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干部培養選拔方案(精選3篇)
年輕干部培養選拔方案 篇2
一、目的意義
大力培養選拔年輕干部,是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的戰略任務,關乎黨的事業薪火相傳,關乎改革發展穩定長遠大局。區委著眼全區領導班子長遠建設,決定通過大力推進實施優秀年輕干部培養選拔工作,著力掌握一批重點培養對象進行跟蹤管理,建強黨政干部后備力量;大力選拔一批滿足于近期工作需要的優秀年輕干部進入科級領導班子,打通優秀年輕干部脫穎而出的通道,加強和改善全區各級領導班子結構,增強班子生機活力,提升干部隊伍綜合素質,激發廣大干部干事創業的激情,為建設美麗富裕和諧新漢濱提供堅強的干部隊伍保證。
二、選拔名額
本次擬選拔優秀年輕副科級領導干部10名,選拔優秀年輕副科級后備干部50名。
三、程序步驟
1.黨委(黨組)推薦。由各鎮辦和區直各部門黨委(黨組)按照好干部標準和《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條例》有關要求,經黨委(黨組)會議集體研究,擇優向區委組織部推薦優秀年輕干部人選。具體資格為:(1)第一學歷國民教育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對獲得中省市區表彰獎勵的,在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基礎上,第一學歷可適當放寬(獲得區委區政府、市委市政府或省市有關工作部門表彰獎勵的,第一學歷可放寬到全日制大專學歷;獲得省委省政府或中央及國家部委表彰的,第一學歷可放寬到全日制中專學歷);(2)年齡在32周歲以下;(3)任科員或相當職務3年以上;(4)近三年年度考核均為稱職以上等次。推薦人選時,要形成專題報告并附推薦人選的《干部任免審批表》、廉政鑒定、現實表現等材料。
2.綜合考試。以閉卷考試的形式,組織推薦人選參加考試測評,側重考察干部政策理論水平、基礎知識、調研思考、邏輯思維等綜合素質。筆試卷面滿分分值為100分。依據綜合考試得分高低,將排名靠前的60名人選作為重點培養選拔對象。
3.專項調研。對前30名重點培養選拔對象,區委成立專項調研組,由熟悉干部考察工作的科級領導干部擔任組長,赴人選對象所在單位進行專項調研。按照突出工作實績,群眾公認的原則,采取發布預告、民主測評、個別談話、實地調研、集體面談、調閱干部檔案等方式對人選進行專項調研,全方位掌握調研人選的綜合素質、能力、作風和工作實績情況。各調研組在綜合比較的基礎上,對人選對象按照“近期可提拔使用人選”“重點培養人選”兩個類別和2:1的比例提出初步建議。根據調研組提出的初步意見和擬選拔副科級領導干部崗位情況,區委組織部對確定的“近期可提拔使用人選”對象進行干部成熟度、群眾公認度、崗位匹配度進行綜合分析比較,按照擬選拔崗位1:2的比例確定集體面談對象。
4.集體面談。由區委常委會對“近期可提拔使用人選”對象進行面談,增強常委會成員對人選對象的直觀印象。區委常委會成員按照擬選配崗位1:1.5的比例,圈選初步人選,按得票多少由高到低差額確定擬提拔預備人選。
5.選拔任用。擬提拔預備人選確定后,嚴格按照《干部任用條例》、“四項監督”制度等干部選拔任用政策法規規定的原則、條件、程序、紀律啟動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本次年輕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中,實行差額考察和區委常委會差額票決。
6.重點培養。對納入重點培養對象、沒有進行專項調研的人選和對經過專項調研、集體面談、選拔任用環節后逐層差選下來的人選,區委組織部專門建立優秀年輕副科級后備干部庫,由所在單位黨委(黨組)分別提出有針對性的個性化培養措施,實行“一人一策”,進行重點跟蹤培養,定期向區委組織部報告培養情況。培養成熟的,嚴格按程序予以提拔使用。
四、組織領導
優秀年輕干部培養選拔工作在區委的領導下,由區委組織部具體負責組織實施。區委成立優秀年輕干部培養選拔工作領導小組,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郭正鋒同志擔任組長,區委組織部有關領導為副組長,部內有關股室負責同志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劉懷斌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統籌協調,細化任務分工,制定每個步驟的實施方案或操作辦法,確保工作的規范化和科學性,力求每個步驟都能陽光操作、公平公正。優秀年輕干部培養選拔工作的有關事宜,由領導小組研究決定,涉及有關人選確定等重要事宜,由領導小組提交區委常委會研究決定。
年輕干部培養選拔方案 篇3
一、培養目標
通過加強學習、實踐鍛煉、動態管理、科學考核等方式,實現年輕干部在思想、政治、實踐、寫作、協調等方面能力的不斷提高,有效培養年輕同志成長為政治上靠得住、業務上撐得起、作風上過得硬的中堅后備力量,展示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
二、培養對象
鄉政府機關新參加工作的省委組織部選調生、公務員、三支一扶、大學生村官、公益性崗位等人員,年齡原則上控制在35歲以下。
三、管理培養途徑
㈠實施五項培養計劃
1、學習教育制度。年輕干部應努力自學,干部之間多做交流,“比、學、趕、超”。⑴堅持周一晨讀制度,實行“輪流教學、共同探討”模式,讀書內容由各學習小組按需求制定,每月交流晨讀心得,并檢查讀書筆記;⑵開展周四夜學,邀請市、縣委黨校專業授課教師及各領域經驗豐富的知名人士進行授課;⑶月初制定學習計劃,結合年輕干部的知識結構、工作閱歷、能力素質等情況科學制定學習計劃和內容;⑷月底進行總結,組織年輕干部在月底總結會上進行學習心得交流,每人自制PPT匯報本月學習情況及心得體會。
2、“導師”幫帶制度。每名鄉科級干部聯系一名年輕干部,注重年輕干部能力的培養與素質的提高,按照“缺什么、教什么,需什么、幫什么”的帶徒原則,分步驟有重點地對徒弟進行傳、幫、帶。⑴傳授經驗。積極開展師徒技術業務培訓,加強思想道德品質培養,幫助徒弟調整發展方向,盡快熟悉并適應機關和農村工作,盡快開展手頭業務工作。⑵幫助解惑。認真履行談心說事制度,負責幫帶的領導每月必須找年青干部談心一次,關注其心理動向和成長狀態,適時進行提醒和鼓勵,促其自我總結提高,針對情況及時修正幫帶辦法和計劃;年輕干部每周向導師匯報一次生活學習工作情況,就存在的困難和疑惑及時交流請教。每年年底導師與徒弟均寫出書面總結一份,向鄉黨委匯報一年來的幫帶情況。⑶帶到一線。將年輕干部有計劃地帶到“基層建設一線、信訪穩定一線、重點項目一線、搶險救災一線”等一線崗位進行實踐鍛煉,全面提升年輕干部的綜合素質。有計劃地安排年輕干部到相應行政村協助做好村級工作,即在基層建設一線中協助做好黨建指導、政策宣傳、組織建設、活動開展等工作;在信訪穩定一線中協助做好糾紛調解、矛盾化解、不穩定因素排摸等工作;在重點項目一線中協助做好村經濟發展規劃制訂、特色經濟發展、村級項目推進等工作;在搶險救災一線中協助相關工作人員進行搶險救災,提高應急事件的處理能力。
3、談心說事制度。定期與年輕干部談心說事,工作、生活上為年輕干部排憂解難,幫助健康快速成長。⑴幫帶“導師”談話。負責幫帶的領導每月必須找年青干部談心一次,引導年輕干部經常性地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適時進行提醒和鼓勵,促其自我總結提高。⑵書記、組織委員談話。由書記或組織委員確定時間對每名年輕干部談話,每年不少于兩次,關注其心理動向和成長狀態。
4、說寫提升制度。充分結合實際工作內容,提供平臺讓年輕干部多寫、多說,鍛煉培養年輕干部能干、能寫、能說的能力。⑴寫作“兩定”。一是規定寫作內容,根據崗位職責,規定信息寫作及新聞報道的重點內容;二是定任務,每名年輕干部每月至少撰寫信息4篇,每月至少在鄉級網站刊發2篇、縣級及以上網站或刊物發表信息1篇,每季度撰寫體會文章或調研文章1篇。⑵開展干部交流論壇,采取上臺演講述職的方式,總結自身學習和工作中的心得,全年在周四“干部講堂”上制作PPT授課2次以上。
5、崗位鍛煉制度。根據實際情況,對經歷比較單一的年輕干部進行輪崗鍛煉。⑴輪崗交流。確定部分崗位進行輪崗(輪崗期間原則上以原崗位本職工作為主),使年輕干部對鄉鎮工作盡快有全方位的了解。⑵重點崗位鍛煉。對于缺乏重要崗位鍛煉的年輕干部,要有意識地安排到綜治信訪、農業農村等關鍵崗位跟班學習,全年參與矛盾糾紛調解不少于2起。讓年輕干部在情況復雜、條件艱苦的環境中經受考驗,磨練意志、豐富經驗、熟悉程序、提高能力。⑶聯村值班制度。首先由年輕干部自愿申請,再由黨委研究綜合考慮決定,將所有年輕干部分到聯村和值班崗位,培養其處理一線問題的能力。
㈡進行動態管理、科學考核
1、建立成長檔案。為每一名年輕干部建立一本成長檔案,組織辦具體負責對年輕干部的考核,重點圍繞年輕干部任務目標完成情況、日常工作表現、參加集體活動、學習能力提升、承擔急難險重任務表現、民主評議、幫帶人點評等方面采用百分制量化考核,由鄉鎮黨委班子成員和隨機抽取的機關干部評委進行綜合評議,每次評議結果將計入干部成長檔案,以便全面掌握年輕干部的成長情況。
2、評先表模優先制度。以年輕干部成長檔案為依據進行量化記分,全方位掌握年輕干部思想境界、政治素質、組織協調能力、工作實績、發展潛力、群眾公認度等,結果向青年培養對象進行公開和反饋。同等情況下,年輕干部享有優先權,對得分較高者實行年終評先表模優先制。
㈢拓寬成長平臺
1、交流鍛煉。與東西湖區、東湖風景區、民族工業園、新城管委會等建立長期的交流往來,讓年輕干部加強聯系,互相交流鍛煉,分批參與到各項富有鍛煉意義的工作中,一方面為積極支持民族工業園和縣城新區建設出力,另一方面以著力提高個人解決工作難題的能力為目的,使年輕干部迅速成長起來,讓有能力、有干勁、有激情的年輕人脫穎而出,施展才華。同時把條件成熟的優秀年輕干部及時大膽地放在重要位置使用,讓他們用得其時、用得其所。
2、建立年輕干部培訓基地。培訓基地為各村社區、鄉福利院、學校、衛生院、大龍坪村長巴聯線蘇維埃政府紅色基地。培訓形式由年輕干部組織一期培訓活動,活動內容由當期負責人自行決定,內容選擇范圍寬泛,要豐富、健康、有深度,活動方式靈活多樣。通過深入農村、企業、社區,進行調研走訪基層,寫出詳實的調研報告等活動實現培訓目的,當年輕干部通過培訓積累到一定的一線工作方法后,可適當安排年輕干部獨立處理一線工作,提高其獨當一面的工作本領,展現培訓成果。
3、豐富年輕干部的業余生活。在充分利用鄉政府各項文娛設施的同時,增添必要的文娛設施,為年輕干部的文體活動提供條件,用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充實年輕干部的業余生活,引導年輕干部保持健康、積極的生活態度,創造機會與其他兄弟鄉鎮進行交流、聯誼,具體活動由年輕干部每人輪流策劃、主持。
㈣經費保障與激勵機制
1、設立年輕干部培訓基金。鄉機關財務室設立1萬元年輕干部培訓基金,資金從鄉政府財政中支出,由年輕干部推選專人負責,在鄉團委的指導下使用,保證各項培訓活動順利開展。
2、實行素質提升獎勵制度。凡在我鄉機關工作的年輕干部(公務員除外),考上公務員的獎勵1000元(用于補助個人學習資料費、報名費、差旅費等);進行在職學歷深造的年輕干部,可憑國家機關授予的學歷證書或證明等有效證件報銷學費。
3、落實一次性安家補助政策。凡在鄉政府機關工作人員,公務員、選調生、三支一扶、大學生村官、公益性崗位等均可享受一次性安家補助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