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踏青的活動方案(通用6篇)
清明踏青的活動方案 篇1
1、了解清明節的來歷,知道清明節的日子及習俗,樂于參與清明節的活動。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與人之間的親屬關系,懷念先祖、尊重長輩等。
3、敬仰懷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動內容:掃墓
清明踏青的活動方案 篇2
1、讓學生理解掃墓的意義,培養學生尊重烈士的情感。
2、教育學生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動過程:
1、讓學生知道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掃墓日子。
教師:每年4月4,5或6日是清明,它是我國農歷二十四個節氣中的一個,又是傳統的掃墓日子,為了紀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親人,人們往往在這一天掃墓。
討論:人們是怎樣過清明節的?
2、小結:掃墓為什么選擇清明呢?原因之一,清明時節氣候轉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園墓地不免要荒蕪,需要整理;之二,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紅柳綠,人們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之三,為懷念古人介之推,而現在已將清明節掃墓作為緬懷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動了。
3、集體制作花圈。教師:無數革命先烈為了人們的解放事業,為了使小朋友都能過上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戰爭中光榮犧牲了。為了紀念他們,今天我們將組織為烈士掃墓活動,現在,先請大家和老師一起制作一個花圈。
4、掃墓。知道掃墓活動應注意的事項(要嚴肅,不亂講話,表示對先烈的尊重)。
結束.
清明踏青的活動方案 篇3
活動名稱:清明節活動—踏青
活動前言:清明節也是孩子們踏春的好時季,目前我們已經能夠看到盛開的桃花、梨花、杏花等等,家長們利用這一時期和孩子們一起出去走走開闊下孩子的眼界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活動的內容吧!
活動目的:
1、讓幼兒理解踏青的意義。
2、學會古詩《蘇堤清明即事》,并知道意思。
3、學會觀察和總結春天的景色。
活動準備:
幻燈機、幻燈片等。
活動過程:
借助幼燈,進行下列活動:
1、回憶春游的情景。
讓幼兒自己總結初春的景色,并用“有……有……還有……”的句式來簡單描繪,如:春天里,有花、有草還有小鳥。春天里,有小河流水、有小蝌蚪還有小蜜蜂采花蜜等。
2、給幼兒介紹今昔踏青、春游故事。
(1)杜甫踏青,吟詩“江邊踏青罷,回首見旌旗。”
(2)李白春游,吟詩《春夜宴桃李園序》。
(3)現代博興縣一帶吃巧巧飯。
每逢清明,一大早,姑娘們便三個一伙,五個一群,湊了掛面、雞蛋,帶上炊具來到村外,有的砌灶,有的拾柴,然后燒火煮面條。做好后,再往鍋里仍些用秫秸制作的女工用品、然后分碗用餐。在吃飯時,誰若吃到女工用品,誰就會心靈手巧,這就是吃“巧巧飯”。吃完“巧巧飯”,就去看柏樹開花,誰看了柏樹開花,誰就會交上好運氣。待旭日東升,她們就到麥田里“踏青”,據說:“清明踏了青,不患腳疼病。”
3、學習古詩《蘇堤清明即事》。
這首古詩是宋代詩人吳惟信描寫春天春游景象的:“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給幼兒講解古詩的意思,啟發幼兒想象古人春游時的熱鬧景象。
4、仿編兒歌:“春天來”。指導幼兒用簡煉的語句總結描繪春天的景色,如:春天到,春天到,小河流水 嘩嘩笑,小魚小蝦戲耍鬧。
清明踏青的活動方案 篇4
一年伊始,春風拂面,萬物復蘇,大地回春。春天的昆崳山,綠草茵茵,山花爛漫,萬紫千紅斗芳菲,把景區裝扮得五彩繽紛。為了讓都市人遠離城市喧囂和污染,回歸自然,品味綠色,昆崳山國家森林公園將舉辦第七屆旅游踏青節。方案如下:
一、時間:4月16日至5月1日。
二、地點:昆崳山國家森林公園。
三、活動的主題和口號:踏青、健身、環保、紅色之旅,
四、主辦單位:煙臺市旅游局、煙臺市林業局、牟平區人民政府。
五、承辦單位:昆崳山國家森林公園管理處、牟平區旅游局、煙臺異隆策劃公司。
六、協辦單位:煙臺天天漁港有限公司、牟平廣電局、牟平農機。公司、聯通牟平公司、人保財險牟平支公司、煙臺日報、煙臺晚報、煙臺晨報、煙臺電視臺。
七、活動內容:
1、開幕式。16日上午9:30在泰礴頂景區舉行。請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領導和有關單位領導出席。
2、踏青賞花。迎春、連翹、野杜鵲、玉蘭、桃花相繼怒放,絢麗奪目,游客身臨其間,其樂融融。
3、尋寶。寶物有:電腦、電視機、手機、VCD、自行車、電子鐘、手表、傘等,用卡片形式埋設在各景區,游客尋到卡片直接到指定地點領取。寶物。
4、森林氧吧。走進氧吧,別致的帳篷,溫情的吊床,吸著豐富的負氧離子和植物芳香氣,品氧清肺,靜心調神,強身健體。
5、科普之旅。昆崳山是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有植物1000多種,天然生態博物館,是認識自然的大課堂,建成的蝴蝶展館對外開放。
6、保健之旅。挖綠色野菜,吃綠色大餐。有野菜40多種搬上餐桌,無化肥農藥、無毒無公害,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對減肥、美容、防癌均有特效。
7、水上樂園。無染寺、泰礴頂等景區配有游船、橡皮船,劃船比賽、情侶聊天,刺激浪漫。
8、登山健身。領略春天浪漫生活,觀賞大自然鬼斧神工組合的美不勝收畫卷。登膠東屋脊泰礴頂、九龍池、游無染寺萬米大峽谷,猶如置身仙境,世外桃園,美景令人陶醉。
9、尋古探幽。全真教祖庭煙霞洞、岳姑殿。
10、紅色之旅。昆崳山是膠東紅色旅游的精品線路,是老革命根據地,《苦菜花》等三花發生地,電影外景拍攝地。
來吧,朋友,春游踏青好去處-----昆崳山!
清明踏青的活動方案 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為了貫徹落實市文明辦《關于在清明節期間廣泛開展緬懷祭奠革命先烈活動的通知》精神,中心組織的“四個一”主題實踐活動,我校開展清明節系列活動。
一、活動目的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悠久燦爛,中華民族的祖先勤勞、智慧、勇敢,傳承下不朽的民族精神。他們中華大地的繁榮和富強譜寫出了許多可歌可泣的動人事跡,理應得到后人的敬仰和學習。而清明節就是我國傳統節日中緬懷祖先、紀念先人的重要節日,是一個意義深遠的日子。開展此次活動,正是旨在緬懷先人、紀念先賢,弘揚和傳承民族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學習革命先烈為新中國的誕生而英勇獻身的精神,從而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讓民族精神薪火相傳。引導我校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他們進一步感受家鄉的文化氣息、精神氣節并從中受到熏陶。并把此次活動與“爭當四好少年”活動緊密結合。
二、活動主題
以“紀念先賢、緬懷先烈”為主題,廣泛開展祭奠先烈、先人、先賢活動,引導人們在慎終追遠、緬懷先輩的情懷中認知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傳統、弘揚傳統。活動口號:繼承光榮傳統,爭做四好少年。
三、活動安排
(一)緬懷先人,傳承民族精神
1、召開一次主題班團隊會。各班要在清明期間組織召開以“紀念先賢、緬懷先烈”為主題的班隊會。布置少先隊員、共青團員積極搜集資料,了解清明文化,談談自己對清明節各種習俗的感想,有哪些是作為文化傳統可繼承的,哪些是封建迷信活動應破除的?通過清明詩文朗誦、中華經典誦讀、詩詞歌會等形式,引導廣大師生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精髓,提升自身文化素養。
2、參觀一次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清明節期間組織我校師生利用網絡,到“民族魂”、“血鑄中華”等愛國主義教育網站,到鐵人紀念館、歷史陳列館、抗日英雄紀念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等各種愛國主義教育紀念館的網頁進行瀏覽參觀。可以利用清明假期,讓家長帶領學生參觀鐵人紀念館、歷史陳列館等家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學習精神、鐵人精神。引導廣大師生繼承先烈遺志、珍惜幸福生活、傳承民族精神,立志擔當建設祖國的重任。
3、組織“網上祭英烈”活動。中國文明網已與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網、央視網、中國日報網、國際在線、中青網、中國經濟網、光明網和中國廣播網等重點新聞網站搭建了“網上祭英烈”的互動平臺,發動全校師生借助中央“網上祭英烈”的互動平臺,結合信息技術課等發動師生進行網上祭奠,發表祭奠感言,開展網絡訪談,寄托對革命烈士的哀思。
4、舉辦一次征文展覽。通過以上各項活動,各班在學生中組織開展一次祭先烈征文活動,要求學生撰寫心得體會,發表感言心聲,表達對先烈的感恩和敬仰,文題自擬。四年級與六年級要求每班至少報送10份征文作品到學生發展中心,其他年級學生自愿上交,上交時間x年4月1日前。擇優進行展評,舉辦一次征文展覽,并選取優秀作品報送《教育周刊》進行刊載。征文作品規格為A4紙型打印或用鋼筆認真謄寫,封皮統一格式。
(二)秉承遺志,看我實際行動
1、各班要在“校園風向標”專欄里進行積極的宣傳。利用課間、活動課時間,班級播放英雄人物教育影片或或回家觀看,組織學生閱讀有關書籍,通過觀看影視片的部分內容了解先烈、先賢等的事跡。
2、校園紅領巾廣播站開展一期“話說清明”的專題節目,了解清明文化的內涵、來源等節日文化。并利用不同的時段對各班搜集的材料,進行篩選、展播。
3、組織團隊員開展清明文明祭掃活動。一方面組織學生通過網絡對作出了巨大貢獻的烈士們進行網絡祭奠。另一方面,開展節前教育,讓學生帶動家長在清明小長假的休息日中,與長輩一起去掃墓時可以用鮮花、音樂等新的方式文明祭掃,安全祭掃,做文明的小公民,摒棄封建的燒紙祭掃習俗。可以以雛鷹假日小隊的形式開展節日活動,如:蕩秋千、踏青、放風箏等活動。
四、活動要求
1、高度重視,注重實效。請各班要提高認識,認真部署,充分利用“四個一”主題實踐活動的契機,加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和傳統美德教育,切實將此次活動落實到位,保證活動不走過場。
2、創新常新,堅持不懈。利用民族傳統節日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校德育工作至重點,是一項長期工作。我們要把利用民族傳統節日教育深入到德育常規工作中,落實到學生日常行為的養成里去,融入到“爭當四好少年”的活動中去,強化民族傳統文化教育。各班安排自主實踐活動時,要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積極營造和諧文明的校園文化氛圍。
清明踏青的活動方案 篇6
活動時間:X年4月1日-4月6日
活動地點:幼兒園
活動主題:“清明踏青活動”
活動對象:幼兒、老師、家長
活動目的:
1、了解清明節的來歷,知道清明節的日子及習俗,樂于參與清明節的活動。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與人之間的親屬關系,懷念先祖、尊重長輩等。
3、敬仰懷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動內容:掃墓
活動目的:
1、讓學生理解掃墓的意義,培養學生尊重烈士的情感。
2、教育學生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動過程:
1、讓學生知道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掃墓日子。
教師:每年4月4,5或6日是清明,它是我國農歷二十四個節氣中的一個,又是傳統的掃墓日子,為了紀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親人,人們往往在這一天掃墓。
討論:人們是怎樣過清明節的?
2、小結:掃墓為什么選擇清明呢?原因之一,清明時節氣候轉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園墓地不免要荒蕪,需要整理;之二,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紅柳綠,人們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之三,為懷念古人介之推,而現在已將清明節掃墓作為緬懷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動了。
3、集體制作花圈。教師:無數革命先烈為了人們的解放事業,為了使小朋友都能過上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戰爭中光榮犧牲了。為了紀念他們,今天我們將組織為烈士掃墓活動,現在,先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制作一個花圈。
4、掃墓。知道掃墓活動應注意的事項(要嚴肅,不亂講話,表示對先烈的尊重)。
活動效果:(附照片)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來到,表示萬物凋零的寒冬就過去了,風和日麗的春天真正地開始了。為了讓幼兒更加了解清明節,在本次的活動中,通過解析古詩《清明》《寒食》、談話活動、觀察圖片讓幼兒了解清明節的習俗,介紹清明節又稱“寒食節”,是人們紀念先祖的節日。
在活動中幼兒還觀看了祭拜革命烈士的視頻,讓幼兒懂得我們除了要給我們的逝去的親人掃墓之外,還要到那些為了建設我們新中國而犧牲的革命烈士墓去祭拜,因為現在我們幸福的生活是他們給的,所以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有一些叔叔阿姨、哥哥姐姐、解放軍到烈士陵園去掃墓、祭拜,人們用各種方式緬懷革命烈士。在活動中有些小朋友問:“什么是烈士?”為了讓幼兒明白是什么是烈士,通過聽革命事跡(地道戰的故事等),讓幼兒明白什么是烈士,激發幼兒樹立繼承先烈遺志、認真學習、長大建設祖國的理想,使幼兒的愛國主義情感得以萌芽。
另外,掃墓活動,有效地把學到的知識與日常生活實際相結合,使幼兒有更深刻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