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師徒結對方案(精選3篇)
班主任師徒結對方案 篇1
為了使新教師迅速成長,充分發揮我校教師隊伍的資源優勢,提高全體教師素質,以老帶新,以新促老,加強教師的崗位培訓、業務培訓,盡快提高新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和教學藝術水平,為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打下堅實基礎,特制定本“拜師結對”制度:
一、指導老師與學徒的工作要求
(一)指導老師工作要求
1、熱愛教育事業,教風嚴謹,工作踏實負責,具有較強的.責任感和事業心。
2、有較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是縣名師或名師培養對象、骨干教師。
3、熱情關心學徒的思想進步,勉勵他們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校,熱愛學生。指導老師在思想作風、師德規范上作出表率。
4、指導老師主動熱情無私地傳授教育、教學經驗;對課內教育教學活動的組織經常給予具體指導;對教學業務上的疑難問題積極與學徒開展討論,并善于挖掘學徒的長處,鼓勵他們在工作中改革、創新。指導老師應指導新教師熟悉教學大綱、擬定教學計劃、安排教學進度、明確教學要求和重點,從總體上把握中學教學規范。
5、要言傳身教,引導他們嚴于執教、勤于學習、勤于工作,做到工作實、作風實、教學效果實,逐步使學徒確立起“勤懇、嚴謹、文明、謙遜”的教風。
(二)學徒要求
1、虛心學習指導老師的好思想、好經驗、好作風,誠懇接受指導老師的指導、督促,切忌盲目自大。新教師要虛心求教,在指導老師的幫助下鉆研教材,解決疑難問題,明確一堂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并要求編寫好詳案,教案要在指導教師認可下執行。
2、主動向指導教師匯報思想情況,業務進修情況,取得指導老師幫助。
3、勤奮工作,積極奉獻,更新教育觀念,自覺教書育人。
4、忠誠教育事業,認真負責,為人師表,熱愛和關心學生。
5、積極參加本學科教改課題的研究,使學生主動、活潑地學習。
二、師徒活動:
1、師徒之間每兩周開展一次業務性研討活動。內容以聽課評課為主。
2、指導老師經常聽徒弟上課,每周聽課不少于1節。
3、指導老師每學期應指導徒弟制定教學計劃,進行質量分析。
4、指導老師每學期指導徒弟上好二節試驗課,并作好聽、評課記錄。
5、根據學科特點,指導老師對徒弟開展學生課余活動進行指導并檢查活動效果。
6、徒弟理論上應聽一節上一節。
7、徒弟將每次負責命題的測試及考核結果交指導老師審閱。
8、指導老師應指導徒弟書寫論文,徒弟每年中至少要有一篇論文在市級及以上發表、獲獎或交流。
9、徒弟每年應將拜師活動情況寫入自我鑒定。
10、指導老師一年后應對徒弟的思想、工作作出鑒定。
班主任師徒結對方案 篇2
一、活動目的
為了更好利用骨干教師的豐富教學經驗和教學優勢,充分發揮其對新教師的教學指導作用,促進新教師迅速成長,增進教師間的業務交流,實現相互學習、共同促進的目標,從而提高學校師資的`整體水平,提高教學質量,經研究決定制訂本方案。
二、師傅教師職責
做到“三帶”:帶師魂──敬業愛崗,無私奉獻;帶師能──教育教學與教育科研的基本技能;帶師德──教書育人,為人師表。
1、全面關心徒弟的工作、學習、生活和思想。加強與相關年級、班主任和學生聯系,了解徒弟的日常工作情況,指導徒弟及時調整工作目標和工作方法
2、向徒弟介紹教學經驗,提供教學信息,推薦學習書刊,使徒弟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和現代的教育理念。
3、精心指導徒弟備好課,認真查閱教案,給予悉心指導并簽注指導意見。每學期重點審閱10節備課教案。
4、每月聽徒弟的課不少于一節并認真記錄,按照一節好課的評價標準評課,評議優缺點,寫出指導意見,學期末上交備查。切實做到“課前指點、課堂指導、課后評價”,指出教學中的不足和改進方法,促進徒弟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
5、認真審查徒弟批改作業或試卷情況是否認真,是否達到要求,講評是否有針對性,提出改進意見。每學期重點審查批改情況至少5次。
6、每學期指導徒弟上一節組內或校級公開課或匯報課。指導徒弟命制學科試題1—2套。
7、鼓勵、指導、幫助徒弟教師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競賽活動,讓得到更多的鍛煉和提高。
8、向徒弟教師提供各種類型的示范課,讓徒弟教師有更多的學習機會。
9、指導徒弟教師擬定教學計劃、把握教學環節,特別是“備課、上課、批改、輔導”等環節。
10、每學期指導徒弟寫出一篇高質量的論文或指導完成一個課件的制作。
11、指導徒弟完成學校布置的各項工作,任務。每學期末對徒弟做出一次書面綜合評價。
三、徒弟教師職責
做到“三學”:學思想──學習教育教學理論,樹立先進的教育理念;學本領──熟練掌握教育教學和科研的基本功;學為人──遵紀守法,誠實正直。
1、在指導教師的幫助下,對自身的教學情況和業務水平認真全面的剖析,明確提高的方向和成長途徑。
2、每學期在師傅的指導下,認真制定師徒結對工作、學習計劃,并在開學第三周交教務處
3、認真鉆研教學環節,主動請求指導教師指導,虛心接受指導教師的意見,對指導教師指出的不足要仔細研究,及時改進、提高;主動邀請指導教師親臨課堂指導自己教學。
4、教學中的疑難問題要主動請教指導教師,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加以解決。
5、虛心向指導教師學習,隨時接受指導老師檢查,及時改進工作和教學方法。
6、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競賽活動。
7、主動聽師傅的課,聽課要認真記錄,并寫出體會。學期結束記錄上交備查。
8、每學期向同組老師開公開課或匯報課不少于1次,虛心聽取意見并寫好教后記。
9、每學期撰寫1篇教學論文和完成1個課件,案例分析或教學反思5篇以上,請師傅指正。
10、平時加強學習并注意積累資料,寫好學習筆記。學期末上交師徒結對工作總結一篇。
11、完成學校布置各項工作,任務。
四、結對期限:
20xx年9月——20xx年7月
班主任師徒結對方案 篇3
在學校中,班主任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中堅和骨干,是使學校內部各種力量形成合力的紐帶,是溝通學校、家庭、社會三種教育渠道的橋梁。在班級中,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是學生成長過程的教育者。由此可見,班主任在學校中擔任著特殊的教育角色,要求班主任要有較高的修養,即在政治思想上,道德品質上,業務水平上,工作能力上和教育藝術上應達到一定的程度,各方面堪為人師,做到為人師表。那么作為班主任,就應該加強自身修養。本次班主任校本培訓給了廣大班主任一個學習、交流、借鑒的平臺。
我鄉小學現有班主任37位。在他們當中有長期從事教育工作,具有較為豐富的實踐經驗的老班主任,有理論水平較高,實踐經驗較豐富的中青年班主任,還有踏上工作崗位沒幾年的年輕班主任。班主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不能光憑經驗辦事,必須不斷地加強理論學習,注重理性思考,提高理論素養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指導實踐。為全面提高我校班主任隊伍的素質和能力,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我校的德育工作,特制定本計劃。
一、指導思想
為了貫徹教育部,省、市、縣關于加強中小學班主任工作的意見及培訓方案等精神,按照學校的工作部署,為確保我校培訓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特制定本方案。
二、培訓目標
1、提高全體班主任的素質和班級管理水平。在20__年12月底之前,全體班主任完成20學時的校本培訓任務。通過培訓,全面提高班主任履行工作職責的能力。
2、構建班主任隊伍建設的長效機制。建立班主任上崗制度、班主任聘任制度、繼續教育制度和規范管理等工作制度,并形成長效機制。從20__年下半年起,凡進入班主任隊伍的教師,在上崗前或上崗后半年時間內均應接受不少于20學時的專題培訓。
3、進一步推進校本培訓的發展。根據我校校本培訓計劃,開展班主任全員培訓。通過實施班主任校本培訓計劃,進一步完善我校校本培訓制度,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三、培訓對象
全校在崗班主任和班主任后備人員。
四、培訓原則
1、針對性原則。針對不同年段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以及班級管理工作的特點和要求,研究設計培訓內容。培訓工作采取集中培訓與分散學習相結合,遠程培訓與面授輔導相結合等靈活多樣的方式進行。
2、實效性原則。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從班主任工作的實際需要出發,針對現實問題設計與安排培訓內容,重視經驗交流,突出案例教學。
3、創新性原則。積極創新培訓內容、方式、方法、手段和機制,針對教師在職學習的特點,充分發揮現代遠程教育手段的作用,不斷提高班主任培訓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4、靈活性原則。采用集中校本培訓與個人自學相結合,提高培訓的實效性。
五、培訓內容
根據我校班主任工作的實際需要,培訓內容主要包括:班主任工作規范、班主任素養、班級管理、班隊主題設計、班主任專業成長等五個專題模塊。
1、班主任工作基本規范。
2、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
3、班級活動設計與組織。
4、班級管理方法與創新。
5、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選學)
6、學科德育滲透與道德實踐能力培養研究專題。(選學)
六、培訓模式
采取縣級培訓和校本培訓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培訓,并完成相應培訓任務。
(一)縣級培訓
1、選派一名分管領導參加縣班主任培訓的培訓者培訓。
2、推薦優秀班主任參加縣骨干班主任培訓。根據縣中小學班主任培訓的統一部署,我校推薦優秀班主任參加培訓,并充分發揮骨干班主任的引領作用和示范作用。
3、積極參加縣教育局統一部署的專題培訓。
(二)校本培訓
1、建立班主任學習制度。學校德育領導小組每月推薦有關的專題文章,方便廣大班主任學習。同時,學校購買有關班主任成長的書籍并積極向班主任推薦有關的專業書籍,組織教師學習,進行學習心得交流。
2、建立班主任反思制度。班主任老師每學期寫兩篇班隊工作文章,可以是總結,教育反思,也可以是敘事或案例,記錄自己在班級管理中的成功經驗、失敗之舉,或者面臨的困惑,為自己留下進步的軌跡。
3、舉行班主任專題論壇。我校班主任專題論壇關注班主任工作中的典型問題。第一學期的主題是班級管理系列之一——班主任的人格魅力與良好班集體的建設;第二學期的主題是班級管理系列之二——班隊活動的設計與組織。第三的主題是班級管理系列之三—學生管理工作的藝術。學期通過務實的交流,探討班級管理中的普遍性問題,展示優秀班主任的先進理念和寶貴經驗,讓更多的班主任老師從中受益。
4、加強班主任理念轉變的培訓。培訓的方式有專題講座、班隊活動案例交流、教育敘事交流、觀看錄象等等。擔任培訓工作的老師為學校行政領導、優秀班主任。
5、推廣優秀班主任的工作經驗。每學年舉行班主任工作經驗交流會,評出優秀班主任進行表彰,并將他們的經驗推廣。
6、聘請有關的專家、優秀班主任來我校作報告、作講座。
班主任校本培訓安排如下:
七、培訓方式及方法
1、集中培訓與分散培訓相結合。集中培訓,指新學年的.開學前,對班主任進行有關班主任日常行為規范方面的集中培訓;分散培訓,指利用班主任會議時間,分專題學習有關教育方面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