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娛活動策劃方案(精選5篇)
文娛活動策劃方案 篇1
一、演出主題:
“在陽光下成長”
二、節目要求:
文藝節目力求創新,展示少兒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及文明素養.以豐富的獨具特色的苗鄉文化為背景,各中隊要積極籌劃努力編排以少數民族為特色的節目為主,要富有兒童情趣,形式要多樣。
三、節目形式:
歌舞、童話劇、課本劇、音樂劇、器樂、相聲、小品等。
四、節目時間:
課本劇小品、童話劇不超過6分鐘。其他節目不超過5分鐘。請各各班選送節目要嚴格控制節目的演出時間,如超規定時間作棄權處理。
五、演出地點:
學校操場
六、演出時間:
__月__日上午8:00 (如有變動,另行通知)
七、名額分配:
每班不少于2個節目。(填寫在節目匯演單上)
八、安全預案:
1、嚴格遵守演出紀律。各班隊要增強組織紀律觀念,服從工作人員指揮和安排。不得中途退場。
2、各班班主任要高度重視,認真組織,要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認真做好活動期間學生的安全教育與管理,確保各項活動內容安全順利進行。
3各班隊要加強演出安全工作,要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避免意外事故發生。
4、注意個人環境、衛生。操場上不亂扔廢棄物。
5、比賽時場內要保持安靜,確保活動正常開展。
6、在活動前、中提醒需要注意的事項(自帶凳子、當文明觀眾等)
7、現場聘請六年級同學維持秩序,組全體成員巡邏。
8、將設節目評委組,評選優秀節目低組、中組、高組一、二、三等獎。
文娛活動策劃方案 篇2
一、活動時間:
20__年_月_日
二、活動地點:
大操場
三、運動會目標:
通過開展親子游戲,加強家長與子女之間的情感交流,增加老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機會。通過體育活動,培養幼兒與父母或同伴共同克服困難奪得勝利的精神。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親身體驗體育活動的魅力。
四、活動準備:
1.通知父母來園參加親子活動。
2.準備游戲需要的材料。
3.布置活動場地。
4.獎品。
五、具體活動方案:
活動流程:
(一)、運動員入場儀式 放《運動員進行曲》
(二)、幼兒教師致歡迎詞。
(三)、領導講話。
(四)、主持人講注意事項。
(1)、請您在活動中看好您的寶寶,以免其受到傷害。
(2)、請在活動過程中遵守活動規則。
(3)、在活動中請勿擁擠。
(4)、在活動中表現棒的小朋友可以獲得我們的小禮品哦!
(五)、主持人介紹親子活動項目。
活動一:
1、游戲名稱:《春種秋收》
2、游戲準備:小號呼啦圈、盆、沙包
3、參加人員:幼兒、爸爸或媽媽
4、游戲玩法:家長站在跑道起始點,端盆把盆中沙包放入指定圈中,到達終點后幼兒接力把圈中沙包收回。家長必須按順序把沙包準確放入圈中,每個圓圈放一個沙包,幼兒必須把所有的沙包都撿回去。
活動二:
1、游戲名稱:鋪地磚
2、游戲準備:呼啦圈
3、參加人員:幼兒、爸爸或媽媽
4、游戲玩法:跑道上準備兩個呼啦圈,游戲開始幼兒跳入第一個呼啦圈內,由腳下到頭頂把呼啦圈取出交給家長,再跳入第二個呼啦圈,同時家長把前一個呼啦圈放到幼兒前面供其使用,依此類推。
活動三:
1、游戲名稱:親子雙人跑(兩人三足走)
2、游戲準備:繩
3、參加人員:幼兒、爸爸或媽媽
4、游戲玩法:把小朋友與家長相鄰的腳綁在一起,當口哨響起時一起向前方走直到拿到前方的小紅旗才可往回走,哪隊先返回起點處為勝出者。
(六)、活動開始
(七)、頒獎
(八)、育兒講座(幼兒教師)
(九)、活動結束。
文娛活動策劃方案 篇3
前言
伴隨著上一次濟南黃河行的踏青成功,我們協會決定繼續踐行我們的宗旨,向其他的目標騎近。上一次活動的舉行,我們深深的體會到通過自己努力實現一個目標的成就感,同時,當看到看到身邊的生機勃勃,忽然萌發出對生命的深深敬佩。我們愈發的篤定,我們的選擇沒錯,我們愛自行車,我們愛這項運動。經會長提議,全社團成員的研究策劃,決定進行泉城騎跡的活動,身為泉城學子的我們,希望可以用獨到的方式飽覽到泉城風光。馬鞍山,女院老校區,泉城公園,千佛山,泉城廣場,趵突泉,五龍潭公園,大明湖,都是濟南的著名景點。
主題
魅力泉城,騎跡泉城
我們就是喜歡創造騎跡
宗旨
我們要用我們的身體力行把我們對泉城的熱愛清清楚楚的詮釋出來。同時宣傳這種綠色環保的方式,(我們協會的宗旨是啥來的?)
意義
一、這次騎行的距離屬于中間,我們要慢慢適應橋長時間的騎行,為以后參加大型活動做準備
二、在濟南讀大學,濟南又是全國文明的泉城,我們希望用自己的方式,游遍濟南
三、我們要把這種綠色環保的方式真正的宣傳起來,低碳,環保。綠色
四、增強我們協會的影響力,增加與其他學校的交流
五、增進協會成員的友誼,大家難得聚在一起,希望通過活動,激發成員之間的互幫互助的精神,和團隊意識。
活動時間20年4月24日
參加人數以四月二十四號出行人數為準
活動費用這次活動為中程活動,只需自備飲用水,帶足餐費
前期準備20年3月21日~20年4月24日
1、資料準備
由秘書處負責整理資料,確定路線,制定完善的活動策劃書,上交活動申請。
2、體能積聚
周一至周五在學校操場晨跑,周六在學校后山集體登山
路線及行程安排
我們車隊以10km/h的速度前行,以國道104為主行線。途徑馬鞍山,女院老校區,泉城公園,千佛山,泉城廣場,趵突泉,五龍潭公園,到達大明湖為最后一站,然后返程。
具體行程安排
7:30從西門出發
8:30到達達黨家莊鐵軌處
9:40到達經十路與南辛莊街交匯路口
10:00到達馬鞍山
10:40泉城公園
11:00——12:00就餐
12:30到達千佛山
1:30泉城廣場,趵突泉公園
3:00大明湖
4:20返程
5:30國道104與南辛莊街交匯路口
6:40黨家莊鐵路處
7:40到學校。結束活動。
可行性分析
1、正值春季,適合郊游,根據天氣預報推測天氣晴好,適合騎行
2、屬于近距離騎行,活動臉不大,不會出現隊員身體不適,適合初行者的體制
3、路況較好,不需要爬坡,多為公路,
4、前期準備充分。
文娛活動策劃方案 篇4
為展示機關干部風采,豐富職工文化生活,不斷增進友誼,提高機關干部凝聚力,街道機關工會準備在中秋節暨國慶節前夕舉辦“雙節同慶機關干部趣味比賽”。
活動主題:和諧、友誼、進步
活動時間:9月下旬
活動地點:
比賽項目:
第一項:共同進步(雙人跳繩)
比賽規則:一男一女為一組,同跳一付單人跳繩,一分鐘內跳的最多的那組獲勝。
獎項設置:一等獎2名;二等獎2名;紀念獎12名。
參加人數:每個工會小組4名,共16人。
第二項:擠眉弄眼(吃餅干)
比賽規則:參加人員把餅干放在自己額頭上,用自己的臉部肌肉把餅干移到嘴里吃掉。一分鐘之內吃的數量多的獲勝。掉落的不計數,用手幫助的不計成績。
獎項設置:抽簽分兩輪比賽,每組取一等獎1名。
共計一等獎2名;紀念獎6名。
參加人數:每個工會小組4名,共16人
第三項:吹球入碗
比賽規則:在桌上放五個碗,都裝滿水,從第一只碗開始吹乒乓球,一直吹到第五只碗,誰吹的時間最少,就算獲勝。
獎項設置:抽簽分2輪比賽,每組取一等獎1名;紀念獎3名;
共計一等獎2名,紀念獎6名.
參加人數:每個工會小組2名(不限男女),共8人。
第四項:爭先恐后(推球)
比賽規則:將2根接力棒末三分之一處交叉綁緊,手握較長的一段叉開作剪刀狀,用另一端的豁口叉住一只籃球,發令后,迅速推球向前跑,至小紅旗處繞過返回,先到的小組獲勝。
獎項設置:抽簽分2輪比賽,第一、二輪預賽獲勝小組進入決賽,未進入決賽小組獲紀念獎。決賽獲勝小組一等獎,另一小組獲二等獎。共計一等獎4名,二等獎4名,紀念獎8名。
參加人數:每個工會小組4名(不限男女),共16人。
文娛活動策劃方案 篇5
活動設計背景
《小馬過河》是許多人聽著它長大的,這是一個經典而又富有教育價值的故事文本。于是我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和實際發展水平,將這個故事納入了教學計劃。故事講述了小馬幫媽媽把麥子馱到磨坊去的故事,在途中遇到了一條小河,不知是深是淺,最后在媽媽的指引下安全過河。語言生動、簡潔,符合大班幼兒語言學習的特點。大班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還不成熟,注意力也容易分散,因此在活動中我采取了利用課件吸引幼兒的注意力,還利用生動的頭飾讓幼兒進行角色扮演,從而使幼兒在活動中體驗到語言的快樂,創造語言環境讓幼兒大膽的說,有說的欲望。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及情節發展,并嘗試講述畫面中的故事。
2、教育幼兒遇事動腦筋、想辦法
3、認識漢字“馬”“牛”“松鼠”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學習讓幼兒懂得遇事要想辦法,動腦筋。
活動準備
頭飾、圖片、字卡、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師:小朋友們見過馬嗎?
幼:見過
師:那么馬是怎樣跑的呢?
2、幼兒集體學一學馬兒跑。
3、引出故事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關于馬的故事,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欣賞。
二、觀看課件,理解故事內容。
1、完整欣賞課件《小馬過河》。
2、認識漢字“牛”“馬”“松鼠”。
(1)師:故事中出現了哪些小動物?
幼:馬、牛、松鼠
(2)教師出示圖片嗎、牛、松鼠,并依次出示相應的漢字。
(3)集體認讀“馬”“牛”“松鼠”,并用馬、牛組詞。
3、提問:故事中小馬遇到了什么困難?
4、欣賞課件前半部分(開頭—牛伯伯說可以過去)
(1)師:故事中小馬去干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難?
幼:去幫媽媽送麥子,小河擋住了它的去路。
(2)師:當小馬不知道怎么辦的時候,碰到了誰?
幼:牛伯伯
(3)師:小馬對牛伯伯說了什么?
幼:牛伯伯河水深嗎?
(4)師:牛伯伯是怎么回答的?
幼:水很淺,剛過小腿
(5)師:小馬聽了牛伯伯的話后是怎么做的?
幼兒自由說,過河/沒過河
(6)師:到底小馬聽了牛伯伯的話過河了沒有,我們接著往下看。
5、欣賞課件后半部分
(1)師:當小馬準備要過河的時候誰來了?
幼:小松鼠
(2)師:小松鼠對小馬說了什么?
幼:別過河,河水會淹死你的,昨天我的一個小伙伴就掉進河里淹死了。
(3) 師:小馬聽了小松鼠的話后又是怎么做的?
幼:回去找媽媽
(4) 師:媽媽對小馬說了什么?
幼:那條河到底是深還是淺,你自己去試了嗎?
(5) 師:聽了媽媽的話,小馬最終過河了嗎?
幼:過河了
6、理解高、矮,深、淺不是固定不變的
(1)師:小馬通過自己的嘗試最終趟過了小河,為什么同樣一條河,牛伯伯說水淺,小松鼠說水深呢?
幼:牛伯伯高,小松鼠矮
(2)師:同樣一條河,牛伯伯高所以說水淺,小松鼠矮所以說水深。
(3)師小結:高、矮,深、淺不是固定不變的,它是隨著一個事物與另一事物相比較而變化的。
三、看圖講述故事
1、師:剛才小朋友們都觀察的非常認真,請小朋友看著圖片和老師一起把故事完整的講述一遍,好嗎?
2、看圖片講述故事一遍,注意動物之間的對話。
四、故事表演
1、出示動物頭飾吸引幼兒興趣。
師:老師還準備了小動物的頭飾,讓我們戴著頭飾把故事表演一遍好嗎?
2、要求:表演的時候說清楚動物之間的對話。
3、教師與個別幼兒表演一遍。
4、幼兒表演。
5、每組表演完后教師及時給予小結,讓幼兒體驗到高、矮,深、淺。
五、活動小結
1、師:小馬通過自己親身去體驗,最終趟過了小河,把麥子送到了磨坊,通過學習《小馬過河》這個故事,我們學到了什么道理?
2、幼兒自由說。
3、師小結:碰到事情不但要多想一想,還要試一試,這樣才能增長聰明才干。
4、活動結束。
讓我們回教室繼續表演故事
教學反思
本節活動,我以童話“小馬過河”為背景,組織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提問、課件讓幼兒對故事有更好的理解,通過分段欣賞讓幼兒有更大的想象空間,我想,幼兒的創造力是無窮的,幼兒一定會非常喜歡,在活動的后半部分,我設計了讓幼兒進行角色扮演,通過自己親身的去體驗去感受,才能更加清楚地理解故事中的內容,幼兒的表演的欲望很強烈,把活動推向了__。通過活動的層層深入,幫助幼兒對故事內容有了完整地理解,活動中幼兒的情感得到滿足,提問促進幼兒積極動腦,體驗語言活動帶來的樂趣。通過本次活動是我在幼兒語言教學上有了新的收獲,不僅要給幼兒創設一個寬松的語言學習環境,教師的引導作用,以及教師的及時總結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