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植樹活動實施方案(通用3篇)
義務植樹活動實施方案 篇1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林業(yè)發(fā)展的若干問題的決定》和《白山市人民政府關于大力開展植樹造林活動的意見》(白山政發(fā)[20__]4號),切實加強對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的重視,不斷拓展義務植樹形式,真正實現全縣動員,全社會辦林業(yè),全民搞綠化,把全民義務植樹活動落到實處。進一步增強全民對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基本原則
堅持政府負全責,全民搞綠化的原則,多渠道、多形式籌集建設資金,制定完善政策,鼓勵個人承包,做到有人栽、有人管,常抓不懈。堅持適地適樹,統(tǒng)一規(guī)劃,分布實施,合理布局,突出重點的原則。堅持依靠科技,注重實效,增加數量與提高質量相統(tǒng)一的原則。堅持依法制林,依法保護綠化成果,發(fā)展與管護并重的原則,鞏固綠化成果。
二、參加義務植樹的人員范圍
根據第xx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的決議》第三條“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男十一歲至六十歲,女十一歲至五十五歲,除喪失勞動能力者外,均應承擔義務植樹任務”之規(guī)定,適齡公民均應參加義務植樹。
三、目標任務
加快生態(tài)園建設步伐,進一步擴大建城區(qū)綠地面積,特別是擴大縣城中心區(qū)的綠地面積,發(fā)展主體綠化,加快縣城范圍的街道、河流、山坡綠化帶建設步伐,建成有一定規(guī)模和水平的城市公園。大力發(fā)展城郊綠化,以環(huán)城綠色生態(tài)圈建設為紐帶,在縣城周圍建設大規(guī)模的綠化隔離帶,構筑縣城外圍生態(tài)屏障。加強農村綠化的工作力度,建設植物多樣、景觀優(yōu)美的農村綠地系統(tǒng),逐步提升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整體形象,形成城鄉(xiāng)一體化的綠化格局。
1、環(huán)城山綠化工作。在鞏固20__年工作的基礎上,繼續(xù)延伸綠化帶,增加綠地面積,擴大成果。按照《*縣城區(qū)綠地系統(tǒng)規(guī)劃》的要求,今年將組織專業(yè)隊伍對外環(huán)北路(縣標至青龍橋)進行綠化。全長4.8公里,栽植綠化大苗1920株。
2、村屯綠化工作。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選擇靠近公路兩側,基礎設施相對較好的十個村屯。按照統(tǒng)一規(guī)劃,分步實施,合理布局,突出重點的原則。栽植冠型美觀、樹桿挺直,無病蟲害綠化大苗5000株。資金由*縣社會主義新農村辦公室負責爭取到位。
四、實施辦法
綠化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是改善全縣人民生活環(huán)境的一件大事,需要全民參與和社會各屆的共同努力。各有關部門要在縣政府和縣綠化委員會領導下,認真做好組織、協(xié)調工作。各負其責,各盡其職、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保質保量完成好今年的綠化任務。
林業(yè)部門做好規(guī)劃設計、苗木調運、技術指導、檢查驗收工作。組織施工人員進行技術培訓,讓廣大群眾切實掌握科學的造林方法和技術;各鄉(xiāng)鎮(zhèn)負責組織人員施工,強化管護、管理制度,確保苗木能夠栽得下,保得住。
由于受技術和勞動強度限制,適齡公民以資代勞。標準:50元/人。
五、資金的使用管理
(一)義務植樹以資代勞費按照“財政補貼一部分,單位交納一部分,社會捐助一部分”的原則籌集,由縣綠化辦統(tǒng)一收繳、管理、使用。
(二)資金用于支付苗木費、工本費、管護費、補植費。縣監(jiān)察局、財政局、審計局負責財務監(jiān)督、審計。
(三)繳費時間:20__年5月(各單位將費用交到*縣綠化委員會辦公室)。
義務植樹活動實施方案 篇2
一、活動主題
獻愛心·見真情——我為減貧做件事。
二、活動目的
在第三個“扶貧日”實施之年,組織全校青少年廣泛開展“扶貧日”活動,引導全校廣大團員、青年、少年以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貧困地區(qū)、貧困群眾解決一些急需解決的困難、辦一批有意義的實事好事,弘揚扶貧濟困、助人為樂的傳統(tǒng)美德。
三、活動內容
1、開展走訪慰問活動。校大隊委將組織青少年志愿者到困難家庭中了解他們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實際困難,用實際行動為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實事好事,切實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
2、10月17日,下午第二節(jié),組織全校班級開展了“10﹒17,邀您一起“共同關愛貧困生的主題班會,要求班主任將扶貧政策材料與學生學習,教育學生關愛身邊的貧困同學,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予貧困同學無私的幫助,營造溫暖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讓貧困生生活在溫暖的大家庭之中。
2、開展少先隊“手拉手”活動。全校各少先隊中隊要圍繞減貧扶貧開展主題隊日活動。同時,根據上級組織安排,并結合實際,發(fā)動少先隊員與貧困地區(qū)少年兒童開展以“四個一”(即:給貧困地區(qū)少先隊員寫一封信,捐一本書、一個書包、一個玩具)為主題的“手拉手”活動,通過“手拉手”活動,讓廣大貧困地區(qū)的孩子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和關愛。
四、活動要求
1、統(tǒng)一思想認識。全校各少先隊中隊要充分認識開展好第三個“扶貧日”活動的重要意義,積極發(fā)動全校廣大青少年參與扶貧日活動,要準確把握“扶貧日”活動的主要目的和核心內容,把開展“扶貧日”活動做為當前一項重要的工作任務,認真對待,周密部署。
2、注重活動實效。全校各少先隊中隊要根據實際組織發(fā)動好廣大青少年開展扶貧活動,大造“扶貧日”活動聲勢,并積極引導身邊人共同關注貧困問題,關愛貧困人口,關心扶貧工作,營造青少年學習身邊榜樣、宣傳凡人善舉的良好氛圍,提倡“一份捐贈、一份愛心”的理念。
3、加強輿論宣傳。學校將充分利用電子屏、微信、網站等媒體,對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先進個人、好的做法及時宣傳報道,營造濃厚氛圍。
義務植樹活動實施方案 篇3
一、活動目的:
借中秋之際,答謝小區(qū)業(yè)主的支持,展示中華文化、營造清幽氛圍,體現活動的高雅品位,提高顧客滿意度、忠誠度,提升企業(yè)形象,提高企業(yè)美譽度,展示小區(qū)形象,促進樓中樓后期銷售。
二、活動主題:
兒時明月今時觀,千年文化凝真情
三、活動資料:
日期:20__年__月__日
時間:19:00~22:00
地點:小區(qū)
對象:目標買家、業(yè)主
四、活動簡介:
(1)詩歌朗誦
邀請小區(qū)住戶及家人一齊來參加這次活動;
邀請著名學者余光中一家人來泉過中秋,由余光中先生朗誦著名詩歌《鄉(xiāng)愁》,
之后再由一位小朋友跟余老先生對答,講述中秋節(jié)跟月餅的由來;
(2)自制月餅
邀請造餅師傅給大家示范了月餅的做法,(先在桌子上撒點面粉,然后將餅皮搟成圓塊,再將餡料放入餅皮中,邊轉邊往上攏,直到包住餡料,把面團弄成一
個圓柱形,然后往雕花模具里撒點面粉,之后把做好的面團放入模具中,兩手使勁壓面團,讓其整個填充在模具里,再拿著木質把手向左右輕磕一下,再向下一
磕,印上字的月餅就誕生了,前后但是幾分鐘);
邀請業(yè)主以家庭為單位,在糕點師傅的指導下制作月餅,每個家庭都給自家的月餅做上標志,然后由烘焙師傅統(tǒng)一烘焙,以待品嘗;
(3)猜燈謎
透過主持人提問的方式口述燈謎,明白答案的來賓舉手示意,回答正確的家庭更能夠獲得精美禮品一份;
(4)豐收
請糕點師傅端出烘焙好的月餅,由穿著復古的服務人員把月餅分給每個家庭,讓他們品嘗自家的勞動成果,同時送上水果、茶;
(5)回憶
現場分發(fā)給每個來賓簡易望遠鏡賞月,同時邀請經濟之聲電臺的主持人,用優(yōu)美的聲音,講述月亮的故事,讓大家回味起童年時的完美往事;講述70年代人的艱苦歷程,讓那里的同類人回味在完美的記憶里,同時也是對小朋友很好的一場教育課程;
(6)歌唱表演
先有小朋友朗誦《水調歌頭》,再有一位演唱家?guī)ьI大家一齊歌唱;
(7)許愿每個家庭分發(fā)一個孔明燈和些許小紙條,每個家庭成員寫上自己的愿望和對遠方家人的祝福,寄托在在孔明燈上,在主持人的安排下,統(tǒng)一放飛手中的祝福,默默的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