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我們的節日中秋節活動策劃方案范文(通用3篇)
社區我們的節日中秋節活動策劃方案范文 篇1
一、活動主題:
情暖—月餅代表你的心
二、活動目的:
給孤寡老人、低保困難戶及孤兒送去一份節日的慰問,讓這些不受關注的弱勢群體感受到社會對他們的關心和關愛;
三、活動籌備:
主辦方:XX市義工協會增城義工服務站
月餅贊助:熱心市民、隊員、水果行、廣場以及其他商家。
媒體支持:報社、電視臺;
四、活動時間:
20xx年9月24日—XX日
五、活動地點:
六、活動探訪對象:
以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孤兒、窮困家庭為主;
七、參加人員:
義工、熱心捐贈的市民及商家代表。
八、報名辦法:
本次公開報名先以18號為例,如之后的召集探訪再另外補充公告并再發飛信通知。
報名格式:
九、活動內容:
以9月18日的慰問探訪活動拉開20xx年情暖—月餅代表你的心中秋節慰問探訪活動的序幕,義工站隊員聯同社區中心社工對探訪對象進行分階段、分組慰問探訪,具體安排如下:
第一階段:即日起——9月17日,各小組可自行安排進行慰問探訪。
第二階段:9月18、19日,各小組未安排的再統一集中分組探訪;上午以為主,下午到行慰問探訪。
第三階段:9月20、21日,如物資有多,再對隊員市民報料的需要探訪的家庭服務對象進行慰問探訪。
說明:
1、在活動期間,各組組長需提交探訪對象資料給籌備組審核,然后再由籌備組安排分批、分組進行探訪。
2、今次慰問探訪活動重點時間安排在第一、二階段,第三階段會對之前兩個階段未探訪的對象安排最后階段探訪,以及當出現所有上報對象慰問探訪完畢而捐贈月餅或其他不可保存的捐贈物資有剩余的情況時,再組織隊員去老人院及孤兒院或救助站等單位進行慰問探訪,以免造成浪費。
3、今次慰問探訪對象以十幫三居家養老分組對象和部分空巢老人及民政局提供的幫助對象為主,
十、活動流程:
(以9月24日活動為例)
1、在9月24日前,各組長上報第一階段慰問探訪對象資料給籌備組,籌備組再根據各組上報對象資料確定9月24日探訪對象名單(如果首批上報對象過多或太分散等情況可安排部分對象在24號上午探訪),并對報名參加探訪活動的隊員進行分組。
社區我們的節日中秋節活動策劃方案范文 篇2
一、活動目標:
讓學生了解更多的中國傳統文化,知道中秋節的來源及意義,以此培養學生的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情懷。
二、活動準備:
資料搜集,做課件、歌曲《明月幾時有》
1、學生根據自身特長,分別收集與中秋節相關的文化。
(1)可選內容:
中秋節的美麗傳說(向家長了解,到有關網上查詢。)
月餅的文化(收集形式:網上收集,上街調查,向家長了解)
有關中秋有詩詞歌曲(向家長了解,到有關網上查詢,在書籍報紙中查找,到磁帶店等相關商店尋找。)
(2)時間限制:三天內
(3)展示形式:圖片、詩朗誦、語言匯報等
2、教師準備相關的補充資料,制作課件。
三、活動流程預設:
1、活動一:中秋節的美麗傳說
(1)中秋傳說之一——嫦娥奔月
(2)中秋傳說之二——吳剛折桂
(3)中秋傳說之三——朱元璋與月餅起義
2、活動二:月餅的文化
(1)學生匯報有關月餅的文化。
(2)匯報:同學說說自己所知道的月餅,可以從種類、味道等方面去說。
(3)教師展示:
3、活動三:中秋節的詩詞、歌曲、歇后語
4、活動四:地方習俗大家看(教師資料袋:中秋節的地方習俗)
四、活動意義:
中秋節在中國是一個全民性的重大節日,在日益重視傳統的當今時代,如何挖掘傳統節日的內涵,如何讓兒童也在傳統節日中盡享游娛之樂并受到有益的熏陶,讓新一代的兒童感受由一種傳統節日帶來的民族凝聚力和愛國情懷,一次主題班會課能起到的作用也不可小視。
社區我們的節日中秋節活動策劃方案范文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并了解中秋節的來歷。
2、了解“月食”現象與影像知識,豐富科學知識。
3、進一步了解中秋節的風俗,同時體驗競賽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和家長一起搜集中秋節的小故事和知識。
環境準備:布置教室環境,凸顯中秋節日氛圍。
材料準備:知識競賽題、搶答鈴鼓、記分牌、燈泡、皮球(大、小各一個);手電筒、白墻或者屏幕。
活動過程
1、中秋故事我知道。
過程:先由一名教師給大家生動地講中秋故事,再請幼兒獨立講故事。
要求:保持安靜狀態聽故事,并給講述者以掌聲鼓勵。
2、學科學,懂知識——親子實驗。
目標:開發幼兒的創造力與藝術想象力,培養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和動手能力、模仿能力;豐富幼兒的科學小知識;充分調動家長的積極性。
(1)奇妙的手影。教師引導幼兒用小手做各種各樣的動作,激發幼兒對手影游戲的興趣。
(2)“嫦娥奔月”。用“小孔成像”法,展示嫦娥奔月。
前期教師與幼兒共同摳畫出嫦娥奔月形態的紙板,用紙板遮擋在屏幕與投影儀之間,屏幕上就會形成物的倒像,我們把這樣的現象叫小孔成像。在屏幕左上角粘貼上月亮的圖片。前后移動中間的板,像的大小方位也會隨之發生變化。此方法既讓幼兒生動地看到了嫦娥奔月的情形,也讓幼兒了解了小孔成像的科學知識。
(3)神奇的月亮。
展出各種形狀的月亮圖片
模擬月食全過程:使用燈泡代替太陽,一個幼兒舉起大皮球代替地球,另一個幼兒舉起小皮球代替月亮。打開燈泡,大皮球圍繞燈泡轉,小皮球圍繞大球轉,觀察大皮球、小皮球各自被對方的黑影遮擋的情況。
3、“中秋知多少”競賽。
(1)中秋節與哪些節日是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
(2)月餅又被人們稱為什么?
(3)中秋賞月的活動始于哪個時期?
(4)中秋節又被人們稱為什么?
(5)小朋友在中秋節玩的一種泥塑玩具是什么?
(6)古代神話故事中誰飛到月亮上?
(7)古代神話故事中誰射了太陽?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個團圓節,雖然現在大家都更喜歡在春節團圓,但是,中秋節仍然是我國所有人都會過的一個古老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