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麻風病防治規劃方案(精選3篇)
2024年麻風病防治規劃方案 篇1
一、化學藥物
(1)氨苯礬(DDS)為首選藥物。副作用有貧血、藥疹、粒細胞減少及肝腎功能障礙等。近年來,由于耐氨苯砜麻風菌株的出現,多主張采用聯合療法。
(2)氯苯吩嗪(B633)不但可抑制麻風桿菌,且可抗Ⅱ型麻風反應。長期服用可出現皮膚紅染及色素沉著。
(3)利福平(RFP)對麻風桿菌有快速殺滅作用。
二、免疫療法
正在研究的活卡介苗加死麻風菌的特異免疫治療可與聯合化療同時進行。其他如轉移因子、左旋咪唑等可作為輔助治療。
三、麻風反應的治療
酌情選用反應停(酞咪哌酮)、皮質類固醇激素、氯苯吩嗪、雷公滕、靜脈封閉及抗組胺類藥物等。
四、并發癥的處理
足底慢性潰瘍者,注意局部清潔,防止感染,適當休息,必要時須擴創或植皮。畸形者,加強鍛煉、理療、針灸,必要時作矯形手術。
針對麻風病的治療,我們也要考慮到患者的具體情況,采取對患者最適合的治療方案。也許是一種;也許是好幾種方法的綜合治療。這里,我們溫馨的提醒大家,因為麻風病有一定的傳染性,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預防及控制傳染。
2024年麻風病防治規劃方案 篇2
為確保20xx年實現消除麻風病危害目標,根據《彌勒市20xx年消除麻風病危害工作實施方案》要求,結合東山鎮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目的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脫貧攻堅的決策部署,全面加強麻風病發病嚴重的地區防治工作力度,落實“以聯合化療為中心、發現病人為重點,以健康教育、人員培訓、醫療與社會康復為基礎”的綜合防治措施,爭取早日實現消除麻風病危害目標。
二、工作目標
(一)總目標
1.最大限度早期發現麻風病患者,并及時給予聯合化療,減少患者畸殘發生。
2.提高基層醫務人員的麻風病防治水平。
3.健全以鎮衛生院為樞紐、村衛生所為基礎的麻風病防治網絡。
4.提高群眾對麻風病防治知識的知曉水平,構建一個不恐麻、不歧麻、麻風病防治人人參與的社會氛圍。
(二)具體目標
1.舉辦鎮、村兩級防保人員麻風病防治知識培訓班,覆蓋率達100%。
2.開展大眾麻風病防治知識宣傳及健康教育,以自然村為單位,覆蓋率達100%。
3.對歷年治愈者及其家屬進行全面體檢,體檢率達97%以上。
4.對現癥病例及其家屬進行全面體檢,體檢率達98%以上。
5.在有麻風病現癥患者和歷年治愈者的自然村10—65歲人群中開展口頭調查,以自然村為單位,調查人數不得低于該人群的20%。
6.由市疾控中心、東山衛生院派出專業人員負責技術指導,鎮人民政府負責組織重點疫村所屬村委會及村小組開展一次村民普查工作,普查率達95℅。
7.在無病例的自然村10—65歲人群中開展口頭調查,以自然村為單位,調查人數不得低于該人群的10%。
8.對提供的可疑線索進行核實,復核率達100%。
9.加大可疑麻風病線索的搜索與上報,以鎮為單位不低于40條,其中重點疫村鄉村醫生線索轉診上報每年不低于4條。
三、實施時間
20xx年4月至6月。
四、組織保障
成立以鎮人民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東山衛生院、東山中學、東山中心校、東山派出所、東山鎮財政所、東山鎮社會保障服務中心、文化廣播電視服務中心、鎮宣傳辦和各村委會等為成員的全鎮消除麻風運動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東山衛生院,由楊永紅同志任辦公室主任,負責全鎮消除麻風運動的組織實施和日常工作的管理協調,定期對工作進行督導、檢查以及考評、驗收,對我鎮消除麻風運動的開展提供業務技術指導與支持、人員培訓以及相關工作事務的處理。
五、實施與步驟
(一)召開消除麻風運動啟動會暨業務技術培訓
按照市級安排,20xx年4月2日前,東山鎮組織召開消除麻風危害工作啟動會暨業務技術培訓會,并安排部署具體工作。同時完成鎮村干部、各村衛生所醫務人員培訓。
(二)健康教育與宣傳
20xx年4月6日前,各村委會、各單位采取宣傳單(冊)、標語、墻報、海報、宣傳欄等多種形式在轄區范圍內集中宣傳“麻風病可以治愈、畸殘可以預防”的防治方針,使“消除麻風運動”家喻戶曉,并進行健康教育效果評價。
(三)病例調查發現與治療
20xx年6月10日前,對重點疫村開展村民普查工作、歷史疫村開展普查登記工作;開展接觸者檢查、非疫村調查、線索報告,病例確診與治療等工作。
1.相關調查
(1)接觸者檢查:由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對歷年治愈者及其家屬、現癥病例及其家屬進行全面體檢。
(2)歷史疫村普查:通過召開村委會、村小組長及鄉村醫生會議、培訓,開展以戶為單位的鄉村醫生入戶普查登記等方式,最大限度發現麻風病。調查工作結束后,由鄉村醫生收集調查表。
(3)重點疫村普查:市疾控中心、東山衛生院派出專業技術人員負責技術指導,各村委會負責組織重點疫村村委會及村小組開展一次村民普查工作。
2.可疑線索上報
(1)經調查有麻風病早期臨床表現或疑似麻風病癥狀者由村衛生所防保員將線索信息上報衛生院,由衛生院初步篩查后,上報市專業技術指導組。
(2)報病獎勵。經市級專業技術指導機構初診,州級專業技術指導機構確診為麻風病的,給予線索信息上報、患者自己報病者、他人報病(互報)者適當獎勵。
3.病例確診與治療
市專業技術指導組抽派專業人員對可疑病人逐個開展免費檢查,上報并經州專業技術指導組確診為麻風病患者的,給予免費治療。
4.相關表冊上報
彌政辦發﹝20xx﹞31號文件附件1-9由衛生院負責按相關要求填報。
(四)其他工作(6月11日至年底)
按照本工作實施方案,繼續做好社會宣傳、病例監測報告、病例管理治療、關愛救助等麻風病防治工作。
2024年麻風病防治規劃方案 篇3
一、設計意圖
在操場上經常看到孩子將輪胎不同方式地疊高或鋪開,盡情地玩起來。玩輪胎對幼兒充滿了無限的誘惑。又經常看到孩子在舞臺上高處往下跳。這讓我想起上海一個專家的建議:每個幼兒園應該為幼兒提供大量的輪胎,讓幼兒充分發揮想象力,創造性地設計各種玩法,開心地、盡情地玩。受此啟發,在這次戶外區域活動的推廣中,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精神,培養幼兒對戶外區域活動的興趣。吸引幼兒主動、積極地參與區域活動,于是我們班設計了創造區的活動。
二、活動目的:
1、喜歡參與創造區的活動,體驗自己創設區域活動的樂趣!
2、能根據不同路線的變化,靈活地在輪胎上、梯子上走,并能在不同高度的立體梯子上翻越爬,發展幼兒的平衡能力。
3、幼兒嘗試從高處往下跳,培養幼兒勇于挑戰困難的品質,并自我保護的方法。
三、活動準備:
1、平梯子四把;
2、立體梯子2把(不同高度);
3、輪胎60個;
4、長凳7把;
5、防護墊4塊。
四、活動玩法:
1、幼兒按自己意愿將輪胎、梯子、長凳擺好。
2、幼兒主動、積極地在自己設計的路線上走、攀爬、翻越、從高處往下跳等。
五、注意事項:
1、老師、阿姨要分開站在各個危險處,隨時關注幼兒的安全。
2、提醒幼兒大量的喝水、適當的休息、及時擦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