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環保實施方案(精選3篇)
學校環保實施方案 篇1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XX大”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和實踐“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全面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落實《沈陽市中小學環境教育工作實施方案》提出的工作要求,加強環境教育,提高學生的環保意,發揮青少年在環保工作中重要作用,為我市爭創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做貢獻。
二、工作目標
引導學生欣賞和關愛大自然,關注家庭、社區、國家和全球的環境問題,正確認識個人、社會與自然之間的相互聯系,幫助學生獲得人與環境和諧相處所需要的知識、方法和能力,培養學生對環捐友善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引導學生選擇有益于一環境的生活方式。
初中階段了解區域和全球主要環境問題及其后果;思考環境與人類社一會發展的。相互聯系;理解人類社會必須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自覺采取對環境友善的行動。
三、辦法和措施
(一)開設環境教育專題講座
環境教育專題講座內容標準
1、教學內容
(1)了解當前主要的區域性、全球性環境問題,探究其后果。
(2)結合地方實際,理解不同生產方式對環境的影響。
(3)了解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含義,理解它的必要性。
(4)了解地方政府和社會組織在解決地方環境問題方面的重要舉措。
(5)反思日常消費活動對環境的影響,倡導對環境友善的生活方式。
2、教學活動
(1)看錄像、圖片或文字資料,了解全球及我國的主.要環境問題,以及這些問題對自然和社會發展的影響。
(2)調查和比較清潔生產與非清潔生產的異同。
(3)根據有關資料或能源消耗的統計數據,預測50與卜虧的資源或能源發展狀況,討論環境承載力問題。
(4)與地方環保部門或環保組織成員座談,請他們講座,介劃各自在環境保護與建設方面的工作任務和成效。
(5)分組收集一些商品的外包裝,分析這些包裝的作用及其對環境的影響。
(6)開展辯論活動。辯論:是不是只有高消費才能保證生活質量?
(7)學校為環境教育投入必要的經費和教學儀器、設備。
(二)學科教學滲透環境教育
課堂教學是學生接受知識的主要形式,也是實施環境教育的主渠道;在課堂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可以使學生盡可能多地獲得環境保護知識。
1、各學科,根據課本內容進行分析、歸類,把有關環境保護的內容,作為教學目標的一項,
2、適當地進行補充和擴展,使這些課文的教學與環境教育有機地結在一起,讓學生在學習文化知識的過程中,樹立環境意識,達到滲透目的。
3、把環境教育作為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和研究性學習的一項重要內容。
(三)開展環境教育課外活動
1、組織學生對學校和家庭的周邊環境進行調查研究,制定環保計劃,提出環保建議,采取環保措施。
2、經常召開各種形式的以環境教育為主題的班隊會。
3、充分利用我市的環境科普教育基地,組織學生參觀、學習。
4、在學校廣播站設立以環境教育為主題的欄目,利用學校宣傳欄和班報宣傳環保知識。
5、利用環保紀念日開展活動進行宣傳。如:‘前樹節”、“愛鳥周”、“世界環境日”期間,開展‘綠化植樹”、‘愛鳥護鳥”活動或走上街頭宣傳環保知識。
6、開展“環保知識竟賽”、舉辦以環境保護為主題的演講、攝影,絲,畫比賽。
7、組織學生“春游”、“秋游”或以環境教育為主題的夏令營等。
學校環保實施方案 篇2
一、指導思想
突出踐行科學發展觀,以素質教育為目標,以人文精神培養和綜合素質提高為宗旨,在新課程理念的引領下,以人為本、德育為先,突出校園文化的傳承、創新和發展,構建具有土門小學特色的校園文化體系,營造師生成長的精神家園,有效促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我校管理水平和辦學質量。
二、主題思路
努力改善校園文化環境,因校制宜,突出古詩文和論語經典誦讀特色,讓校園的環境文化處處洋溢濃厚的育人氛圍。
三、具體做法
1、實施古詩文壁畫長廊工程。在學校2、3排教室西墻(校園西墻)上布置圖文并茂的竹簡形式的古詩文壁畫;在學校操場的北墻布置孔子像壁畫和書卷形式的經典論語壁畫。
2、突出操場運動文化,在操場的西墻上布置各種運動圖形壁畫,體現運動的拼搏精神,讓學生從中感受力量的美麗和拼搏的意義。
3、合理布置教室外墻文化,在校2、3排教室的南墻各窗戶的空隙中和學校新建成的后面教室柱子上布置壁畫形式的經典古詩文或論語詩句。
4、在1排行政辦公室的西屋山墻上布置國歌和國旗墻磚畫,與對面屋山上的世界和中國地圖相呼應;在3排教室的東屋山墻上和4排教室的西屋山墻上布置壁畫形式的論語或古詩文名句,可采用書卷形式。
5、為進一步改善環境,留給學生足夠活動空間,擬將2、3排教室前面和3、4排教室后面的水泥花墻拆除,進一步整理學生活動區域。
6、各教室內的墻壁文化可由各班級按照班級實際和學生特點,突出學生個性對照學校文化環境布局,自行布置。
7、幼兒院內的環境布置和文化建設由張利純老師具體負責。
8、學校板報欄進行粉刷,并定期出刊,主要內容以展現教師風采和學生個性發展為主,并輔以安全教育,衛生等宣傳教育。
9、在做好以上硬件建設的基礎上,積極尋求管理中的文化,使校園環境文化與師生素質相配合。
四、其它
學校環保實施方案 篇3
為全面貫徹落實縣委精準扶貧工作要求,切實推進xx鄉扶貧開發工作進程,確保全鄉貧困人口有效、精準脫貧,xx鄉從三個方面做好近期精準扶貧工作。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形成工作合力。
xx鄉將全鄉鄉、村兩級干部分成22個工作小組,每名干部同2-3戶結對子。要求全鄉各幫扶結對子干部把精準扶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抓好抓實,鄉黨政“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統籌安排好人力物力,充分調動本鄉干部、住村工作組和村干部的力量,全力支持工作的開展;分管領導和扶貧辦公室相關人員要負責抓好具體工作的落實。
二是強化責任追究,確保按期完成任務。
xx鄉黨委通過與責任領導、干部簽訂責任書,要求各幫扶結對子干部必須在20xx年底以前完成各自幫扶的貧困戶精準脫貧,凡未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或上級部門驗收不合格的,該干部20xx年年終績效目標考核不能評為優秀,其包村領導以及相關人員本年度個人年度考核一律不予評為優秀等次,且不得晉職晉級或表彰獎勵。
三是徹底摸清底數,進一步完善好信息系統。
通過走訪入戶完善扶貧對象的信息系統,確保底數清楚、數據準確、邏輯嚴密。特別是針對本幫扶貧困戶基礎數據不準確、不完善,致貧原因、結對幫扶措施不具體、相互矛盾等問題,以村隊為單位,逐村逐戶核實;同時向貧困戶宣傳黨和國家的扶貧方針政策及措施辦法,幫助貧困戶樹立脫貧致富的志氣和信心,確保將每戶貧困戶的`致貧原因找準找實、幫扶措施規劃到位、幫扶成效真正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