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端午節獻愛心主題活動方案(精選3篇)
社區端午節獻愛心主題活動方案 篇1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自20__年開始,端午節正式列入國家法定節日。在我國民間,端午節有很多習俗,要吃粽子、掛香袋、系長命五彩線、房前屋后掛上象征祝福的葫蘆、艾蒿、柳枝等。今年端午節,社區將開展一些列慶祝活動,具體方案如下:
一、活動目的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通過開展一些列既具有傳統文化內涵又體現時代特色的富有創意的趣味活動來吸引社區居民積極參與,不但能達到活躍身心、聯絡鄰里感情、增強社區凝聚力的作用,更能寓教于樂,增進大家對端午節傳統文化的了解,深刻體驗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歷史意義,從而使民族精神得以傳承。
二、活動主題
“品味端午,傳承文明”——端午節系列趣味大賽
三、活動時間
端午節前夕
四、活動地點
三江超市門口
五、活動內容
(一)“包粽子、獻愛心”比賽
在活動當天舉辦包粽子比賽,社區干部和居民齊參與,以拉近社區與居民之間的距離,增進鄰里感情。在活動結束后,將包好的棕子送給轄區孤寡、空巢及殘疾家庭。
參與對象:社區干部和社區居民
活動方式:
1.在5分鐘之內,看哪位參賽者的棕子包得又快又好。
2.由居民代表評出前三名及最上鏡“棕子獎”。
3.向得獎者頒發相應“禮品”。
4.凡參加比賽者都送一份紀念品。
5.比賽結束后,將所完成的棕子送給轄區孤寡老人、高齡老人及殘疾人。
(二)端午飄香、釣香粽比賽
社區居民分小組參加比賽,按照游戲規則在規定的時間內釣粽子,每人限釣一次,獎品即所釣得的“粽子”。
參與對象:社區居民
(三) 蛋體彩繪
參加活動的居民或小朋友每人持一個鴨蛋,自由發揮,在蛋殼上現場作畫,一展身手,最終由居民評委評選出前六名,頒發獎品。
(四)趣味有獎知識競賽
設置有關端午節的來歷、習俗方面的題目,邀請居民參與答題,答對者獲得禮品一份。
社區“端午節包粽子比賽”活動通知
各居民朋友:
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即將到來,為了弘揚民族精神,繼承中華傳統,唱響“我們的節日”主題,創新端午節文化內涵,社區決定舉辦“我們的節日——端午節”包粽子比賽活動。
一、比賽時間、地點、參加對象、報名截止時間
時間:20__年6月8日(星期三)下午13:30
地點:社區底樓食堂大廳
對象:社區居民20人(以報名先后為準)
報名截止時間:20__年6月3日
二、比賽規則
1、20名參賽選手分為4組(每組5人)參加比賽;
2、每組分發10斤糯米,以包完所有糯米為準;比賽結束名次評出后,未包完糯米的組可繼續包;
3、包的粽子形狀不限,以不露餡撒漏、包扎嚴密、大小均勻、形狀規則為有效數計算成績;
4、以“速度、數量、質量、美觀”作為評判標準。如兩組選手同時包扎完成,取粽子外形美觀、結實、大小均勻的為勝。
三、獎項設置
比賽設團體一、二、三等獎及參與獎若干。
社區端午節獻愛心主題活動方案 篇2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香格里拉社區有效地利用傳統節日這個契機,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讓社區居民更好地了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習俗,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我社區特舉辦端午節活動:
一、活動主題:
品味端午傳承文明感受幸福
二、參加活動人員:
社區黨員、祝佳無憂社會組織工作人員、社區居民等
三、活動時間:
20__年6月14日上午九點
四、活動地點:
香格里拉社區二樓兩代一委會議室
五、活動內容:
1、包粽子比賽。給每位選手分發粽葉、糯米等食材制作粽子,十分鐘之內誰包得最好、最多評出一、二、三等獎,并發放獎品。
2、趣味有獎知識競賽。設置有關端午節的來歷、習俗方面的題目,邀請居民參與答題,答對者獲得禮品一份。
社區端午節獻愛心主題活動方案 篇3
一、活動主題:
甜粽龍舟揚傳統,艾香端午鄰里――端午節系列趣味活動
二、活動時間:
20__年6月19日上午9點
三、活動地點:
社區休閑廣場
四、參加人員:
社區工會職工、低保貧困家庭、特扶家庭、轄區退伍軍人、青少年、殘疾人、轄區居民等60余人
五、活動內容:
1、邀請轄區單位工會職工以詩歌朗誦的方式宣揚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推動居民對傳統文化的了解;
2、邀請退役軍人、困難低保、殘疾人員現場教青少年、居民包粽子,推陳出新,評選出6名甜粽創意獎,每人頒發端午禮包一份,傳承端午包棕、艾草寄安康的傳統文化;
3、開展旱地龍舟歡樂賽活動
旱地龍舟歡樂賽是以比賽隊伍套上龍舟模型,在陸地上共同跑步,最先達到終點為勝利的趣味性比賽。活動分為青少年、親子、退役軍人老年三組比賽,每一組要求現場推選10名居民分為兩支隊伍參加。勝利隊伍每人頒發端午禮包一份,參與居民發粽子2枚。
4、知識搶答
將端午風俗習慣、創文、環保的知識點融入到20道答題中,居民搶答成功后獎勵粽子兩枚。
六、活動要求:
1、活動前工作人員向參加活動的全體居民宣講安全教育、活動規則及活動紀律。
2、參加活動的居民自覺遵守活動場所次序(排隊、不得大聲喧嘩、不得追逐打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