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展示課教研活動方案范文(通用3篇)
小學語文展示課教研活動方案范文 篇1
一、指導思想:
期中考試過后,我們發現,每個班總有少數語文學習困難生,他們不太喜歡上語文課,也不喜歡閱讀,導致語文成績越來越差,基本喪失了語文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因此,我們想通過這項課題的研究,尋找一些行之有效的對策,來激發這些學困生的閱讀興趣,從而切實提高這部分學生的閱讀能力,對其終身發展有所幫助。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培養學生“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如何讓學困生也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閱讀力,為學生的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所以我們確立了關于學困生閱讀能力低下原因分析及對策思考的課題。
二、介紹我們眼中學困生的有關情況
(1)本期前幾次考試成績。成績長期在50分以下;在語文學科中成績明顯低于平均水平的學生確定為學困生
(2)平時作業閱讀題基本不做或錯誤率較高;
(3)閱讀題基本不得分。
三、我們組確定的幫助措施
1、上課前督促其進行預習,可通過讀課文、寫生詞、圈畫不理解的詞句聯系上下文或查工具書加以理解,使學困生對新課內容有所了解,以便課堂更好地閱讀。
2、上課時要加倍關注學困生,時刻關注其課堂情況,盡量與其形成互動,教授其聽課、記筆記、作注釋的方法。
3、課外多多關注學困生,教授其閱讀的方法,幫助培養閱讀理解的能力,使自主閱讀成為一種習慣。對于要求背誦的重點課文、段落,教師應條分理析地講解,使其在理解的基礎上容易背誦;要督促學困生多看一些有益的課外書,如《唐詩》《宋詞》《上下五千年》《寓言故事》《成語詞典》等,以培養學困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其基本的文學素養。
4、針對學困生情況制定合理的目標,發現其點滴進步。
四、具體安排
時間:雙周二下午
地點:實驗室
參加人員:四-六年級組語文老師
主持人:
中心發言人:
記錄人:
五、活動安排
1、主持人主持,活動開始
2、朱老師播放視頻
3、各位老師談想法
4、與會領導做指導意見
5、主持人做總結,活動結束
小學語文展示課教研活動方案范文 篇2
一、活動主題
略讀課文如何教更有效
二、活動目的
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浪潮中,作為改革的主渠道、主陣地的課堂教學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如教學的形式更加豐富多彩,師生的交流更加暢通,學生學習的方式更加多樣,學生學習的興趣更加濃厚……然而在欣喜之余的同時,我們感到不少的課堂在熱鬧的背后,也透射出放任與浮躁,造成課堂教學的效率并不理想,如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寫減少了,學生瑯瑯的讀書聲越來越少了,語文味也越來越了……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的我們有必要靜下心來思考一下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小學語文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本次活動選取略讀課文的教學作為切入點進行研討,如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讓課堂教學更高效。
三、預期效果
1、明確小學語文有效課堂教學的真諦。
所謂有效課堂教學,是指教師在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下,運用科學的教學策略,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而落實到語文課堂教學中,應該是為每一位學生創造最佳發展空間,讓學生的潛能得到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都能得到培養。
2、明確有效的課是一堂能體現語文價值的課只有把扎實的語言文字訓練和有效的人文教育真正結合起來,才能使語文課堂重煥生機。一節課中,學生該記住的東西就要讓他記住,會認的字,會寫的字詞,要求背誦的篇章都盡量在課堂內完成,讓學生在課堂內就感受到成功感。不要把這些任務留到課外,使語文教學走到高耗低效的老路上來。力求把課外的時間用在廣泛閱讀課外書上,讓學生在博覽群書中提高語文能力。
3、明確一堂有效的語文課,歸根到底是在追求語文教學的效率、效益和效能上,在具體的標準及其評價體系上,應該是開放的、多元的,絕不能用一把尺子、一種刻度來衡量,只有形成更多的共識,才能更有利于新一輪語文課改的推進。
四、參加人員:
區領導、學校行政、全體語文教師
五、活動地點:
多媒體教室
六、活動流程:
(一)課例《烏塔》(40分鐘)展示老師的課堂教學,為老師們選取一個較為典型的有效性學習的課例,搭建一個交流、研討的平臺,引發老師們對于有效性教學的深層次思考。)
(二)全體語文教師根據看點提示評課。(40分鐘)(根據已提供的研究課例,全校語文教師就“略讀課文如何教更有效”展開專題性大討論,使老師們在交流溝通中互補經驗,共享資源,在思維的碰撞中發現不足,帶動發展。
看點提示:
1、教師在略讀課文的教學中,為提高教學效率在教學內容的取舍,教學過程的設計,教學方法的選擇方面采取了哪些有效的教學策略?
2、本課對你的略讀教學有哪些啟發?
3、為提高略讀課文的教學效率你有哪些建議?
【相關文章推薦】小學語文教研組活動計劃
一、教師情況分析
語文教研組教師共五人,教師素質優良,教學工作負責,年輕教師充滿活力,在教育教學方面都有自己獨特的方法,整體水平較高。在上學期的教研活動中,各位老師都能支持工作,積極參加教學研討活動,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項競賽。相信在新的學期里全體語文教師一定能夠團結協作,取得更優異成績。
二、工作目標和內容
1.積極支持和配合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開展“寫規范字”和“經典閱讀”的校本實驗,各班營造讀書氛圍,養成學生愛讀書的習慣;開展以“小學生經典美文誦讀訓練”為主題的教學研討活動和學科競賽,打造書香校園,讓學生的語文素養全方位協調發展。
2.穩步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深入開展課堂教學研究,努力打造高效課堂,向課堂要質量,把課堂作為主陣地。執行學校制定的教育教學常規,把教導處關于備課、上課以及作業的常規要求落實到位,爭取在期末上級調研考試中語文平均分、及格率、優良率名列前茅。
3.“小學生經典美文誦讀訓練”課題研究繼續進行,各備課組確定好誦讀內容,堅持利用語文課進行訓練。
4.積極組織參加各項比賽。校內學生比賽:二年級兒歌背誦比賽;三-六年級詩歌背誦比賽。校內教師比賽:小學語文教師高效課堂教學優質課比賽
5.發揮集體備課的優勢,備課組長督促引導,溝通交流教學方法,發揮有經驗老師的傳幫帶作用,集中群體智慧。教師要在分析理解教材、鉆研教學方法、準備教案教具上多花心思,保證實效。
6.抓實常規教學管理,備課和作業布置都要講究質量和效果。教定期相互交流聽課,每學期至少聽課20節以上,多反饋交流,共同提高。研組每月檢查一次教案和作業,重點落實教學目標、重點、難點的把握,教具的準備,教學環節的設計。教師堅持寫教后記或教學反思。作業布置科學合理,精而巧,有利于知識點的落實和鞏固。
總結起來就是:注重過程,提高質量;作業規范,活動創新;考試嚴格。
三、常規活動要求
1.各備課組每月互查作業一次,備課組集體備課一次;教研組每月檢查一次教案和教后記。每次檢查如實填寫《教案評估表》和《作業評估表》交教導處。每周三下午進行研討活動。
2.六一期間,我校各級將開展普通話朗讀比賽、演講比賽、講故事比賽、演課本劇比賽等活動,開展語言文字知識有獎答題活動,同學們將在多姿多彩、充滿趣味。
形式活潑的語文活動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從而提高語文素養。
小學語文展示課教研活動方案范文 篇3
一、活動主題
如何在體育教學中滲透美育課題:《抗旱救災》
二、活動目標
1、通過觀摩本節課教學窗口,觀察別人的課堂,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
2、如何在課堂上落實教學目標的探討與達到體育游戲化教學的研究;
3、通過研討交流,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推動教師在教學行為中積極開展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專業引領。
三、參加人員:
丹桂鎮各輔導區小學體育教師(各片區中心校、村小派1名專職或兼職體育教師參加活動)
四、活動形式:
講座+課堂展示+專題培訓
五、活動過程及具體安排:
(一)醞釀階段:丹桂小學體育組集體研討
1、專業引領提升理論;
2、確定教學主講人:王先彬老師。以“如何在體育教學中滲透美育”以這個為目標確定教學內容:《抗旱救災》
(二)實施階段(現場教學與評課反思)
1、活動時間:20__年4月6日。
上午9:00到活動地點報到,9:30——12:00專題講座,健身操專題培訓;12:00——12:20說課;13:20——14:00聽課;14:20——15:00活動總結。
2、活動地點:丹桂小學
3、活動流程:
(1)在多媒體教室進行講座;
(2)在操場(或多媒體教室)進行健身操培訓;
(3)由王先彬老師說課、上演示課。
六、活動設計簡析:
活動對象主要是本鎮任職體育課的教師,課改進行了多年以來,教學思路也在不斷地變化當中,本次的教研活動嚴格按照課改的要求,做到活動前有準備;全員參與。活動中有目標,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引導教學,專業指導,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掌握授課的內容。課后有反思,每個人都能有自己的教學思想,有自己獨特的教學設計,并能針對上課教師的課堂環節都能表示肯定或指出不足,產生共鳴,是教育教學中共同進步的必須途徑。
七、注意事項:
1、聽課體育教師每人寫一份心得體會材料,在活動后交片區中心校存檔,參會教師要作好相關記錄作為繼教登記的活動材料。活動結束后頒發繼續教育活動登記證明。
2、除因病及非常特殊事情外不得請假,活動考勤及應交材料納入績效考核。
3、丹桂小學作好后勤保障的相關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