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禁煙工作實施方案(精選3篇)
小學禁煙工作實施方案 篇1
為深入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在全國各級各類學校禁煙有關事項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加強我校控煙禁煙工作,消除和減少煙草煙霧危害,保障學生及教職工的身體健康,不斷拓展健康教育的內涵,努力營造無煙、健康、環保的良好氛圍,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 禁煙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隋書生
副組長:李百軍 曹金花 李志杰
成 員:夏全民 張秀芬 劉慶川 蓋學義 尹士幸 魏瑞霞
曹麗紅 張偉軍 宋 華 于麗霞 王忠營 卞海衛
王 峰 黃增強 燕全欣 武 鵬 王文英
各年級部德育主任
領導小組下設兩個工作小組:
1.教職工禁煙工作小組
組 長:曹金花
副組長:卞海衛
成 員:各處室主任 各教研組組長 李美麗 宋 霞
2.學生禁煙工作小組
組 長:李志杰
副組長:張偉軍 黃增強
成 員: 年級部德育主任 各班主任
各工作小組成員要緊密配合積極開展禁煙工作,定期召開工作小組會議,安排布置禁止吸煙活動的檢查和落實工作,及時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整改。對嚴重違反禁煙規定的,由禁煙工作領導小組進行處罰。
二. 禁煙工作的教育宣傳。禁煙工作的宣傳由校務部、工會、德育處、團委、校醫室具體負責。
1.加強宣傳,創造良好的禁煙氛圍。為了提高全校師生對吸煙有害健康的認識,首先組織教師認真學習上級文件精神,利用班團會活動時間組織學生認真學習“守則”“規范”,向學生講明煙草危害性、不嘗試吸煙、勸阻他人吸煙、拒絕吸二手煙等禁煙行為。通過學習,提高學生對禁煙的認識,人人參與禁煙活動,自覺抵制煙害,創造良好的禁煙氛圍。
2.在學校醒目位置設立禁煙標志,辦健康教育專欄,利用黑板報、校園網站宣傳禁煙法規,通報吸煙狀況,介紹吸煙對健康的危害,對社會的不良影響。
3.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禁煙網絡,學校要在凈化學校環境的同時,將禁煙活動逐步延伸到家庭、社會。召開家長會,向家長宣傳吸煙的危害,要求家長不當著孩子的面吸煙,及早戒煙,教育學生不吸煙,卡住學生買煙經濟來源。通過宣傳,讓更多的人知道學校是禁煙學校,共同為學生創造優美舒適的學習環境,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
三. 積極創建無煙學校
1.校園內(包括建筑物內,操場等室外區域)無人吸煙,校園內無煙蒂、無吸煙者。
2.校園內重點區域,如大門、教學樓、行政樓、實驗室、會議室、教師辦公室、圖書閱覽室、樓道、衛生間等有醒目的禁煙標識。
3.校園內不設置吸煙點,不擺放煙具。
4.校園內禁止出售煙草制品。
5. 不給客人敬煙,客人遞煙婉言謝絕并勸客人不要吸煙。
四. 吸煙處罰措施
1.嚴禁學生在校內任何地方吸煙,若發現學生吸煙一次者,在班上進行嚴肅批評教育并扣除班主任過程評價考核成績10分,給予吸煙學生記大過處分。
2.凡有吸煙行為的學生,該班級不能評為優秀班集體,班主任不能評為優秀班主任。
3. 凡有吸煙行為的學生,不能評為三好學生,不能享受各種經濟資助。
4.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各處室主任負責本處室的禁煙工作,各教研組組長負責本教研組教師的禁煙工作。
5.若發現教職工吸煙一次,批評教育并處罰20元;吸煙兩次,批評教育并處罰50元;吸煙三次者,全校通報批評并處罰100元,年內不能評優。
6.教職工辦公室內若發現吸煙現象,在全校通報,本處室或教研組不能評優。
五. 監督檢查
1.工會、值周帶班領導負責各處室及教師辦公室的檢查。德育處、團委和督導教師負責各教學樓內的檢查及校園環境的檢查。
2.對檢查出學生吸煙的由學生禁煙工作小組處理,教職工吸煙的由教職工禁煙工作小組處理,并報值周督察領導。
3.檢查分定期檢查、隨機檢查、日常督查,對不遵守禁煙規定的辦公室及相關人員提出勸阻,并認真作好記錄。
小學禁煙工作實施方案 篇2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株洲市創建衛生城市實施方案》,結合學校的實際,改善育人環境為手段,以強化全體師生衛生意識為工作重點。全面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和師生的健康水平。做到科學管理、全員參與,努力完成我園各項衛生工作的目標和任務。
二、完善創衛機構和相關制度建設。
1、進一步健全領導機構,堅持一把手領導下的各部門工作負責制,明確工作任務和責任人,健全組織機構,層層抓落實。
2、加強宣傳。利用多種途徑,宣傳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宣傳衛生健康的基本知識,形成良好的-氛圍,促進良好文明習慣的養成。
3、保障經費。確保一定的經費作為后盾,提供經費、器材、工具等保障。
三、環境衛生保潔方面
1、堅持各班衛生每日一大掃,上下班一小掃,周五進行衛生大掃除,每月進行衛生大整治活動。
2、每月組織一次全園大掃除,并進行聯合檢查,及時公布評比結果。
3、倡導校園文明行為,引導學生養成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
4、及時發現糾正學生中的不文明行為,提高學生自我教育、管理的能力。
四、健康教育方面
1、定期出好“健康知識宣傳專欄”,向家長宣傳衛生保健知識,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
2、按計劃進行衛生知識講座,傳授季節性、流行性疾病的防治知識,特別是對結核病的防治和宣傳。
3、健康教育開課率100%,按要求做到有計劃、有備課,定期檢查
4、教師嚴格按照教學要求進行備課,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5、認真做好學生健康教育知識的傳授教育,確保健康知識及格率100%以上,知曉率80%以上。
五、加強食堂管理。
1、加強食堂管理,健全食堂網絡,設立相關的獎懲制度,同時根據有關規定,督促炊事員參加衛生知識學習和體檢,做到三證齊全,健全食堂衛生消毒、驗收制度,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
2、嚴格把好食物采購關,對購買食品有專人驗收,并認真填寫驗收清單,然后方可清洗加工。
3、炊事員加工時必須做到原料清洗干凈,生熟食品及成品、半成品分開,避免交叉感染。
4、餐具、用具天天進行消毒,同時經常保持食堂環境的整潔,做到無"四害"。
六、疾病防治方面
學習貫徹《傳染病防治法》,進一步做好以結核病、肝炎、傷寒為重點的疾病防治工作,認真落實防治措施。配合有關部門做好預防接種,發現傳染病,馬上嚴格進行隔離,采取相應的消毒措施,避免疾病的蔓延。
小學禁煙工作實施方案 篇3
為貫徹落實省財政廳、監察廳、審計廳《關于全面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實施意見》(財會(20xx)212號)文件精神,進一步指導和促進我單位開展內部控制建立和實施工作,根據財政廳《關于開展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工作的實施意見》(財會(20xx)1031號)要求,結合我單位實際,提出如下工作方案:
一、內控評價工作的總體目標
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是指單位在開展內部控制建設之前,或在內部控制建設的初期階段,對單位內部控制基礎情況進行的“摸底”評價。通過開展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工作,明確單位內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和重點內容,圍繞重點工作開展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同時,發現單位現有內部控制基礎的不足之處和薄弱環節,通過“以評促建”的方式,推動我單位于20xx年底前如期完成內部控制建立與實施工作。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全面性原則。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應當貫穿于單位的各個層級,確保對單位層面和業務層面各類經濟業務活動的全面覆蓋,綜合反映單位的內部控制基礎水平。
(二)堅持重要性原則。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應當在全面評價的基礎上,重點關注重要業務事項和高風險領域,特別是涉及內部權力集中的重點領域和關鍵崗位,著力防范可能產生的重大風險。單位在選取評價樣本時,應根據我單位實際情況,優先選取涉及金額較大、發生頻次較高的業務。
(三)堅持問題導向原則。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應當針對單位內部管理薄弱環節和風險隱患,特別是已經發生的風險事件及其處理整改情況,明確單位內部控制建立與實施工作的方向和重點。
(四)堅持適應性原則。內空制基礎性評價應立足于單位的實際情況,與單位的業務性質、業務范圍、管理架構、經濟活動、風險水平及其所處的內外部環境相適應,并采用以單位的基本事實作為主要依據的客觀性指標進行評價。
三、主要任務
(一)組織動員。我單位應當于20xx年1月,全面啟動我單位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工作,研究制訂具體實施方案,精心組織我單位積極開展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工作。
(二)開展評價。我單位應當于20xx年3月底前,按照本實施辦法的要求,以《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為依據,在單位主要負責人的直接領導下,按照《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指標評分表》及其填表說明(見附件2和附件3),組織開展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工作。
(三)評價報告及其使用。我單位應將包括評價得分、扣分情況、特別說明項及下一步工作安排等內容在內的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報告向單位主要負責人匯報,以明確下一步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重點和改進方向,確保在20xx年底前順利完成內部控制建立與實施工作。我單位可以將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得分與同類型其他單位進行橫向對比,通過對比發現我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不足和差距,并有針對性地加以改進,進一步提高內部控制水平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