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立夏節氣活動的策劃方案(通用3篇)
開展立夏節氣活動的策劃方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孩子們知道了有關立夏的知識,如立夏的來歷,立夏的意義以及立夏的食俗。
2、通過活動,陶冶孩子們的情操,培養孩子們的動手能力。
3、通過活動,培養孩子們積極向上、健康的心理,成為一名快樂的孩子。
二、活動準備:
茶葉蛋、各色線、剪刀、有關立夏食俗的內容
三、活動過程:
(一)大家說立夏(可以通過上網、查閱書籍等方式了解。)
具體內容:
1、五月五日是什么節日?(立夏)
2、那么,你們知道立夏的來歷嗎?
3、學生生動地講述有關立夏的知識及寧波人過立夏的傳統習俗。(附內容)
(1)清明過后一個月,就是立夏。這時春去夏來,天氣漸曖,越冬小麥已成熟收割,菜園里一片新綠,江浙一帶有“立夏嘗新”的風俗。這時也是水產品捕撈季節,海鮮、河鮮自然也在“嘗新”之列。
蘇州地方有“立夏見三新”的諺語。“三新”指新熟的櫻桃、青梅和麥子。人們先以這“三新”祭祖,然后活人嘗食。蘇谷立夏還要吃海螄、面筋、白筍、薺菜、咸鴨蛋、青蠶豆。各家酒店立夏這天對進店的老顧客奉送酒釀、燒酒,不取分文,把立夏叫做“饋節”。
鎮江地方有“立夏嘗八新”的食風。這“八新”就是櫻桃、新筍、新花、新麥、嫩蠶豆、楊花蘿卜、鰣魚最為名貴。頭潮鰣魚是送往朝延的貢物,尋常人家嘗鮮吃鰣魚已是三潮過后的鰣魚了。
常熟地方人們立夏嘗新,食品豐盛,有“九葷十三素”的說法。“九葷”指鰣魚、鱭魚、咸蛋、海獅、鴨、腌鮮、鹵蝦、櫻桃肉各鯧鳊魚。“十三素”指櫻桃、梅子、麥蠶(新麥揉成細條煮熟)、像筍、蠶豆、茅針、豌豆、黃瓜、苣筍、草頭、蘿卜、玫瑰、松花。
浙東農村立夏有吃“七家粥”的風俗,就是務農人家左領右舍互相贈送豆、米,和以黃糖,煮成一鍋粥,叫“七家粥”,說是吃了這種粥,鄰里和睦,一心去夏耕夏種。杭州人每逢立夏,要烹煮新茶,備了果品餅餌,在親戚鄰居之間,互相敬茶、饋贈,叫做“立夏吃七家茶”。
(2)立夏節,老寧波的傳統習俗是在這一天吃茶葉蛋、“腳骨”筍、羅漢豆、蠶豆糯米飯等。自制這些傳統菜,只需花費20來元錢,你不但可以從中了解甬上立夏食譜,說不定還會給全家帶來一份新奇。
茶葉蛋:鴨蛋1000克,揀青殼蛋,殼無破損的,洗凈放入鍋內,加水1000毫升,紅茶末25克,旺火燒沸持續5分鐘,小火再煮15分鐘—20分鐘即可。茶葉蛋還是立夏的一個娛樂項目。食前可在家人、鄰里、同學間開展拄蛋比賽。年輕母親還可用五彩絲線織個蛋套,將茶葉蛋掛在孩子胸前。
“腳骨”筍:取大拇指粗的烏筍或野山筍1000克(雷筍也可),剝殼削泥洗凈,在砧板上用菜刀平面輕輕將筍拍裂成扁形,再切成4厘米一段。“腳骨”筍重在形狀,其制作過程與油燜筍煮法相同。立夏吃“腳骨”筍有“腳骨健健過”之意,也是民間祈求健康的一種借代。
菜羹:菜葉200克,洗凈切成半厘米寬的細段;鮮毛筍肉50克,切成約1厘米見方的薄筍片,在沸水中煮3分鐘—5分鐘后瀝掉水;山粉2食匙,加入100毫升水。在鍋內放2食匙食油,起火待冒煙時倒入菜和筍片,緩翻至脫水,顏色轉深綠,即加入水600毫升,至煮沸時按自己口味加入適量鹽和味精,再將山粉攪拌后緩緩倒入鍋中,用鏟緩翻幾下,待鍋內汁轉濃即可裝盆。菜性涼,寧波人傳說立夏吃了,一個夏季可保持皮膚光滑,不生瘡癤。
羅漢豆:揀淡綠色(深綠色次之)、沒有浸過水的羅漢豆500克,洗凈后放入鍋中,加500毫升水和半食匙鹽,在旺火上急煮10來分鐘,待豆顏色轉黃時即成。
蠶豆糯米飯:糯米500克,鮮蠶豆肉150克(也可用羅漢豆肉),去皮咸肉或火腿肉25克,毛筍肉25克。糯米洗凈,鮮蠶豆挖掉芽口,咸肉和筍肉切成黃豆大的丁,將糯米、鮮蠶豆、咸肉和筍丁放入電飯煲內,放水量可比平常煮飯減少20%,煮熟后,再用飯勺把糯米飯舀松,加少量味精后攪拌一下即成香氣四溢的蠶豆糯米飯。
(二)編織蛋套(附照片)
(主持人):同學們,編織蛋套,把茶葉蛋裝里面掛在脖子上是立夏小孩過節的習俗之一。每到那一天,小朋友的脖子掛上了媽媽為自己做的漂亮的蛋套,心里美滋滋的。今天,我們就自己動手編織蛋套,看誰的手最巧,編織的蛋套最漂亮。
1、材料:8根線長短相同的線、1根稍長的線
2、做法:一名學生和老師合作示范,同桌合作完成,一名學生拉稍長的線,另一名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編織。
開展立夏節氣活動的策劃方案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立夏是中國古代的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節氣,有其特定的風俗習慣。
2.感受立夏的快樂氛圍。
活動準備:
人手一個熟雞蛋
活動過程:
一、談話:
1.今天是什么節日?
2.你知道這個節日是怎么來的嗎?
3.在這一天,人們是怎么慶祝的呢?
二、幼兒拼蛋比賽
1.講解比賽規則:聽到“開始”才能去碰別人的蛋,碎了就輸了,最后一個沒有碎的為勝利。
2.幼兒為自己的蛋取名字。
3.幼兒分組進行比賽。
4.選出蛋王,頒獎。
活動反思:
在今天的活動中,我們發現很多孩子對立夏這個節氣不是很了解,在談話活動中,幼兒都以搖頭或者亂猜為主,最后我只能自己來講解。這讓我發現活動的準備不僅僅是物質的準備,更要是知識的準備,若小朋友在事先已經詢問過家長,那么在談話的時候就會有話可說,活動就不會是老師的舞臺了。
在接下來的拼蛋比賽中,氛圍比較好,孩子們紛紛為自己的雞蛋取了響亮的名字:“開心”“蛋王”……孩子們還為自己的朋友大聲地喊“加油”,教室里一片沸騰。最后,我們選出了楊希月和毛江昊兩個蛋王。
最后,孩子們開始品嘗雞蛋,并一起開心地聊著。整個活動的氛圍有緊張、有刺激、有寬松,孩子們也通過親自操作,更好地了解了立夏這個有濃濃民族氣息的節日。
開展立夏節氣活動的策劃方案 篇3
立夏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也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孟夏時節的正式開始。每年的立夏是漢民族傳統的立夏節,為充分發掘傳統節日內涵,弘揚祖國的優秀文化,營造和諧的校園氛圍,我校少先隊決定在5月5日組織開展“感受傳統·特色立夏”主題活動。
具體安排如下:
活動一:“蛋王PK賽”
活動對象:全體隊員
活動時間:5月5日
活動目的:以PK賽的形式,加深學生對活動的樂趣,加強競爭意識,提高對傳統立夏節的`直接感受。
活動過程:
第一階段:班級蛋王PK賽
以中隊為單位,在5日大課間活動進行蛋王PK賽,每中隊產生4名蛋王(雞蛋王、鴨蛋王、鵝蛋王和特種蛋王各1名)。在活動過程中,請中隊輔導員拍照留念,挑選優秀照片用于宣傳。
第二階段:年級段蛋王PK賽
各班4類蛋王決出4名年級段蛋王(雞蛋王、鴨蛋王、鵝蛋王和特種蛋王各1名),具體地點各年級自行安排。在活動過程中,請年級組拍照留念,挑選優秀照片用于宣傳。
請年級主任將4名蛋王姓名、中隊及蛋種于12:15分之前上報大隊部。
第三階段:校園蛋王PK賽
16位年級組蛋王于5日中午在多媒體教室集合,按次序進行校園蛋王爭霸賽,產生本年度海二外校園蛋王爭霸賽的冠、亞、季軍。
活動對陣表:
觀眾安排:每班安排5名學生到現場觀摩,為保證賽場秩序,5名學生其中3名為“蛋藝創作·巧編蛋套”活動的參賽人員,2名為“蛋藝創作·巧編蛋套”活動的大眾評審。
人員安排:
現場秩序:董
場地布置:張
現場計分:呂
獎狀書寫:李
活動主持:鄭
現場PPT及評分表設計:鄭
攝影、報道:葉
裁判員:豐
公證員:沈
活動二:“蛋藝創作·巧編蛋套”
活動對象:蛋藝創作(一二年級)
巧編蛋套(三四年級)
活動時間:5月5日下午第一節課
活動地點:二樓多媒體教室
活動目的:通過這個活動,提高對傳統立夏節的認識,加深對中國傳統節日的熱愛之情,并鍛煉隊員的動手能力。
活動方式:
美術老師在五一假期前教學生編織蛋網及蛋藝創作。各年級隊員在五一假期按年級項目練習編織蛋套及蛋藝創作。一二年級各中隊分別挑選3位選手參與“蛋藝創作”現場競賽。三四年級各中隊分別挑選3位選手參與“巧編蛋套”現場競賽。
各班請將選手姓名于5月3日中午12點前告知大隊部。
每項競賽將評選一等獎3名、二等獎7名、三等獎若干名及“最佳人氣獎”1名進行表彰。同時將在立夏節期間對優秀作品進行展出。
評選方式:
一二三等獎由評委打分,取平均分評選。
最佳人氣獎由每班2位觀眾交叉投票產生,一二年級評選三四年級,三四年級評選一二年級。
人員安排:
現場秩序:董
場地布置:張
現場計分:呂
獎狀書寫:李
美術卡片準備:章(30張)
活動主持:鄭
現場PPT及視頻準備:鄭
校園環境布置:鄭
攝影、報道:葉
校大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