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感恩節系列活動方案(精選4篇)
中學感恩節系列活動方案 篇1
一、活動目的
為了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全面提升學生的思想素質,讓學生懂得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同學、感恩自然、感恩社會,學校決定舉辦首屆感恩節征文活動,對全校學生進行一次有意義的親情感恩教育活動,以增進師生家校之間的情感,促進文明禮貌校風的形成,共同構建我們的和諧校園。
二、活動主題
遠恥崇榮 心懷感恩
三、征文內容:
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祖先們為我們留下了很多關于感恩的教誨:“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學會感恩,應該是每一個中國人的美德和為人的準則。然而當今社會,人心不古,文明的腳步慢了,人際關系復雜了,心靈之間的隔閡多了,基本的公德心也正在悄悄失落,就連代表著祖國未來的廣大青少年,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這種心靈沙塵暴的侵襲。如今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學習、生活條件上的極大滿足,使他們習慣了養尊處優,他們接受了太多的愛,漸漸的,連他們自己也把這一切視為理所當然。而當今社會的風風雨雨對他們心靈的沖擊,在很大程度上也扼殺了童心的純樸和人性的美好,從而失落了一顆感恩的心。他們習慣了索取,習慣了接受,卻不懂得付出,不懂得感恩。面對他人的幫助,有的甚至連一聲“謝謝”也不會說,這不能不說是社會文明的一種悲哀。結合我們的生活實際,在校園內開展一次對學生的親情感恩教育征文活動。通過活動,讓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人都能感受到親情的可貴,生活的美好,在自己的心中培植一種感恩的情感,向身邊的人發出真誠地問候和微笑,共同構建和諧融洽的文明校園。請以“遠恥崇榮 心懷感恩”為主題,把握身邊的平凡點滴,留意生活的細微瞬間,用最自己的筆,用最真的情感,書寫您身邊的感動。
四、征文要求:
1、作品要求情感真摯,閃爍溫馨的人性之美,展示人性的善良與純潔。
2、語言流暢,層次清晰,主旨鮮明。
3、題目自擬,文體不限。
4、字數600左右。
五、征文時間:
11.25——11.29
中學感恩節系列活動方案 篇2
一、活動目的:
每年的十一月的第四個星期四是西方的感恩節,學校借此契機開展 “心存感恩,幸福一生”的感恩節系列活動。讓同學們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心靈去感受,從而在自己的心中培植一種感恩的情感,無論對待祖國或者社會,父母或者老師,朋友或者對手,快樂或者悲傷,都能以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真正做到附中學子所擁有的特征——愛心、責任、創造。
二、參加人員:
初一、初二年級學生及學生家長
三、具體安排:
1. 本周末的家庭作業:以隨筆或者周記的形式完成一篇題為《感恩節讓我想起了…》。(班主任選取感人的事例于11月24日上交至團隊室)
2. 本周末,每位同學折一只千紙鶴,寫上感恩的人的姓名,下周一交給班主任,各班將40多只千紙鶴擺成“❤”型,釘在教室后面的絨布上。
3. 做一件令身邊人感動的事。
4. 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向父母表達感恩之情。
5. 感恩箴言征集,下周一(11月22)日各班收集整理好統一交至團隊辦公室。
6.蔡宜振同學宣讀倡議書(11月22日國旗下講話后)
7. 父母反饋對孩子感恩行動的感想。 (11月26日交給班主任老師)
8. 11月29日主題班會“心存感恩、幸福一生”系列活動總結交流。
中學感恩節系列活動方案 篇3
一.活動目的:
通過本次活動,讓孩子自己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心靈去感受,從而在自己的心中培植一種感恩的情感,無論對待父母或者老師,朋友或者對手,快樂或者悲傷,都能以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那么,他們就會明白,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哭她也哭;你笑她也笑。當你心存感恩,生活也將賜予你燦爛的陽光。
二.活動時間:20xx年11月1~25日
三.活動地點:學校內。
活動前期準備:
1.利用網絡和圖書館收集有關感恩節的背景知識,相關故事,歌曲征集等。
2.校園環境布置:黑板、海報等
3.學生會干部開會分工,深入到各個年級,保證活動的影響力與完整性。
四.活動過程
升旗儀式上進行《學會感恩》的演講,同時也是對全校師生進行活動的宣傳發動,正式拉開了感恩節系列活動的序幕。
開展活動:
1.了解感恩節
要求同學們利用空余時間,了解感恩節的相關知識,并結合《學會感恩》這篇文章談自己的觀點與認識。
2.讀一篇《感恩的心》故事。
有一個天生失語的小女孩,爸爸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她和媽媽相依為命。媽媽每天很早出去工作,很晚才回來。每到日落時分,小女孩就開始站在家門口,充滿期待地望著門前的那條路,等媽媽回家。媽媽回來的時候是她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刻,因為媽媽每天都要給她帶一塊年糕回家。在她們貧窮的家里,一塊小小的年糕都是無上的美味了啊。
有一天,下著很大的雨,已經過了晚飯時間了,媽媽卻還沒有回來。小女孩站在家門口望啊望啊,總也等不到媽媽的身影。天,越來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決定順著媽媽每天回來的路自己去找媽媽。她走啊走啊,走了很遠,終于在路邊看見了倒在地上的媽媽。她使勁搖著媽媽的身體,媽媽卻沒有回答她。她以為媽媽太累,睡著了。就把媽媽的頭枕在自己的腿上,想讓媽媽睡得舒服一點。但是這時她發現,媽媽的眼睛沒有閉上!小女孩突然明白:媽媽可能已經死了!她感到恐懼,拉過媽媽的手使勁搖晃,卻發現媽媽的手里還緊緊地拽著一塊年糕……她拼命地哭著,卻發不出一點聲音……
雨一直在下,小女孩也不知哭了多久。她知道媽媽再也不會醒來,現在就只剩下她自己。媽媽的眼睛為什么不閉上呢?她是因為不放心她嗎?她突然明白了自己該怎樣做。于是擦干眼淚,決定用自己的語言來告訴媽媽她一定會好好地活著,讓媽媽放心地走……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語做著這首《感恩的心》,淚水和雨水混在一起,從她小小的卻寫滿堅強的臉上滑過……“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她就這樣站在雨中不停歇地做著,一直到媽媽的眼睛終于閉上……
3.唱一首《感恩的心》歌曲。
我來自偶然,象一顆塵土有誰看出我的脆弱
我來自何方,我情歸何處誰在下一刻呼喚我
天地雖寬,這條路卻難走我看遍這人間坎坷辛苦
讓蒼天知道——我不認輸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
——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
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
4.寫一段祝福,將感激銘記心中。
寫一段祝福’是要求同學們將自己想要感激的人或事寫下來。在主題班會上進行交流。
中學感恩節系列活動方案 篇4
為了培養小記者們孝敬父母、尊敬師長、關愛他人、學會感恩,xx日報社小記者團和市景弘學校經協商,策劃并開展“感恩節”小記者系列活動。現將活動相關事項作如下安排:
一、活動時間:11月26日下午六、七、八節課及晚上
二、活動地點:市景弘學校和桂花街道辦事處新荷社區
三、參加對象:景弘中學小記者和部分老師
四、活動內容:
1、舉辦“感恩”主題班會
以學校小記者較多的班級承辦一個“感恩”主題班會,由0714班承辦。要求會場盡量布置溫馨、有情調,邀請校領導和老師、其它班級14名小記者以及家長代表參加;班會內容有:感恩小品、感恩詩歌朗誦、三句半、唱感恩的歌、感恩的舞蹈等,現場舉行小記者給感恩對象獻花、獻卡片、獻祝福語等,通過多樣但真摯樸實的形式和語言,來表達對老師、家長、同學的感激之情。時間:11月26日16:15—17:15。地點:景弘中學一樓階梯教室。
2、開展一次服務社區活動
景弘學校事先聯系好桂花街道辦事處新荷社區,組織小記者走進社區開展一次公益勞動,體會株洲城市的變化,體會黨和國家、社會對他們健康成長的無限關愛,引導他們感受今天的幸福來之不易,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激發和增強學生“報答社會、感恩社會、報效祖國”的深厚情感,感激社會關愛之恩。時間:11月26日14:15—16:00
3、開展一次家務活動
鼓勵和動員小記者們為父母多做事,對父母多說知心話,給父母送賀卡禮物,或者為父母揉揉肩、捶捶背、洗洗腳、幫父母做飯洗衣等,要求小記者寫出感恩感受的文章并配好照片。邀請報社記者上門采訪一個小記者家庭(0714班,陳勁,家長:陳玉蘭,電話:133,家庭住址:東方花園9棟402,紅旗廣場附近),使學生懂得父母的艱辛和不易,培養學生感激父母的養育之恩。
4、感激同學幫助之恩
結合山東杜郎口中學的做法,后進學生感謝幫助過自己的同學,在主題班會上,談談同學對自己的無私幫助,致使自己迎頭趕上,增進友誼。現場再設計一個鏡頭,用圖片形式來表達感謝之情。
5、組織寫作感恩感言比賽,字數30—50字,時間:11月23日—25日
五、活動組織:
本次小記者活動分幾個場地進行,學校和小記者團工作人員密切配合,有序開展。
1、學校確定參加活動的小記者名單,其中參加主題班會60人,由0714班學生牽頭和主持,;參加公益勞動的20人,校團委書記帶隊,到桂花街道辦事處新荷社區舉辦;0808班王逸清小記者在班會上談感受。
2、學校要派老師隨隊參加公益勞動,確保小記者們的人身安全;
3、邀請小記者團工作人員負責協調版面和派報社記者采訪工作;
4、小記者們參加活動后,應積極撰寫感恩活動的稿件,并發至小記者團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