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歲左右的親子游戲方案
親子游戲是在很大一方面促進了家長和孩子之間的關系,忙碌時候的適當放松不僅有益于身心健康,還有益于增加感情,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為你整理的十歲左右的親子游戲方案,希望對你有用!
十歲左右的親子游戲方案1
活動目標:
幫助家長創造與孩子間的交流、交往平臺,促進兒童健康成長。
參加人員:三(2)、三(3)、三(5)班全體家長、學生、班主任、體育教師、當天下午有課的科任老師。
活動地點:學校籃球場、足球場。
活動時間:20xx年12月8日(星期三)下午14:30--16:40
活動組織:
總指揮:曾見陽 活動協調:鄧煥金
組織組長:溫惠君 組織人員:唐東成、何小平、
陳少巖、各班主任(場地布置、活動組織)
后勤保障:謝東紅、劉微蘭(飲用水、禮品領取)
安全保障:黃光威、黃文金(預防受傷)
活動過程:
一、 家長到校,到禮堂集合。學校作動員講話。
二、 各班組織家長、學生到指定的場地集合,由班主任公布活動內容、規則,指導開展活動。
三、親子活動游戲(以班為單位)
1、協同運送籃球
游戲方法:家長與學生手持2根木棒托著籃球,從起點運送到終點,先把籮筐內的球運送完為勝。
分組方法:每次分6組同時進行比賽
活動地方:籃球場
活動材料:籃球18個、籮筐10個,木棒12根。
2、二人三足
游戲方法:家長與孩子并排站在起跑線后,兩人內側的兩只腿要用繩綁住,教師發令后必須繞過標志物才能返回。以先跑完的隊為勝。
活動地點:足球場
游戲規則:綁腿的布條不能松,必須兩個人同時跑。
分組方法: 2人一組,共分6組同時進行比賽,父子或母子配合。
3、拋接毽球
游戲方法:家長和孩子各自站在相對的兩頭,孩子拿著6個毽球拋到家長手持的塑膠桶那里;然后雙方調換位置,12個毽球拋完游戲就結束。以接到的毽球數多的隊為勝。
活動地點:田徑場
分組方法: 2人一組,共分6組,父子或母子配合。
活動材料:毽球36個、塑膠桶6個
4、穿越障礙救人接力
游戲方法:孩子先站在對面,家長跑步穿過障礙到達孩子處,手牽手2人同時再次穿越障礙跑回終點,最快到達者為勝。
活動地點:田徑場
活動材料:跨欄架6個
清湖小學德育處
十歲左右的親子游戲方案2
活動目標:
1.通過和家長的一起游戲,增進幼兒與家人之間的情感。
2.加強家園聯系,增加教育的透明度,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
3.培養孩子積極參加集體活動,愿意在校園環境下學習, 體驗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時間:x年8月30日(8:30-----10:30)
活動地點:大三班教室
參加對象:全體幼兒和家長、班級老師和阿姨。
活動一:游戲《吹乒乓球》
活動目標:
1. 在游戲中鍛煉幼兒的肺部力量。
2. 在游戲中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乒乓球六只,桌子六張,吸管、杯子若干。
游戲玩法:
1. 根據人數,將幼兒分組游戲。
2. 家長用吸管將水從一個杯子中吸到另一個裝有乒乓球的杯子中,幼兒將浮起的乒乓球吹出杯子外面。
3.同組中最先吹出乒乓球的家庭勝利。
活動二:親子游戲《搶椅子》
活動目的:
1.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增添家庭的歡樂氣氛。
2.讓孩子能聽指令游戲。
活動準備:椅子若干把比參賽人數少一
游戲玩法:
把椅子(比人數少一)背靠背圍成圈放好,參賽者圍著椅子朝一個方向跑。音樂一停,參賽者立即搶椅子坐下,搶不到椅子的人算輸,然后搬一把椅子下去,游戲重新開始,堅持到最后的為贏。
如何應對十歲的孩子
10歲娃已經有了很強的道德觀。這道德觀的標準不但來源于父母師長的教誨,也來自于孩子自我內心的判斷。他在乎誠實,在乎公平。他認為偷竊和說謊是很讓人不屑的事情。
不過,雖然他說起來頭頭是道,實際做起來卻不一定能達到自己說的標準。比如,雖然他大體上是誠實的,但常常會隱藏部分事實。他也懂得了用善意的謊言來避免某些傷害,保存某些人的顏面。如果母子關系融洽,孩子容易自己和媽媽說他已經做過的壞事。
他的最大特點是善解人意、友好親善。他們不但對父母敬愛和佩服,對朋友也和睦相處。在這個年齡階段,他對事物的感受多半是平和而美好的。
通常,他是快樂的,因為他對自己抱持肯定的心態。他已經十分了解自己的“優缺點”,愿意表現出自己的最好。
他不但愛父母,也愛家中的一切,愛和家人一起活動,覺得自己的家是最好的。他愿意順從父母的管教,因為他認為他仍然需要依賴父母對事情曲直是非的判斷。
從10歲開始,“家庭”對孩子有了真正的意義。這時的媽媽的地位,又回到了5歲光景,成為孩子世界的中心。他不但依賴媽媽,而且尊敬甚至崇拜媽媽。他特別希望媽媽隨時在身邊,愿意和媽媽聊聊他學校和朋友之間的事情。他很能接受媽媽對他的期望,也樂意表達對媽媽的感情。
爸爸也是非常重要的,有時候爸爸的地位甚至會超過媽媽。媽媽是朋友,爸爸是偶像。由爸爸帶著一起打球、旅游,甚至隨意逛逛,都是他最喜歡的家庭活動。
和兄弟姐妹的沖突,通常是弟妹惹事生非,知道他忍無可忍時出手。父母處理這類糾紛是一定要查明事實秉公處理,給孩子一個“公平”,也讓孩子通過這些糾紛學得做人的道理。
“重要他們保持公平”,“不要管得太緊,也不要管得太松”,是他最喜歡的管教方式。
朋友也是10歲娃的最愛。他們幾乎每天都想帶同學回家玩。交友時他看重的是對方是否值得信賴。朋友圈還局限于附近鄰居或班上同學。男孩愿意表現得和同性朋友相似,和朋友保持一致;女孩間則多些糾紛與和好。與朋友相處時,公平是個重要的尺碼,他不但盡力做到對朋友公平,也要求朋友公平對待他。
“其他人會怎么想”,是10歲娃很在意的事情。
雖然他比過去平和、合作很多,不過生氣的時候,還是很有爆發力的。在學校里,10歲娃大都有很強的學習欲望,甚至不愿意請假以免耽誤功課。他特別喜歡背誦,而較少進行思考性的工作;喜歡接受事物的本貌,而不太愿意去推論。如果這時他背誦大量的詞匯,對他以后的思考會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