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預防近視工作實施方案范文(精選3篇)
小學預防近視工作實施方案范文 篇1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兒童青少年近視連續做出的重要批示精神,按照《運城市教育局關于進一步做好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我校把近視眼防控的重點放在預防工作上,面向全體學生實施預防措施,有效預防近視眼的發生,降低學生近視眼新發率。根據我校實際情況,特制定以下預防措施:
一、改善教學衛生條件,創建良好的視覺環境。
1.保證每個教室、宿舍、圖書室內光線充足,使用有利于視力健康的照明設備。每學期初由總務安排人對各教室燈管進行統一檢查,更換不亮的燈管,平時各班如發現不亮的燈管由班主任及時上報總務處,總務處安排人及時更換。
2.每個教室都安裝暗色的窗簾,以防黑板反光。教師上課期間如果不用電子屏幕時不要拉窗簾,以保證教室光線明亮。陰天時任課教師及時要開燈,以增加室內亮度。
3.為學生采購符合標準的可調節課桌椅,鼓勵學生個人購買坐姿矯正器。為每個教室配備一個視力箱。
4.學校規定至少每兩周調換一次座位,方式為列輪換,以免兩邊的學生總是處在斜眼視位。班主任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換,如按性格、聽力、視力、學習互助組等特殊形式進行調換。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用眼習慣。
學校統一要求教師做到:
1.培養學生良好的用眼習慣,即:看書、寫字姿勢要端正,眼睛與書本的距離要有一市尺,胸離桌子一拳,手離筆尖一寸;看書、寫字一小時后要休息片刻,并適當遠望;不要躺在床上看書;不要歪著頭或身子看書;不要在走路或乘車時看書;不要在強光或弱光下看書。每位教師都要時時提醒和糾正學生的不良坐姿和用眼習慣,各班要把學生正確的看書寫字姿勢當做常規管理的重要任務去抓。
2.教師認真備課,向45分鐘要效率,做到心中有數,杜絕拖堂,保證課間休息10分鐘,以減輕學生視覺疲勞。每天課外作業不得超過90分鐘。
3.教師上課板書時要有條理,字跡工整,不寫連筆字,字體大小要合適,以保證學生能輕松辨認。
三、保證眼保健操時間,提高眼保健操質量。
1.各班必須保證每天兩次的眼保健操時間,不得私自占為他用。當班教師負責監督和指導學生的眼保健操指法。
2.保健教師和體育教師隨機進班檢查學生做眼保健操情況,發現找不準穴位的學生及時糾正并反饋給班主任。
3.班主任或任課教師平時依據反饋意見,對學生眼保健操手法、穴位做重點指導或教授。
4.學校組織相關人員對全體教師進行眼保健操再培訓,使每位教師能正確撐指法,以便對學生進行指導。
5.學校成立眼保健操檢查小組,由學生每天上下午對各班學生的眼保健操是否做了進行記錄,由組長匯總后,每周一由學生公示一次結果,對表現不好的班級由領導給予點名批評。
四、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制。
體育與健康課程每周不少于3課時。每天安排30分鐘大課間體育活動,扎實做好“一課兩操”(體育課、大課間操、眼保健操)。各班還要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好學生課間十分鐘體育鍛煉,充分利用課間十分鐘來緩解學生的視力疲勞。
五、積極宣傳用眼知識,提高學生愛眼意識。
1.利用校內廣播、櫥窗、衛生知識講座等宣傳形式,對學生進行保護視力,預防近視知識宣傳。各班要利用班會、班報或宣傳畫等方式,經常對學生進行預防近視方面的教育,鼓勵學生多吃蔬菜和水果,做到不挑食,在班上營造一個愛眼護眼的良好氛圍。
2.組織好“愛眼周”專題教育宣傳活動,提高學生的愛眼意識。
3.向學生及學生家長下發宣傳材料,擴展宣傳面。要求家長控制學生看電視和電腦時間,教育孩子看電視距離和時間要適當,根據調查發現由于過度看電視和電腦導致的近視其發展速度和近視程度比學習引發的近視還要嚴重。
六、做好視力監測,關注重點群體。
繼續做好每年度兩次視力檢查工作,對已經近視的學生,通知家長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做及時治療或矯正,以減緩下降的速度。對處于邊緣視力的學生,及時向家長反饋信息,同該學生進行談話,共同找出視力下降的原因,針對原因進行糾正。同時,對他們做重點教育和監測,不要再使視力繼續下滑。
小學預防近視工作實施方案范文 篇2
為深入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在全國各級各類學校禁煙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教基一函20xx1號)(以下簡稱《通知》), 按照云南省教育廳、衛生廳關于印發《云南省創建無煙學校實施細則》(試行)的通知(云教體20xx33號)要求,為加強我校禁煙工作,結合我校實際,保障學生及教職工的身體健康,不斷拓展健康教育的內涵,努力營造文明良好的校園氛圍,現制定學校禁煙工作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大力開展禁煙活動,共建無煙校園。通過多種形式,積極宣傳吸煙的危害性,提高廣大師生禁煙的自覺性,促進學校文明建設,優化校園人文環境,進一步提升學校對外形象。
二、具體實施
(一)成立機構,加強領導
1.成立學校禁煙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
副組長:
小組成員:
2.學校禁煙監督志愿者
教 師:
學 生:
3.具體職責
(1)學校禁煙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校園禁煙工作。
(2)學校禁煙工作領導小組成員負責全體師生禁煙的宣傳、落實、監督和管理工作。
(3)學校禁煙監督志愿者負責校園禁煙工作的監督、巡查和記錄工作。
(二)組織學習、營造氛圍
通過全體教職工大會、校內各級會議、班主任會議、中隊會,組織全校師生學習貫徹《通知》。張貼宣傳海報、禁煙標識,公示監管電話、懸掛宣傳橫幅,組織學生開展禁煙教育活動,組織力量對學校各辦公室進行收繳煙具活動,努力營造濃厚的宣傳氛圍。
(三)加強宣傳、自覺抵制
通過黑板報、櫥窗、電子屏幕、廣播、校園網等多種形式進行禁煙宣傳,對學生開展吸煙有害健康的宣傳教育,提高學生的禁煙知識,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煙草危害,培養學生自覺抵制吸煙的良好習慣,增強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遠離煙草。通過教育宣傳,讓更多的人知道學校禁煙,共同為學生創造優美舒適的學習環境。
(四)家校互動、形成網絡
學校在凈化校園環境的同時,將禁煙活動延伸到家庭社區,通過入校宣傳、隨成績單寄達、家校聯系短信等方式,向家長宣傳《通知》及吸煙的危害,通報學校禁煙進程,號召家長以身作則、攜手禁煙,共同為學生創造優美舒適的學習、生活環境,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
(五)明確責任、落實監督
校長是禁煙工作第一責任人,教研室、處室負責人是本部門禁煙工作的直接責任人,負有對本部門教職工進行宣傳和勸導禁煙的責任,全體教職工應主動執行禁煙制度,在校園內自覺禁煙。學校實行常態管理與隨機抽查相結合的禁煙管理辦法,禁煙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學校禁煙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教育并做好記錄。
學校禁煙監督電話:
意見箱:
三、獎懲措施
(一)學生吸煙,由所在班級班主任嚴肅批評教育,學生處按《xx學校學生違紀處理辦法》的規定從嚴從重處理,所在中隊不得參評優秀中隊。
(二)在校園公開場合吸煙的教職工,由所在處室部門負責勸誡,情況嚴重者,在全校通報批評。
(三)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各班主任負責本班學生和教師的禁煙工作,各處室主任負責本部門教職工的禁煙工作。
(四)積極開展禁煙工作的評先活動,對在禁煙工作中表現優異的集體和個人給予表彰。
本方案自20xx年4月1日起實施。
小學預防近視工作實施方案范文 篇3
養成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素質教育的靈魂和核心,為了使我校養成教育工作符合具體化,規范化和制度化的要求,加強對學生的養成教育,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品質和良好舉止,形成良好的校紀校風和班級班風,現結合我校工作實際,根據《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中學生守則》,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養成教育是我校教育的根本任務和主要內容,以培養學生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文明行為習慣為出發點,以有利于指導學生健康成長為目的,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狠抓落實,注重實效,形成特色,開創我校養成教育的新局面。其指導思想為: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中學德育大綱》、《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若干意見》和《中共中央關于改革和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的通知》精神,以促進全體學生養成規范文明的言行習慣為目標,以《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基本落實內容,引領學生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全面健康和諧發展,逐步成長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21世紀社會主義的新型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組織領導
學校成立養成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校長趙立安為組長,分管副校長鄒陽輝為副組長,由政教處、團支部具體組織實施考評,教務處等其它部門密切配合,以各班主任為骨干,相關科任教師和職工共同參與,負責學校養成教育的規劃、布置、協調和落實工作,并努力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立體化教育網絡。
三、基本內容及工作目標
1、基本內容
1)使學生養成自尊自愛,注重儀表的良好習慣。
2)使學生養成城市守信,禮貌待人的良好習慣。
3)使學生養成遵規守紀,勤奮學習的良好習慣。
4)使學生養成勤勞儉樸,孝敬父母的良好習慣。
2、工作目標
1)通過“禮儀習慣”教育,使學生逐步養成尊敬長輩,禮貌待人的優良品質,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惡、真假的能力。
2)通過“生活習慣”教育,使學生養成講秩序,講公德,有理智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
3)通過“學習習慣”教育,教會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學生文化素質的提高。
4)通過“節約習慣”教育,培養學生在節儉意識的前提下,較好地發揮人力物力效能,使學生養成艱苦樸素的良好習慣。
四、教育內容及基本規范
以《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學生守則》為標準,歸納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存在的不良行為,從禮儀、學習、生活和節儉四個方面,正面規范學生行為習慣。
1、禮儀習慣:
1)尊重長輩,聽父母教導,不頂嘴,講話態度誠懇。
2)上學或外出回家見到父母、長輩有禮貌地問候,外出時向父母道別,說明去向。(在校須外出時,要請假,并跟班主任說明去向)。
3)進校第一次見到老師要主動向老師問好,進出校門、上下樓梯遇見老師讓老師先行。
4)上課回答問題先舉手,跟老師說話要起立,進辦公室前喊“報告”。
5)同學之間要互幫互助,不強欺弱,不叫同學綽號。
6)參加升降國旗,要嚴肅、莊重、衣著整潔。
7)講話文明,不說臟話。
2、學習習慣:
1)課前要預習,學會帶著問題聽課。
2)課前準備好學習用品,靜等老師上課。
3)上課專心聽講,不亂說亂動,勇于提問,積極回答,積極思考。
4)按時完成作業,做到獨立、耐心、細致。
3、生活習慣:
1)按時就寢,按時起床,尊重他人,不在寢室里講小話,更不能大聲喧嘩。
2)按時起床,不睡懶覺。起床、穿衣、洗漱、整理床鋪行動快速、做事利索。
3)值日生要準時打掃及整理寢室,確保寢室整潔、干凈。
4)上學(到校)不遲到、放學(放假)及時回家,不在路上打鬧,不進網吧、游戲室、歌舞廳等不健康場所。
5)講究個人衛生,經常剪指甲,不染發、不留長發,不穿奇形怪狀的衣服,穿戴整潔,不穿拖鞋進教室。
6)積極主動打掃教室、寢室、不帶瓜子、糖果等進入校園,不亂扔拉圾,不亂涂亂畫。
7)在家幫助家長做力所能及的事。
8)注意安全,關愛生命,不攀爬圍墻。
4、節儉習慣:
1)用水用電要及時關閉開關,節約用水用電。
2)愛護桌椅、門窗,不亂攀折樹木花草。
3)愛惜禮物,不追求穿戴,不跟他人攀比。
4)愛惜糧食,不隨便丟棄飯菜,節約每粒糧食。
5)不隨便丟棄粉筆、掃帚、簸箕等教室、寢室用具。
6)正確支配零用錢,不亂吃零食。
7)不向父母提出過高的物質要求。
8)團員要隨時配戴團徽,走讀生進出校門要帶走讀生證。
五、工作措施及方法途徑
1、充分發揮課堂主陣地作用,認真貫徹大綱,加強基本觀點和言行習慣教育,注重各學科科學和各項工作中養成教育,尤其是學習習慣教育。
2、充分發揮校內各種活動的作用,落實養成教育工作。如:每大周一次的晨會、升旗儀式、辦團隊活動、課外活動。每大周一次的黑板報、收繳兇器、黃色書刊等。每學期一次的班主任交流會、宣傳欄、法制報告、安全教育報告會、科任教師會和社會實踐活動。每學期一次的學典禮、運動會、開手拉手活動、獻愛心活動、家長會活動,還有其它不定期的活動。寓教于樂,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3、充分發揮家長學校教育作用,定期開展各種活動。形成學校、家庭、社會齊抓共管的教育局面。充分利用各種節日,開展各種有意義的活動,使學生在思想認識上有一個質的飛躍。家長是學生最早的老師。學校要與家長經常保持聯系,共同對學生實施養成教育。只有齊心協力、同抓共管,教育的效果才會更好。
4、廣泛宣傳,認真學習,讓學生明確《規范》內容。學校要不斷加大投入,積極營造良好的養成教育環境并廣泛開展宣傳和學習《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活動,不失時機地通過黑板報、宣傳欄、廣播和國旗下講話等形式宣傳《規范》的內容。讓學生重視《規范》,熟悉《規范》的內容,并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認識到執行《規范》的重要意義。
5、強化教育,維護班級榮譽,營造班級文明。班級成立“學生自律隊”,及時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起到激勵和監督作用(學生自律隊限3人)。利用班會時間,由班主任對本班學生進行養成習慣檢查,發現不良習慣,責任其改正。及時批評和表揚涌現出的典型人物和先進事跡。聯系家長,爭取家長的配合,發揚家長對學生行為的指導和監督作用。
6、檢查評比,強化文明行為,把《規范》落到實處。為了使理性的認識能付之實踐,使《規范》量化,學校政教處每天對各班《規范》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及時公布檢查結果,并定期進行評比。對執行好的班級予以表彰,對執行的不好的班級給予批評,并要求定期改正。檢查的結果將作為期末評選“文明學生”和“文明班級”的重要依據。
7、多渠道、全方位開展《規范》教育,讓《規范》進一步深入人心。為了使《規范》的執行向深度、廣度發展,學校除按《養成教育系列化方案》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體班會、文藝演出及《規范》知識競賽等活動,還要組織學生走出校門,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具體的社會實踐中去感受、體會踐行《規范》的真正意義。
8、教師的在養成教育中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則。在養成教育中,教師,尤其是班主任,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則。老師是學生最好的榜樣,可以這樣說,學生的種種習慣都是在靜觀默察不斷模仿教師的一言一行中逐漸形成的。身教重于言教,要有文明學生,首先得有文明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