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范文大全 > 方案 > 策劃方案 > 小學音樂社團策劃方案(通用32篇)

小學音樂社團策劃方案

發布時間:2024-04-17

小學音樂社團策劃方案(通用32篇)

小學音樂社團策劃方案 篇1

  一、活動目的:

  圣誕節是徒紀念耶穌的誕生的節曰,是一個西方的節曰,但是近年來,他卻為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特別是年輕人所接受,并且漸漸被賦予了許多中國式的特色和內容。為了豐富同學們的課余生活,了解和體驗到圣誕節的氣氛,結交新朋友,促進溝通,增進彼此感情,并且度過一個愉快而又有意義的圣誕節,我們營銷策劃研究會策劃了此次活動。

  二、活動主題:

  圣誕之夜PARTY

  三、主辦單位:

  營銷策劃研究會

  1、時間:20xx年12月25曰19:00~20:30

  2、地點:師生活動中心

  3、對象:

  ①營銷策劃研究會全體會員,以及,愿意參加的全體成大師生

  ②營銷策劃研究會全體會員,以及嘉賓(如其他社團骨干)

  4、活動步驟:

  A、19:00前的等待時間,播放圣誕歌曲,營造圣誕氣氛,如《叮叮當,叮叮當》《平安夜》《聽,天使報佳音》,活動要求每位參與者攜帶一張圣誕賀卡,在入場時交給工作人員。

  B、19:00活動準時開始。

  C、19:00~19:05首先由主持人致詞,內容為圣誕祝福,圣誕由來,以及世界各地的圣誕風俗等。

  D、19:05~19:30,進行第一個活動“拍七令”,目的是為了炒活現場的氣氛,讓所有人都參與到其中來。

  活動規則如下:多人參加,從1-99報數,但有人數到含有“7”的數字或“7”的倍數時,不許報數,要拍下一個人的后腦勺,下一個人繼續報數。在所有到場者中循環3~5次。如果有人報錯數或拍錯人則給予一定的處罰。

  處罰方式:每循環一次的所有出錯者一起出一個表演,可一起合作,也可選派代表。

  興奮點:沒有人會不出錯,雖然是很簡單的算術。

  E、19:30~19:50,第二個活動:“椅上功夫”。先不宣布活動內容,邀請多名到場者參與,并把參與者按人數分為多組,然后進行比賽,若比賽中人數不夠,可再邀人加入。

  概要:在一張椅子上站最多人的游戲

  方法:

  1、各組互相商量要如何才能站上最多的人。

  2、依照號令比賽,哪一張椅子上站最多的人。

  3、可以規定一個時限,如3分鐘。

  獎懲方式:對于人數最多并且站到椅子上的每個人給于一份小禮品;對于人數最少的一組且站到椅子上的人,則給于相應懲罰(即,頭頂2~3本書學模特走臺步一圈,若掉了,則表演一個節目。)。

  F、19:50~20:10,第三個活動:祝福傳遞,將開始前收到的所有圣誕卡片放到一個大的布袋里,讓每人抽取一張,把美麗的圣誕祝福帶給每一個人,在抽取卡片時,播放圣誕歌曲,適當緩解一下剛才激動的心情,最后邀請嘉賓把自己抽到的賀卡上的內容念出來。

  G、20:10~20:20第四個活動:圣誕老人,即派送5份禮物,采取抽簽的形式,抽中者站出來,但是有次小小的考驗,有三種形式可以選擇:

  a、先大笑5秒之后,忽然又大哭5秒鐘,反復2-3次。

  b、面對墻壁或其他物體,大聲地喊三聲:“我愛你!”

  c、把禮物抱在胸前,閉眼睛,左轉三圈,右轉三圈,再睜開眼睛,走回自己的座位

  H、20:20~20:30,由主持人主持,所有人一起做一次互動,臨近的人相互說:“MerryChirsmas!”并且致結束詞。然后播放圣誕歌曲,參加者可以相互交流。

  四、宣傳:

  1、12月20曰在各宿舍樓張貼欄上張貼POP海報,23曰再次于主要教學樓一樓張貼處張貼海報,需要海報約15張,由宣傳部負責海報的制作。

  2、12月20曰前后,在尋知、尋夢橋頭懸掛橫幅,如“(贊助者)預祝營協圣誕之夜圓滿成功”云云。

  五、獎品設置:

  略

  六、會場布置:

  1、入口:放圣誕樹

  2、玻璃:白色的噴雪,寫為Merry Christmas,其他顏色的噴雪,畫成各種圖案

  3、墻壁:張貼一張雪白大紙,上面繪上松樹等裝飾,請到場者寫上在圣誕節最想說的一句話,活動結束后,可作為協會活動的紀念物,可懸掛氣球、彩帶等具有節曰喜慶色彩的物品

  4、空中:放20個氫氣球,在線上掛上有一定重量且賞心悅目的小物件,讓其懸空在距地面1、6米處

  5、椅子:

  七、資金預算:

  宣傳:海報:3元/張×15張=45元

  橫幅:

  會場布置:圣誕歌曲的CD:20元/張×1張=20元

  氫氣球:1、5元/個×20個=30元

  紙張(最想表達的一句話):2元/張×2張=4元

  油性筆:3元/支×3支=12元

  獎品:

  總計:

小學音樂社團策劃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初步了解熒屏歌曲,并產生濃厚興趣。

  2、掌握拍的指揮圖示。

  二、能力目標:

  1、能以對祖國滿懷深情的歌聲用中、英文兩種語言演唱歌曲。

  2、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培養音樂鑒賞力及創造力。

  三、情感目標:

  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教學重點:

  能以對祖國滿懷深情的歌聲用雙語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

  音準

  教學模式:

  一、模式名稱:聽唱自學,實踐創新。

  二、模式環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整體感知,情感體驗→自學新知,拓展情感→情感升華,創新實踐。

  教具:

  錄音機、多媒體課件、大屏幕、鋼琴

  教學過程:

  教學程序教學內容師生活動達標意圖

  常規教學師生以唱的形式問好

  師生交流情感。

  情境導入欣賞兩首影視歌曲片段1、學生欣賞、分析音樂。

  2、教師適時總結、引導。激發學習影視歌曲的學習興趣。

  新

  歌

  教

  學整體感知、情感體驗1、了解《音樂之聲》的故事梗概。

  2、欣賞《雪絨花》1、學生講解。

  2、教師范唱,學生欣賞歌曲。學生整體感知音樂,感受音樂美。

  自學新知、拓展情感學習新歌1、學生用聽唱法學習歌曲。

  2、進行藝術處理。

  3、自學歌譜。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難點突破。

  4、學習用英文演唱歌曲。能以對祖國滿懷深情的歌聲用雙語演唱歌曲。

  培養學生自學音樂、感受音樂、分析音樂的能力。

  實踐創新1、練習三拍子的指揮。

  2、師生隨音樂起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音樂實踐能力。

  小結1、學生總結本課收獲

  2、教師總結學生的表現。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小學音樂社團策劃方案 篇3

  一、學情分析

  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對什么事物都很感興趣,但對于音樂知識的了解又顯得比較淺顯。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還是注重教學常規,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通過音樂習慣的養成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通過各種教學方法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音樂的興趣。

  二、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學唱歌曲《大!,學生能感悟詞曲中蘊含的“美”,明白要保護大海、保護環境、熱愛大自然。

  2、通過音樂教學,使學生真正的走進音樂,了解音樂,并在音樂實踐中學會鑒賞音樂,聆聽音樂,進而喜愛音樂。

  (二)過程與方法

  1、完整而充分地聆聽音樂作品,獲得愉悅的感受與體驗,并在體驗中充分展開想像,獲得自己獨特的音樂理解及感受。

  2、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以即興式自由發揮創造,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

  3、利用集體表演、小組合作等形式,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在群體中的協調能力。

  (三)知識與技能

  1、學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初步掌握三拍子歌曲的強弱節奏和“x.x”這個節奏型,認識簡單的節奏符號,感受歌曲的音樂形象,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樂于參與其他音樂表現和即興創編活動,能夠配合歌曲、樂曲用身體做簡單恰當的動作,用體態語言或律動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2、讓學生感受大海的聲音并用自己的聲音進行模仿。聆聽歌聲時能學生能作出相應的情緒或體態反應。

  3、學生能夠在律動、音樂游戲和歌表演等活動中與他人合作。

  三、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掌握三拍子歌曲的強弱節奏規律和“x.x”這個節奏型。

  四、教材工具

  多媒體電子教學設備、課件、電子琴(鋼琴)、教案

  五、教學過程

  (一)聽聲、看大海沙畫表演,導入課題

  1、教師播放一段大海沙畫表演的視頻,問學生: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大海)

  (教師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聲音模仿大海的聲音。)

  教師問學生:你見過的大海是怎樣的?(學生:有沙灘、有魚、有海浪、漲潮退潮、海水打在礁石上,貝殼、海螺、帆船等)

  2、教師播放介紹大海風景的視頻片段,讓學生感受大海的美麗與神奇。導入這節課的主題——《大!。

  (二)學唱歌曲

  1.聆聽歌曲《大!(學生跟著老師做簡單動作,體驗三拍子律動。)

  2.欣賞后教師提問:這首歌是幾拍子的?它的強弱規律是怎樣?(教師出示四三拍節奏規譜并要求學生掌握三拍子的強弱規律:強弱弱)

  3.出示歌譜,復聽歌曲,再次感受四三拍強弱規律。(使學生對歌曲旋律、對四三拍節拍加深印象)

  4.出示“x.x”這個節奏型,讓學生感知附點節奏,并掌握附點節奏。

  5.出示歌譜,教師播放音樂,學生完整聆聽歌曲,找出歌曲中出現了幾次附點節奏。

  6.按節奏讀歌詞,學生試著讀,讀不準確的句子,教師及時給予糾正和指導。

  7.教師出示歌譜,一邊彈琴一邊范唱,學生跟老師小聲哼唱。(加深對歌詞的理解)

  8.學唱歌曲

  (1)學唱前半段歌曲,教師彈琴范唱歌曲,積極鼓勵學生試唱,唱不準確的樂句教師及時給學生進行糾正、指導并示范演唱,讓學生多演唱鞏固幾遍,能更好的掌握。(教師提示學生注意聽好音樂節奏“x.x”并注意歌唱姿勢)

  (2)教師引導學生對前半段歌曲進行感情分析、處理,教師彈琴提示學生融入情感演唱前半段歌曲。(教師提示學生注意聽音樂節奏和速度,注意歌唱姿勢,用聲音表現出大海的“美“感)

  (3)學唱歌曲后半段,教師彈琴范唱歌曲,學生用心聆聽。(教師提示:注意歌曲中歌詞的演唱速度與節奏)

  (4)教師彈琴,鼓勵學生自己演唱。教師聽后指導糾正學生個別樂句和歌詞節奏的演唱,尤其是高音部分和最后一句歌曲的節奏多重復練習幾次,加以鞏固。(教師提示學生演唱時注意氣息和聲音的控制,切記扯著嗓子大喊)

  (5)教師彈琴,學生完整演唱后半段歌曲,教師提示:注意聽準音樂及歌曲的節奏。

  (6)分析、處理歌曲后半部分,設問學生:波濤涌動的大海應該用什么的情感和聲音去表現?大海搖籃應該用什么樣聲音哄著太陽和月亮睡覺呢?

  教師彈琴,提示學生融入情感演唱歌曲后半部分。

  (7)出示全部歌譜,教師彈琴,學生跟琴聲完整演唱全曲。(教師提示:注意歌唱情緒及節奏,聽好音樂,注意歌唱姿勢)

  (8)教師播放歌曲范唱,學生合音樂完整演唱歌曲。教師提示學生,可以用自己的肢體動作隨著音樂即興創編能表現出大海的律動動作進行表演。

  9.分小組表演歌曲《大!,教師做幾個簡單動作,鼓勵學生大膽創編動作為歌曲表演。

  10.分組表演:一組演唱歌曲,一組用身體的律動來表現。

  (三)課堂拓展

  (課堂小結)

  教師請同學們談談這節課的“收獲”,引導學生說出學習的內容,想到的事物。然后出示“海洋污染“的幾幅圖片,讓同學們說說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最后教師總結:要好好保護環境,不要亂丟垃圾,熱愛我們的海洋,熱愛我們的地球,一起努力爭當一名保護地球文明的小金星。

小學音樂社團策劃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欣賞《歡樂頌》,了解貝多芬的生平及對世界音樂的地位和貢獻,理解《歡樂頌》的時代意義,學習貝多芬與命運頑強斗爭的精神。

  2.能準確、和諧地演唱二部合唱《歡樂頌》,并能背唱第一聲部。

  教學重點、難點

  1.能準確、和諧地演唱二部合唱《歡樂頌》,并能背唱第一聲部。

  2.了解樂曲的幾種演唱形式。

  教材分析

  教科書呈現的是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的主題,第四樂章分三個部分,《歡樂頌》是它的第二部分,歌曲的旋律十分簡樸。貝多芬以極其簡練的手法(幾乎只用了1、2、3、4、5五個音和一種音符──四分音符)就營造出了如此莊嚴、宏偉的效果。這首歌曲已經傳遍了全球,表達了全人類的共同愿望:消除隔閡、消除戰爭,人類重新團結在一起。

  教學過程(一份供任課教師參考的完整教案)

  一、導入新課

  1.教師彈奏《獻給愛麗絲》的片段音樂,導入新課的學習。

  提問:誰知道這段音樂的曲名和曲作者是誰?

  學生回答:貝多芬。

  2.樂圣貝多芬簡介。

  師:貝多芬是德國的作曲家,被后人尊稱為“音樂圣人”,有著偉大而不平凡的人生經歷。他憑著堅強的意志和對音樂藝術的酷愛,創作了大量不朽的音樂作品,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音樂遺產。交響曲是音樂作品中結構最為宏偉的,通常有三到四個樂章。今天,我們就來欣賞貝多芬的經典之作《第九交響曲(合唱交響曲)》第四樂章中的合唱部分主題—《歡樂頌》。

  教學要求:學生通過欣賞《獻給愛麗絲》音樂片段,從中受到感染,從而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欣賞歌曲

  1.初次聆聽歌曲《歡樂頌》。

  提問:歌曲的情緒?

  學生回答:熱情、莊重、歡快、熱烈等。

  師:這首歌曲熱情、莊重,深受人們喜愛。

  2.學唱第一聲部歌譜。

  (1)教師做示范:用“la”輕聲模唱(口腔打開,找打哈欠的感覺),并指導學生練唱。(鋼琴伴奏。)

  (2)指導學生用輕聲哼唱歌曲《歡樂頌》的旋律。

  (3)指導學生解決難點:跨小節的連音(12、13小節)和3、4音程的音準。

  (4)指導學生用中等音量唱旋律。

  在教師的指導下用中等音量唱旋律,練習控制聲音的能力。

  (5)指導學生反復練唱歌曲。

  根據這首歌曲的情緒,要用在連的基礎上稍斷開的演唱技巧。

  (6)學唱第二聲部歌譜。

  學生隨老師一起視唱第二聲部的主旋律,并唱好變化音。

  3.二聲部合唱。

  指導學生唱好二聲部合唱,做到聲部間和諧統一。

  4.學唱歌詞。(出示《歡樂頌》歌詞譜例)

  指導學生唱好一字多音。

  5.隨歌曲《歡樂頌》音樂完整演唱全曲。

  師:《歡樂頌》是貝多芬《第九(合唱)交響曲》中的唱段,但是在1824年這部交響曲首演時,貝多芬已雙耳全聾。據記載,演出結束后,他全然聽不到身后觀眾的狂熱歡呼聲,一位女歌唱家扶他轉身,這時,人們看到了貝多芬留下了激動的熱淚,因為他實現了自己一生的愿望:把偉大的歡樂奉獻給了所有的人。貝多芬雖然早已離去,但他的音樂作品和人格魅力卻激勵和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讓我們再次高唱《歡樂頌》,用歌聲來悼念這位偉大的音樂家。

  6.剛才我們學會了歌曲《歡樂頌》,誰能說說這首歌曲的旋律、節奏、速度有什么特點?

  學生回答:這首歌曲的旋律進行以級進為主、運用了x x x x ︱的節奏型、速度為中速。

  師:同學們回答得非常好。這首歌曲的旋律進行以級進為主、大量運用了x x x x︱的節奏型、速度為中速。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歌曲的情緒給我們聽覺上的感受是熱烈、莊重的,所以不難看出,旋律、節奏、速度是影響音樂情緒的重要因素,它在音樂表現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三、對比欣賞

  《歡樂頌》是一首合唱歌曲,今天我們學習的只是其中的一個聲部,合唱版的《歡樂頌》氣勢宏大、交響樂隊和人聲的交相輝映,使音樂更具有震撼力。下面,我們就來欣賞交響樂合唱《歡樂頌》片段,請大家邊看邊思考:歌曲中出現了哪幾種演唱形式?(獨唱、重唱、合唱。)

  四、課堂小結

  這首歌曲已經傳遍了全球,表達了全人類的共同愿望:消除隔閡、消除戰爭,人類重新團結在一起。同學們,追求快樂、和平的幸福生活是我們每個人的共同愿望,我們應當珍惜今天的快樂時光,珍愛我們的祖國,拒絕戰爭、期盼和平,把我們的家園建設得更加輝煌燦爛!

小學音樂社團策劃方案 篇5

  教學內容:

  1.認識了解古老的彈撥樂器——箜篌

  2.欣賞古曲《春江花月夜》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復習歌曲《畫》,感受歌曲優美的意境。

  2.聆聽《春江花月夜》主題,談談音樂與歌曲《畫》有什么關系?

  二、欣賞箜篌曲《春江花月夜》

  1.欣賞音樂主題,介紹箜篌及其音色特點。

  2.欣賞《江樓鐘鼓》(引子)

  (1)夕陽西下,寺廟里忽然隱隱約約傳來了音樂。(播放引子)

  (2)教師:引子是節奏自由的散板,樂器用彈跳、輪指的手法由慢而快地模擬陣陣低沉的鼓聲。遠處鐘聲回響,水面碧波蕩漾。把日落前江面恬靜、醉人的意境描繪得非常細膩。

  3.《江樓鐘鼓》主題賞析。

  (1)出示譜例,請欣賞并選擇主題表現的意境:

  A.歡快跳躍B.委婉恬靜C.深沉低緩

  (2)視唱主題

  (3)設問:音樂表現了怎樣的情緒?它是通過怎樣的手段來表現這種意境的?

  (4)歸納:旋律入波浪般進行,顯得格外柔美與和諧。另一個特點是使用“魚咬尾”的創作手法使音調輕盈平穩,形象地表現了一輪明月從東山升起,在云層中游移的'美麗景致。結尾婉轉嗚咽的旋律導入了深遠的意境,令人凝神屏息、浮想聯翩。

  (5)介紹“魚咬尾”的音樂句式。

  4.賞析《花影層疊》

  (2)歸納:音樂主題在6小節徐緩的曲調之后,樂器突然彈出了4個作移位摸進的短句,急促二熱烈,描寫了花枝弄影,香飄春江的情景。

  5.賞析《漁歌唱晚》

小學音樂社團策劃方案 篇6

  教學內容:

  學習有關樂譜的知識認識五線譜

  教學目標:

  知道音樂記譜法是人類為記錄、保留、傳播音樂而創造的。有樂于通過識譜自己學習音樂的愿望。

  教學重難點:

  對照所熟悉的簡譜來學習五線譜記譜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鋼琴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介紹學習有關樂譜的知識:

  1、記譜法產生的必要性

  2、歷史發展中的一些樂譜

  3、觀察教材中展示的幾種記譜法的特點

  各種記譜法中,主要有:

  ①文字譜:用文字、數字等表示每個音的音高

 、谧喾ㄗV:用文字、數字或其他記號表示樂器演奏方法,不表示具體發出的音高

 、垡粑蛔V:根據固定的線條,以不同的位置來記錄音位的高低

 、軋D像譜:利用圖像、記號以及文字記譜的方法

  三、學習五線譜知識:

  1、認識五線譜的線、間

  2、認識高音譜號

  3、認識音符、休止符的形狀

  四、五線譜讀譜法的應用:

  1、試一試對照簡譜和五線譜視唱歌曲《DoReMi》B段的旋律

  2、練習將簡譜譯成五線譜,并學唱《水孩子》

  五、課堂小結:

  說說這堂課給你的收獲。

  六、結束課堂

  課后小記:

  這節音樂課不僅是給學生進行的一次學習興趣的培養,而是在音樂活動中感受“美”的熏陶,讓音樂課成為感受美、創造美的殿堂,促進學生在高效課堂教學中快樂的學習。

小學音樂社團策劃方案 篇7

  教學目標

  1、能學會演唱《別來接我》,并能深情地唱出歌曲所表達的感情。

  2、能積極參與音樂活動。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深情地演唱歌曲《別來接我》。

  教學難點

  歌曲的銜接及恰當的表達出歌曲的情感。

  教學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我們是四年級的孩子了,很多的事情我們都愿意自己解決,可是也有的孩子有的想法卻不敢和家長交流,他們用歌聲來向爸爸媽媽傾訴,讓我們一起來聽聽。

  (播放cai,學生聆聽歌曲《別來接我》。)

  二、進入主題

  1、交流、討論

  師:你覺得剛才這首歌給你的第一印象是怎樣的?歌中的小朋友唱出了對家長的心聲,我們來和他們比比,看誰表現得更好,好嗎?

  (播放《別來接我》音樂及畫面,學生邊看邊聽自由表現。)

  2、學唱旋律

  a、學生分別用mu、lu等母音跟琴模唱。

  b、學生跟琴輕聲識讀樂譜。

  c、采用比賽的形式,比比誰的讀譜能力,能識讀一樂句也很棒!

  3、學唱歌詞

  a、學生輕聲跟唱歌詞。

  b、以小組形式分樂句自學歌詞,再互換學唱。

  c、請部分學生當“小老師”帶唱或采取一幫一的形式。

  4、指導演唱

  指導學生用“心”去演唱,以情帶聲,用最美的歌聲表現內心真摯的情感。

  (小博士 頓音記號:頓音也叫斷音。記在音符的上方,表示該音要唱(奏)得短促而有彈性。)

  三、情感的升華

  師:同學們,就要到“三八”婦女節了,你們想對長輩說些什么呢?能將今天所學的歌,采用表演的形式把自己的心中的想法表達出來,行嗎?

  1、分組排練

  (學生分組自由練習,由小組長負責,老師整體調控,分組指導。)

  2、綜合表演。

  a、鼓勵學生大膽表演。

  b、評價

  師:對剛才的表演你有什么感觸?如果要讓家長肯定的想法,你覺得自己或他人還有什么不足,又該如何改進?

  (學生自評、互評。)

  c、拓展引申

  a、拓展:平時家長是怎樣嬌慣你們的?

  b、引申:在以后的日子里你將如何做才能讓長輩放心呢?(學生自由發言,老師作鼓勵性、表揚性小結。)

  c、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學會唱《我怎樣長大》,并從中體驗到合唱的樂趣。

  2、能認真聆聽《幻想飛行》,感受樂曲情緒,并用形體動作或畫畫的形式將自己的想象展示出來。

小學音樂社團策劃方案 篇8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歌曲《雪絨花》,達到能有表情的演唱的要求。

  2、通過學習三拍子以及分組體驗,達到能感知音樂要求。

  二、重點與難點:

  1、能有表情的演唱歌曲為重點。

  2、學習三拍子以及分組體驗,進而能感知音樂為難點。

  三、教具:

  電子琴或鋼琴、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唱《多來米》(從B段的第二段開始放VCD)進教室,師生問好。

  二、導入:

  進教室時同學們唱的是什么歌?你喜歡這首歌嗎?我們完整地演唱一次好嗎?全體起立邊唱邊做動作。你知道這首歌的來歷嗎?教師簡介歌曲。

  三、學唱歌曲:

  1、教師范唱后學生談對歌曲的感受:聽了這個故事,想不想聽郭老師唱唱這首歌?(師邊彈邊唱)你知道“雪絨花”代表什么嗎?歌曲通過對“雪花”的贊美,表達了什么?(表達了上校渴望幸福、安寧的生活和對自己祖國的熱愛。)

  2、聽琴默唱,找出歌曲的特點和難點。(分析特點,練習難點,并正音。)

  3、劃拍跟琴輕聲唱詞。唱不好的地方重點練練。

  4、完整地將歌詞唱一遍,師邊彈邊唱。

  5、歌曲分析,藝術處理。慢速三拍子節奏的運用對歌曲的形象起到了什么作用?(先學生自己說,然后教師小結:讓我們好像看到了晶瑩的雪花在天空中飛舞。歌曲通過對“雪花”的贊美,表達了人們渴望幸福、安寧的生活。抒發了演唱者對自己祖國的熱愛。前兩句用輕聲唱,從第三句開始力度應加強一些。)

  6、把自己當成影片中的上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師豎笛伴奏。

  四、課堂小結:

  通過一堂課的學習,這首來自美國電影《音樂之聲》的插曲《雪絨花》已經成了我們班每一個同學的好朋友,我們不但會唱,而且能為其伴奏。課后請同學們利用網上資源查找有關《音樂之聲》的更多資料,下節課我們一起來交流!

  五、在《雪絨花》歌聲中(師放VCD)離開教室。

  教學反思:

小學音樂社團策劃方案 篇9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演唱歌曲,從中感受體驗大自然的美,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知識與技能:

  1.學習用柔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2.通過歌曲學習感受三拍子的韻律美。

  (三)過程與方法:通過模仿、創編等教學活動,培養學生音樂想象力、創造力和表現力。

  【教學重點】

  1.學習這首融詩、畫、音樂為一體的歌曲。

  2.對學生進行鑒賞能力及情感表達的培養。

  【教學難點】

  1.學會歌曲,并能基本掌握力度“f”,及漸強、漸弱的在歌曲中的表達。

  2.初步掌握三拍子歌曲的強弱節奏和附點四分節奏。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大海是多姿多彩的。有的時候風平浪靜,有的時候波濤洶涌。今天,老師帶你們去欣賞大海,F在,請同學們靜靜聆聽、認真觀看大屏幕。

  1.學生安靜地聽大海的各種聲音。(播放課件)

  2.師提問:同學們,我們聽到了什么聲音?都看到了些什么?能不能給我們模仿一下大海的聲音和波浪的樣子?

  3.學生回答,并模仿。

  4.師:大海一望無垠,有海鷗、浪花、小魚、小蝦、還有金色的沙灘,同學們想不想到海邊去體驗一下浪漫的氣息?好吧,下面我們就一起隨著音樂去海邊看看吧。(伴隨音樂欣賞大海的圖片)。

  二、欣賞小提琴獨奏《大!

  1.師:金色的沙灘充滿神秘的色彩,一望無際的海水讓人陶醉其中,此起彼伏的海鳥使人目不暇接。剛才我們欣賞了許多大海的美景。但是,大海是否在每一個時間段里都是一樣的呢?(生回答)。

  2.欣賞小提琴獨奏《大海》,結合欣賞梵高名畫《海濱的漁船》。

  3.大海給人的感覺就是美,許多的畫家都曾以大海為主題進行繪畫,今天,我們就來欣賞繪畫大師梵高為我們帶來的《海濱的漁船》,下面,我們一邊欣賞樂曲,一邊欣賞名畫,感受一下由樂器所描繪的大海是什么樣子的?

  師提問:這是什么樂器?(小提琴)

  4.學生回答后,師介紹小提琴,讓學生了解“獨奏”這一形式。

  5.師:小朋友們,這么美的樂曲如能配上充滿感情的詩朗誦會更美。(引導學生在音樂的伴奏下朗誦《大海》這首詩歌)

  三、學唱歌曲《大!

  1.再次欣賞歌曲《大!

  要求:靜靜的聆聽,在腦海中想象大海。

  2.師范唱歌曲《大!

  要求:打著拍子,搖晃身體。

  3.用“嗚”來模唱歌曲旋律。

  要求:學生在哼唱的過程中可做一些身體搖擺等的動作,積累三拍子的感覺。

  4.有節奏地讀歌詞。

  要求:拍手拍肩,感受三拍子歌曲的強弱規律。

  重點解決:太陽月亮也睡在里邊。

  5.教師示范拍擊附點節奏,學生模仿練習。

  6.再次欣賞歌曲

  要求:學生小聲哼唱旋律。

  7.隨教師伴奏,學生輕聲跟唱歌曲。

 、艓煟和瑢W們跟唱得很棒,有沒有感覺不會唱的地方?我們一起學一下。(學生指出,師生共同解決難點)

  ⑵讓學生面說說歌曲唱了什么?啟發學生理解歌曲意境。

  ⑶師:剛才我們知道了大海有時風平浪靜,有時巨浪翻滾,現在我們能不能試著用動作來表現出來。

  注意:聽老師彈的琴聲,完整地唱一遍,加上波浪形手勢。

  ⑷力度記號“f”強的應用。

  師:這是什么力度記號?

  師:真不錯!這是表現強的力度記號。誰能告訴老師在《大海》這首歌曲中,那一句可以用強力度來演唱?

  師:讓我們來唱一唱這一句吧。

  注意:“f”表示強力度,并非要大聲唱。

  8.完整的唱歌曲《大海》

  9.跟音樂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注意:體會大海的大和美,并要求有起伏,有強弱變化地演唱歌曲。(可讓學生邊唱邊動手畫一畫心中大海的樣子)

  四、加深理解,拓展思維。

  1.師:孩子們,咱們用美妙的歌聲和動聽的樂曲表達了我們對大海的無限熱愛和向往。大海也有一些話想跟我們講,咱們一起來聽請大海怎么說。

  2.出示:垃圾遍地的海邊和化學污染的海面圖片

  3.師問:這也是海,但這美嗎?為什么會這樣?大海想告訴我們什么?

  4.學生討論回答。

  五、師總結

  這節課,我們通過欣賞小提琴獨奏、圖片、名畫等,充分領略到大海的美,并且在美妙的歌聲中懂得了要珍惜、保護我們的大海。那樣,大海的美才能永久不衰。

小學音樂社團策劃方案 篇10

  教學目標:

  1、通過對歌曲的學習,激發學生對老師的敬意。并以輕快、活潑的聲音唱出對老師的尊敬與愛戴之情。

  2、通過歌曲的學習,能基本掌握八分休止符的運用。

  教學重點:

  唱出神秘、急切的感受,表達對老師的尊敬與愛戴之情。

  教學難點:

  八分休止符的掌握

  教學準備:電子琴、教學課件,卡紙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課前)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師:每當夜幕降臨,夜深人靜的時候,忙碌了一天的人們開始休息了,老師呢?同學們用稍慢的速度,深情的情緒,柔和的聲音演唱《每當我走過老師的窗產前》。

  2、師:唱得那么深情、投入,你們從歌曲中感受到了?

  設計意圖:熟悉的音樂喚醒學生心頭真摯、濃厚的尊師意識,為下面的教學做了情感鋪墊。

  (二)師生問好

  師:同學,今天老師要用另一種方式跟你們問好,你們聽好了

  同學 0們 同學 0們| 早0上0 好 —| (出示課件)

  師:請你們用同樣的方式跟老師問好。

  老師 0啊 老師 0啊| 早0 上0 好—|

  二、新課導入

  師:我們再來問好一下,老師怎樣說,你們也怎樣說

  (老師大聲問好,學生大聲問好。老師小聲問好,學生小聲問好。)

  師:誰來告訴老師,你們一般什么時候會跟別人小聲說話啊?

  生:悄悄說,說秘密的時候

  師:其實,每個人心里都有自己的小秘密。我小時候也有個秘密,一直藏在心里,現在老師要悄悄地告訴你,請同學們豎起你的小耳朵,安靜仔細的聽好了。

  三、節奏練習

  師:屈老 0師 這一 0個 | 小0 秘0 密— |拍對 0了 節奏| 我才能 告訴 你—|

  一起來聽聽老師的小秘密,看誰能收到,又能領會老師的小秘密呢?

  4/4 O _ | _ . _ _ _ _ . _ _ _ |_ O _ O _ ||

  Da……

  原來老師的秘密藏在了 中了。

  3、一起分享老師的秘密。――出示節奏。

  4、現在你們能像老師一樣,把你們的小秘密也藏在節奏中,又送給你的同桌一起分享你秘密中的快樂呢?要求同桌聽了你的秘密也能聽懂和領會!

  【意圖】:1、掌握難點節奏:弱起、附點和休止;為學歌曲打下基礎。

  2、自由創編節奏,增強學生的節奏感和節奏的模仿能力。

  四、聽歌曲

  師:大家剛剛的表現都很棒。聽聽老師秘密(師范唱 )

  生思考:

  師:老師把秘密裝進哪里,送給了誰?(桔子里,老師)

  師:這是個怎樣的秘密呢?(甜甜的秘密)(出示課件)請學生來讀一讀,并且提示要讀出甜甜的感覺,“秘密”兩字要輕輕的。再大家一起讀。

  2、揭示課題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好聽的歌曲《甜甜的秘密》。(出示課件)

  3,聽錄音范唱(看著歌譜)

  師:我們再次聆聽這首好聽的歌曲

  生:聽的時候請伸出你的右手用點線圖畫出旋律。

  五、學習歌曲

  1、學唱1-4小節歌曲(出示課件)

  (1)、有節奏、有感情的讀歌詞

  師:剛剛我們同學給這里配出的畫面是躡手躡腳的,左顧右盼的,生怕被發現的,所以大家要讀出悄悄地感覺。

  (2)、跟唱學習1-4小節歌曲

  2、學唱5-8小節歌曲

  (1)有節奏、有感情的讀歌詞 (配上動作)特別要點出“把桔子放進老師的抽屜里”這部分的動作。腳步要更輕,更低一些。

  (2),跟唱學習5-8小節歌曲

  3、跟鋼琴完整唱出歌曲的第一樂段

  4、學唱第二樂段(出示課件)

  (1)、師:把秘密送出去以后,你們肯定是很期待老師發現的,那此時你們的心情是怎樣的?(期待的,急切的)

  師:請你們用這種心情,把第二樂段的歌詞讀出來。

  (2)、讀歌詞(教師糾正朗讀讀時節奏的錯誤)

  (3)、聽老師唱第二樂段 師:老師也很期待這個秘密被發現,所以我先忍不住想要讓你們聽聽我急切的期待了,請同學們仔細聽。

  (4)、跟鋼琴學唱第二樂段 (請注意唱出急切的心情)

  (5)、最后一句要讓我感受到你們對老師真切的愛意,是發自內心的甜甜話語,掏著心講的。再唱最后一句。

  5、分角色表現歌曲(跟著錄音范唱并加上動作)

  師:我們現在來分工合作,一起來送出這個甜甜的秘密,一二大組的同學來“藏秘密”,三四大組的同學來“送出秘密”,然后大家一起來期待老師的發現。

  師:老師發現有些人啊,藏得太大聲,送的也太大聲了,早就被發現了,而且也沒有很急切的期待,讓我們再來一遍。

  六、課堂拓展(祝福語話師情)

  師:我們除了把秘密裝進桔子里,送出我們甜甜的話語,我們也可以以另一種方式來表達,請同學們將老師在課堂上為同學們獎勵的愛心卡拿出來,在上面寫上你要對老師說的話,或祝福語(一人一張,如果你有多的愛心卡,請將你這節課的榮譽卡分享個沒有的同學,讓他們也寫出他們的話)在寫之前,我們先來看幾張照片(點燃同學們對老師的愛)(出示課件)

小學音樂社團策劃方案 篇11

  教學目標:

  1,在聽賞《春天悄悄來臨》時,能想象并表達樂曲表現的基本情緒.能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并從中體驗到快樂.

  教學準備:

  電子琴,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學生聽音樂做律動進教室.

  2,師生音樂問好.

  二,聽賞《春天悄悄來臨》

  1,談話導入.

  同學們,春天已悄悄來臨,整個大地充滿了生機,到處是鳥語花香的美景,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欣賞春天帶給我們的美景吧!

  2,師放音樂,學生邊看書中插圖邊聽.聽完全曲,可圍繞以下問題開展教學活動.

 、倌阍谝魳分新牭搅耸裁绰曇 (流水聲,鳥叫聲……)

 、谡埬惚硎鰳非枥L的畫面.

  3,復聽音樂.

 、亳雎犞黝}音樂.

 、谡垖W生用"lu"哼唱主旋律.

 、壅垖W生自由模仿鳥飛,魚游,花開等動作,隨著主題音樂邊唱邊律動.

  4,分段賞析.(重點讓學生感受每段音樂所表現的不同情境)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又一次領略了春天的美景,也用我們自己的歌聲表達了我們對春天的向往,現在就讓我們隨著《春天來了》這首歌的音樂,自由做動作出教室吧!

  一) 描述春天美景,感受春的氣息

  1、欣賞動畫歌曲《春天在哪里》拍手律動進教室。

  通過多媒體課件演示春天的歌曲,讓學生一進教室就感受到春的氣息。

  2、師:是啊,現在正是春天。春光明媚,百花盛開,給我們帶來了無限的快樂。你能用一句話來描述春天的美景嗎?

  生:春天來了,柳樹發出了嫩嫩的綠芽,小草從泥土里鉆出來了。

  生:桃樹羞答答地探出了粉紅色的小腦袋向人們點頭微笑。

  生:天氣變暖和了,可愛的小燕子從遙遠的南方飛回來了。

  ……

  通過描述春天的美景來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二)激活已有經驗,探索春天的音響

  1、師:的確,如同學們所說,春天是那樣的美。到處是萬紫千紅,到處是花紅柳綠,充滿了勃勃的生機和活力。讓我們靜靜的聽一聽,你聽到了春天大自然的哪些聲音?你能模仿一下嗎?

  生:我聽到了春雨的聲音。滴答0滴答、滴答0滴答

  生:我聽到了小鳥的叫聲。嘰嘰0喳喳、嘰嘰0喳喳

  生:我聽到了春風的聲音。沙沙0沙沙、沙沙0沙沙

  ……

  2、師生一起來模仿和探討這些聲音。

  通過師生共同模仿、探索春天大自然的音響,發展了學生的想象力,激發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3、師:春天來了,春風、春雨、還有很多的小動物都發出了美妙的聲音,組成了一曲動聽的交響樂。請聽:(點擊課件出示)師領讀,生跟讀

  春雨(唱歌呀) 滴答0滴答 0

  春風(彈琴呀) 沙沙0沙沙 0

  春雷(打鼓) 轟隆隆隆 隆

  春水(鼓掌春水鼓掌)嘩啦啦啦 啦

  課件出示更直觀,讓學生一目了然,且解決了歌曲第一樂段的節奏難點!(三) 師生和諧互動,學唱春天的歌曲

  1、拍手游戲

  (1)師:春天的大自然發出了各種美妙的聲音,春風、春雨、春雷、春水都從四面八方趕來了,都來參加春天舉行的音樂會。讓我們靜靜地聽一聽,這是怎樣一個音樂會呢?初聽歌曲《春天舉行音樂會》。

  靜靜地聽培養了學生靜聽音樂的良好習慣。

  (2)師:這么有趣的音樂會,讓我們用自己的雙手來為她伴奏吧。同學們可以和老師一樣拍,也可以不一樣拍,但必須和著音樂的節拍。

  通過師生互動的拍手游戲,為每個學生提供了參與音樂游戲的機會,拉近了師生之間的情感距離。

  (3)師:剛才有的同學這樣拍,有的同學那樣拍,非常神氣。這一遍我請你和你的好朋友合作著拍,也要跟剛才一樣和著音樂的節奏有強弱的拍。

  通過生生拍手游戲再次感受音樂節拍熱烈的特點,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創編能力和合作能力,同時也熟悉了歌曲旋律。

  2、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1)、師:剛才我們用自己的雙手為音樂會伴奏。如果用打擊樂器來伴奏,那一定會更有趣。

  (2)、課件出示節奏譜:碰鈴:

  雙響筒:

  舞板:

  (3)、學生選擇樂器自由練習。

  (4)、用樂器為歌曲伴奏:要求碰鈴第一樂句開始,雙響筒第二樂句開始,舞板第三樂句開始,一直伴奏到歌曲結束。第一遍師唱生敲,第二遍跟鋼琴和。

  打擊樂器的演奏,培養了學生靜聽音樂的良好習慣,訓練`了學生多聲部合奏的能力,同時進一步熟悉了歌曲旋律,為學唱歌曲再次做好鋪墊。

  3、學唱歌曲

  (1)、師:在同學們的伴奏聲中,音樂會的旋律顯得更美了,它的歌詞也很有趣。請聽老師來讀一遍。范讀歌詞。

  (2)、師:想和老師一起讀嗎?師生和著伴奏音樂輕聲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3)、學生聽琴默唱歌詞、輕唱歌詞、解決難點。

  (4)、輕聲、有感情地演唱全曲。

  指導學生正確的演唱方法,培養良好的唱歌習慣。

  (四) 拓展欣賞名曲,感受春天的美麗

  1:師:同學們唱得多美啊!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充滿生機的季節。音樂家創作了許多作品來贊美春天,表現春天的美好。老師也為大家帶來了兩首。這兩首歌曲都是由世界名曲改編而成。先請同學們欣賞小朋友表演的由中央電視臺銀河少兒合唱團演唱的《閑聊波爾卡》,說說它帶給你怎樣的感受?《閑聊波爾卡》歌詞節選:你聽,你聽,唱歌的是夜鶯;你看,你看,喧鬧的是百靈;你聽,你聽,那鴿子的哨音;你看,你看,這孔雀正開屏。春天是開心的大本營,百花開,百鳥鳴。春天是快樂的好心情,云雀的歌兒像風鈴……

  2、師:多么活潑歡快的歌曲啊!讓我們模仿畫面上的小朋友一起來進行春天的舞蹈吧!師生合著音樂一起律動。

  拓寬音樂視野,感受音樂和舞蹈結合所產生的藝術魅力,增大信息量。通過律動還活躍了課堂氛圍,拉近了師生之間的情感距離。

  3、師:跳得真好!就像是春天的音樂會。老師請同學們再來欣賞一首大朋友表演的春天。這是由我國音樂家楊洪基爺爺表演的《拉德斯基進行曲》改編過的報春曲。思考他表演的春天是怎樣的?《拉德斯基進行曲》歌詞節選:草綠了,花開了,天暖了;大雁飛來了,冰消了,雪化了;窗兒敞開了,心兒蘇醒了,風箏飄呀飄起來了。蝴蝶跳起了舞蹈,蜜蜂唱起了歌謠,月亮累了,睡得長了,太陽出來得一天比一天早了……

  生:冰雪融化了,小河蘇醒了,太陽出來得一天比一天早了……

  4、師:讓我們合著音樂的強弱來拍手聆聽,再一次感受春天的美好。

  拍手聆聽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他們積極參與音樂體驗,豐富了學生的情感。

  5、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走進了春天音樂會,感受了春天的美好。春天是開心的大本營,春天是快樂的好心情。讓我們一起走進春天,熱愛春天吧!聽音樂律動出教師。

小學音樂社團策劃方案 篇12

  教學內容:

  1.認識了解古老的彈撥樂器——箜篌

  2.欣賞古曲《春江花月夜》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復習歌曲《畫》,感受歌曲優美的意境。

  2.聆聽《春江花月夜》主題,談談音樂與歌曲《畫》有什么關系?

  二、欣賞箜篌曲《春江花月夜》

  1.欣賞音樂主題,介紹箜篌及其音色特點。

  2.欣賞《江樓鐘鼓》(引子)

  (1)夕陽西下,寺廟里忽然隱隱約約傳來了音樂。(播放引子)

  (2)教師:引子是節奏自由的散板,樂器用彈跳、輪指的手法由慢而快地模擬陣陣低沉的鼓聲。遠處鐘聲回響,水面碧波蕩漾。把日落前江面恬靜、醉人的意境描繪得非常細膩。

  3.《江樓鐘鼓》主題賞析。

  (1)出示譜例,請欣賞并選擇主題表現的意境:

  A.歡快跳躍B.委婉恬靜C.深沉低緩

  (2)視唱主題

  (3)設問:音樂表現了怎樣的情緒?它是通過怎樣的手段來表現這種意境的?

  (4)歸納:旋律入波浪般進行,顯得格外柔美與和諧。另一個特點是使用“魚咬尾”的創作手法使音調輕盈平穩,形象地表現了一輪明月從東山升起,在云層中游移的美麗景致。結尾婉轉嗚咽的旋律導入了深遠的意境,令人凝神屏息、浮想聯翩。

  (5)介紹“魚咬尾”的音樂句式。

  4.賞析《花影層疊》

  (1)導語:我們把眼光從遠處收回看看近處的江面發生了什么?此段音樂中節奏、速度、力度等形式要素哪一項變化最明顯?

  (2)歸納:音樂主題在6小節徐緩的曲調之后,樂器突然彈出了4個作移位摸進的短句,急促二熱烈,描寫了花枝弄影,香飄春江的情景。

  5.賞析《漁歌唱晚》

  (1)導語:正當我們看著眼前的花影有點眼花繚亂時,遠處忽然傳來了陣陣的……尋聲向遠處望去,聽到什么?看到什么?整段音樂的情緒是否一致?

小學音樂社團策劃方案 篇13

  教材:人音版第二冊

  教學設想:

  “音的高低”是小學音樂第二冊第五課“跳起舞”中的一個教學內容。本課通過“學一學”、“敲一敲”、“唱一唱”“跳一跳”四個教學環節,使學生在嘗試探索中發揮自主學習,初步了解音的高低變化。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喜愛,激發他們的探究、創造能力。

  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大膽嘗試、探究,通過多種方式初步了解音的高低變化。

  教學過程:

  一、聽一聽,學一學

  播放生活中的各種聲音。如:汽車、輪船、敲大鼓、敲三角鐵、鳥叫、牛叫等,請學生說一說是什么聲音。

  出示圖片,請學生模仿它們的聲音,討論一下誰的音高,誰的音低,相互交流。

  提問:在我們的生活中有那么多奇妙的聲音,你能說說還有哪些高低不同的聲音?請你模仿聽。

  高音低音

  例:拍手――――跺腳

  雨聲――――雷聲

  貓叫――――虎叫

  馬蹄聲―――象的腳步聲

  高跟鞋聲――平底鞋聲

  老爺爺說話――小朋友說話

  活動延伸:鼓勵學生回家后繼續尋找生活中高低不同的聲音,和家人朋友一起討論

 。◤淖匀唤绲穆曇羧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參與體驗,使學生對音有了一個基本的高低概念,為后面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唱一唱

  出示兩只貓的圖片,一只小貓,一只老貓。說說他們的叫聲有什么不同的。

  學讀兒歌《兩只貓》。

  學唱歌曲《兩只貓》。

  附:歌詞

  有只老花貓,喵嗚喵嗚叫。

  有只小花貓,喵嗚喵嗚叫。

  喵嗚喵嗚叫,喵嗚喵嗚叫。

  喵嗚喵嗚老鼠嚇跑了,

  喵嗚喵嗚老鼠嚇跑了。

  分組扮演兩只貓表演動作、形象。

  (歌曲中老貓叫為43432―,小貓叫為17176―,由自然界中的聲音過渡到音樂中的高低音,兩者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通過演唱和表演投入到音樂中來。)

  三、敲一敲

  教師在桌子上放上七只透明的玻璃杯,杯子里分別倒入不同容量的水(敲擊時可以發出不同音高的音),準備一根筷子,告訴學生音樂可以在這七個杯子里找,今天我們來找音樂。

  請個別學生用筷子敲擊杯子,聽一聽音高不同的七個音。小組討論:給這些音起名字。告訴學生七個音的唱名,在琴上彈一遍音階,從低到高唱一唱。鼓勵學生自己來創造音樂,用筷子按不同的順序敲擊杯子,變換不同的旋律。

  評獎激勵:比一比誰的創作最優美,評出小小作曲家。教師作記錄,全體學生來唱一唱。

  四、跳一跳

  教師在琴的高、中、低三個音區彈奏兒歌《秋天來到了》,要求學生用不同位置的體態動作模仿樹葉飄動,表示自己聽到的是哪個音區的音樂。

  1、集體聽辨模仿

  2、個別學生聽辨模仿

  3、隨音樂“飄”出教室

小學音樂社團策劃方案 篇14

  教學目標:

  1.通過學唱、欣賞歌(樂)曲,讓學生在聽覺上獲得美的享受,提高他們欣賞音樂的能力,培養他們的藝術綜合素養。

  2.了解德國作曲家門德爾松及其代表作品。用甜美的歌聲演唱歌曲《乘著歌聲的翅膀》,感受6/8拍在歌曲中的作用。

  3.了解挪威作曲家格里格及其代表作品。欣賞兩首管弦樂曲《朝景》、《奧塞之死》,市場樂曲的主題旋律,感受樂曲的音樂情緒,并能聽辨出樂曲的三個部分。

  4.學唱、欣賞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讓學生了解敘事歌曲;通過力度、速度及演唱形式的處理表現歌曲;啟發學生珍惜現在的學習、生活,激發他們的愛國情懷。

  教學內容:

  1.學唱歌曲《乘著歌聲的翅膀》、《歌唱二小放牛郎》

  2.欣賞樂曲《朝景》、《奧塞之死》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在學唱歌曲和欣賞樂曲過程中,體驗音樂帶來的藝術享受。

  教學內容:

  1.了解德國作曲家門德爾松及其代表作品。

  2.用甜美的歌聲演唱歌曲《乘著歌聲的翅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放音樂,讓學生輕松走進教室)

  二、聆聽樂曲,感受歌曲的舒展婉轉、優美動聽。(放音樂,讓學生有一個完整的印象)

  1.教師講解:乘著歌聲的翅膀也有譯為歌之翼的,原為一首獨唱歌曲,德國詩人海涅詩作曲家門德爾松曲。乘著歌聲的翅膀是門德爾松作品中流傳ZUI廣的聲樂作品。

  2.介紹作曲家門德爾松的生平及代表作品。

  3.找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歌詞,簡介詞作者海涅,請學生談談這首歌曲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

  4.學唱歌曲

  (1)隨音樂哼唱曲譜及歌詞。

  (2)請學生把跟唱過程中認為ZUI難唱的地方找出來。

  (3)根據學生找出的難點進行范唱歌詞,講解6拍子的強弱規律。強、弱、弱,次強、弱、弱。

  (4)學生隨教師伴奏演唱歌曲,注意藝術處理。

  5.理解歌曲

  (1)小組討論這首歌曲有哪些音樂特點?

  (2)請學生思考此曲應該用什么樣的速度、力度、情緒來演唱?

  (3)找出主要節奏型,并隨歌曲用手拍打,體會歌曲的節奏特點。

  (4)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6.欣賞群星演唱的《乘著歌聲的翅膀》,讓學生體會不同版本演唱的同一首歌曲所帶來的不同感受。

  7.請學生用自己喜歡的風格來演唱歌曲。

  三、找唱的好的學生給大家表演。

  四、教師小結,組織下課。

小學音樂社團策劃方案 篇15

  教學內容:

  1.了解挪威作曲家格里格及其代表作品。

  2.欣賞兩首管弦樂曲《朝景》、《奧塞之死》

  教學過程:

  一、復習歌曲《乘著歌聲的翅膀》

  二、欣賞管弦樂曲《朝景》

  1.邊聽樂曲,邊想象樂曲描繪了什么景象,體會“這首樂曲給你什么樣的感受”。

  2.教師揭示題目——《朝景》,介紹樂曲創作背景。

  3.教師介紹挪威作曲家格里格及其代表作品。

  4.播放主題音樂,讓學生視唱主題旋律。

  5.復聽樂曲,當學生聽到主題出現時,用舉手的方式表示,聽后說出樂曲的哪些部分聽到了主題旋律,劃分樂曲的三個部分。

  6.找一找樂曲三個部分中演奏主題的主要樂器(小提琴、中提琴、長笛、單簧管、雙簧管)

  三、欣賞管弦樂曲《奧塞之死》

  1.聽樂曲,初步感受樂曲的情緒。

  2.教師介紹此曲的創作背景,帶領學生視唱第一部分的主題,感受音樂的凄涼和哀痛。

  3.副廳樂曲,感受主題在樂曲的什么地方出現,想想前后主題發生了什么變化。

  4.欣賞完樂曲,學生討論并回答:

  (1)作曲家選擇了什么樂器組的樂器演奏全曲?

  (2)樂曲的三個部分有什么不同?其中第二部分時如何表現出與第1部分的不同的?

  (3)第一部分主題再現時,力度發生什么變化?

  四、小結本課。

小學音樂社團策劃方案 篇16

  一、教學內容:

  1、學習歌曲《大鹿》。

  2、創編歌表演。

  二、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大鹿》,能用歡快的曲調,較活潑的演唱歌曲。

  2、通過演唱歌曲、律動、歌表演,增強對歌曲的理解與表現,啟迪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使學生在音樂創作實踐中感受到愉悅。

  3、通過歌曲的學習,教育學生團結友愛、樂于助人。

  三、教學難點:

  1、歌曲中速度的變化。

  2、歌曲中出現的前八后十六的節奏型。

  四、教具準備:

  錄音機、掛圖、頭飾、歌片

  五、新課教學:

  1、師:同學們,今天我們的課堂與往常有什么不同呀?(來客人了),這些客人聽說我們二年級的同學聰明勇敢積極踴躍,所以想和我們共度快樂的四十分鐘你們會讓他們失望嗎?(不會)老師也很有信心。?

  2、為這個老師給大家講個故事:(放錄音看圖講故事)在很早很早以前有一片美麗的森林,森林里住著許多動物;有小鳥、小猴、大象、大鹿、烏龜還有勤勞的小白兔。一天小白兔起得很早提著籃子上森林里采蘑菇,他采呀采突然:嘭,一陣槍聲怎么了?(獵人來了)小白兔撒腿就跑這時候出現了一位勇士他會是誰呢?今天的這只小白兔又發生了什么故事呢?同學們請聽……(錄音范唱)

  3、師:接下來發生了什么故事?小白兔又遇到了誰呢?讓我們仔細聽……(師范唱)哪個同學起來說說你都聽到了什么?(學生表現出極大興趣,很興奮地想展示自己所聽到的,給學生機會,請幾個學生表述一下,以鍛煉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最后,老師總結:小白兔遇到了獵人,被大鹿救了,那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法國的具有童話色彩的歌曲《大鹿》。

  六、新歌教學:

  1、你想象大鹿一樣做勇士嗎?獵人說要救小兔得闖關。(想)

  第一關:隨節奏讀歌詞找路線

  A、師有節奏地領讀一遍,解決節奏難點。

  B、全體學生齊讀,老師對于難點句子進行強化訓練。(生邊拍手邊讀節奏)

  第二關:認記號加油跑||::||反復記號

  第三關:哼唱歌詞進房間

  2、學唱歌詞

  師:剛才同學們讀的很響亮,獵人很滿意允許你們做勇士。大家也能把這首歌唱好,是不是?(生受到鼓勵,聲音響亮)

  A、再聽范唱,要求生隨其哼唱。

  B、再聽,說說你最喜歡哪一句?能不能把它唱給大家聽聽?

  C、“小白兔被誰救了呀?”(生)我們把大鹿救小白兔一句再來一遍(同時出示這句的板畫,以突出難點)。

  D、分析歌曲中的速度處理,突出小白兔著急的心情。

  3、鞏固新歌:

  A、全體隨琴齊唱—分組唱—個別唱—師生共同評價。

  B、小組合作練習

  師:哪個小組活動的好,老師就獎勵他們大蘑菇。

  生:全體邊演奏邊唱。(時間允許的話可讓小組上臺展示)

  七、創編表演

  A、師:剛才同學們用表現了小白兔著急的心情,那用動作來表現,你們會嗎?

  生:個別同學想試試每一段用什么情緒

  師:全體起立,隨老師一起跳起來。(師生共同邊唱邊跳)

  B、請幾個同學到臺上扮演小白兔,戴上頭飾,其余同學扮演大鹿進行互動。(學生表現出極大興趣,爭先恐后想參與表演)

  八、課堂小結

  師:今天的歌曲同學們學的真快,那你覺得大鹿身上有什么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呢?

  生:舉手回答

  師:同學們說的真好,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也能像大鹿一樣勇敢、有愛心。記。簣F結就是力量,勇敢戰勝一切!

  九、師生再見。

  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一節校內公開課,事先學生不知道學什么,教師也沒有課前點撥,更沒有指導。學生表現出極大的興趣,歌曲掌握得也很快。我分析主要是如下原因:

  1、教師由故事及展臺圖片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興趣。

  2、教師運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新歌。但同時也發現不少問題,比如,在課本劇表演的時候,由于學生沒有聽清楚要求,整個表演不精彩;在鞏固新歌時,有些學生是爭先恐后,而另些學生則是事不關已一樣,我想這也許是由于教師的活動沒有引起其興趣吧,所以,在今后的游戲設計時,應注意考慮到游戲的目的性、廣泛性。

  通過本節課教學使我更加認識到::“對于音樂教師來說,加強自身修養,加強工作責任感,具有堅持學習、不斷探索和勇于創新的意識,是一輩子都要重視和修煉的課題”。

小學音樂社團策劃方案 篇17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以甜美的聲音用充滿愛的情感演唱《乘著歌聲的翅膀》。

  【過程與方法】參與欣賞合唱感受藝術歌曲帶來的美感,并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想法。

  【知識與技能】學會運用簡單的音樂語言評價作品。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難點】通過欣賞認識藝術歌曲的藝術價值。

  三、教學用具

  德國藝術家的作品和相關的資料、錄音機、電子琴。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播放童話故事《白雪公主》

  提問:(1)《白雪公主》出自哪部童話集?作者是誰?哪個國家的?

  (2)同學們都知道德國有哪些的藝術家和詩人?

  (黑格爾、馬克思、歌德、貝多芬、海涅、門德爾松……)

  2.詞曲作者簡介

  海涅:德國的詩人,他一生寫有三千多首詩句,有一千多首被作曲家譜寫成了曲子。

  門德爾松:德國作曲家、指揮家、鋼琴家。自幼受到良好教育。4歲從母學習鋼琴;8歲學習作曲;9歲登臺演奏鋼琴;17歲發表作品《仲夏夜之夢》已屬作品。1834年他在杜塞爾多夫擔任指揮時,他閱讀了海涅的抒情詩,靈感突現,迅速寫下了這首被世人廣泛傳唱的名曲《乘著歌聲的翅膀》。

  (二)新課教學

  1.配樂朗誦,強化歌詞

  播放由雙簧管演奏的《乘著歌聲的翅膀》,教師有感情地朗誦歌詞。

  2.教師示范,感受節拍

  (播放歌曲的伴奏,教師演唱歌曲)

  師:同學們注意到了沒有,歌曲的歌詞其實是一首抒情小詩,出自詩人海涅之手,而生性浪漫的音樂家門德爾松則為它譜上旋律,變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乘著歌聲的翅膀),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學唱這首美妙的歌曲吧!

  3.分步學唱

  (1)學生隨著教師的琴聲用lu輕聲模唱.教師要隨時提示學生注意用演唱《回聲》時的頭聲感覺。

  (2)學生控制音量。用lu模唱。

  (3)學生輕聲隨琴唱曲譜,教師可輕聲附和,同時用手在空中劃出旋律線,尤其注意幾個音程跨度較大的地方(5到低音7;低音5到3)。如發現音準問題要及時糾正(第一和第二樂句的音均屬大跳),可以采取分組模唱音程或手勢的方法強化概念(在和三度音程中逐步遞減過渡音或手勢提示音高變化)。

  (4)學生熟練后,再次演唱曲譜。

  此時要引導學生進行樂句比較,找出規律。尤其是起音和樂句結尾的特點(出示譜例幻燈片)?梢云鸬浇档碗y度,同時訓練學生觀察力的作用。

  (5)學生隨琴輕聲演唱歌詞。教師隨時注意糾正。

  在歌詞演唱中,一定要讓學生認真感受詞意,同時注意美聲唱法的咬字位置。

  (6)學生隨琴控制音量變化演唱。音量的變化正是與旋律的起伏、拍子的強弱完關結合。

  師:這首歌的弱起小節不知道同學們注意到了嗎?(提示學生劃三角感受六八拍的起伏感,同時在第五拍吸氣策六拍進入)

  看看哪幾個樂句存在弱起小節?我們的氣息、呼吸該怎么控翻呢?我們來試一試。

  (7)學生控制氣息,注意弱起處的換氣。練習演唱幾個有代表性的樂句(第一樂句為例)。

  (8)學生常握正確的換氣方法,演唱全曲。

  師:你們覺得這首歌中最有韻味的地方是哪里?該怎樣演唱才能唱出歌曲的韻味來(學生自由提出自己見解。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力度等表現要素的變化來演唱。)

  師:在這首歌中,我最喜歡的是幾處倚音的運用。(教師演唱帶有倚音與不帶有倚音的歌曲,學生對比效果,感受歌曲中借音的潤色作用,并在教師的組織與指導下,練習演唱。)

  (9)學生完整、有感情地演喝全曲。

  師:關于這首歌我找到了幾個不同的版本。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播放雙簧管演奏的《乘著歌聲的翅麟》、童聲合唱《乘著歌聲的翅膀》、女聲獨唱《乘著歌聲的翅膀》

  師:怎么樣,這首歌雖然有不同的表現方式。但是歌曲的意境依然沒變,它帶給你什么樣的感受呢?能不能用幾個動作來表現一下這首歌帶給你的感覺?我來播放音樂,大家可以隨著音樂、跟若感覺自由地做動作。你可以獨舞,也可以邀請其他同學與你共舞。

  (反復播放歌曲范唱,教師帶領學生用動作體臉6/8拍的搖搖感。結束后,教師揭示歌曲的節拍——6/8。)

  (三)鞏固提高

  1.欣賞《致音樂》

  (1)播放錄音,感受歌曲的情緒、分析歌曲的結構。

  (2)作曲家生平及代表作品。

  舒伯特(1797-1828):奧地利作曲家,是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舒伯特的許多作品已是世界人民的寶貴財富。他的b小調《未完成交響曲》、《第八交響曲》、《鱒魚五重奏》等器樂曲,至今仍是世界音樂舞臺上經常演出的曲目。然而,最能代表舒伯特藝術的還是他的六百余首歌曲,對于后人的影響也,被稱為“歌曲”。最的歌曲有:《搖籃曲》、《小夜曲》、《圣母頌》、《魔王》、《野玫瑰》、《鱒魚》,以及聲樂套曲《美麗的磨坊女》、《冬日的旅行》等。

  (3)再次聽錄音,哼唱歌曲,記熟主旋律。

  2.參與表現,課外延展——回歸生活

  師:同學們的歌聲太美了。我聽得如癡如醉,能夠聽到你們這樣的歌聲讓我覺得生活是如此類好!這首歌讓我們在歌聲中飛到了夢中的樂園,現在,就讓我們在音樂聲中,將你心中最向往的地方、最美好的愿望寫下來,把歌聲中的美凝固在紙上,做成風箏,放飛天空!

  播放歌曲,學生在事先準備的白紙風箏上作畫。

  (四)課堂小結

  師:同學們,讓我們將共好的愿望乘著歌聲的翅膀飛向天空吧!

  學生在音樂聲中走出教室。

小學音樂社團策劃方案 篇18

  學習目標:

  1 進一步學習演唱二聲部歌曲《白鴿》,完整表現歌曲。

  2 欣賞歌曲《哦,十分鐘》,體驗音樂帶給人們的歡快情緒。

  重點難點:欣賞歌曲《哦,十分鐘》,體驗音樂帶給人們的歡快情緒。

  課前準備:音樂磁帶、錄音機 各種打擊樂器(沙槌、三角鐵、響板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引導學生齊唱歌曲,注意要表現出這首歌曲的歡快情緒。

  2、分小組進行二聲部的輪唱。

  3、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來設計不同的演唱形式。

  二、欣賞

  1、討論

  同學們,你們的課間十分鐘是怎么度過的?(引導學生討論)

  2、初聽

  提問:歌曲描述了什么內容?它的音樂情緒是怎樣的?

  3、復聽

  教師出示歌詞,引導學生小聲的哼唱歌曲。

  4、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在歌曲的伴奏下,來跟更好的表達歌曲情緒(如舞蹈、自選打擊樂器等方式)

  三、小組競賽

  每個小組設計一種的表演方式來表現歌曲的情緒,看那個小組表現的。

小學音樂社團策劃方案 篇19

  ●教學目標

  1、通過聽賞小提琴獨奏《大!罚瑢W生能聽辯“獨奏”這一形式。

  2、通過學唱歌曲《大!,學生能感悟詞曲中蘊含的“美”。

  ●教材分析

  教材借助其他姊妹藝術融詩、畫、音樂為一體,讓學生欣賞各種形態“海”的畫面時,在充滿海的品味的音樂聲中去朗誦《大海》這首詩。并在此基礎上教唱《大!愤@首歌。

  ●教學過程

  (一)歌曲《大海》

  1、看看聽聽。教師播放小提琴獨奏《大海》,學生邊聽音樂邊看書32頁圖畫。簡介名畫欣賞《海濱的漁船》及作者。

  2、聽聽讀讀。教師與學生一起聽小提琴獨奏《大!,并在樂聲中有感情地朗讀《大!愤@首詩歌。

  3、學新知識。結合課文鞏固復習善于表現優美、抒情音樂的樂器——小提琴,了解“獨奏“這一形式。

  4、唱唱想想。教師和學生一起聽錄音范唱輕聲跟唱歌曲。演唱時請學生體驗“f”個這力度記號安排在歌曲什么地方較合適?并想象一下大海會是什么樣的情景?曲譜如下:

  學唱歌曲時,教師可以采用師生分句演唱的方法。如:教師唱前半句,學生唱后半句,再反過來學生唱前半句,教師唱后半句,最后一句齊唱。

  4、唱唱做做。熟唱歌曲后,教師可請學生做以下活動,◎模仿各種不同情景的大海發出的聲音!蛴米约荷眢w的律動來表現大海的不同情景并發出不同的聲音。◎請編出或講出有關海的一些故事。

  5、唱唱劃劃。教師啟發學生隨著自己的演唱旋律畫出旋律線條,并做書35頁練習1。

  6、聽聽畫畫。教師可根據自身教學對象進行拓展教學。如:大海是多姿多彩的。并不永遠是風平浪靜的。聽賞管弦樂曲《天方夜譚》的幾個片段,他們描寫了不同的“!钡那榫啊U垖W生把聽賞后的感受用畫畫的方式表達出來。

  7、環保教育。教育學生愛惜水資源,不污染水資源,保護大海,不讓大海受到污染。并且環保從自己做起。

  教學反思:本單元通過聽賞小提琴獨奏《大海》,學生能聽辯“獨奏”這一形式;通過學唱歌曲《大海》,學生能感悟詞曲中蘊含的“美”。學生結合《一千零一夜》中的一些神話故事,欣賞起來有自己的一些感覺,但是學生對這種交響樂的理解還不夠,在以后的教學中應該多滲透一些交響樂的欣賞。

小學音樂社團策劃方案 篇20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喜愛多元的音樂文化,樹立寬容待人、熱愛祖國的高尚情操。

  【過程與方法】

  體會歌曲中人民渴望幸福、安寧的生活,和人民對祖國熱愛的情緒。

  【知識與技能】

  感受3/4拍的律動,通過速度、力度等音樂要素體會歌曲的情緒。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滿含深情的演唱歌曲。

  【難點】感受3/4拍的律動,體會熱愛祖國的情緒。

  三、教學用具

  鋼琴、多媒體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新課導入

  采用提問的方式導入

  老師設置問題:你們知道中國的國花是什么花嗎?它象征著什么含義?

  學生自由回答。

  老師歸納總結:我們中國的牡丹花是國花,牡丹花它象征著富強昌盛,也祝福我們國家繁榮富強。

  老師設置問題:這種小花是什么花?(多媒體圖片展示)它是哪個國家的國花嗎?

  學生自由回答。

  老師歸納總結:這是雪絨花,屬于奧地利的國花。它是生長在海拔高環境艱苦的高山上,城里難以得見,能夠見到野生的雪絨花的人非常勇敢,所以雪絨花象征的含義是勇敢,我們今天學習的歌曲就和雪絨花有關,他是美國電影音樂之聲中的一首插曲。

  (二)逐步探知,新課教學

  1.欣賞電影插曲《雪絨花》視頻,了解歌曲劇情和背景。

  老師講述:這個視頻里的人物他是一位馮·特拉普上校,他有七個孩子,現在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個劇情,電影音樂之聲描寫了熱愛音樂的見習修女瑪利亞,在退役海軍上校馮·特拉普家中做家庭教師的故事。這首歌曲是電影《音樂之聲》的插曲,音樂之聲最初并不是一部電影,而是一部音樂劇,于1959年在美國百老匯上演,成為當時百老匯公演實踐第二長的音樂劇。1965年這部音樂劇就被改編成了電影,電影版的音樂之聲使它登上了世界舞臺,里面有趣的情節、動人的音樂、優美的風光、樂觀的生活態度都引發了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向往

  2.再次欣賞音樂,感受音樂情緒。

  老師設置問題:歌曲表達了什么樣的情緒?請從節拍、速度、力度三方面來講解。

  學生自由回答。

  老師歸納總結:這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歌曲中運用中弱、緩慢及優美抒情的情調,以雪絨花“小而白,純又美”的形象象征著人民渴望幸福,安寧的生活,和人民對祖國的祝福的一片純潔心靈的情感。

  3.學唱歌曲。

  (1)分析樂曲

  老師設置問題:歌曲一共幾句話?

  學生自由回答。

  老師分別彈奏四個樂句,學生聽音樂,用一二三四指來分別代表四個樂句。

  老師設置問題:最后一句和哪一句相同?和哪一句相似?

  學生自由回答。

  老師歸納總結:這首歌是一個一段體結構的歌曲,一共有四個樂句,其中第二句和四句是完全相同的,與第二句前面是一樣的,后面有了變化,所以有相似的地方,和第三句完全不一樣。

  (2)學唱樂譜

 、倮蠋煆椬嗝恳痪涞男,學生跟琴學唱樂譜。

  老師歸納總結:這是一首3/4拍的歌曲,強弱規律是強弱弱,帶給大家一種溫馨搖晃的感覺,學唱時大家注意節奏和3/4拍搖晃和流動的感覺,特別是第三小節的開頭八分音符的處理(老師示范)。

  學生跟老師用手畫3/4拍的指揮圖。

 、趯W生一邊畫指揮圖一邊學唱樂譜,感受3/4拍的律動。

  老師評價:第三句是我們這首歌里的一個難點,第一小節的re是兩拍,大家不要拖,55是兩個八分音符組成的一拍,大家在演唱時時值要唱夠。

  ③學生再次演唱第三句,解決難點。

 、軐W生跟琴完整的學唱歌譜。

  (3)學唱歌詞

  ①老師彈奏旋律,學生跟琴加入歌詞。

  老師設置問題:你們和上校比起來誰唱的好?為什么?

  學生自由回答。

  老師歸納總結:上校唱的非常深情,雪絨花的歌詞每一句都非常有情感,最后上升到對祖國的熱愛。他是借對自然界這種小花的熱愛來抒發他對祖國的感情,這種感情就很深厚,我們只是唱出了歌詞,情感卻沒唱出來,我們是中國人我們也愛自己的祖國,我們在演唱時感覺是熱愛自己的國家,所以情感要再深一點。演唱時體會上校他對祖國的情感。

 、诶蠋煆椙,學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老師評價:同學們這次演唱的不錯,(老師斷開句子示范歌曲)這樣斷著唱感覺很不好聽,這首歌曲那他是講究氣息的運用,所以唱歌的時候我們把氣息連起來(老師用連貫的氣息示范)這樣就好聽很多。

 、蹖W生用連貫的氣息有情感的演唱。

  老師引導:第三句是這首歌的_分,所以在演唱的時候力度上是稍微強一點,所表現出來的感情稍微強一點,把歌曲情緒的起伏唱出來。

 、軐W生有情感的完整的演唱

  (三)鞏固提高,主題升華

  1.播放《doremi》,對比《雪絨花》與《doremi》之間音樂要素的不同。

  老師設置問題:歌曲的情緒是什么樣的?

  學生自由回答。

  老師歸納總結:這首歌與《雪絨花》的情緒完全不同,這首歌的情緒是歡快的、活潑的,他的速度是稍快的,力度一開始中強,最后慢慢漸強。

  2.愛的教育

  老師設置問題:大家有沒有感受到這個家里的氣氛是什么樣的?你們做到了嗎?請用完整的句子來描述。

  學生自由回答。

  老師歸納總結:這個家庭雖然有七個孩子,但是他們相處的非常愉快,可是我們自己卻不一定是這樣,有些同學可能會跟弟弟爭搶,有什么好東西不讓他們玩,還會有一些小爭執有時候有些同學因為一些小事而發生爭執,這樣不好,我們每個人心里要寬容,對同學對身邊每一個人要關愛,要學會發自內心的愛她,他也許是我們的兄弟姐妹,也許不是,也許是我們的同學,也許他只是路邊需要幫助的人,我們都應該以一種寬容的心去對待別人,關愛別人。

  (四)課堂小節

  這節課我希望我們不僅只是學到一首歌曲,我希望我們更要學習他們這個大家庭那種和諧愉快的精神,今天這節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小學音樂社團策劃方案 篇21

  教學內容:

  1、復習演唱《我們的田野》

  2、欣賞鋼琴獨奏曲《牧童短笛》

  教學目的:

  1、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我們的田野》,使學生感受樂曲的情緒和思想內容,感受音樂諸表現手段為塑造音樂形象作用,激發學生體會一首樂曲(或歌曲)如果其速度、力度等產生變化,其情緒也隨著產生變化的效果。

  2、通過以上的演唱和欣賞,進一步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激發學生感受音樂作品的情緒,理解作品所塑造的音樂形象和所描繪的內容。從而提高學生欣賞音樂作品的能力。

  教學準備:錄音機、磁帶、小黑板、圖畫。

  教學過程:

  一、播放音樂,學生擊拍進入教室。

  二、組織教學(略)。

  三、基本練習。

  1、發聲練習(小黑板)

  1=F2/4

  05|13|65|54|3.5|21|1-‖

  要求以平穩的呼吸,優美的音色發音,一氣呵成,中間不能有任何停頓,后半拍起唱為難點,發音時先弱后強。發音時,上腭自然地抬高些,使高音容易唱得圓潤、響亮些。

  2、視唱練習

  1=C2/4

  0134|5-|567i|5-|5654|31|2265|1-‖

  教師展示板書后,用教鞭指譜視唱,并指出本練習也是后半拍起唱的,同時出現連音線,使第二小節和第四小節的“5”時值增長,唱成二拍半。

  視唱時,先放慢速度,讓學生充分體會一下后半拍起唱的特點,然后再加快速度視唱。

  四、復習歌曲

  《我們的田野》是一首描寫田野美麗、壯觀、富饒的歌曲,歌曲曾在一九八0年獲第二次少年兒童歌曲評選一等獎。要求學生以寬廣、優美的聲音演唱。

  (一)復習曲譜

  1、分析曲譜,指出容易唱錯的地方,

  如:第一樂句65|3.5|132|錯唱成65|3.5|132|20|

  第二樂句35|66.6|53|2-|2032|錯唱成35|66.6|53|2—|

  第三樂句32|17|615|錯唱成32|1.7|615|

  最后12|33.3|333|25|1-|錯唱成12|33.3|25|1-|

  2、教師用鋼琴彈奏曲譜1、5段,學生隨琴聲出拍認真默唱1、5段曲譜。

  (二)復習歌詞

  《我們的田野》是一首描寫田野美好風光的歌曲,歌詞寫到:美麗的田野,碧綠的小河,巍巍的群山,金色的魚,成群的野鴨,從遠寫到近,從靜寫到動,從地面寫到天空,優美動聽的曲譜和生動形象的歌詞融合在一起,正如一幅幅美麗壯觀的山水彩畫描繪出祖國山河的無比美麗,江山如此多驕。

  1、分析歌詞,探討如何唱好本歌

  提問、討論:同學們,請大家想一下,既然歌曲如此生動、優美,那我們應該如何演唱好《我們的田野》這首歌呢(主要從力度、速度、呼吸、咬字,情緒等方面入手。) 2、教師播放錄音1、5段,學生認真細聽,(利用空白磁帶先錄好1、5)

  3、教師指揮,學生有表情地演唱全曲。

  六、欣賞

  啟發談話:

  同學們,今天我們欣賞的內容是鋼琴獨奏曲,這是一首描寫田園風味的鋼琴獨奏曲,樂曲的名稱叫做《牧童短笛》。板書:《牧童短笛》。

  (一)介紹作者,作品及作品所表現的內容!赌镣痰选返淖髡呓匈R綠汀,他是我國的音樂家,《牧童短笛》是他的代表著,作于一九三四年。

  (二)“聽”完全曲,“聽”后回答下列問題:

  1、《牧童短笛》,由幾個樂段組成?它們的情緒怎樣?(分成三個樂段)。

  第一樂段速度徐緩,旋律悠揚;

  第二樂段速度歡快,旋律流暢;

  第三樂段是第一樂段的完全再現。

  (三)分段分析,分段講解,分段欣賞全曲

  第一樂段。1=G,4/4拍,這一樂段用對位手法寫成,在這一樂段里,教師啟發學生想象,引導學生理解樂曲所表現的內容;樂曲的兩個聲部此起彼落,正如兩個小牧童在牛背上對歌。

  再播放錄音第一樂段。

  第二樂段

  這一樂段由上面的C調轉到G調,由4/4拍轉到2/4拍,速度明顯加快,通過聽、講、想、討論,讓學生自己去感受和理解作品。對于想象豐富、發言大膽的同學要鼓勵、表揚,(如:有的學生認為兩個牧童不是在田野里互相追逐嬉戲,而是從牛背上下來,兩個人在打水仗)。這一樂段要聽后再分析。

  第三樂段

  本段是第一樂段的完全再現,曲調稍加裝飾,使樂曲顯得更加流暢、緊湊、歡快,情緒顯得十分安謐,使樂曲更加充滿詩情畫意。最后樂聲漸弱,結束在明亮的高音區,給人以詩意未盡之感。本段也聽后再分析,以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思考,讓學生自己去理解作品,本曲所表現的內容好象又回到第一樂段:兩個小牧童重新坐在牛背上吹笛對歌,并且趕著牛慢慢回去了……

  (四)欣賞全曲

  分段分析,分段欣賞全曲后,教師應讓學生完整無缺地把全曲“聽”一遍,以便學生加深對全曲(整體)的印象,這一遍,教師不能在中間作任何插話,以免打斷學生的思路。

  (五)討論、談體會

  七、課堂小結及布置作業:

  教學反思:

  養成安靜聆聽音樂的好習慣,積極參與體驗樂曲帶給人們的不同的情緒。

小學音樂社團策劃方案 篇22

  一教學分析

 。ㄒ唬┙虒W內容分析

  《跳起來》是一節音樂欣賞課,主要欣賞《馬刀舞》《小步舞曲》兩首風格迥異的樂曲,一首激烈昂揚,一首舒緩優雅,形成鮮明的對比.并且兩首樂曲作為背景音樂在許多電影電視中出現過,通過以往的記憶學生更容易理解欣賞樂曲,《馬刀舞》富有_快節奏的音樂能夠很好的提高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欣賞熱情,以優雅的舞步體會《小步舞曲》.(二)教學對象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初步的音樂欣賞能力,對于音樂的節奏,旋律的起伏變化以及演奏樂器有一定辨知能力,對于電影電視媒介中常出現的但沒有留意的音樂在欣賞的時候更能夠提起欣賞興趣.(三)教學環境的分析

  本節課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和課堂實踐活動來配合欣賞教學,從而更好的達到課堂教學的目的和效果,所以需要配備多媒體設施的教室,桌椅的擺放要預留出一片開闊的空間為課堂實踐活動做準備.

  二教學目標

 。ㄒ唬┬蕾p管弦樂《馬刀舞》,古鋼琴獨奏《小步舞曲》.通過迥異的風格對比討論分析不同風格的音樂描繪的是怎樣不同的場景,利用哪些元素來表現出不同的場景.

 。ǘ┬蕾p的過程中利用音樂軟件辨別管弦樂的演奏樂器,通過舞蹈的形式體會小步舞三拍子的音樂特點.

 。ㄈ┰凇恶R刀舞》中感受緊張激烈的戰斗氣氛,在《小步舞曲》的舒緩典雅中翩翩起舞.

  三教學重點、難點

 。ㄒ唬┙虒W重點:兩首樂曲的特色欣賞與對比分析

 。ǘ┙虒W難點:課堂實踐活動中三拍子的小步舞與《小步舞曲》音樂的節拍要

  四、教法、學法分析

  《跳起來》是一節生動有趣的欣賞課,四年級的學生欣賞能力正處于萌芽狀態,所以本節課以學生“自主討論探究”為主,老師“知識情景引導”為輔,通過老師的情景引導,語言提示讓學生去發現欣賞過程中的亮點.在欣賞過程中采用不同角度,不同方式的體驗欣賞教學方法,《馬刀舞》從單純音響和現場演奏兩個角度去欣賞,不同的欣賞效果對比非常明顯,更容易使學生理解樂曲,《小步舞曲》從聽音樂欣賞到以舞蹈的形式來體會樂曲,使學生融入到音樂當中,感受樂曲的魅力所在.《馬刀舞》欣賞過程中讓學生了解管弦樂的知識,以對樂曲的聽覺記憶為線索,共同探討總結所聽到的樂器,老師對其進行整理,將知識點慢慢具現化,由討論到總結到梳理層層進行,加深學生對該知識點的記憶.《小步舞曲》以舞蹈活動為主,老師與學生共同參與,師生共通過合作,老師來領舞帶動全體學生,舞蹈的同時,用肢體與綜合感官來理解音樂.最后全體學生共同討論欣賞后的對比總結,讓學生從老師的引導中漸漸獨立能夠把自己在欣賞中的所感所想進行總結.

  五、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整合點

  1.以描繪戰場的視頻資料導入,激烈的戰爭場景與教學內容主題相契合,更好的

  引導學生對本節課的內容產生興趣.

  2.以音頻與視頻兩個角度去欣賞音樂,單純的音頻資料熟悉音樂,演唱會的音響將音樂立體的展現給學生,加深記憶和理解.

  3,利用ppt文件,展示管弦樂隊的整體畫面,使學生有一定印象,利用動態的動畫圖片構成管弦樂隊的縮略圖,將管弦樂的分布簡化,使學生能系統的記憶其分組,利用textbook軟件為學生展示樂隊中的各組別的演奏樂器,既能展示樂器外形,又能聆聽樂器的音色,加深學生的記憶,拓寬學生音樂視野.

  六、課后總結與反思

  本節課內容較多,所以在課堂環節的分配和時間的把握上老師要仔細的拿捏,雖然,兩首都是舞蹈音樂,但是《馬刀舞》節奏太快,不適合學生進行舞蹈配合,所以盡量用《馬刀舞》提升課堂氣氛,小步舞的教授要分步,由易到難,由單人,到雙人配合,建議將該課分為兩個課時.

小學音樂社團策劃方案 篇23

  教材內容:

  1、學唱歌曲《苗家兒童慶豐收》、《其多列》、《我的家鄉日喀則》。

  2、欣賞童聲對唱《小放牛》和童聲合唱《猜調》。

  3、欣賞撥樂合奏《送我一支玫瑰花》。

  4、學跳集體舞《我的家鄉日喀則》。

  教學目標:

  1、會唱歌曲《苗家兒童慶豐收》《其多列》《我的家鄉日喀則》,并了解有關苗族、哈尼族、藏族的簡單常識。

  2、能參與集體舞《我的家鄉日喀則》的創編和表演,初步感受藏族踢踏舞的特點,學會用形體動作表現歡快的情緒。

  3、通過欣賞《猜調》、學唱歌曲《小放羊》,了解對唱的演唱形式,知道趙州橋、魯班及八仙等傳說。

  教材分析:

  1、《苗家兒童慶豐收》是一首根據苗族蘆笙調填詞的兒童歌曲。表現了苗家兒童吹起蘆笙、敲起銅鼓,歡慶豐收時的.喜悅心情。

  2、《送我一支玫瑰花》是根據新疆民歌改編的一首彈撥樂合奏曲,彈撥樂合奏是由揚琴、琵琶、柳琴、阮等彈撥樂器組成的合奏形式,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

  3、《猜調》是根據云南民歌改編的一首童聲合唱歌曲,充滿了童趣。《猜調》流行于云南彝族地區,用問答的對歌形式反映了生活知識的內容。對歌是民歌的一種演唱形式,全國各地、各民族都有這種對歌的演唱形式。

  4、《其多列》是哈尼族民歌,通過“揀樹葉”、“砍竹筒”、“衣服上的花紋多美麗”等詞語,表現了哈尼族兒童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的活潑性格。

  5、《小放!肥且皇缀颖泵窀,也是對歌的形式,通過一問一答,使人了解趙州橋、魯班,以及八仙、柴王爺等神話傳說。

  6、《我的家鄉日喀則》是一首藏族民歌,唱出了對家鄉的熱愛。日喀則在西藏的東南地區,日喀則在藏語中是“如意的莊園”的意思。歌曲的曲調屬于藏族踢踏舞曲。踢踏舞是藏族的一種民間舞蹈,熱烈奔放。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會唱歌曲《苗家兒童慶豐收》《其多列》《小放羊》,了解有關苗族、哈尼族、藏族的簡單常識。

  2、學會苗族舞蹈和藏族踢踏舞的簡單動作。

  教學時間:

  四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學唱歌曲《苗家兒童慶豐收》。

  2、欣賞撥樂合奏《送我一支玫瑰花》。

  教學目標:

  1、知道《苗家兒童慶豐收》是苗族民歌并會演唱,能跟著老師做幾個苗族舞蹈動作。

  2、欣賞彈撥樂合奏《送我一支玫瑰花》,感受樂曲歡快的情緒。

  教學過程:

  一、歌曲《苗家兒童慶豐收》

  1、請學生觀看一段苗族生活、舞蹈的錄像,介紹有關苗族的簡單常識。

  2、教師范唱歌曲。

  3、學生學唱歌曲。

  4、為了表現苗族兒童慶豐收的喜悅心情,在歌曲演唱中加進鼓的節奏伴奏。先可以按教材中的節奏,然后可以引導學生自由創編節奏伴奏。

  5、跟教師學做幾個苗族舞蹈動作。

  二、欣賞《送我一支玫瑰花》

  1、表現歡快的情緒還可以用器樂的形式,下面我們來欣賞彈撥樂合奏《送我一支玫瑰花》,這是根據新疆哈薩克族民歌改編的,是一首歡快的樂曲。

  2、同學們能聽出這首樂曲是由哪些樂器演奏的嗎?

  3、學生討論,教師總結。彈撥樂合奏是由琵琶、揚琴、柳琴、阮等樂器組成的。

  補充動手活動:制作“紙蘆笙”

  首先用硬紙板卷成一個圓筒并粘好,作為蘆笙的“斗”,在中間挖一個圓孔以備插吹嘴用。然后再用紙拈成長短不同的幾根紙管,作蘆笙的音管。用膠條粘在硬紙板卷成的圓筒上。再拈一根較粗的短紙管做蘆笙的吹嘴,插在“斗”下端的圓孔里。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學唱歌曲《其多列》。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其多列》。

  2、知道歌曲《其多列》是哈尼族的民歌。

  教學過程:

  1、跟著《其多列》的音樂律動進教室,鼓勵學生自由創編,提倡兩人一組配合動作。勞動是非常有意義的,也是愉快的,啟發學生說一說都做過什么樣的勞動。如:洗手絹、擦地等。然后,讓學生隨《其多列》的音樂做勞動的動作。一方面熟悉歌曲的旋律,另一方面培養學生的節奏感。

  2、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表現哈尼族兒童勞動的歌曲《其多列》。教師范唱。

  3、學生學唱歌曲。

  4、活動:我們學過許多歌曲,有歡快的,有優美的。你們能分辨嗎?先來唱一唱教材上的歌,把優美的歌曲“放”在長花瓶中,歡快的歌曲“放”在圓花瓶中。然后再唱一組歌曲(《彝家娃娃真幸!贰缎⌒〉拇贰栋⑽骼镂鳌贰恫纪尥迯椙佟罚┎⒎直。

  5、學生自由演唱不同情緒的歌曲。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1、欣賞童聲對唱《小放!。

  2、欣賞童聲合唱《猜調》。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對唱的演唱形式。

  2、知道有關趙州橋、魯班、八仙的神話傳說。

  教學過程:

  1、比方歌曲《小放!返匿浺,要求學生仔細聽歌中唱了什么?

  2、你們知道趙州橋、魯班和八仙的神話傳說嗎?

  3、教師出示趙州橋的錄象,并介紹。然后再介紹八仙的神話傳說。

  4、第二遍欣賞《小放牛》,鞏固記憶歌詞的內容。

  5、這首歌曲的旋律非常流暢,我們跟著錄音唱一唱。

  6、介紹對唱的演唱形式。對唱歌曲就是一問一答的形式,有的是一句問,一句答;有的是一段問,一段答。這首歌曲屬于哪一種呢?(一段問,一段答)

  7、河北還有一首民歌《小放!,也是對唱的演唱形式。內容是說一個小姑娘去買酒,走道三岔路口,不知往哪里走?匆娐愤呌幸粋牧童,于是上前去問路。但是牧童卻沒有直接回答她,俏皮地要小姑娘回答他的問題才肯告訴她。你們聽聽,牧童問了什么問題,小姑娘答上來了嗎?

  8、有許多歌曲都是對唱的形式,下面我們再欣賞一首云南的民歌《猜調》,這也是一段問,一段答的演唱形式。這首歌曲非常獨特,除了開始和結尾的幾個音稍長外,中間的大部分節奏都很緊湊,歌詞很密,像繞口令一樣,要仔細聽。

  9、第二遍欣賞《猜調》,說一說,歌中都唱了什么?

  10、表演《小放!贰

  11、啟發學生根據各地的風土人情改編歌詞演唱。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

  學跳集體舞《我的家鄉日喀則》。

  教學目標:

  1、學會跳集體舞《我的家鄉日喀則》。

  2、知道《我的家鄉日喀則》是藏族民歌。

  教學過程:

  1、播放有關西藏的風土人情、舞蹈的錄象,介紹有關藏族的簡單常識。

  2、欣賞歌曲《我的家鄉日喀則》,感受音樂的歡快情緒。

  3、學唱歌曲《我的家鄉日喀則》。

  4、學跳集體舞《我的家鄉日喀則》。

  5、補充動手活動:在紙上畫上彩條制成藏族的圍裙表演。

小學音樂社團策劃方案 篇24

  教學內容

  唱《跳柴歌》

  延伸:為歌曲填詞贊美家鄉。

  動:學跳黎族的“跳竹竿”。

  拓展:了解黎族的文化習俗。

  教學目標

  一、通過歌曲的欣賞與學習,感受音樂與舞蹈的完美結合,對黎族的歌曲、舞蹈和文化習俗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通過學習跳竹竿,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愉悅的感受和體驗,并在活動中增強合作意識以及在群體中的協調能力。

  三、能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跳柴歌》;在跳竹竿舞時,動作要求協調、合拍。

  教材分析

  本課所選的音樂作品是一首具有黎族民族特色的《跳柴歌》,歌曲歡快活潑,極富舞蹈的韻律。結合歌曲的教學,學生欣賞和學習富有傳統特色的跳竹竿。了解黎族文化的人,大多會贊嘆黎族人審美的獨到眼光和創造美的藝術才能。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我們引導學生感受黎族人民所追求的環境美、儀容美、歌舞美。

  本課將要學習的是一首海南民歌,歌曲不難。但是讓學生學習竹竿舞就有一定的難度,教學時應注意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對于少數靦腆、內向而不積極參與音樂活動的學生,教學時要及時發現并予以指導、鼓勵;在集體跳竹竿時要注意防止教學秩序的失控。

  教學重點

  讓學生在反復聆聽中感受音樂的情緒和音樂形象。

  教學難點

  用恰當的肢體語言表現音樂的歡快情緒,培養孩子們的韻律感。

  教學過程

  一、聽聽動動――感受音樂

  1、聆聽歌曲《跳柴歌》的伴奏音樂跟著老師做律動,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緒和韻律。

  2、變換形式用打擊樂器按照歌曲的節奏敲打節奏,進一步幫助學生感受歌曲的韻律。

  3、教師示范跳繩(跟著音樂的節奏),讓學生從中發現規律。

  4、分組請學生跟著音樂的節奏做跳繩的動作,要求學生步伐一致,整齊劃一。

  5、初步熟悉跳竹竿的基本步伐。

  要求學生一對一,面對面,蹲在地上,雙手將繩子拉緊、貼在地面上反復做開、合的練習,要求與《跳柴歌》的節拍吻合,沒有繩子的同學原地蹲下,模仿動作進行練習。教師有意識地從開合的繩子間跳過,完成跳竹竿的完整動作。請部分同學模仿教師的動作,從開合的繩子間跳過,為學習竹竿舞做鋪墊。

  二、唱唱想想――體會音樂

  1、出示大歌片《跳柴歌》,讓學生跟琴聲感覺旋律,問問大家有沒有熟悉的感覺。

  2、跟琴模唱歌譜。

  3、完整地聽賞歌曲《跳柴歌》,讓大家在歌聲中再次感受樂曲的情緒和韻律。

  4、跟著伴奏練唱歌曲,努力表現歌曲的彈跳性和歡快的情緒。

  5、用打擊樂器敲打節奏為歌曲伴奏,要求用歡快的情緒邊敲邊唱,再次體會合作的快樂和滿足。

  三、跳跳賽賽――表現音樂

  1、通過歌片、插圖、觀看錄象片段等引導學生討論有關黎族的文化習俗,交流各自做了解的有關黎族的風土人情,著重介紹黎族男女跳竹竿的音樂游戲。

  2、指導學生分組練習音樂游戲:跳竹竿。

  教師此處可以隨機知道學生的基本舞步以及動作要領。著重培養大家的集體合作精神。

  3、分組表演,相互評價。

  4、師生互動:師敲生跳或生敲師跳。

  四、拓展延伸――升華音樂

  1、師:海南很美、黎族很美,我們的家鄉――泰州也很美。海南人通過歌聲、舞姿向世人展示自己的家鄉,我們能不能借用這個旋律,創編新詞也來贊贊自己的家鄉呢?

  生:(略)。

  2、通過課件幫助學生了解泰州的名勝古跡、風俗人情,為創編歌詞提供依據。

  3、新歌贊家鄉

  分組討論為歌曲填上新詞(要求一定是贊美家鄉的名勝古跡和風俗人情),同時要求每組選派一到兩名同學用家鄉話來唱一唱自己創編的新詞,比一比,哪一組詞好唱得更好。

  4、在《跳柴歌》的歌聲中結束教學。

小學音樂社團策劃方案 篇25

  一、指導思想:

  為了鞏固和完善我!白鹬貍性,全面發展,培養特長”的辦學特色,堅持有賽必參,參必獲獎的指導思想。

  二、教學內容。

  1、3—6年級選拔拔歌唱條件好的學生參加。

  2、訓練學生的節奏感,使學生的體態、動作協調優美。

  3、利用不同歷史時期、不同體裁作品進行演唱教學。

  4、豐富學生想象力、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提高音樂表現力,促進創造性的發揮。

  三、教學要求;

  1、教師認真的準備好每一次活動,要求知識通俗易懂并有一定的興趣性。

  2、學生不得曠課,學生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

  3、學生積極和輔導教師進行配合,以便使音樂興趣活動小組開展的具有生動性、活潑性。

  四、活動時間安排

  每周星期四中午1:00— 1:40

  五、活動地點

  西一樓音樂教室。

  六、活動項目:

  1、 聲樂訓練。

  2、器樂演奏。

  3、獨唱、表演唱、合唱。

  七、指導教師:

  潘虹 劉嬌矯

  八、具體工作措施:

  1、上好音樂興趣活動課,做到“四定”。即定內容、定人員、定時間、定地點,發展學生的個性特色,以此推動學生音樂素質的全面發展。

  2、在完成音樂課堂教學的同時,不斷擴大學生的音樂視野,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進一步培養、發展學生的音樂興趣,使他們學有所長,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

  3、經常督促學生完成一些學習音樂的好習慣,并使之不斷鞏固、加強。并在此盡量減少對老師的依賴心理等,平時將定期不定期的向學生推薦一些好的音樂,好的舞蹈。

  4、對小組的課程做出規范,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音樂能力為主要內容,不讓學生放任自由。

  5、培養學生的特長,并在一定的時間讓他們發揮自己的特長,鍛煉和發展學生的能力。

小學音樂社團策劃方案 篇26

  一、教學內容:

  由于影視音樂與影視劇情密切關聯,因此,與其他類型的音樂相比,影視音樂更易于理解。影視音樂在傳播渠道上也比其他僅通過現場演出或錄音的音樂更為順暢,隨著相關電影或音樂劇的播放,影視音樂會很快得到傳播。本單元力圖讓學生對影視音樂及其不同類別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和了解,并使學生能夠結合所熟悉的電影及電視劇,能夠自主分析其中音樂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影視音樂的不同分類,了解學堂樂歌的有關常識,演唱歌曲<<送別>>。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演唱和對歌曲的藝術處理,提高學生的表現力。

  情感目標:理解歌曲所表達的情感和意境,珍惜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誼。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影視音樂的不同分類,了解學堂樂歌的有關常識,正確、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送別>>。

  難點——切分音,長音的演唱及休止符的停頓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5分鐘)

  1、課前播放《喜羊羊與灰太兒狼》

  【設計意圖】調動情緒,創設一個寬松融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愉快、興奮地開始音樂課。

  2、師生問好

  (1)導入:同學們,你們喜歡看電視、電影嗎?那誰知道剛剛聽到的是哪部動畫片的音樂?請告訴老師,有哪些影視劇的音樂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呢?

  (指生回答,并請學生唱唱他們所熟悉的影視歌曲)

  (2)聆聽影視歌曲片段

  片頭曲《黑貓警長》:黑貓警長主題歌《上海灘》:上海灘

  背景音樂《還珠格格》:有一個姑娘插曲《浪漫滿屋》:ithink

  情節音樂《微笑百事達》:北極星的眼淚片尾曲《神話》:美麗的神話

  (3)音樂常識:歸納影視音樂的分類(主題歌、片頭曲、插曲、情節音樂、背景音樂、片尾曲等。)

  同學們真棒!那么請大家根據音樂在影視劇中出現的不同位置,想一想影視音樂有哪些不同類型?

  我們今天要學的歌曲是一部電影中的插曲。

  【設計意圖】以流行影視歌曲引情激趣,將學生生活中已有的音樂感受帶進課堂,既拉進了師生距離,體現了教學活動與生活相結合的課改新理念,又揭示本節課的主題。

  (二)感受體驗,學唱歌曲《送別》(20分鐘)

  1、播放《童年》,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剛我們聽到的歌曲是?是一首什么歌曲?什么是校園歌曲?流行于校園,體現校園生活和學子心境或感受的合作。那么在上世紀我們的前輩在學校唱什么呢?

  2、學堂樂歌

  二十一世紀初,流行于學校的歌曲,叫學堂樂歌。學堂樂歌的倡導、推廣者以沈心工、李叔同等啟蒙音樂教育家為代表。今天的年青人可能很少人認識它們,但在我國近代音樂卻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早期的的學堂樂歌以舊曲填新詞為主,用中國民歌、小調的曲調或歐美歌曲的曲調填進創作的新詞。

  3、介紹李叔同——學堂樂歌作者,音樂、美育教育家,早期話劇活動家。浙江平湖人,1880年9月生于天律,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1942年10月逝世于福建泉州開元寺。1906年李叔同,發起成立了中國第一個話劇團體“春柳社”,同年,又創辦了中國最早的音樂刊物《音樂小雜志》,并擔任了《太平洋報》的文藝編輯。

  李叔同是第一個向中國傳播西方音樂的先驅者,他一生從事多方面的藝術活動,除音樂、戲劇外,繪畫、書法、篆刻、詩詞均所擅長。名畫家豐子愷、音樂家劉質平等文化名人皆出其門下。

  主要音樂代表作品有《送別》、《西湖》、《春景》、《憶兒時》、《春游》、《留別》、《早秋》等。

  4、欣賞電影《城南舊事》的片段,加深學生對歌曲的理解

  師:“同學們,進入初中階段,由于學習任務加重,大家接觸電視電影的時間應該也越來越少了,借今天課堂上的機會,老師要邀請同學們一起來看一看老電影《城南舊事》的片段,請認真體會影片中的歌曲所要表達的情感!

  5、歌曲分析

  師:“這首影視插曲的曲名是什么?(送別)

  節拍四四拍子速度中速稍慢

  力度中強情緒憂傷惆悵深情

  6、出示歌譜,學唱歌曲

  (1)分句學唱歌譜。師:“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用自然、舒展的發聲方式輕聲地學唱歌譜,老師唱一句,請同學們跟唱一句!

  (2)學唱歌詞。師:“同學們,我唱譜你們唱詞,請注意表現出歌曲憂傷悵惘的情緒。”

  (3)在學唱歌曲的過程中,讓學生提出疑難,師生共同解決,進一步練唱。

  a、注意用自然、舒展的發聲方式演唱。

  b、注意斛字的讀音hu。

  c、切分音,長音的演唱及休止符的停頓

  d、歌詞第一、三樂段完全相同,音樂起伏平緩,描繪了長亭、古道、夕陽、笛聲等晚景,襯托也寂靜冷落的氣氛。

  第二樂段第一樂句與前形成鮮明對比,情緒變成激動,似為深沉的感嘆。第二樂句略有變化地再現了第一樂段的第二樂句,恰當地表現了告別友人的離愁情緒。

  歌曲表達了一種依依不舍的送別之情。最后一句應唱得漸慢漸弱。

  (4)讓學生用領唱加齊唱的形式演繹歌曲《送別》。(13分鐘)

  a分小組演唱歌曲

  b①句女領唱②句男領唱③句女齊唱④句男齊唱⑤⑥句輪唱;“夕陽”重復;

  (三)拓展活動

  讓學生課后搜集更多的影視音樂,下節課與同學們一起分享。

  (四)總結下課(2分鐘)

  1、小結:這節課我們了解了影視音樂的分類、了解了學堂樂歌這個特殊的歷史產物、學唱了李叔同的代表作《送別》。歌曲完美地抒寫了人生離合的真實體驗和世間永存的摯意真情,從而使這首歌成為不朽的經典之作。今天的課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2、師生告別。

小學音樂社團策劃方案 篇27

  教學內容:

  1.認識了解彈撥樂器——古箏

  2.欣賞樂曲《漁舟唱晚》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上節課我們認識、感受了我國民族古老樂器──古琴,它的音色古樸、渾厚而悠遠。這節課,老師要和大家一同認識和了解我國另一件民族樂器──古箏。

  2.介紹箏(古箏圖片)。

  師:箏是我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它既善于表現優美抒情的曲調,又能夠抒發氣勢磅礴的樂章。它是一種多弦多柱的彈撥樂器。它的外形近似于長箱形,中間稍微突起,底板呈平面或近似于平面。演奏時以左手按弦、右手彈弦為主,其中箏的劃奏是構成其旋律特色的一個重要演奏方法。

  二、辨別結構

  1.初聽:畫旋律線。

  師:大家對箏這種民族彈撥樂器有了初步了解,一定還想仔細地品味它所表現的音樂吧!那么,我們就一起欣賞一首箏曲。請大家拿出紙、筆,邊聽邊畫旋律線。

  (初聽古箏獨奏《漁舟唱晚》音頻。學生準備紙、筆,邊聽邊畫旋律線。)

  2.描繪音樂。

  師:請你們根據自己對音樂的體會和所畫旋律線,想象一下音樂描繪的畫面。

  3.出示曲名。

  師:這首樂曲的曲名是《漁舟唱晚》,是表現江南水鄉傍晚的美景和漁民充滿樂趣的捕魚生活。

  4.介紹曲名的由來。

  師:這是近代箏演奏家婁樹華在1936年根據古曲《歸去來辭》的素材改編而成的,并引用唐代王勃《滕王閣序》中“漁舟唱晚,響穹彭蠡之濱”的詩句!芭眢弧奔粗傅氖芹蛾柡,是我國的第一大淡水湖,位于江西省北部。

  5.欣賞動畫,分辨音樂結構。

  師:下面我們將音樂與畫面相結合,體會樂曲所描繪的夕陽西下,漁夫載歌歸舟的優美意境。聽一聽樂曲是由幾部分構成的?(《漁舟唱晚》動畫一、《漁舟唱晚》動畫二)

  三、學唱旋律

  1.欣賞第一部分。

  (1)師:現在請大家分段欣賞。先聽《漁舟唱晚》第一部分音頻。

  (2)運用表情術語來描述音樂。(《漁舟唱晚》對比填空)

  (3)隨琴視唱歌譜。(出示《漁舟唱晚》第一部分主題譜例)

  (4)師:同學們覺得應該用什么樣的速度和力度來演唱這段旋律呢?學生討論。

  (5)師:這段旋律抒發了一種怎樣的情懷?

  教師總結:是的,和我們城市的喧鬧相比,好像來到了世外桃源。這段旋律抒發了作者對湖光晚景的贊美之情,使我們仿佛看到了漸漸西沉的夕陽,輕拂湖面的漣漪,緩緩移動的帆影和輕聲歌唱的漁民。

  (6)哼唱旋律。

  師:請同學們跟錄音模仿古箏的音色,用“咚”音哼唱第一部分的旋律。

  2.欣賞第二部分。

  (1)欣賞《漁舟唱晚》第二部分音頻。

  教師可配合視頻講述:這段音樂采用了箏特有的“花音”奏法,使我們感到聲音華麗流暢,韻味十足。

  (2)隨琴學唱旋律。(出示《漁舟唱晚》第二部分主題譜例)

  (3)運用表情術語來描述音樂。

  師:這段旋律的情緒是怎樣的?你能用一個表情術語描述一下嗎?

  3.欣賞第三部分。

  (1)欣賞《漁舟唱晚》第三部分音頻并討論。(出示《漁舟唱晚》第三部分主題譜例)

  師:請同學們邊聽邊想,此時,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聽到了哪些聲音?音樂結束時音量有何變化?你能想到什么?請你們小組討論欣賞后的感受。

  (2)教師小結:同學們的想象力非常豐富。隨音樂仿佛聽到了交織在一起的浪花的飛濺聲、搖櫓的吱吱聲、漁民的歌聲和收獲后的笑聲……,隨著音樂的漸慢漸弱,漁民收網歸航,湖面上又恢復了原有的寧靜。

  (3)隨音樂哼唱旋律,再次體驗音樂的情境。

  四、完整欣賞

  再次欣賞《漁舟唱晚》動畫。(《漁舟唱晚》動畫一、《漁舟唱晚》動畫二)

  五、配樂朗誦

  樂曲的意境與一些古詩的意境比較相似,可請學生配樂朗誦《漁舟唱晚》。也可試著讓學生寫寫與《漁舟唱晚》意境相近的詩句配樂朗誦。

  六、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欣賞的樂曲《漁舟唱晚》,讓同學們體會到了樂曲的情緒與意境,感受了祖國古典音樂的美感,并認識和了解了我國民族樂器──箏。希望課后同學們再找一些關于箏的樂曲來欣賞。

小學音樂社團策劃方案 篇28

  教學目標

  1.通過學唱《唱山歌》,了解和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從優秀的民歌中得到美的熏陶。

  2.感受歌曲所營造的“聲畫統一、聲情并茂”的意境,并從中領略到壯族人民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認識到他們是祖國民族大花園中的“一朵花”。

  教學重、難點

  1.把握好“一字多音”唱詞的準確性。

  2.感知壯族民歌的特點。

  教材分析

  《唱山歌》是_劉三姐》中的插曲。劉三姐是壯族傳說中的歌仙,是一位既美麗又充滿智慧的女歌手。_劉三姐》表現了以劉三姐為代表的鄉親百姓與財主機智斗爭的種.種情節。_表達的美與丑、善與惡的斗爭,使觀眾產生強烈的共鳴。_大量的壯族民歌,有的旋律優美,有的活潑、風趣,給人以陶冶情操、啟迪智慧的感受。

  《唱山歌》為六聲徵調式,結構為上句和帶擴充的下句組成的一段體。

  歌曲旋律優美、委婉,一字多音的唱詞貫穿全曲。教學中,應特別注意把握好兩處演唱的準確性:一是起句中的

  “哎”字從第二拍自然起唱,并注意要將高音的起伏和附點造成的韻味表現出來。二是

  《唱山歌》是一首流傳多年、膾炙人口的壯族民歌。在教唱中,教師可有目的的向學生簡要介紹壯族的情況和歌曲的故事背景。

  教學過程(一份供任課教師參考的完整教案)

  一、導入

  1.建立印象。

  欣賞歌曲《愛我中華》音頻,讓學生理解五十六個民族為何稱為“星座”與“花”,順勢引導:“今天,讓我們走進這個美麗的大花園,欣賞幾種美麗的花!庇纱艘龈枨冻礁琛。

  2.欣賞歌曲。

  教師播放歌曲《唱山歌》音頻,切入故事片《劉三姐》中該段歌曲的音與畫,讓學生悉心聆聽,然后談印象。

  3.簡介故事,展開背景。

  教師介紹“劉三姐”故事梗概。

  二、《唱山歌》歌曲學習

  1.教師再度播放歌曲,讓學生感知歌曲的情感。

  2.第三次播放,讓學生低聲跟唱。

  3.第四次播放,跟唱。

  4.脫離跟唱形式,揣摩歌曲一字多音,委婉細膩、“好聽難學”、不易把握的特點,讓學生做到:

  (1)力求自然,不可僵硬模擬。

  (2)不要大聲用力,先輕聲體會,逐步掌握其委婉的特征。

  (3)分辨不同細節,唱準旋律。

  其一:襯詞處要把氣拖住,不斷、不弱。

  其二:結尾處“彎又多”兩處的變化,要分別開來。

  (4)在唱熟、唱準之后,讓學生注入自然、優美、深情,唱出歌曲的美感。

  三、認識壯族

  提問1:

  從歌曲中感受到壯族人民有什么特點?

  愛唱歌:“這邊唱來那邊和”。

  歌多:“山歌好比春江水”。

  樂觀、堅強:“不怕險灘彎又多”。

  勇敢:一邊面對險灘,急彎,仍不忘邊唱邊行,邊唱邊和。

  提問2:

  從歌曲中,你們感受到壯族人民生活在什么樣的環境中?

  群山環繞,河流彎曲的山水之間(從歌詞中得到)。

  教師展示廣西地圖指出壯族人口分布區域,介紹壯族。同時展示漓江風光、陽朔風光、壯族服飾、民居、壯族歌舞等相關圖片,引發民族自豪之情。

  學生隨音樂《唱山歌》伴奏完整地唱一遍,力求達到聲情并茂。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在歌聲中走進了祖國民族大花園,了解到了壯族歌曲的風格特征。以后,我們還會通過不同的方式,認識到更多的民族,更多的花。

小學音樂社團策劃方案 篇29

  教學目標:

  1.聽賞小提琴獨奏《大!,讓學生能夠聽辨“獨奏”這一形式。

  2.歌曲,并能基本掌握力度“f”及漸強、漸弱在歌曲中的表達。

  3.歌曲對比,讓學生領悟不同歌曲的情感處理。

  4.歌曲《大!,讓學生能感悟詞曲中蘊含的“美”。

  重點、難點:

  1.f”,及漸強、漸弱的在歌曲中的表達。

  2.學生進行鑒賞能力的培養和情感表達。

  媒體準備:多媒體、鋼琴(電子琴)、錄音機、打擊樂器等。

  課時分配:一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練習:

  聽音樂做動作,按位置坐好。

  二、導入新課:

  1.說想法。師:們有沒去過大海?看到什么?聽到什么?能不能給我們模仿一下大海的聲音,還有波浪的樣子。生:模仿……

  2.聽讀讀,感受歌曲旋律。

 。1)師:大海那么美,我們安靜欣賞一首獨奏曲《大海》。

  師:播放小提琴獨奏《大!,請安靜地閉上眼聆聽(并說其旋律特點,出什么樂器演奏。)

 。2)出示大海歌詞,請同學加上伴奏音樂有感情的輕聲朗誦。(展開對大海的描述,感覺語言美。)

 。3)展示大海的有關圖片,欣賞大海的美。

  3.學唱歌曲。

 。1)用:“嗚”來模唱一下這首歌曲旋律。(可要求學生做一些身體搖擺等的動作表現曲子的優美,積累三拍子的感覺。)

 。2)可用手模仿海螺的形狀,再用“嗚”吹出歌曲旋律。(注意要輕點,優美的感覺)

  (3)根據歌曲的旋律畫出旋律線,例如:波浪形……(請學生用手模仿畫線來感受旋律的美。)

  (4)把歌詞加在旋律里唱一唱。

 。5)聽錄音范唱,要求學生輕聲范唱。

 。6)學生跟琴范唱歌曲

  4.游戲。

 。1)回聲的游戲。師:海浪是怎樣沖上岸的呢?沖上來的聲音很大,退回去的聲音很小……(像回聲)老師唱前一句,生接后面一句。交替做“回聲”的練習。

  (2)為歌曲伴奏。師:浪花的聲音是怎樣的?怎樣表示合適些?(引導學生用紙抖動的聲音來模仿海浪的聲音效果,)師:請你們抖動紙的聲音為我伴奏好嗎?(注意傾聽個聲中的強弱和樂句的韻律。)

  5.師生互評,培養學生自我評價的能力。例如:覺得自已唱得怎樣?誰唱的比較好?為什么?怎樣表現好?

  6.圖畫表現大海的美。老師有很多材料,(藍色的綢布,海鷗,小魚,海船。。。。)請同學上來給我設計,拼貼出一幅美麗的大海圖畫。

  三、小結

  作業布置:復習歌曲

  板書:課題《大!

  美麗大海圖畫

小學音樂社團策劃方案 篇30

  本學期我擔任五年級音樂教學工作,為了在本學期使五年級音樂教學搞的更好,特制定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新課標新課改精神,培養學生一定的音樂技能,尤其注重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認譜、識譜的能力。更要使一部分學生轉變思想(認為學習音樂無用,認為音樂課是副課),切切實實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

  二、基本情況分析

  五年級共有學生141人,這些學生都很喜歡上音樂課,但是不喜歡學習樂理知識,誤認為音樂課就是唱歌課,而且這些歌曲可以是書本上的,也可以是現在流行的。還有的同學討厭教師教譜,一唱譜就想睡覺的感覺。再加上五年級時期的學習階段有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在本學期,學生將鞏固并自己應用曾經學過的知識,而且,學期學習的知識又為今后幾年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本學期教材在樂理方面又加深了難度,如一個升號的調,升記號和還原記號等,使學生學習起來確實不容易,但它又為今后的五線譜學習做好了伏筆。針對這種現狀,教師須進行大量的思想教育,因材施教。

  三、任務目標

 。ㄒ唬┏璨糠

  1、緊摳教材、大綱,教唱書本上的歌曲

  2、遵循每節課前先教10分鐘樂理知識,再教唱歌曲

  3、教唱歌曲遵循先聽錄音范唱,再由教師教譜,教1-2遍詞,然后教師彈琴生聽音高自學,直到正確為止。

  4、每學一支歌曲,下一節課應該進行檢查,讓個別學生起來演唱,若有不正確的地方師及時進行教正。

  5、有學習有記載,有學習有考試。使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音樂課的意義。

 。ǘ┌l聲訓練部分:

  在氣息的控制下,逐步擴展高音;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現;唱保持音時,聲音要飽滿;學習二聲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協調。

 。ㄈ┬蕾p部分:

  結合音樂作品的欣賞,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識(如旋律進行的方式、特點和一般的表現意義),以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的能力,加深對音樂形象的感受,進入比較深入的欣賞。

  四、 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并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課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小學音樂社團策劃方案 篇31

  教學內容:1、欣賞歌曲《魯冰花》、《小白菜》

  2、游戲跳格子

  3、聽辨音的高低

  4、選用內容:學習用豎笛演奏歌曲

  教學目標

  一、引導學生欣賞歌曲《小白菜》,體驗感受樂曲中音樂作品旋律線條級進下行,每句落音依次下跌,形成帶有哭泣性質的音調,深刻地表現了一個舊時農村中失去親娘而受人虐待、孤苦無依的女孩悲涼凄苦的心情。

  二、引導學生欣賞歌曲《魯冰花》,進一步體驗感受樂曲中音樂作品一部分旋律采用羽調式并下行,表現了女孩對家鄉、母親的深切思念和凄婉傷感的情緒。第二部分調式轉為大調式,節奏活躍,給人帶來明亮、溫暖的感覺,這是對美好童年的回憶。但旋即音調跳躍動蕩,情緒變得激動起來,表現了無奈的感慨與執著不渝的渴求。隨著歌曲第一部分的再現,又使人深深地沉浸在魂牽夢縈的不盡思念之中

  三、組織學生參與《跳格子》游戲,鞏固四分休止符,訓練思維的敏捷。

  四、引導學生用豎笛演奏歌曲《小白菜》增強學生學習音樂作品的興趣,提高學生器樂的演奏能力。

  教學過程:

  一、常規練習

  1:隨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無規范動作要求,但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拍或節奏)。

  2:復習前課內容:表演及唱。

  3:豎笛小練習。(結合學唱歌曲演奏6、1、2、3、5、6六音進行練習)

  4、復習《唱給媽媽的搖籃曲》指明學生演唱(其余學生評價)邊聽音樂邊唱邊表演

  二、欣賞歌曲《魯冰花》、《小白菜》

  1、談話:老師今天又帶來兩首歌曲《魯冰花》、《小白菜》,請小朋友們聽后說說這兩首歌曲講述的內容好似什么?(放錄音后師生交流)

  這兩首歌曲的歌名都是兩個主任翁的名字,一個叫《魯冰花》,一個叫《小白菜》,這兩首歌曲都是對媽媽的思念,但背景不一樣,誰能分析一下?請大家再聽一邊。

  2、復聽這兩首歌曲。(師生分析討論兩首歌曲的不同背景。)

  這兩首歌曲給你帶來怎樣的感受?(生:自由回答后,幻燈出示圖片,讓學生選擇。

  3、設問:這兩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有什么不同?(師生討論演唱形式與這兩首歌曲的相同和不同之處)

  4、再次復聽,在輕聲跟錄音哼唱

  三、游戲:跳格子

  1、導入:接下來我們來做個游戲《跳格子》,看哪個小朋友跳得最棒

  2、講游戲規則(教師邊講邊示范)

  格子中的“Х”是一個代號,可以是節奏,可以是任意唱名或模擬動物的叫聲等等“0”代表休止符

  3、方法:可以任意一個方向切入跳格子

  A、教師執棒,學生跳格子試一次

  B、學生執棒,分組比賽,看哪一組最準確

  C、依次輪流,從不同方向進行跳格子。

小學音樂社團策劃方案 篇32

  教學目的:

  一、以甜美的聲音用充滿愛的情感演唱《乘著歌聲的翅膀》,感受音樂帶來的浪漫氣息。

  二、能夠通過欣賞合唱作品感受藝術歌曲帶來的美感,并自由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想法。

  三、能夠通過歌唱和欣賞,學會運用簡單的音樂語言評價作品。

  教學重點、難點:

  一、有感情的演唱這首歌。

  二、掌握八六拍子的節奏,注意音符的時值。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教具:鋼琴投影電腦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放音樂,讓學生輕松走進教室>

  二、聆聽樂曲,感受歌曲的舒展婉轉、優美動聽。〈放音樂,讓學生有一個完整的印象〉

  1、<教師講解>乘著歌聲的翅膀也有譯為歌之翼的,原為一首獨唱歌曲,德國詩人海涅詩作曲家門德爾松曲。乘著歌聲的翅膀是門德爾松作品中流傳ZUI廣的聲樂作品。

  2、介紹作曲家門德爾松的生平及代表作品。

  3、找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歌詞,簡介詞作者海涅,請學生談談這首歌曲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

  4、學唱歌曲

  1)隨音樂哼唱曲譜及歌詞。

  2)請學生把跟唱過程中認為ZUI難唱的地方找出來。

  3)根據學生找出的難點進行范唱歌詞,講解6拍子的強弱規律。強、弱、弱,次強、弱、弱。

  4)學生隨教師伴奏演唱歌曲,注意藝術處理。

  5、理解歌曲:

  1)小組討論這首歌曲有哪些音樂特點?

  2)請學生思考此曲應該用什么樣的速度、力度、情緒來演唱?

  3)找出主要節奏型,并隨歌曲用手拍打,體會歌曲的節奏特點。

  4)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6、欣賞群星演唱的《乘著歌聲的翅膀》,讓學生體會不同版本演唱的同一首歌曲所帶來的不同感受。

  7、請學生用自己喜歡的風格來演唱歌曲。

  三、找唱的好的學生給大家表演。

  四、教師小結,組織下課。

  【課后反思】

  本節課體驗6拍子的節拍韻律和強弱規律,再加上歌曲中的難點比較多,像是弱起小節、變音記號、倚音、長音、大跳音程等,學生比較難掌握。多聽是學習歌曲的關鍵,毎聽一遍對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任務。重難點地方教師多范唱,提示、指導學生學唱,運用鋼琴輔助教學,讓學生聽旋律的音高,特別是變化音等,解決重難點。歌曲中強弱的處理要通過歌聲表現出來,這樣才能充分展現歌曲的美感。

小學音樂社團策劃方案(通用32篇) 相關內容:
  • 小學音樂教學計劃書(精選18篇)

    一、 教學分析:本學期一年級學生開始正式系統化的學習音樂,學生的整體情況預計不均衡,情況參差不齊。所以,對不同學生應用不同教法,應注意引導學生正確對待,使學生愛學、愿學。要培養學生專長,即普遍培養,重點發展。...

  • 2023小學音樂培訓方案范文(精選19篇)

    一、指導思想以新音樂課程標準為主體,貫徹新課標精神,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著眼于音樂教學的活動性、開放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音樂學習的積極性。...

  • 小學音樂社團策劃方案(精選19篇)

    一、活動目的:圣誕節是徒紀念耶穌的誕生的節曰,是一個西方的節曰,但是近年來,他卻為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特別是年輕人所接受,并且漸漸被賦予了許多中國式的特色和內容。...

  • 小學音樂鑒賞活動實用創意音樂教案(精選19篇)

    【教學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演唱歌曲,從中感受體驗大自然的美,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知識與技能:1.學習用柔美的聲音演唱歌曲。2.通過歌曲學習感受三拍子的韻律美。...

  • 小學音樂鑒賞活動音樂鑒賞活動(精選19篇)

    一、教學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以甜美的聲音用充滿愛的情感演唱《乘著歌聲的翅膀》!具^程與方法】參與欣賞合唱感受藝術歌曲帶來的美感,并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想法!局R與技能】學會運用簡單的音樂語言評價作品。...

  • 小學音樂鑒賞活動音樂教學方案(精選19篇)

    一、教學內容分析《小紅帽》出自二年級人教版第一單元第二首歌曲。它是一首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的巴西兒歌,2/4拍,六個樂句,大調式。六個樂句中除了第五個樂句有所變化外,一、三樂句基本相同,二、四、六樂句基本相同,并以do、re、mi、...

  • 小學音樂鑒賞活動_小學音樂老師必備教案(通用19篇)

    教學目標:1.聽賞小提琴獨奏《大!罚寣W生能夠聽辨“獨奏”這一形式。2.歌曲,并能基本掌握力度“f”及漸強、漸弱在歌曲中的表達。3.歌曲對比,讓學生領悟不同歌曲的情感處理。4.歌曲《大!,讓學生能感悟詞曲中蘊含的“美”。...

  • 小學音樂鑒賞活動_小學音樂教案設計(精選19篇)

    教學目標1.通過學唱《唱山歌》,了解和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從優秀的民歌中得到美的熏陶。2.感受歌曲所營造的“聲畫統一、聲情并茂”的意境,并從中領略到壯族人民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認識到他們是祖國民族大花園中...

  • 小學音樂鑒賞活動實用_小學音樂教案(精選19篇)

    教學目標:1、通過對歌曲的學習,激發學生對老師的敬意。并以輕快、活潑的聲音唱出對老師的尊敬與愛戴之情。2、通過歌曲的學習,能基本掌握八分休止符的運用。教學重點:唱出神秘、急切的感受,表達對老師的尊敬與愛戴之情。...

  • 小學音樂鑒賞活動_音樂鑒賞活動(精選25篇)

    學習目標:1 進一步學習演唱二聲部歌曲《白鴿》,完整表現歌曲。2 欣賞歌曲《哦,十分鐘》,體驗音樂帶給人們的歡快情緒。重點難點:欣賞歌曲《哦,十分鐘》,體驗音樂帶給人們的歡快情緒。...

  • 小學音樂鑒賞活動實用創意音樂教案(通用22篇)

    【教學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演唱歌曲,從中感受體驗大自然的美,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知識與技能:1.學習用柔美的聲音演唱歌曲。2.通過歌曲學習感受三拍子的韻律美。...

  • 小學音樂鑒賞活動實用創意音樂教案(精選19篇)

    教學目標:1.通過學唱、欣賞歌(樂)曲,讓學生在聽覺上獲得美的享受,提高他們欣賞音樂的能力,培養他們的藝術綜合素養。2.了解德國作曲家門德爾松及其代表作品。用甜美的歌聲演唱歌曲《乘著歌聲的翅膀》,感受6/8拍在歌曲中的作用。...

  • 小學音樂鑒賞活動音樂鑒賞活動(精選23篇)

    教學內容:1.認識了解彈撥樂器——古箏2.欣賞樂曲《漁舟唱晚》教學過程:一、導入1.師:上節課我們認識、感受了我國民族古老樂器──古琴,它的音色古樸、渾厚而悠遠。這節課,老師要和大家一同認識和了解我國另一件民族樂器──古箏。...

  • 小學音樂鑒賞活動音樂教學方案(精選21篇)

    教學目標1.欣賞《歡樂頌》,了解貝多芬的生平及對世界音樂的地位和貢獻,理解《歡樂頌》的時代意義,學習貝多芬與命運頑強斗爭的精神。2.能準確、和諧地演唱二部合唱《歡樂頌》,并能背唱第一聲部。...

  • 小學音樂鑒賞活動_小學音樂老師必備教案(精選21篇)

    教學目標:1.聽賞小提琴獨奏《大海》,讓學生能夠聽辨“獨奏”這一形式。2.歌曲,并能基本掌握力度“f”及漸強、漸弱在歌曲中的表達。3.歌曲對比,讓學生領悟不同歌曲的情感處理。4.歌曲《大!,讓學生能感悟詞曲中蘊含的“美”。...

  • 策劃方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定县| 阿克| 佛学| 黄山市| 舟山市| 民权县| 苗栗县| 怀仁县| 陇西县| 安庆市| 高青县| 安仁县| 英山县| 栖霞市| 哈尔滨市| 女性| 马尔康县| 江津市| 潮州市| 内乡县| 洞头县| 海盐县| 洛川县| 大邑县| 新余市| 平潭县| 泰顺县| 吴堡县| 嘉鱼县| 玉田县| 元谋县| 即墨市| 禄丰县| 新巴尔虎左旗| 贡山| 临沧市| 星子县| 独山县| 阳高县| 永登县| 凌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