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學生讀書的活動方案(精選3篇)
關于中學生讀書的活動方案 篇1
一、活動主題:
點燃讀書激情,共建書香校園。
二、活動目的:
1、讓學生養成“愛讀書、會讀書、讀好書”的好習慣,引導學生達到從“閱讀”到“悅讀”的境界,引導學生書香相伴成長。
2、開辟語文學習的更廣闊的天地,提高語文能力和人文素養,構建有特色的書香校園文化,構建最理想的成長文化生態。
三、活動口號:
悅讀經典,潤澤心田
讀高雅書,做高尚人。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讀書好,讀好書,好讀書。
與經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同名著為伴,塑造美好心靈。
四、主要工作及活動內容:
(一)、宣傳發動階段:(3月21日—27日)
1、國旗下講話——《最是書香能致遠》。
2、讀書節開幕致辭——校長室
3、營造氛圍:掛條幅,出“讀書”為主題的黑板報。
4、建班級圖書角。
5、向七八年級學生發放《中學生推薦閱讀書目》。
(二)、活動實施階段:(3月28日—4月24日)
1、課前誦讀經典
語文課課前改課前歌為誦讀經典(《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等)。(各班主任負責落實,語文老師協助)
2、主題班會:我和我讀的書
時間:第十周周二;負責人:政教處、各班主任。
3、沐浴陽光,齊誦經典
時間:第八周;負責人:楊克坦
4、講故事比賽
時間:第八周周二;參加對象:七年級;負責人:林彬彬老師。
5、“書香伴我成長”演講比賽
時間:第十周周一;參加對象:八年級;負責人:葉友寶老師。
6、語文知識競賽
時間:第九周周一;參加對象:九年級;負責人:付新新老師。
7、讀書小報評比
時間:第十周周四;參加對象:七年級;負責人:林為慶老師。
8、經典讀后感征集(《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
時間:第十一周周二;參加對象:八年級;負責人:曾麗芳老師。
9、現場作文比賽
時間:第十一周周一;參加對象:九年級;負責人:李麗娟老師。
10、書香班級評比(教務處、政教處)
(三)、評比表彰階段:(4月25日—5月1日)
1、評比班、校兩級“讀書之星”。
2、“書香班級”驗收評比 。
3、讀書節活動成果展示(手抄報、優秀作品展),
4、表彰獎勵優秀團體。
五、注意事項:
1、要提高對本次“讀書節”活動的認識,要把它作為營造“書香校園”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要創新活動內容和形式,提高活動的實效性。
2、校宣傳欄、廣播室等宣傳工具要為讀書節服務,各宣傳員要及時報道信息,使讀書節活動既轟轟烈烈又扎扎實實。
3、教師是學生的表率,要用老師的讀書去影響學生,用自己的愛好去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在讀書節期間,每位老師精讀名著,做好讀書筆記,寫讀后感,教育隨筆。
4、語文教師和班主任要做好配合工作,任課老師積極參與,認真組織好各種形式的班級讀書活動。各班要在學校讀書節活動方案的基礎上,制定班級“讀書節”方案,創造性地開展一些小型的形式各異的班級活動。
5、有相關負責人制訂具體活動方案。
關于中學生讀書的活動方案 篇2
一、活動目的
為扎實深入開展讀書活動,營造“書香校園”良好氛圍,培養學生“愛讀書、讀好書、會讀書”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寫作水平,讓學生充分體驗“我閱讀,我快樂,我成長”,根據學校讀書的活動要求,學校特舉辦學生讀書征文比賽。
二、活動主題及內容
圍繞“讀書立志成才”主題,學生通過閱讀指定的文章,寫出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與別人分享閱讀所帶來的快樂。
三、活動對象
七至九年級學生參加比賽。
四、評獎辦法
設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5名
五、評分標準
能圍繞指定的文章寫心得體會,主題鮮明,能聯系個人實際談體會,體會深刻,語句通順流暢。
驛城區板橋鎮初級中學
20xx.5
“讀書立志成才”讀書征文比賽評分細則
總分:100分
一、內容:40分
二、表達:30分
三、發展等級:30分
內容:
一類文(40-31分)
標準:
1、切合題意(在整體上圍繞主題,既寫出明顯的反差又顯示內在聯系)
2、中心突出(緊緊圍繞主題構思)
3、內容充實(材料豐富能夠充分表現主題)
4、感情真摯(文章真誠、懇切、感人)
二類文(30—21分)
標準:
1、符合題意(在整體上圍繞主題)
2、中心明確(能夠圍繞主題)
3、內容較充實(材料基本能夠表達主題)
4、感情真實(文章樸實自然,不造作)
三類文(20—11分)
標準:
1、基本符合題意(對主題的理解和表達稍有偏差)
2、中心基本明確(有中心但部分材料偏離中心)
3、內容單薄(部分材料不足以表現主題)
4、感情基本真實(文章有造作痕跡,但總體較自然)
四類文(10—0分)
標準:
1、偏離題意(只有只言片語涉及到主題)
2、中心不明或立意不當(沒有明確主題或脫離話題選材之意)
3、沒有什么內容(所選材料不能表達主題)
4、感情虛假(文章矯揉造作)
▲表達
一類文(30—24分)
標準:
1、符合文體要求(文體特征鮮明)
2、結構嚴謹(銜接緊湊,過渡自然,前后一致,首尾呼應,段落劃分恰當
3、語言流暢(句與句之間銜接自然合理,句意準確連貫,句式選擇得當)
4、字體工整(字體書寫美觀)
二類文(23—16分)
標準:
1、基本符合文體要求(文體特征明顯)
2、結構完整(有頭有尾,分段合理)
3、語言通順(有1至2處語病但不影響語意表達)
4、字體較工整(字體規范)
三類文(15—8分)
標準:
1、大體符合文體要求(能夠分辨出文體類型)
2、結構基本完整(段落劃分及文章脈絡有一些缺乏)
3、語句基本通順(有3至4處語病但對語句表達并無很大影響)
4、字跡清楚(字跡容易辨認)
四類文(7—0分)
標準:
1、不符合文題要求(雜亂無章不成文體)
2結構混亂(段落劃分以及文章脈絡有嚴重缺陷)
3語言不通順,語病多(語病達5處以上且影響語意表達)
4字跡潦草難辨(影響閱讀)
▲發展等級:
一類文(30—24分)
標準:
1、深刻(能夠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揭示問題產生的原因,觀點具有啟發作用)
2、豐富(材料豐富,形象豐滿,意境深遠)
3、有文采(詞語生動,句式靈活,善于運用修辭手法,文章包含意蘊)
4、有創意(見解新穎,材料新鮮,構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獨到之處,有個性特征)
二類文(23—16分)標準:
1、較有文采(詞語恰當,句式有變化,能夠恰當地運用修辭手法)
2、較有創意(見解正確,材料選擇得當,想象合理,較有個性)三類文(15—8分)
標準:
1、略顯文采(詞語使用較恰當,能夠運用一些修辭手法)
2、略有創意(有一定的想象力,有一定的個性)
四類文(7—0分)
標準:
1、文中能找到一兩句深刻或精彩的句子
2、四項不全,有文采和有創意是重點,另兩項做參照。
關于中學生讀書的活動方案 篇3
一、活動目的
1.以讀書節活動為契機,引導師生養成“好讀書、讀好書”的良好習慣。
2.通過讀書節活動,推動書香學校、書香班級、書香家庭的建設,努力構建文明校園、和諧校園。
3.通過開展讀書評比活動,讓閱讀引領學生成長,讓閱讀促進教師發展,讓書香浸潤師生的今天和明天。
二、活動主題
學生:愛祖國、學感恩、知榮辱; 教師:博學修身,明理長技。
三、活動時間
20xx年1月——5月開展各類讀書節的主題活動。
四、組織機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五、活動具體內容
(一)營造讀書氛圍
1、在校園掛條幅,在校宣傳窗等陣地張貼宣傳標語、宣傳畫、名人名言等,營造出一種濃郁的讀書氛圍。由辦公室負責設計實施。
2、1月1日召開全體班主任和學生參加的開幕式。由德育處、年級組負責。
3、1月3日晚召開全體教職工大會,舉行第二屆讀書節開幕式。由辦公室負責。
4、校園廣播開辟一個“書香園”陣地,每天午飯時播音。內容可以多樣,如進行“學生詩朗誦”,談讀書心得,誦讀一篇好的文章等;介紹有關名人讀書的故事,讀一些短小的名家名篇,為學生創設寬松、愉悅的讀書環境,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書的熏陶。由團委負責。
5、開展“愛祖國、學感恩、知榮辱”主題班會。各班于19周召開一次主題班會,在班會課上,舉行“愛祖國、學感恩、知榮辱”的讀書活動啟動儀式,號召全體同學積極地投身到“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社會”的讀書活動中。主題班會有關內容以書面形式上報德育處。由德育處、班主任負責。
6、充分利用《啟航》報、《開拓》報、《教研天地》等師生報紙,編輯發表讀書類的文章,搭建交流平臺。由教科處和校報編輯部負責。
(二)學生讀書系列活動
1、走進經典。由圖書室推薦閱讀書目,要求每位學生自主閱讀推薦的1—2本名著,寫兩篇以上讀書心得。
2、品讀美文。利用每天的自主閱讀時間,由各年級語文老師負責,精選、印發閱讀材料,品味時尚、經典美文。教務處負責檢查督促。
3、讀書論壇。以班級為單位,舉辦一次“讀書論壇”活動,或交流心得(“書香伴我成長”),或推薦新書(“書與我的故事”、“好書大家看”),或研究一個專題(“書中自有芳華”)。德育處負責檢查督促。
4、專題講座。邀請本校教師及作家作專題講座,指導閱讀、寫作。教務處負責落實。
5、創建“書香班級”。進行“書香班級”主題文化建設,通過張貼標語、布置宣傳學習欄、開展主題班會、出主題黑板報、發動同學到圖書館、閱覽室讀書等活動形成班級特色文化。德育處負責。
6、才華展示。
①舉辦“愛祖國、學感恩、知榮辱”演講賽。由德育處、語文教研組負責。
②舉辦英語朗誦會。由德育處、英語教研組負責。
(三)教師讀書系列活動
教師在全面學習、提高整體文化素養的基礎上,重點學習教育名著、原著,通過學習教育經典理論,使教師登高望遠,高屋建瓴,指導與反思自己的教育實踐,激發教師的思維能力和對教育問題的思考,努力轉變觀念、思維模式,進行教育創新。
1、要求教師讀好四類書:讀經典名著,增文化底蘊;讀教學專著,提教學理念;讀教育學心理學,悟教育規律;讀報紙雜志,解世事風情。教師在閱讀中,以原理掌握、方法實施為基礎,以學科拓展、專業發展為目標。強調通過閱讀激發學習興趣,引發深刻思考,從而養成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
2、學校統一為全體老師購買一本好書,為必讀書目。教師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相關教育理論學習。各備課組內應有固定時間組織教師進行集體學習。由教務處負責。
3、鼓勵教師通過互聯網學習,建議教師訪問學校電子圖書館。
4、要求老師經常寫教育教學隨筆,對自己每天的教育、教學、理論學習、生活感悟、學生成長進行反思。由教科處負責檢查落實。
5、舉辦“我把青春獻教育”演講會及優秀教師報告會。
(四)讀書節活動總結獎勵
1、根據圖書借閱情況和學習成果匯報情況,在師生中評選出若干名“最佳讀者”,頒發證書。
2、各年級評選出“書香班級”若干,頒發證書及獎品。
3、對師生演講會、報告會優秀個人頒發證書及獎品。
4、各項評比的具體方案另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