣傳, 早晨起床困難的同學, 志愿者有提醒早睡, 提醒起床, 清晨陪跑的愛心活動,同學們可前來登記信息。
5、早晨有志愿者在比較黑的路段使用照明工具為同學們提供照明。
九、注意事項:
1、宣傳過程中一定要表達清楚,態度友好。
2、做好各項統計,記錄工作。
3、保管好各種物品。
學雷鋒班會方案 篇2
一、總體目標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xx大和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大力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培育隊伍,豐富載體,規范管理,細化服務,不斷推動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常態化制度化,為推進文明建設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道德支撐。
二、活動安排
(一)組織開展“3·5”學雷鋒日志愿服務集中活動和全國“四個100”、全省“四個優秀”集中宣傳活動
各地要圍繞“3·5”學雷鋒日開展各種主題志愿服務活動。利用廣場、游園、公園和社區“文明使者”志愿服務站,開展“微心愿”征集活動,在全市廣泛開展“志愿服務我先行,聚力點亮微心愿”黨員志愿者認領微心愿活動。各級文明單位、企事業單位等,要深入老舊社區、留守兒童學校、貧困村等,組織在職黨員開展結對子和獻愛心活動,運用結對幫扶的形式,把即時幫助和長期幫助結合起來,把物質幫助和精神幫助結合起來,推動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常流水、不斷線。
組織對全國志愿服務“四個100”我市上榜人物、項目、組織和社區進行集中宣傳,對全省志愿服務“四個優秀”我市上榜人物進行集中宣傳。xx日報、xx人民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市屬媒體,從3月5日前后,開辟專題專欄進行典型宣傳。各地各部門要在“3。5”前后,形成宣傳熱潮和聲勢,營造學習志愿者、禮贊志愿者、爭當志愿者的濃厚社會氛圍。
(二)抓住全年重點活動,推動志愿服務常態化
1、突出抓好社區志愿服務活動。以空巢老人、困難家庭子女、殘疾人等作為服務對象,廣泛開展社區志愿服務活動,推動志愿服務社區化扎根。推廣“社會工作者+志愿者”的協助機制,開展“銀齡養老”、“四點半課堂”、“陽光助殘行動”等活動,把志愿服務做進城鄉基層、做進社區、做進家庭。
2、突出抓好黨員志愿服務活動。貫徹落實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關于全市共產黨員廣泛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的意見》和《中共xx市委組織部關于開展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為群眾服務活動的意見》要求,把推進黨員志愿服務與即將開展的“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緊密結合起來,推動在職黨員到城鄉社區報到參與志愿服務,探索方法,積累經驗,打造品牌。召開全省黨員志愿服務活動現場觀摩推進會。
3、大力推進農村志愿服務活動。圍繞“十三五”規劃提出的全面脫貧任務,針對貧困地區群眾脫貧致富開展結對幫扶活動。以農村留守老人、婦女、兒童為重點,大力推進扶貧幫困、助學和文化等志愿服務活動。在各級文明村鎮中開展科技致富、法律法規、醫療衛生、鄉賢文化、心理輔導、戲曲文藝“六進鄉村”志愿服務活動,全面加強物質幫扶和精神幫扶,用志愿服務推動鄉風文明建設。
4、大力推進保護環境志愿服務活動。利用“3。9”全國保護母親河日、“3。12”植樹節、“4。22”世界地球日等時間節點和南水北調重大工程等,大力普及生態文明理念,廣泛開展保護生態環境等志愿服務活動,推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全年)
(三)抓好志愿服務隊伍建設和培訓
1、抓好志愿服務隊伍建設。繼續推進青年、巾幗、助殘、紅十字等志愿服務品牌建設,發揮好各地優秀志愿服務團隊的示范帶動作用。引導黨政機關、群眾團體、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建立文化、科技、醫療、法律、支教、環保等專業志愿服務隊伍。加強各地志愿服務協會或聯合會建設,發揮好各類志愿服務組織的功能和作用,使其成為創新公益活動、提升保障能力、改善民生福祉的有生力量。
2、開展志愿服務培訓基地建設和培訓工作。選擇河南科技大學、師范學院、理工學院等3所高校和黨(團)校,成立xx市志愿者培訓基地,主要對黨員干部、在校大學生、社會志愿團隊、志愿者骨干和青年志愿者等進行培訓,同時承擔全市志愿服務項目研究、團隊咨詢、活動服務、合作交流等工作。會同市民政廳制定下發《xx市志愿者培訓基地創建規劃方案》。組織開辦一期全市志愿服務工作研修班。
(四)加強“文明使者”志愿服務站建設和管理
加強制度建設。根據《xx市“文明使者”志愿服務站管理辦法》,圍繞選建站點、運營維護、開展活動、獎勵激勵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運行和管理機制。加強功能設計。把站點建設和隊伍建設、項目培育有機結合起來,引進優秀志愿服務團隊和組織入站服務,不斷提升站點的服務水平和效果。創新方式方法。以“文明使者”志愿服務站為依托,形成線上和線下、固定和流動相結合的志愿服務網絡。加強資金管理和監督,確保獎勵資金專款專用,落實到站點。采取政府購買公益崗位和服務項目等方式,積極探索多渠道投入模式,保障站點的運行和維護。探索建立“文明使者”志愿服務站查詢系統。組織開展全市“文明使者”志愿服務站觀摩會。
(五)推動全省志愿服務制度化
1、加強志愿服務信息化建設。根據中央文明辦、民政部、共青團中央關于推廣應用《志愿服務信息系統基本規范》的要求,對全市志愿服務注冊管理系統進行改進提升。充分運用互聯網助推志愿服務,加強項目發布和對接,在現有的“志愿河南”信息平臺基礎上,開通“xx市志愿服務網”,加快實現志愿服務全程信息化。開通全市“志愿”微信平臺。
2、建立激勵回饋制度試點城市聯盟。制定出臺具體的《激勵回饋優秀志愿者十項措施》,選取全國文明城市和提名城市加盟,推動我市激勵回饋制度的創新發展。
3、啟動我市《志愿服務條例》的相關立法工作。會同省民政廳等部門,開展前期調研和研究起草工作。
4、大力弘揚志愿服務文化。舉辦全市志愿服務微電影大賽。
三、有關要求
(一)提高思想認識。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是提高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徑。各地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突出重點任務,抓住關鍵環節,扎實有序地推進志愿服務工作,積極推動志愿服務制度化常態化。
(二)加強輿論宣傳。在“3·5”學雷鋒日、“12·5”國際志愿者日等重要時間節點,協調各級各類新聞媒體,通過開辟專欄專題、組織新聞宣傳、刊播公益廣告等多種方式,對學雷鋒先進人物、優秀志愿者等進行宣傳報道,傳播志愿文化,講好志愿者故事,積極營造互幫互助、向上向善的濃厚氛圍。
(三)強化統籌協調。要充分發揮各地文明委的統籌指導作用,發揮文明辦的牽頭協調作用,發揮好組織、宣傳、民政、教育、文化、衛生、工會、團委、婦聯等部門優勢及各地聯合會、協會等社團優勢,加強協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積極搭建拓展各類平臺、陣地,為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暢通渠道、提供條件。支持和發展社會志愿服務組織,強化項目對接和活動保障,推動志愿服務組織實現良性發展。
(四)務求扎實成效。要堅持落細、落小、落實標準,扎實抓好志愿服務活動,推動志愿服務組織化規范、專業化服務、生活化融入。要立足實際,著眼長遠,不盲目求全求大,強化問題導向,用“釘釘子”的精神解決好每一個問題。要把部署和督導結合起來,強化問效和落實。要善于總結群眾的好做法好經驗,把集中活動和常年活動結合起來,探索學雷鋒志愿服務常態化機制,為文明建設提供堅實的載體支撐。
學雷鋒班會方案 篇3
根據省市文明辦《20xx年學雷鋒志愿服務集中活動方案》通知要求,為大力弘揚雷鋒精神,普及志愿服務理念,推動學雷鋒活動深入持續開展,在全縣營造“學習雷鋒、奉獻他人、提升自己”的濃厚氛圍,現制定本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xx大精神,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圍繞推進文明河南建設這一中心任務,充分利用“3·5學雷鋒日”的有利契機,將雷鋒精神納入精神文明建設過程,努力實現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的時代化和常態化,努力彰顯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的群眾性和實效性,使雷鋒精神融入時代生活,走進群眾心靈,引領社會風尚,凝聚精神力量。
二、活動主題
傳承雷鋒精神 增輝文明
三、活動時間
20xx年全年,其中3月為集中活動月
四、活動內容
(一)開展雷鋒精神宣傳活動
1、雷鋒精神宣講活動。縣教育局以廣大青少年學生為重點,開展講述雷鋒故事、續寫雷鋒日記、放飛青春夢想,引領幸福人生活動。邀請洛陽市老干部督導團來我縣開展雷鋒精神報告會,觀看雷鋒事跡的故事片、專題片。組織青少年學生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
2、開展優秀志愿者和優秀志愿服務組織先進事跡展示活動。 3月5日在縣委大門東西兩側舉辦“傳承雷鋒精神、增輝文明”版面展,集中展示我縣20xx年以來的優秀志愿者和優秀志愿服務組織,努力形成全員學習雷鋒、爭當雷鋒、踐行雷鋒精神的大氛圍。參加單位為各級文明單位,每個單位2塊版面,規格為1.2×2.4橫排版。一塊內容為20xx年單位志愿服務開展情況及圖片,一塊為單位的志愿服務先進模范人物及服務圖片。3月5日早七點半,各單位將版面送至縣委門口并簽到,文明辦有專人負責。
3、組織開展“我奉獻、我快樂、我講述”志愿服務演講比賽和雷鋒精神征文比賽。縣委宣傳部、縣文明辦舉辦“我奉獻、我快樂、我講述”志愿服務演講比賽,各文明單位至少有一人參加比賽。演講內容突出“我”對志愿服務的認知,參加的志愿服務活動和感受。演講稿要聯系志愿服務實際,語言流暢、生動感人。每個人演講時間不超過10分鐘。比賽分初賽和決賽,初賽時間初步定為3月25日。報名時間為3月15日至20日。比賽評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一等獎獲得者將代表我縣參加全市“我奉獻、我快樂、我講述”志愿服務演講比賽預賽。
(二)開展“弘揚雷鋒精神,參與志愿服務”活動
1、以學校為主要場所開展學雷鋒主題活動。開展學雷鋒主題班日、隊日、團日活動,結合“學習雷鋒、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活動,組織學生廣泛開展讀雷鋒日記、傳雷鋒格言等活動,豐富學雷鋒的形式和內容。
2、以便民利民為出發點開展學雷鋒活動。組織各級文明單位和志愿者走上廣場、走進農村、社區,廣泛開展醫療保健、社區家政、心理疏導、家電維修、法律咨詢、生活常識宣傳、清潔家園等便民利民志愿服務活動。
3、以重要節日為契機開展專項學雷鋒活動。結合“3·8婦女節”、“3·12植樹節”、“3·15維權日”、“3·23氣象日”等重要節日,號召群眾積極參與關愛他人、關愛社會、關愛自然志愿服務活動,做雷鋒精神的踐行者。植樹是志愿服務中“關愛自然”的一項重要活動,各文明單位在開展活動時要戴志愿服務紅帽,打志愿服務隊旗。并將圖片和信息報縣文明辦郵箱。各單位在報送信息時要注意完整性,將活動的時間、地點、參加人員、活動內容寫清楚,要將活動過程、活動效果寫明白。
4、以社區和農村為主陣地開展鄰里守望志愿服務活動
組織各級文明單位和志愿者走進社區和農村,以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為主要對象,以“一助一、多助一”的方式,每天送問候,每周送服務,急難送救助,生病送醫療,生日送祝福,節日送慰問,廣泛開展鄰里守望志愿服務活動。
(三)結合行業特點,開展崗位學雷鋒活動
1、以文明單位作示范開展學雷鋒活動。各級文明單位要精心策劃方案,廣泛開展“萬名志愿者助交通”、“萬名志愿者進社區”、清潔家園、扶貧助困等志愿服務活動,在全縣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中發揮示范和導向作用。
2、以窗口行業為先導開展學雷鋒活動。廣泛組織開展窗口行業文明志愿服務行動,與深入開展職工素質提升相結合,動員引導窗口行業職工立足本職崗位,投入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增強服務意識,提升專業水平。
3、以愛崗敬業為重點開展崗位學雷鋒活動。動員企事業單位和各行業干部群眾集中組織開展“崗位學雷鋒、爭做好員工”活動,深入挖掘雷鋒精神的時代價值和深刻內涵,學習雷鋒同志敬業愛崗,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的精神,號召廣大員工做好身邊的每一件小事,立足崗位,將雷鋒同志的釘子精神融入工作之中。
五、活動要求
一要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各文明單位、各類志愿者組織和學雷鋒志愿服務隊要高度重視,把志愿服務活動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認真組織,周密部署、積極參加,把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富有成效。
二要務求實效、持之以恒。各單位要把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與“講文明樹新風”集中活動結合起來,與開展勤儉節約文明餐桌行動結合起來,組織動員黨團員積極參與各類志愿服務,在群眾中形成良好示范效應,推動志愿服務工作的深入開展。要努力推動學雷鋒活動常態化、機制化,營造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良好氛圍,形成學雷鋒活動人人可為、時時可為、處處可為的生動局面。
三要加強宣傳、營造氛圍。縣電臺、電視臺、報要加強對“學雷鋒活動月”活動的宣傳報道。各相關單位要因地制宜,以圖片、視頻、實物展示、現場宣講等豐富形式,開展宣傳、招募等活動;要利用公益廣告、小區宣傳欄、張貼畫等,大力宣傳在志愿者活動中涌現出來的感人事例和典型事跡,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
各單位要大力宣傳志愿服務活動好的做法和優秀志愿者的突出事跡,集中活動月期間,每周至少向縣文明辦報送1篇活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