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策劃方案書模板(通用5篇)
活動策劃方案書模板 篇1
一、活動目標
1.探索自我,認識自己;
2.提升感恩能力,增加親情交流;
3.學會感恩,做感恩的人。
二、理論依據:
根據人本主義的理論觀點,人性是積極向上的,每個人都具有解決個人問題的能力。個體能對自己負責,有正面的人生取向,具有成長的沖動,只要提供適當的心理環境和氣氛,他們就能產生自我理解,改變對自己和他人的看法,形成積極的行為,并最終達成心理和諧。因此,通過領導者帶領的方式,以感恩為切入點,激發個體發現、體驗感恩的情境中,從而客觀地認識自我,挖掘自己的心理潛能,形成和諧的人際關系,快樂幸福地生活。
三、參與對象:
8-10個家庭
四、活動過程
活動1:五毛一塊
1)時間:約20分鐘。
2)操作:指導者先說明,小朋友價值五毛,大人價值一塊,開始時讓全體成員圍圈,隨著歡快的音樂順時針走動。接著,領導者隨機說一個價格“兩塊五”,成員必須按照要求的價格抱在一起。落單的成員必須表演一個節目。
3)活動目的:活動伊始,先通過熱身小游戲活絡氣氛,帶動情緒。擁抱可以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消除隔閡。
活動2:信任之旅
1)時間:約30分鐘
2)準備:事先準備好盲行路線,設置桌、椅等障礙物;準備好眼罩。
3)操作:以家庭為單位輪流扮演“盲人”和“向導”,盲人被蒙住眼睛,在原地轉3圈,暫時失去方向感“向導”,協助盲人。然后,盲人在向導的攙扶下,沿著指導者指定的路線,帶領盲人沿室內外行走。要求:活動中向導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不能講話,大家都要保持安靜,向導只能用非語言的.方式引導盲人走完全程,讓盲人自己體驗各種感覺。
4)活動目的:通過“盲人”與“向導”角色的體驗,讓成員理解家庭之間互相幫扶和支撐是多么重要。同時讓成員感受信任與被信任、愛與被愛的幸福與快樂。許多學生(“盲人”)在成長路上遇到障礙時會無助、無奈、甚至恐懼,內心特別希望得到幫助與支持。家長(“拐棍”)的幫忙是“盲人”期待的。但做好“拐棍”也不是簡單的事,因為許多“拐棍”自己能看到前面的障礙,就以為“沒什么,我肯定可以順利通過”,帶著一份自信和勇氣,領著“盲人”快速前進,無法體會“盲人”為什么如此猶豫不前。仔細想想,還不是沒有從他人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嗎?“盲人”對眼前的一切一無所知,心存戒備,對“拐棍”的引導還不是十分信任,所以步履不可能輕松,心底無法坦然。通過“盲人”與“拐棍”角色互換的體驗,反思自己在幫助他人與信任他人中的不足,在活動中,進一步化驗了信任與被信任的欣慰與快樂,最后一句“謝謝你!”是對雙方最好的表達。活動3:十月懷胎1)時間:約30分鐘2)準備:事先準備好氣球。
3)操作:小朋友們將充氣的氣球塞進自己的衣服中,扮演十月懷胎的孕婦,感受母親在懷自己時的不易。成員在扮演孕婦時還要完成如睡覺、刷牙、上廁所、吃飯、撿東西、系鞋帶等一系列的動作,并保護自己的氣球不要炸掉。
4)活動目的:讓學員體會母親把自己帶到這個世界是多么不容易,要學會感恩,學會珍愛生命。
活動4:互換角色
1)時間:30-40分鐘2)準備:5個小情景、紙、筆
3)操作:由小朋友扮演媽媽,媽媽扮演小朋友,隨機抽一個情景并表演一個相應的情景,其他成員作換位思考,理解他人,情景1:一向溫柔的媽媽今天下班回來,愁眉苦臉的,脾氣很暴躁,因為一點小事就對著小明發火。小明很苦惱很委屈,于是……
情景2:小明早上睡晚了,上學快遲到了,媽媽很著急,催著小明動作快點……
情景3:小明考試沒發揮好,回到家向媽媽匯報自己的成績換位思考四步曲:
第一步:如果我是他,我需要的是……第二步:如果我是他,我不希望……第三步:如果我是對方,我的做法是……第四步:我是在以對方期望的方式對他嗎?
4)活動目的:每一個情景都是一幅生活的畫面,學員們在生活中肯定會遇到,通過角色互換,讓小朋友和家長在不同的情境中感受對方的情緒和難處,互相理解和保留對方。活動5:我想對你說1)時間:約30-40分鐘2)準備:紙、筆
3)操作:小朋友坐一排,家長坐一排,寫出最想對對方說的一段話,可以是一件最難忘的事,可以是對對方的意見和要求,也可以單純表達感謝之情,然后到臺上分享。
4)活動目的:利用此次機會,把平時埋藏在心理的話說出來,也讓雙方增進了解,增加彼此的情感。活動6:唱生日歌,切生日蛋糕
在歡快的生日快樂歌中,一起分享生日蛋糕,度過一個難忘的生日。
活動策劃方案書模板 篇2
主辦單位:經濟與管理學院
活動主題:小型趣味活動
指導老師:
活動簡介:該小型趣味活動是由:“打保齡球”、“你來比劃我來猜”、“七彩連環炮”、“吹蠟燭”、“背靠背”、“夾彈珠”、“千鈞一發”、“信任前行”八個環節組成。比賽是展現校園新生青春活力的平臺。此外,通過在活動插入與觀眾互動的環節,增進學生之間的相互溝通與了解。
一、承辦單位:20xx級經濟與管理學院的四個專業團支部:
經濟學團支部、電子商務團支部、市場營銷團支部、
信息管理團支部.
二、活動目的:為了積極響應學院團委“文明溝通”的持久開展,也為了促進各班級同學之間的合作交流,加強彼此間的聯誼與溝通,塑造良好的組織文化與和諧氣氛,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增強團隊意識,增進大家的友誼,也為了讓同學們更好的感受趣味游戲的非凡魅力,享受活動帶來的歡樂。
三、活動人員:以20xx級經管學院學生為主,本校其他學院的學生自愿參與。
四、活動時間及地點:10月25日中午,第一食堂前空地。
五、活動流程:
(1)本學院的同學在自己所在的班級文藝委員處報名,各班文藝委員與活動前確定好參賽同學的人數,其他學院的同學可現場報名;
(2)活動過程中的裁判及各活動負責人從各專業選出活動前各裁判需要對各個活動的規則詳細了解,做到公正嚴明,班級的出場次序及賽程安排由組織委員安排決定;
(3)比賽始終堅持”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原則;
(4)各班宣傳委員組織好宣傳工作,積極組織活動的相關工作,搞好活動預期效果,擬定好具體宣傳方案并粘貼在校展覽板上。
六、活動器材:由各個負責人根據賽程需要準備,羅列出器材清單統一發配。
七、獎項及獎品設置:起草賽程相應的獎品設置的方案,制定獎券,制定獎勵規則,統一到生活委員負責處(設置獎品領取處)領取。
八、活動賽程內容及規則
活動一(背靠背);
游戲方法:每次比賽由4組隊員同時進行(負責人可根據實際情況稍做調整),每組兩人。每組參賽人員使用背部、臀部、手臂合力將氣球壓破,不得使用尖狀物品觸碰氣球。限時2分鐘。
獎勵方法:壓破氣球多的一組獲得該回合的勝利(組內成員每人一張獎券)
活動二(夾彈珠);
游戲規則:把一個裝著水的'和若干彈珠的小盒放在桌子上。兩個參賽的同學用筷子分別從這個盒子中夾取彈珠,放到各自旁邊的小杯子中,時間為一分鐘。在這一分鐘內,看誰夾的彈珠數量最多,多者獲勝。贏家將得到獎券一張。
注意事項:
(1)彈珠在被夾到杯子的過程中,滑落就作廢,不能重新將其夾起來放到杯子里。
(2)夾取彈珠時,必須用筷子,不能用手拿去,否則犯規。
獲獎方法:夾球最多者獲得該輪的勝利
(文件一由經濟學統一負責負責人:劉媛,徐安穩)
活動三(千鈞一發);
游戲規則:將兩張桌子拼在一起,參與者手握水杯,從桌子一頭推往另一頭,但水杯不能掉下桌子,用卷尺測量水杯與桌邊界距離最短即為勝利者(距離相同者以杯內水多者勝出)。
獎勵辦法:從規定位置將此水杯推出停止后,根據水杯距離桌面距離依次頒發一,二等獎。
活動四(信任前行);
游戲規則:參賽者兩人一組,一名選手蒙上雙眼,由隊友言語指揮參賽者由起點手持乒乓球通過設定的障礙物,在規定的2分鐘內最先將乒乓球投入指定位置,即為勝利。
注意事項:
(1)參賽者不能隨意摘下眼罩,碰倒障礙物需重新返回起點再次開始。
(2)裁判注意參賽選手的違規現象,做到公正嚴明。
(3)場外人員不要大聲喧嘩,以免干擾參賽者。 獎勵辦法:從規定位置出發,在相關規定時間范圍內,分設一,二等獎。
活動策劃方案書模板 篇3
一、本次工會活動是趣味運動會
工會準備組織全所職工及其家屬開展一系列健康、有意義的活動,現將活動方案安排如下:
具體小組及負責人:
語文科小組
數學科小組
英語科小組
政史地科小組
理化生科小組
美、音、體、信息科
總務處、教導處
校長室、政教處
工作人員:各位工會委員
裁判:
二、趣味運動會運動項目
1、乒乓球投籃:各個工會小組選派4位教職工參賽,每人有5球的機會,把乒乓球投進塑料垃圾桶中,投籃距離為5米,計算4位教職工的'投中的總數。
2、足球射門:各工會小組選派3位教職工參賽,每人有5球的機會,把足球踢進球門即可(距離約為半個籃球場的長度),計算3位教職工的進球總數。
3、踢毽子:各工會小組選派3位教職工參賽,不限時間,計算一次所踢的個數,然后計算三位教職工的總數,評出。
4、跳繩比賽:各工會小組選派6位教職工參賽,其中兩人負責揮繩,其他4人跳繩,4位教職工都必須能跳繩,可以4人同時,也可以分先后,由裁判負責數數,每小組有兩次機會,取數量多的一次。
5、除參賽教職工外,其他教職工需要到場,將由工會和工會小組組長共同考勤。
三、獎品
每位參賽教職工每參加一項可以領取一份獎品,按工會小組統計的參賽名單和參賽項目發放。請各位工會小組長將參賽名單在比賽結束后交到羅崢榮處,并領取獎品.
四、本次趣味運動會的比賽結果和出勤情況將納入學年工會小組評比中,請各工會小組踴躍參加。
活動策劃方案書模板 篇4
一、活動名稱:魯東大學研究生攝影比賽
二、活動宗旨:為了豐富研究生的校園生活,展示研究生多姿多彩的生活,增強研究生藝術與審美的交流,也為諸多攝影愛好者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以此激發研究生對攝影的興趣和愛好,更加關心、了解生活體驗校園文化,記載激動人心,感人至深的瞬間、留住溫馨的歡笑回憶,分享快樂美好大學生活!
三、活動主題:本次比賽以“激揚的青春”為主題為全校研究生提供一個展現自己的平臺,記錄美好青春的難忘瞬間。
四、主辦單位:魯東大學研究生會
五、活動流程:
(一)、活動時間:20xx年4月10日—20xx年5月5日
參加對象:魯東大學全體研究生
(二)、前期安排:
1、張貼宣傳海報
2、依托研究生網進行宣傳
3、各系研究生宣傳部長協助宣傳
4、照片征集
(三)、比賽規則與內容:
1. 參賽者交一張或者一組以“激揚的青春”為主題的照片,照片題目自擬。要求參賽作品積極健康,高雅文明。人物、風景照等均可。
2.投稿作品要注明作品的標題,拍攝時間,拍攝的地點,真實姓名,聯系方式,對自己的作品用簡單的文字(不超500字)敘述一下文字敘述word版本與電子版照片齊交至郵箱:
3.使用500萬像素以上相機拍攝,照片不得有修改,裝飾、水紋、簽名等,要求原作,否則視為棄權 所有參賽作品不能改變原始影像僅可做色彩、色調、亮度適當調整,不收創意電腦合成照片。
4.要求作品由自己拍攝,不得使用、不得剽竊、借助他人作品,冒名頂替。
六、宣傳報道
整個活動宣傳素材的收集整理由宣傳部負責,包括活動通知的下發、現場照片的采集以及活動后新聞稿件的撰寫與報送。通過各種渠道擴大影響力。
七、獎項設置與獎勵:
1.)一等獎:1名
2.)二等獎:2名
3.)三等獎:3名
4.)參與獎:若干
注:本次活動經初賽選出優秀人員進行復賽、決賽,現場評分,評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
活動策劃方案書模板 篇5
一、活動時間
xx年6月xx日上午
二、活動地點
x社區
三、活動目的
了解端午節的習俗和來歷,參與端午節的一些慶祝活動。同時,通過端午節來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促進鄰里和睦。
四、活動主題
艾香端午鄰里和
五、活動內容
(一)"話端午"演講、展覽活動.設置一個主席臺,由故事員或朗誦員站在主席臺上發表演講或朗誦。要求每人講述一個與端午有關的故事或習俗。
(二)"傳統廚藝+詩藝"比拼由參賽者自己準備材料,要求每人制作一道與端午傳統習俗有關的菜肴
(三)端午三創"衛生"大賽設計若干"衛生包干區",按照參賽人數多少規定由一人或多人承包區內衛生。要求區內物品整潔,無灰塵,無蚊蠅蟲蟻。準備不同種類的綠色植物若干,清掃完畢后,要求參賽者從綠色植物中準確挑選出艾葉,并插于所打掃衛生區內。
(四)傳授"制香囊手藝給每位選手分發一塊色彩鮮艷的絲布、一根可以掛在脖子上的細帶子、一張小紙條、一支筆、一些香藥、一付針線,若無香藥也可以綠豆或花生代替。每位選手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小香囊,在小紙條上寫下祝福和許愿的話,縫于香囊內。要求針腳工整,外形美觀。香囊制作完畢后,可以自帶,也可以送給他人。
(五)包粽子比賽先由老師介紹包粽子的技巧,再給每位選手分發粽葉、糯米等食材制作粽子,評比出誰包得最好、最多(包粽子是端午節的傳統活動,但年青一代很大部分已經不會包了,這樣的傳統技藝一定要傳承下去)。
六、獎品
各個活動評出前三名,獎勵粽子一個或咸鴨蛋一個加艾葉一把,其他參與者均為鼓勵獎,獎勵艾葉一把,體現"重在參與,重在開心"的活動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