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送教下鄉活動方案(通用5篇)
小學送教下鄉活動方案 篇1
為進一步地貫徹落實x鄉中心校校本研修活動方案,加強我鄉各完小新課程改革的教學交流與合作,使我鄉小學教研活動進一步聯系實際,貼近教學,有效進行,全面提升全鄉小學教師整體的教學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中心小學特舉辦這次“送教下鄉”活動,現特制定本次活動方案如下。
一、活動時間 x3年9月9日
二、活動方式
1、示范課:由中心小學骨干教師執教示范課。
2、校本活動由朱小廟小學教師執教常態課。
3、全鄉各校點負責人。
4、交流互動
(1)二中心小學示范課執教老師說課、談課后反思,對示范課進行分析點評。
(2)朱xx小學常態課執教教師談教學思路及課后反思。
(3)授課教師與聽課教師交流互動。
三、活動安排
1、地點:朱小廟小學。
2、送教下鄉人員安排: 組長:朱景峰 副組長:陶燦 成員:全體教師。
3、授課、聽課安排。
本次送教下鄉活動分為語文組、數學組同時進行。語文組成員:王勤英、王春英、王冰雪、王麗英等幾位語文老師;數學組成員:王力動、王影、張濤等數學教師,送教教師、教研員、教研組長分學科聽課。小學領導或主管老師負責安排活動交流場地,以便于老師們的交流互動。
四、活動要求
1、本次送教下鄉活動的執教老師需認真設計好本次活動的教學設計,確保本次活動的實效性。
2、各執教老師,根據上課內容擬好教案,并打印4份教案、說課教案。個人留存一份,一份交中心校存檔,一份交中心小學教務處存檔,一份交朱小廟小學教務處存檔。
3朱小廟小學負責本次活動一切服務,保證本次活動的正常開展。
五、送教下鄉活動安排表
1、說課、評課分語文組、數學組進行。
2、說課、評課結束后,全體教師集中召開學校檢查工作反饋會。3、說課評課地點及反饋會地點由和平小學決定。
小學送教下鄉活動方案 篇2
一、活動時間:x3年5月30日(星期四)上午8:30~11:30
二、活動目的
1、加強高年級復習教學研討,切實提升復習課的課堂教學效益,特別是提高畢業復習質量。
2、再次研討“x3年小學畢業考試命題意見”,廣泛征求意見,優化、修改后并上網。
3、促進本工作室成員自身水平提高,并以各成員為帶頭人,促進其所在教研組加強復習課教學研究。
4、充分發揮本工作室“研究、輻射”功能,引領我市小學英語課程發展。
三、活動內容與安排
1、第一節課:x小學老師xx老師執教6B Unit 8 Review and check;
2、第二節課:實驗小學鄧x老師執教5B Unit 8 Review and check;
3、第三節課:評課研討,外國語學校滕秋華老師主持并作經驗介紹,文化小學蔡雪飛老師點評并作經驗介紹。
小學送教下鄉活動方案 篇3
為進一步地貫徹落實八開鄉中心校校本研修活動方案,加強我鄉各完小新課程改革的教學交流與合作。使我鄉小學教研活動進一步聯系實際,貼近教學,有效進行,全面提升全鄉小學教師整體的教學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八開鄉中心校特舉辦這次“送教下鄉”活動,現特制定本次活動方案如下。
一、活動時間
x年11月9日(周五)
二、活動方式
1、示范課:由八開中心校骨干教師執教示范課。
2、校本活動由和平小學教師執教常態課。
3、全鄉各校點負責人。
4、交流互動
(1)八開小學示范課執教老師說課、談課后反思,對示范課進行分析點評。
(2)和平小學常態課執教教師談教學思路及課后反思。
(3)授課教師與聽課教師交流互動。
三、活動安排
1、地點:和平小學。
2、送教下鄉人員安排: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3、授課、聽課安排。
本次送教下鄉活動分為語文(英語)組、數學組同時進行。語文組成員:胡官輝、吳春卯、廖慶錄、楊勝遠、潘文靜及和平轄區語文老師;數學組成員:毛正云楊勝豪 姚本良 潘留恒及和平轄區數學老師。和平小學教師,送教教師、教研員、教研組長分學科聽課。和平小學領導或主管老師負責安排活動交流場地,以便于老師們的交流互動。
四、活動要求
1、本次送教下鄉活動的執教老師需認真設計好本次活動的教學設計,確保本次活動的實效性。
2、各執教老師,根據上課內容擬好教案,并打印一式4份教案、說課教案。個人留存一份,一份交中心校存檔,一份交八開小學教務處存檔,一份交和平小學教務處存檔。
3、和平小學負責本次活動一切服務,保證本次活動的正常開展。
小學送教下鄉活動方案 篇4
一、開展送教下鄉活動的目的
開展送教下鄉活動,旨在為邊遠鄉校提供教學示范和專業支持,實現城鄉教育資源互補,增進城鄉教師的相互學習,既使上課教師從中得到磨練,又使聽課教師從中受到教益,從而實現雙惠雙贏。旨在幫助于農村,服務于農村,建立城鄉互幫互助的教研熱線,增強一線教師的教學教研意識,在我校掀起教學研討的熱潮。
二、送教下鄉活動的具體安排
本學期前下鄉的老師是臨汾五中的兩位老師,他們分別承擔九年級一個班的英語,八年級一個班的數學。為更好地了解城鄉差距,學到有效的教學模式,我校安排同學科老師兩周聽一次下鄉老師的課,然后舉行同學科老師評課活動,結合自己的教學,談收獲,談體會,談自身不足,寫出改進措施,寫出反思。
三、送教下鄉的意義
送教下鄉讓我們領略到城區優秀教師高超的教學技藝和新課改給課堂教學帶來的勃勃生機,這將是對我們進行課堂教學最直接的培訓。同時也將搭建成我們教師間交流的最好平臺,引發我們心靈深處的律動,并產生恒久的回應。因為我們將在一起交流課改的實踐體驗和教學模式,交流教育理念和育人方式,取長補短,求得城鄉資源的共享和互補。
我們有理由堅信,隨著這項活動經常開展和不斷完善,必將有力地推進中學段教育教學科研向縱橫拓展,日漸形成攜手共進,優勢互補,上下聯動,資源共享,城鄉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升的可喜局面。
德國著名教育家雅斯貝爾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意味深長地寫道:“教育正是借助于個人的存在,將個體帶入群體之中,如果一個人與更明朗、更充實的世界合為一體的話,人就能夠真正成為自己,并注入更新的生機。”從一定意義上講,我們今天的活動正是讓我們的生命個體進入一個明朗、充實的區間,這樣我們教育生命將會有更多的生機、有更新的發展。
我們將以此為契機,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情感特征出發,立足校情,潛心探索,各求實效,走科研興教之路,努力開創我校教學科研工作新局面。
四、 送教下鄉活動的具體要求
1、切實明確開展此項活動的目的和意義,認真做好過程管理,切忌走過場、搞形式主義。
2、明確送教任務。對前來我校送教的教學能手和骨干教師的講課、說課,同學科教師、學校領導和教研員進行評課、研討,此活動每學年期不得少于兩次,每次不得少于兩科。
3、實施新課程,宣傳新課改,為我校農村教學走進新課程發揮引領和促進作用。
4、送教的同時,就地趁勢召開教學研討會,開展新課程大家談活動,營造研討氛圍,推進教學改革,提升我校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
5 、鍛造青年教師。通過說課、上課、評課等研討活動,鍛煉和培養青年教師,讓上課者與聽課者都能受益,共同提高;
6、通過城鄉教師實行零距離的交流,融洽工作情感,增強活動的服務意識,從而使我校老師團結一體,昂揚向上的良好態勢。
7、為教師們提供相互交流的平臺,促進教師更快地成長。學習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通過示范課、專題點評、互動點評,引導教師從實踐中學習,在反思中進步,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小學送教下鄉活動方案 篇5
根據x市幼教名師工作室教研工作的有關安排,全力配合幼教名師工作室工作,發揮名師的引領、示范、指導和輻射作用,推動名師工作室成為培養全市優秀教師的發源地和未來名師的孵化地,計劃在本學期十月份組織開展一次送教到x鎮希望幼兒園的教學交流活動,為了保證活動的有效開展,現結合本園實際,研究制定活動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積極發揮市級一類園示范幼兒園的輻射帶動作用,圍繞幼兒園五大領域的課程安排,規范科學的實施保教。為此,我園精心安排了語言、音樂、健康三節課程。
二、活動目的:
1、通過現場的示范教學和說評課,把科學育兒理念、思想、方法帶下去,通過示范課、問題探討、互動點評等方式,引導、幫助一線教師從實踐中學習,在反思中進步,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2、把平日的教育教學經驗帶下去,請有實踐經驗的一線教研員、園長結合實際工作面向各縣、鄉村及民辦幼兒園教師做經驗介紹,使指導更具有可操作性。
3、充分發揮新秀、能手、學科帶頭人及兼職教研員的示范、引領作用。對骨干教師的再發展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
4、了解該園的實際需要,確定下一步教學交流互助的重點。
三、活動內容與流程:
第一部份:送示范課。
1、送教活動執教師:
送教活動名稱:語言欣賞活動《猜猜我有多愛你》
2、送教活動執教老師:
送教活動名稱:音樂活動《有趣的帽子》
3、送教活動執教老師:
送教活動名稱:《好玩的椅子》
第二部份:介紹《奇思妙想》美術課程,從美術技法、美術創意等幾個方面對教師進行指導。
四、活動時間:x年10月25日
五、活動地點:x鎮希望幼兒園
六、活動組織與人員分工。
組長:王
職責:負責此次送活動的總體指導,做好幼兒園和送教對方單位的聯系與協調工作,負責組織好活動當天的送教工作。
副組長:
職責:負責此次送教活動的前期教學研討與送教工作的有關前期準備工作;配合組織好活動當天的送教工作和后期的總結與信息報送工作。
成 員:
職 責:承擔此次送教活動的具體執教任務和區域創設交流指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