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手工的活動方案(精選8篇)
親子手工的活動方案 篇1
一、活動時間:
20xx年5月22日
二、活動組織人:
王靜
活動小組:大班年級組及大班家長委員會成員
三、活動內容:
親子手工大賽
寶寶和家長手拉手結對成家庭組合,1小時的規定時間里地利用廢舊材料進行手工制作。
四、活動準備:
1、各班教師發動家長積極參與,幫助家長自由組成參賽隊(三個家庭一組)。
2、指導家長收集廢舊材料并提前商討如何利用這些廢舊的材料進行設計手工制作(可以做成樣品或繪制成圖樣)。
3、活動小組成員在幼兒園內布置安排場地,竟可能的提供工具。
4、準備:標簽、選票、籃筐、十張桌子、照相器材等。
五、活動安排:
1、2:00—2:15入場,宣布第二屆親子街手工大賽開始。大班幼兒律動表演。
2、2:15—2:30主持人宣布比賽規則,介紹評比方法及統計員。
3、2:30—3:30各家庭組合手工制作。
4、3:30—4:00請中班幼兒入場投票,統計員統計結果。
親子手工的活動方案 篇2
活動目標:
1、培養動手動腦能力,發展小肌肉靈活能力,增進親子間情感。
2、利用紙卡通過黏貼、組裝制作摩天輪。
活動準備:
1、材料包:造型紙卡、毛根。
2、自備材料:膠棒、雙面膠、剪刀、水彩筆。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教師:小朋友你們都有愿望嗎?傳說摩天輪每一個格子里都裝滿了幸福和快樂,只要把你的心愿說出來,摩天輪就會把你的心愿帶給天使,天使就會幫助我們實現愿望。小朋友們想和爸爸媽媽一起做個摩天輪來實現愿望嗎?
2、出示已做好的摩天輪,討論摩天輪的結構
教師:摩天輪有哪些部位?
3、出示紙卡,討論制作方法。
教師:你看見了哪些材料?這些材料分別成為摩天輪的什么部位?
教師:摩天輪的底座可以怎么做?
教師:將大紙卡沿線折好。底座兩端的邊緣線分別用剪刀剪開,一直剪到沿虛線標明的位置就可以。將較短的邊緣線那端用膠水固定好,底座就完成了。
教師:把兩張卡紙十字交叉,紙卡上的圓孔重合。用毛根穿入長條紙卡上的圓孔和底座上的圓孔,并固定使其能夠轉動。
教師:最后可以將另一根毛根平均分成四段,將摩天輪的四個座位分別固定在旋轉支架上。
4、親子手工快樂的摩天輪,教師巡回指導。
5、活動評價。
親子手工的活動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1、鼓勵幼兒在觀察、嘗試的基礎上,學習使用鋪助材料的方法,探索用各種材料制作糖果。
2、鍛煉手的團捏、粘貼能力,發展手指的靈活性,培養幼兒審美能力。
3、讓幼兒感受藝術美,體驗與家長共同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活動室中布置各種糖果,各種有趣的糖紙、糖果包裝盒等。
2. 鋪助材料:縐紙、卡紙、橡皮泥、透明包裝紙、吸管、牙簽、糖果紙(盒、罐)、透明膠、雙面膠、用山芋、蘿卜、黃瓜等切成的各種形狀的小塊……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師)糖果有各種各樣的,有圓的,有方的,有三角形的;有硬糖,有軟糖;有各種顏色的糖;還有各種口味的糖,有甜的,有酸的,有清涼的,有又酸又甜的……你們喜歡糖果嗎?現在我們來和爸爸媽媽一起制作糖果,好嗎?
2、親子操作
A包裝糖果。
玩法1軟糖:父(母)先拿一張縐紙用力團捏,邊團捏邊說:“用紅色紙捏捏、團團。”“用力捏,使勁團。”“圓圓的軟糖做好了!再拿一張綠色紙把糖包起來(用透明膠將糖果包裹好固定住)。,”糖果做好啦,真好看!”“你一定也能學會包糖果,讓我們一起來做吧!”
玩法2硬糖:讓幼兒嘗試用透明包裝紙包上各種形狀的黃瓜塊、蘿卜塊(用金線擰緊),制作硬糖。父(母)可鼓勵幼兒用水彩筆在黃瓜塊、蘿卜塊上畫圖案裝飾。
溫馨提示:孩子包糖果,父(母)從旁指導和幫忙。全部完成后,把“糖果”放在小盤里,數一數有幾粒,看看哪一粒包得最好,父(母)隨時鼓勵孩子。包糖果用的數量可以自由決定。孩子在操作過程中,家長不要代替他。
B裝飾糖果
玩法1:父(母)先讓幼兒欣賞各種糖果紙,再鼓勵幼兒交流自己喜歡的糖果紙以及設計糖果紙的方法。注意提醒幼兒不要將顏色涂在輪廓線外,學會運用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涂色方法。幼兒設計好糖果紙后串成漂亮的門簾。
玩法2:父(母)先畫出糖果外輪廓,并鼓勵幼兒將剪下的各種裝飾的圖案(如圓點、條紋、花、星星等)用雙面膠粘貼在糖果底圖上(雙面都可裝飾)。
溫馨提示:父(母)可幫助幼兒畫輪廓,鼓勵幼兒選擇相應的顏色涂色或粘貼。家長適時提示指導,不包辦代替。
C做棒棒糖
玩法:父(母)先讓幼兒認識棒棒糖的材料。分別出示:橡皮泥、泥工板;吸管、牙簽、糖紙、透明膠。再示范講解制作方法
a、先將橡皮泥在泥工板上搓長,分成幾份,可以做各種形狀的糖
b、拿其中一塊在泥工板上搓圓
c、用吸管或牙簽、插上做棒子。
d、將做好的棒棒糖插入糖果瓶、糖果盒中。
溫馨提示:父(母)鼓勵幼兒大膽選擇輔助材料,做出不同樣子的棒棒糖如方的、圓的、長長的、扁扁的……
3、延伸活動:“生活學習區”、“大師傅面店”、“涂鴉區”
親子手工的活動方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學會用太空泥捏制簡單的圖形裝飾圣誕樹。
2.鍛煉幼兒小肌肉內群的發展,培養幼兒動手能力。
3.增進親子間的合作能力,體驗親子制作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太空泥、紙盤、牙簽、手工道具、泡沫墊
三、活動流程
1.親子手指律動游戲---(大門開)
2.教師講解活動主題---“圣誕”太空泥制作方法,比如;圣誕老人、圣誕樹、圣誕帽、雪人等等。
3.親子制作,教師個別引導。
4.親子作品分享會及作品展示。
a.小組自評
b.班級評選
四、教師小結。
活動反思與建議
通過這次親子手工制作活動,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生活,也使家長更貼近自己的孩子;作為老師,更是在活動總得到了家長充分的交流與溝通。雖然時間很短,但家長和孩子共同完成的作品是非常完美的,不同的方法展示出不同的作品,看上去別有風味。從中看出他們增進親子關系,增強了大家的環保意識;同時也讓他們更直觀地了解和感受幼兒園教育教學的多樣性同時也得到了家長一致的好評,這樣的活動非常有意義。
總之,“親子活動”為幼兒園與家庭之間建立一座互動、信任的交流橋梁。使家長對老師的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并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夠給予積極的配合。這次活動的開展是幼兒園教育的延伸,有效的增進家園合作。
親子手工的活動方案 篇5
制作對象:
襪子招財貓。
制作目的:
培養寶寶的動手能力。
準備材料:
1、粗的線;
2、細的線;
3、大小剪刀各一把;
5、針;
6、水解筆;
7、2只彩色襪子;
8、鈴鐺;
9、玩具棉或是棉花。
制作步驟:
1、首先要做招財貓的身體,想要做出一個胖胖可愛的招財貓身體,塞入的棉花必須要充足。所以在將棉花塞入襪子中的時候,最好分次進行。
2、棉花塞好后,輕輕將整體揉出一個梨形的形狀。
3、塑造招財貓的頭部,頭部的棉花大概是身體的四分之一,要注意襪子開口要留在后腦勺,不是留在正上方。
4、然后利用隱藏線縫法將襪子的開口縫合,縫合后兩邊會有多余的兩角,利用這兩個多余的部分,做成招財貓的耳朵,拉挺!然后將整個形態揉成一個類似葫蘆的形狀。
5、再用準備好的水解筆在招財貓的臉部畫上五官,縫的時候根據畫的位置縫,才能讓整個表情更加生動。
6、然后用平時的縫衣線就可將眼睛、胡須、嘴巴線條縫出,也就完成了,還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為這個玩具增添一些飾品。
親子手工的活動方案 篇6
活動目標:
1.利用提供的材料,通過灌、扎、畫等方法制作出各種自己喜歡的草頭娃娃。
2.體驗親子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鋸木屑、草種、透明絲襪、細繩、紙杯和油性彩筆、剪刀。
活動過程:
一、引導興趣
教師出示長滿綠草的草頭娃娃給幼兒欣賞:小朋友,今天我們班里來了—位神秘的客人,她是誰呢?(教師出示草頭娃娃)她長得什么樣子?用什么做的呢?愿意和爸爸媽媽—起學做草頭娃娃嗎?
二、講解制作步驟
1.根據造型的需要在絲襪里灌入一些草種,然后將鋸木屑裝滿絲襪用細繩扎緊。(注意將草種放在娃娃頭頂的位置)
2.利用細繩將裝有草種和鋸木屑的絲襪扎出造型。如:扎出兩只耳朵、一個鼻子,或扎出身體等。
3.用油性水彩筆給草頭娃娃畫上眼睛、鼻子、嘴巴、頭發或身體的花紋等。
4.用水將制作完成的草頭娃娃澆透后,擺放在大小適合的容器如紙杯、盤子里面。提醒幼兒注意不能用水浸泡,只要將草頭娃娃澆透水,這樣過幾天就會長出綠油油的“頭發”了。
三、親子合作
請家長和幼兒共同制作,可根據個人喜歡制作不同的草頭娃娃如熊娃娃、鴨娃娃等。教師巡視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創作。
四、展示作品
教師將幼兒制作的草頭娃娃在手工區展示,讓幼兒體驗親子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
活動延伸:
請幼兒為自己的草頭娃娃澆水并做好觀察記錄,從而了解種子發芽的過程。
親子手工的活動方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撕、粘貼等方法制作相框。
2、培養幼兒對紙工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紙工書之相框
2、漿糊
3、照片一張
活動過程:
一、拿出照片,引出話題。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看這是什么?
幼:(照片)
師:對,這是一張美麗的照片,這個照片現在還很新,可是放久了話四個角很容易破掉,你們想看有什么辦法可以保護照片?(引導幼兒說出用相框保護)
師:用相框可以保護我們這美麗的照片不被損壞,我們一起來做個漂亮的相框好嗎?
二、講解、示范操作步驟。
老師會發給每個小朋友一張這樣的紙,這紙上有一個相框,相框沒有沒什么漂亮的東西來打扮,怎么來打扮它呢?哦,對了,這里還有很多漂亮的小花,我們用小花來裝飾可以嗎?
那這許多的小花要怎樣放到相框上裝飾呢?對,把它撕下來,輕輕地沿著小牙齒撕,一點一點地撕。把一朵一朵地撕下來放在桌上,當全部撕下來后,袁老師就會把漿糊放在你們桌上,你們用食指輕輕地點一點,抹到要粘小花的地方,再把小花貼上去,你們的花朵貼均勻,不要把它們重疊在了一起。一朵一朵都貼完了,那么相框也就漂亮地完成了。
請一個小朋友來當小老師示范操作,讓其它幼兒集體指出他的優點和不足,請各位幼兒自己操作時要注意。
三、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師:我把這張紙發給你們,你們不能動,等老師請你時,再開始操作。 循環指導能力弱的幼兒,及時糾正不當的操作。放漿糊時,再次強調不能多抹,只能輕輕地碰一點一點。
四、展示作品,進行點評。
請幼兒一起來欣賞作品,指出漂亮的作品有哪些優點,有些不足的作品是哪里做的不夠好,請大家說說看。表揚操作過程規范的幼兒,欣賞畫面整潔、粘貼均勻的作品。
五、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叫爸爸媽媽找一張漂亮的照片,放到相框里面,一起來裝飾自己的照片。
《小班手工教案:相框》摘要:我們一起來做個漂亮的相框好嗎? 二、講解、示范操作步驟。 老師會發給每個小朋友一張這樣的紙,這紙上有一個相框,相框沒有沒什么漂亮的東西來打扮,怎么來打扮它呢?哦,對了,這里還有很多漂亮的小花,我們用小花...
親子手工的活動方案 篇8
活動目標:
1、喜歡參與美術活動,感受感受參與手工活動的樂趣。
2、了解相框裝飾的方法(對稱、間隔),知道選擇適量、適當的材料進行裝飾,節省裝飾材料。
3、能用面狀材料粘貼、裝飾各種形式的相框。
活動準備:
1、收集各種相框圖片資料,讓幼兒對相框的外形和裝飾方法有充分的了解。
2、半成品的相框。
3、收集可以裝飾相框的面狀材料,如皺紋紙、卡紙、海綿紙,膠棒、雙面膠、剪刀。
活動過程:
1、欣賞圖片,激發幼兒制作興趣。
(1)教師出示相框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教師:這是什么?(相框)這些相框漂亮嗎?
(2)引導幼兒逐個欣賞相框上的裝飾。
教師:帶領幼兒欣賞相框上的花紋,發現相框上花紋的規律。
2、師幼共同討論相框的制作方法。
(1)出示半成品相框,鼓勵幼兒討論相框的制作方法。
教師:你會做相框嗎?相框可以用什么材料來做?
(2)教師小結。
(3)出示材料,引導幼兒討論:可以怎樣裝飾相框?(引導幼兒學習對稱、間隔的方法裝飾)怎樣選擇紙張裝飾得又節省又漂亮?(引導幼兒節省裝飾材料)
(4)師幼共同小結。
3、幼兒裝飾相框,教師巡回指導。
(1)教師發放材料,幼兒自由操作。
(2)鼓勵幼兒用不同造型的紙進行裝飾。
(3)教師巡回指導,注意提醒幼兒相框的制作方法。
4、展示幼兒作品,引導幼兒互相欣賞。
(1)請幼兒介紹自己制作的相框。
(2)請幼兒評選出自己最喜歡的相框作品。
活動延伸:
請幼兒創作自畫像并裝在制作好的相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