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策劃案主題策劃(精選3篇)
清明節策劃案主題策劃 篇1
一、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清明節的意義及由來。
2.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更多先烈為解放國家和民族獨立而
不惜犧牲自己生命的大無畏的英勇事跡,號召學生們向烈士們學習頑強拼搏、堅貞不屈的革命精神。
3.通過活動,使學生受到磨練教育,學會感恩,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喚醒他們奮發圖強的__,從而使學生繼承先烈遺志,樹立遠大理想。
二、活動時間:__年4月4日
三、活動地點:法中鄉張法中烈士墓
四、參與人員:3—6年級各班選6名優秀學生代表參加,共48人。
五、組織機構:
組長:史云彪
副組長:宋銳毅
成員:王華、韓麗、任玉紅、馬秋良、高曉燕、秦敏、李科科
六、活動安排:
1.1—3年級老師要給學生講述清明節的意義及由來,并給講先烈的故事聽,4—6年級學生自己搜集資料,并寫讀后感。
2.觀看愛國主義教育片,形成顯明的對比,震撼學生心靈,從而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清明節掃墓。
4.召開“憶先烈,承遺志”班會,傾聽掃墓參與者講述張法中事跡及活動感受。
七、清明掃墓儀程:
1.向革命烈士敬獻花圈。
2.向革命先烈默哀三分鐘,奏哀樂。
3.介紹烈士事跡。
4.學生代表講話。
5.墓前獻詩。
6.宣誓、唱歌。
7.繞烈士陵園一周,打掃,敬獻小白花。
8.整隊、清點人數,返校。
清明節策劃案主題策劃 篇2
一、活動內容:調整心態,把握成功
二、活動目的:
1.初三的學習激烈緊張,學生要有很好的心理素質才可以更好的適應初三的學習生活。這次活動,就是讓學生擁有積極健康的心態,適應初三緊張而忙碌的學習,渡過人生第一個艱難時刻。
2.通過主題活動,宣傳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培養同學們積極健康的心理,讓學生管理自己的情緒,使其擁有積極穩定的情緒。
3.讓家長更了解學生的壓力,理解學生的心理,能與學生真情溝通,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很好相結合。
4.使人擁有健全的人格,擺脫自卑、膽怯,懶散,浪費時間等不良心態,從而更好地投入到學習、做一個積極向上,心理健康的中學生。
三.過程與方法:在大家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培養學生的團結互助的精神,從而達到以上的活動目的。
四、課前準備:
收集自己崇拜的名人名言,名人事例,目的是想讓學生用名人的事例來激勵鼓舞自己。
五、活動口號:“關愛心靈,擁抱陽光,從現在開始”。
六:活動過程:
(一):學生齊背班訓:我自信我快樂,我拼搏我成功。
(二):打開心窗,說說心理話:(讓學生談談自己上初三以來的感受,了解學生的心態如何。分析學生存在的幾種心理問題。)
時光荏苒,光陰似箭,同學們帶著理想,到滿族中學追求知識,已經是第三年了。初三了,大家現臨是的中考,你們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是一個艱難的時刻。開學二十多天了,我們同學感受到初三的學習與初一初二明顯的不同,我們一定有深刻的感受吧。我們交流一下好不好?(幻1我的心情故事)
(同學們說心理話.....)
聽了同學們的心聲,老師深刻的理解大家,求學的路真是苦呀。有些同學,天天這樣的想法,你們不痛苦嗎?大家知道嗎?這是一種不良的心理,它會影響著你們在初三的學習,影響著中考。老師把你們的心理歸納了一下。(幻2)
1.壓力或焦慮心理。學校課業任務繁重,競爭激烈,父母的期望值過高,使得學生精神壓力越來越大。
2.厭學心理。這是目前學習活動中比較突出的問題,不僅是學習不好的同學不愿學習,就連成績很好的同學也有這種傾向。
3、人際沖突心理。包括與老師、家長、同學的沖突,生活在一起不和諧、不協調的人際關系中(不健康人際關系。)
清明節策劃案主題策劃 篇3
1、活動主題:
“薇星點點,照亮未來!”在我生活的鄉鎮中,仍有部分家庭生活在貧困中,這些家庭的孩子正忍受著物質和精神財富的雙重匱乏,捐出你的一本書,給孩子們一份特殊的關愛,讓知識在愛的手中傳遞。
2、活動目的
(1)閑置圖書得到了利用,避免閑置資源浪費。
(2)有效緩解農村小學缺乏圖書的狀況。
3、捐書種類
(1)輔導類、工具書,如各類字典、辭典等
(2)科普類,如《十萬個為什么》、《百科全書》等。
(3)歷史故事類,他們可以從中了解歷史人物和事件。
(4)旅游、游記類、地理類,豐富他們對外界的認識。
(5)雜志、文摘、故事會、中外名著等適合大眾閱讀的健康書籍。
(6)報刊類。各類報刊均可。
4、關于贈書志愿者的一些寄語
希望贈書志愿者在扉頁寫上贈言,同樣可以寫一些祝福語或鼓勵災區同學的話。
5、活動時間
時間定于20xx年xx月xx日開始
6、宣傳工作
在微薄網絡宣傳
7、活動形式
郵寄(愿意捐助,我會私信地址給你的)只能郵政
8、具體過程
(1)活動開始,收到捐書即時做好記錄和登記捐贈者姓名聯系方式。
(2)即時與捐贈者交流溝通,并且回饋具體信息,明確他們圖書的去向,若有不明白的問題,詳細解說。
9.后期工作
(1)書籍整理。將所得圖書,即時整理分類,便于查找分配。
(2)把收集到的書籍累積一定數目,再統一送往學校。
(3)及時通過博客、微薄報道捐贈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