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宣傳策劃方案(通用3篇)
交通安全宣傳策劃方案 篇1
為進一步提高中學生交通安全法制意識,預防和減少涉及中學生的交通事故,經學校研究決定于9月26日—9月30日組織開展全校學生交通安全教育宣傳月活動(簡稱“宣傳周活動”)。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原則,以“安全乘車、安全過鐵路、安全騎車、安全走路”養成教育為主線,以深化鐵路交通安全宣傳“進學校”工作為突破,集中開展多種形式和內容的中學生交通安全教育活動,營造全社會關注中學生鐵路交通安全的良好氛圍,切實加強和落實中學生交通安全教育工作,進一步提高中學生交通安全法制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預防和減少涉及中學生的交通事故,維護我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保障和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二、工作目標
㈠通過開展全校“宣傳周活動”,主要實現“覆蓋率達到100%”。 ㈡學生參與“宣傳周活動”受教育率達到98%以上。
㈢學生鐵路交通安全法制常識知曉率達到95%以上;
㈣中學生鐵路交通安全法制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明顯提高。
三、宣傳周活動領導小組成員安排。
組長:李x
副組長:
成員:
各班班主任
三、工作步驟
㈠啟動階段(9月20日)主要利用早操的時間開展“宣傳周活動”動員會。
㈡實施階段(9月26——9月30日),主要組織開展6項活動:
1、向全校學生發放致家長的一封信,告知學校活動情況,向家長宣傳交通安全知識。
2、邀請蕪湖火車站派出所王照平警官到我校開展“交通安全知識”講座。
3、開展中學生交通安全主題簽名活動。
4、利用展板進行主題宣傳。
5、利用宣傳欄、校園廣播、網站宣傳活動過程。
6、進行以交通安全為主題黑板報評比。
㈢總結表彰階段(10月初)
宣傳月活動領導小組要對“宣傳周活動”認真進行檢查、評比、總結和表彰,全校將評出活動優秀班級。
交通安全宣傳策劃方案 篇2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市、區教育局通知要求的精神,有針對性地開展交通安全教育活動,預防交通事故、提高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打造平安校園。
二、活動時間:
20__年11月28日---20__年12月28日
三、本次活動領導小組及成員:
組長:z
副組長:z
組員:zz、段長、26位班主任、保安
四、活動安排:
1、召開領導小組成員會議部署工作。
2、召開一次交通安全教育動員會
第15周周一早晨由值周班同學進行以“交通安全教育”為主題的國旗下講話,對全校師生進行交通安全教育宣傳動員,要求全體教師和學生必須高度重視交通安全,認真學習有關交通安全知識與法規,嚴格遵守交通法規,努力避免交通安全事故的發生。時刻注意交通安全。(政教處和值周班負責)
3、向全校學生家長發放了交通安全告家長書,通過書面宣傳告知各個家長要遵守交通規則,安全出行,并且要言傳身教,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政教處負責)
4、開通“交通安全知識你我知”系列廣播,利用中午時間(12::00—12:20)和大家一起學習有關交通安全知識;并通過電子宣傳標語,營造氛圍。標語內容為:“安全是父母的寄托,安全是兒女的心愿”。(團委、政教處負責)
5、開展一次交通安全教育知識講座。(政教處負責)
請民警同志來校對學生進行1次交通安全知識講座,使學生進一步懂得更多的交通安全知識,在思想上觀念上引起高度重視,曉之以理,付之實踐。
6、開展一次安全教育圖片宣傳展覽活動。
學校在校園內設立交通安全欄(櫥窗),刊出交通安全法制常識及相關信息。(政教處負責)
7、認真上好交通安全知識教育課,時間:16周周二班會課。(班主任負責,班主任上交教案一個)各班結合有關學生交通安全常識,充分利用班會課對學生進行宣傳教育。
8、組織全校學生觀看安全教育VCD。(政教處負責)
9、開展一次學生自行車安全檢查。要求自行車做到“三有”:有剎車、有車鎖、有車鈴。
(第15周學生自行檢查自行車安全性能,16周政教處組織進行統一檢查)
五、活動要求:
1、為確實做好交通安全宣傳,活動將與其它校園安全教育結合起來,創設宣傳活動氛圍,采取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方式,增強宣傳教育的實效性。
2、各班級要高度重視“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活動,要以“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活動為契機,加大交通安全知識宣傳教育力度,要結合本班學生實際,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各項工作,要安排專門時間進行交通安全知識教育。
3、要做好宣傳的資料統計和存檔工作。活動結束各班要及時小結上報活動情況。
交通安全宣傳策劃方案 篇3
為減少少年兒童交通事故,增強少年兒童的交通法規意識和安全意識,讓家長放心,讓全社會都來關心少年兒童交通安全,保障少年兒童健康成長。根據上級文件的要求,結合我校的“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養成教育”實際情況。按照 “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帶動整個社會”的工作思路,我校決定積極開展“交通安全文明學校”的創建活動。
一、指導思想
以交通安全教育為基礎,以強化管理為手段,以提高少年兒童文明參與交通、安全參與交通的水平為目的,以創建“交通安全文明學校”活動為載體,達到有效杜絕或減少學生違章行為和責任交通事故,逐步提高師生自我保護與維護相結合的安全保障體系。
二、目的意義
“交通安全從娃娃抓起”,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從小搞好交通安全的基礎教育,已經成為社會各界的共識。抓好對小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保證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不僅是交通管理部門,更是教育部門的一項重要任務和義不容辭的責任。小學生精力充沛,活潑好動,經常參與交通活動,但由于他們正處于成長期,判斷力、自我控制能力相對較弱,缺少必要的交通經驗,是交通人群弱者中的弱者,極易受到傷害。為了減少小學生交通違章和交通事故,學校應該也必須與交通管理部門密切配合,實施警民共建,共同加強對小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管理。使他們從小樹立起較強的交通法規意識、交通安全意識和交通公德意識,養成良好的交通行為習慣,掌握足夠的交通安全知識。同時通過教育和引導,使他們明白搞好交通安全工作的重要意義,達到不僅自己要做好,還要承擔起向家庭成員、社會進行宣傳和監督的責任、義務,勇于同各種不良交通行為作斗爭,從而推動整個社會的交通秩序健康正常、規范有序,更大限度地保護人類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三、組織領導
1。成立學校交通安全教育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負責規劃實施、檢查督促、考核獎懲。 組長: 洪良清 (校長) 副組長: 胡金堅(法制副校長) 柯麗雅 (副校長)組員:吳雅宣、吳美婷、蔡緣訂、王榮妙。
2、完善工作機制。實行每周一小議,每月一專題的交通安全議事制度。建立分管領導具體抓、各部門通力協作、值周師生和班主任具體落實的工作機制。實行安全工作責任制,每學期由校長與每位班主任教師及科任教師簽定《安全工作目標責任書》。逐步完善領導值周、班主任包班、保安員指揮、小交警巡查的管理模式。聘任校外交通安全教育輔導員,營造出“安全無小事,人人皆有責”的安全教育管理氛圍。
3、建立健全管理職責制度,完善相關資料。根據實際,制定并實施一系列操作性強的管理職責、制度、方案及相關資料,力爭做到師生人手一冊,使師生有章可循。
四、加強陣地建設
1、校門口及轉彎處設相關標志。
2、校園內設宣傳專欄。
3、校園內外利用各類標語、口號、警語營造靜態育人氛圍。
4、交通安全圖片展示。
5、學生手抄報展示。各種學生活動記錄雹照片、成果展示:包括文章、獲獎情況等。
6、校園內外兩塊led屏經常更換交通安全警示語。
五、豐富活動載體
1、專題教育:周會課和班隊活動(間周1次)、大型講座(每學期1-2次)。
2、紅領巾廣播站宣傳教育:開辟“交通安全教育”專欄進行宣傳。
3、聘請安全教育校外輔導員。
4、開展交通安全系列競賽活動:低年段制作交通安全警示標志;中年段“交通安全伴我行”手抄報比賽;高年段“爭當交通安全小衛士”征文比賽。
六、深化活動措施
(一)實施“四項制度”:
1、堅持“升降國旗制度”:每周星期一的早讀課進行升國旗、唱國歌(或革命歌曲)、國旗下宣誓和講話(間周要有一次“交通安全”方面的教育)。3-6年級班班有升旗儀仗隊,輪流負責升旗儀式的組織、指揮。
2、堅持實施“育人值周制度”:具體落實《交通安全文明守則》、《交通安全守則》、《交通安全公約》等規章制度。
(1)明確值周人員:每周含值周領導(1人)、教師(4人)、學生(6人)、等人員。
(2)嚴格執行“值周人員特殊作息制度”:上午、下午均比上課時間提前30分鐘到達,下午放學后40分鐘檢查完畢清潔衛生后方能離校。
(3)實施“放學后清校制度”:保證學生按時離校、回家,保證校產安全。
(4)行課期間校園實施“半封閉式管理制度”:即行課期間關鎖校門,以保證正常的教學秩序、對學生安全、校內清潔衛生。
(5)嚴格“值周人員考核制度”:對值周教師實行100分制,對監督崗班級實行30分制,其考核結果與獎金、評優、年度考核掛鉤。
3、實施“集合站隊軍事化管理制度”:凡是學校兩操、大型集會、大型活動時,均列隊進出教室、操場,并在操場定點站位,上下樓梯輕聲慢步靠右行。
4、堅持“表彰激勵制度”:堅持每周評選并頒發4面出勤、紀律、衛生、安全及兩操“流動紅旗”;堅持每學期評選“路員”、 “文明班級”予以表彰獎勵。
(二)加強三種聯系:
1、與社會的聯系:積極與交警大隊開展創建“警民共建交通安全文明學校”活動,聘請林同志為“校外交通安全教育輔導員”。聘請胡金堅同志為“校外法制教育輔導員”。
2、與學生家庭、社會的聯系:充分發揮“小手拉大手”的作用,帶動家庭成員增強交通安全法制意識,做到學生家庭無交通違章行為,無損毀交通設施現象和責任交通事故發生。健全家長委員會制度,定期召開會議聽取意見和建議;定期舉行“教育行風評議”,以接受社會各方面的監督。
七、嚴格考核獎懲制度
學校嚴格執行“安全工作目標責任制”、 “安全問題一票否決制度”等制度。按照《安全工作目標責任書》等相關職責、制度、方案隨時督促檢查、如實記錄,定期考核評比。其考核結果與年考晉職、津貼發放、評優選先掛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