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實踐活動方案范文(精選3篇)
端午節的實踐活動方案范文 篇1
為繼承和發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營造歡樂、喜慶、祥和的節日氣氛,我班將于端午節期間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系列活動。現將活動方案制定如下:
一、活動目的。
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抒發愛國主義情懷為主題,以端午節主題系列活動為載體,不斷深化“中國夢”學習教育,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宣傳和教育,引導學生珍惜幸福生活,增進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華民族的情感。
二、活動時間。
20xx年6月x日至6月x日
三、活動內容:
1、開展節慶民俗文化活動。結合端午節的特點和內涵,組織開展“粽葉飄香”包粽子比賽、觀看龍舟比賽、端午歌謠傳唱、織香袋等活動,引導學生深入體會端午文化的獨特魅力;依托“道德講堂”組織端午節民俗講座,開展以愛國名著、傳統經典為主要內容的經典誦讀活動,使學生用心體會端午節蘊涵的意義,激發愛國愛鄉情懷。
端午節期間,積極組織學生志愿者進社區、進鄉村,開展村居清潔、節日慰問、助殘愛幼等志愿服務,為留守兒童、貧困生、孤寡老人、殘疾人士等送去慰問金、粽子等,陪他們共度端午佳節。
3、開展校園灑掃活動。從科學角度分析懸艾草、掛菖蒲、佩香囊、飲雄黃酒等端午傳統習俗,普及日常衛生保健知識。組織學生進行校園大掃除,整理個人衛生,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生態文明意識。
4、制作節日小報。積極組織學生將端午節的內涵、民俗及參與端午節活動的感悟制作成節日小報,并開展節日小報評比和展示活動。
四、活動要求。
充分挖掘端午節深厚的文化內涵,把端午節主題活動與“中國夢”學習教育活動結合起來,精心設計貼近學生的活動項目,增強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創新傳統節日文化活動的形式和載體,體現人文關懷,倡導文明新風;全部活動過程確保安全、有序開展。
端午節(今年是陽歷6月23日)是中國傳統節日。為弘揚傳統文化,加強學生愛國教育和感恩教育,培養動手實踐能力,決定開展端午節系列活動。
端午節的實踐活動方案范文 篇2
為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會議的重要部署,深化未成年人中國夢學習教育,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經研究,高區二實小決定利用端午節組織開展系列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現將活動通知如下:
一、“美德在我家”兒童少年書畫大賽(負責人:苗歡樂)
活動內容:倡導孩子拿起手中的畫筆,展示家庭中的美德現象,如:尊老敬老、與鄰居和諧相處等美德現象。
活動要求:8開板紙,彩畫
二、“弘揚美德和諧家風――親子瞬間”攝影大賽(負責人:王芬)
活動內容:拿起相機,記錄家庭中的美德現象,尤其是展示和諧家風的照片。
活動要求:作品為彩色或黑白照片,送稿數量不限,單幅、組照均可,規格一律為長34.6厘米,寬25厘米,橫版,組照限4幅作品的.題目要與畫面內容相吻合,且要簡潔精練,以更好地詮釋對作品的理解和創作體會。
三、“感恩母親”征文大賽(負責人:李燕)
活動內容:以“感恩母親”為主題,撰寫文章
活動要求:題材不限,全部為電子稿。
四、良好家風家教展示活動(負責人:曲文軻)
為弘揚倡導良好家風家教,配合學!昂脱偶彝ァ钡膭摻ǎ宋绻澠陂g,請家長朋友們以家庭為單位,為孩子講家風家教故事,與孩子共同創編家規家訓等親子互動活動。并填寫完成相應的表格。
特別說明:
第四項活動“良好家風家教展示活動”全員參加,每個學生都需要完成表格第一、二、三項需要孩子根據自己的特長選擇其中一項來完成,但是一、二年級第一項、第二項的比例分別為班級總人數的1:1;三、四、五年級為三項上交份數也為班級總人數的1:1:1。
端午節的實踐活動方案范文 篇3
一、背景分析:
現代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生活條件優越。居家時,他們被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父母視為掌上明珠,享受著從皮相食物到家務活的便利生活。然而,他們不了解節儉,在自我中心主義的影響下,疏于關注和照顧他人,并不會做家務,還因年幼不能參與。在與學生交流時,我發現一個班的學生很少洗襪子、整理手絹或者洗碗,更不能打掃房間!我對這種情況十分擔心,這些家長很在意孩子的教育,但卻忽視家務勞動的重要性。
二、活動目標:
1、通過“心中有他人”的活動,進行情感培養,讓學生養成關心他人的意識;
2、以小組值日的分工合作,爭創勞動優星組,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
3、通過“人人都是爸爸媽媽的小幫手,爭當家務勞動小能手”活動,培養學生的家務勞動能力。
三、活動過程
(一)歌曲導入
老師播放“勞動最光榮”的歌曲:“小喜鵲,筑新巢,小蜜蜂,采蜜糖。我們從何處尋找幸福?是勞動創造的。” 同學們,當你聽到這首歌時,你會想到什么呢?沒錯,小喜鵲為自己蓋了新家,小蜜蜂通過勞動得到了可口的蜜糖,勞動給我們帶來了幸福,所以勞動最光榮!
老師:我們在學校里是小主人,但回到家,有些同學就成了小公主小皇帝,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今天,我們開展“爭當集體勞動小能手”的活動,希望每位同學都能有所收獲。(板書:爭當集體勞動小能手)
老師:愛干凈、勤儉節約,管理好自己的事情。忙家務、做小事,力所能及地干活。
同學們,請說說你們日常生活中參加過哪些勞動,做過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學舉手發言)
老師:現在,我們來做個調查:每天會疊被子的同學請舉手,每天整理房間的同學請舉手,堅持穿校服和佩戴紅領巾的同學請舉手,經常幫爸爸媽媽做家務的同學請舉手。
(二)勞動節介紹
1、勞動創造幸福
2、五一國際勞動節
1886年的5月1日,芝加哥有超過21萬名工人舉行了大罷工,要求實行每天工作八小時制。他們付出了不可忽視的血汗,最后終于勝利。為了紀念這次偉大的工人運動,第二國際于1889年宣布將每年的5月1日定為國際勞動節,全球各地的工人積極響應。從那時起,每逢這一天世界各國的`勞動人民都要集會、游行,以示慶祝。
(三) 手感勞動樂趣:
場景一:想象一下,如果我們在美觀整潔的教室里學習和生活,我們會有怎樣的感覺?是誰讓教室如此美麗整潔呢?
場景二:有一個小朋友哭著高喊:“我不想在這里!彼恼n桌上滿是灰塵和垃圾,桌椅東倒西歪,墻上布滿了蜘蛛網……那么,是什么原因讓這位小朋友不愿意在這間教室里學習呢?是誰能讓教室變得干凈整潔呢?
總結:雖然我們還很小,但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雙勤勞的手,就像大哥哥大姐姐們那樣把自己的教室打掃得干干凈凈。
(四) 學習勞動方法:
1. 分組討論:我們班誰最熱愛勞動,誰愿意每天打掃教室?為什么愿意參加打掃教室?有那么多小朋友愿意為自己的教室打掃衛生,你們都是這個集體的小主人,讓我們用掌聲表揚他們,向他們學習。為了讓每個人都能參加教室清潔,我們將按小組輪流,輪到的這一組小朋友就是值日生。
2. 小游戲:今天我是值日生。
老師提出游戲題目,讓學生輪流回答:周五值日生小組問:“今天是星期一,誰是值日生?” 周一值日生起立回答:“今天我是值日生!敝芏⒅苋⒅芩囊约捌渌兆拥闹等丈捕家来位卮。
3. 學習值日兒歌:
先灑水,后掃地;擦黑板,抹桌椅;對齊課桌倒垃圾;清潔工具擺放整齊;關好門窗回家去。(通過學習這首歌,讓學生理解為什么要按照這樣的次序打掃教室)
(五) 體驗勞動的快樂:辨認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