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老師活動主題方案設計(精選5篇)
幼兒園中班老師活動主題方案設計 篇1
活動名稱:
學習3的組成。
活動目標:
1、教幼兒學習3的組成,會正確認識分合式。
2、讓幼兒學習用教為清楚的語言表達分和合的過程,初步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活動準備:
1、教具 玩具熊1個玩具香蕉3個 香蕉卡片3個。
2、學具 人手一份材料紙 蠟筆和若干記號筆。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1)教師以故事的形式引出3可以分成2和1,1和2合起來是3。例:今天的小熊家里來了兩位客人小貓,(出示玩具熊和貓),小熊拿出了幾個香蕉來招待客人呢?(3個),小熊送給小熊1個香蕉,送給小貓2個香蕉。同時用語言表述:3個香蕉可以分成1個和2個,可是小貓說了他們不愛吃香蕉,于是就把香蕉還給了小熊,現在小熊的手里有幾個香蕉呢?并用語言表述:1個香蕉和2個香蕉合起來是3個香蕉,最后,教師在黑板上貼上卡片香蕉和數字,表示上述分和過程,同時出示分和符號“^”,向幼兒說明分合號及其用途,講解分合號的使用方法,并教幼兒正確用語言表達3可以分成2和1,1和2合起來就是3。
(2)啟發幼兒學習用口語表述其分和關系。3可以分成2和1,`1和2合起來就是3。教師出示3個塑料球和2個盤子,問:“要把3個球放在2個盤子里,并且每個盤子里都有球,應該怎么放呢,引導幼兒說出3可以分成2和1 ,再用同樣的方法把兩個盤子的球合起來,表述稱:2和1 合起來就是3。
2、小組活動。
第一、二組,點子房子圖。
第三、四組,涂顏色。
第五、六、七組,填空缺。
3、活動評價。讓幼兒根據展示自己做的材料紙進行討論。
執教蔡艷虹。
幼兒園中班老師活動主題方案設計 篇2
六月,父親節翩然而至。人生中很多東西,不可能永遠地存在可是您給我的愛卻是永恒。
父親用厚實的臂膀支撐著整個家庭;父親用親情溫暖著孩子的心靈;憶昨日仿佛自我還是個孩子,現如今自我卻已為人父,在這個屬于您的節日里__幼兒園的教師和孩子們誠邀您加入到我們父親節專題活動中來,咱們一齊來重溫兒時的記憶、一齊來與孩子學習、一齊與孩子們游戲,一齊來做孩子們最好的伙伴吧!
一、節日的由來
世界上的第一個父親節,1910年誕生在美國。1909年,華盛頓一位叫布魯斯—多德的夫人,在慶賀母親節的時候突然產生了一個念頭:既然有母親節,為什么不能有父親節呢?多德夫人和她的5個弟弟早年喪母,他們由慈愛的父親一手養大的。許多年過去了,姐弟6人每逢父親的生辰忌日,總會回想起父親含辛茹苦養家的情景。在拉斯馬斯博士的支持下,她提筆給州政府寫了一封措辭懇切的信,呼吁建立父親節,并提議將節日定在6月5日她父親生日這天。州政府采納了她的提議,倉促間將父親節定為19日,即1909年6月第3個星期日。翌年,多德夫人所在的斯波堪市正式慶祝這一節日,市長宣布了父親節的文告,定這天為全州紀念日。以后,其他州也開始慶祝父親節。為了使父親節規范化,各方強烈呼吁議會承認這個節日。1972年,尼克松總統正式簽署了建立父親節的議會決議。這個節日最終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了下來,并一向沿用至今。
二、活動目標
1、讓幼兒明白6月的第三個星期天是父親節,理解爸爸的辛苦和工作。
2、讓幼兒學會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體諒關心父母,與父母和諧相處。從此刻做起,從點滴做起,以實際的行動來回報父母。
3、經過游戲活動增進幼兒與父親間的感情,讓爸爸明白自我在孩子們心目中的位置,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留點時間陪伴孩子,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留下更多完美的回憶。
三、活動時間:
20__年6月__日————中班、小小班
20__年6月__日————大班、小班
上午八點準時開始(場地有限,每位幼兒僅限一名家長參與,無特殊情景盡量由爸爸參與)
四、活動流程:
8:00—8:30晨間鍛煉、早操比賽觀摩活動。
9:00—10:20班級教學活動觀摩。
10:20—11:00戶外活動:親子水槍大戰
1)團體大合唱《我有一個好爸爸》
2)體能熱身
3)堡壘大戰
4)野人舞
5)親子自由大戰
五、溫馨提示
1、水槍大戰需要家長朋友為寶貝們準備水槍一把,如若家里有泳衣、潛水鏡、太陽鏡或帽子的都能夠帶來幼兒園以便于孩子們更好的開展游戲活動。
2、活動當天請爸爸們穿上便于活動的休閑裝與涼鞋,并請參與活動的爸爸們帶一套衣物以便大戰后更換。
3、活動當天請給孩子們穿上整齊的園服、研究到后期游戲環節提議鞋子穿涼鞋。
4、幼兒書包內請家長給孩子們準備好更換的衣物。孩子帶入園的眼鏡、帽子等物品請寫上名字、班級以免混淆。
幼兒園中班老師活動主題方案設計 篇3
秋季
一、語言:秋的水果
黃澄澄的梨子,紅彤彤的蘋果,金燦燦的香蕉,亮晶晶的葡萄,秋娃娃鉆進了果園,水果熟了,水果香了!
二、綜合:水果多又多
幼兒介紹自我帶來的水果,引導他們用一些形容詞來描述水果;給水果分類。
三、科學:甜甜的柿子
引導幼兒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比一比、嘗一嘗,了解生熟柿子的顏色、手感等各有不一樣,嘗一嘗不一樣品種柿子的口味等。
四、綜合:秋游玄武湖
引導幼兒觀察秋天的美景,感受團體郊游的歡樂。
五、音樂:蘋果
紅蘋果呀綠蘋果,一個一個摘下來。我們喜歡吃蘋果,多吃蘋果身體好。
六、美術:給水果寶寶穿衣服
水果涂色、用油泥做水果、裝飾水果等。
七、體育游戲:摘果子
練習縱跳觸物。
幼兒園中班老師活動主題方案設計 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過馬路的安全規則。
2、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形式:集體活動
活動準備:交通指示燈圖片、行人過馬路的圖片
設計意圖:
1、教師出示交通指示燈的圖片。提問:“這是什么?你在哪里見過?”
2、教師出示行人過馬路的圖片,提問:“他們是怎樣過馬路的?誰做的對?”
3、請幼兒之間進行討論:自己對紅綠燈的認識。
教育反思:
孩子們對交通安全有一定的認知,能較客觀的認定其他人行為的對與錯。在活動中,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有很大的進步,尤其是對于自己比較了解的事情,語言的條理性很強。由此可見,知識經驗的積累對幼兒的思維、語言發展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幼兒園中班老師活動主題方案設計 篇5
設計思路:
有一次,小朋友在自由活動時,同事把一些錢還給我。一個小朋友看見了就說:“我媽媽也有這50元錢。”這一下,大家說開了,“我媽媽還有100元錢。”“我爸爸還有外國錢。”我馬上與孩子討論起來。于是我與孩子一起收集各種各樣的錢,開始探索各種錢的特點。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講講各種錢幣中,鼓勵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
2、在了解錢用處的基礎上,讓幼兒懂得從小節約用錢,并激發幼兒關心他人的情感。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與實驗,激發幼兒主動探索的積極性。
活動準備:
10元以內各種紙幣、硬幣、外國錢、古代的錢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出話題
1、師:最近,我們小朋友一起帶來各種各樣的錢,現在請你來告訴大家,你認識了哪些錢?
(幼兒大膽發表)
2、師:今天我們班里開了三個娃娃銀行,請大家到銀行里看看有哪些錢?錢是怎樣的?
二、幼兒自由觀察
1、你看到哪些錢?
(幼兒積極講講看到的錢,老師隨機引導)
幼兒再次觀察錢的秘密。
2、你發現錢有什么秘密?
3、還有什么看不懂,請大家看來幫忙。
(幼兒大膽提問,老師與同伴一起幫忙。)
三、錢的用處
1、錢有什么用?
2、你們猜猜老師今天帶來這些錢派什么用?
(老師出示報紙直接告訴幼兒,激發幼兒關心他人的情感)
3、幼兒排隊捐錢。
活動延伸:
那這個箱子怎么寄出去?
(下次我們一起來想辦法)
活動反思:
小朋友們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是有益于身心的。能引導教育好孩子是幼兒教師的職責更是家長的義務。及時做好與家長的溝通,希望家長做好配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