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季度激勵方案(精選3篇)
銷售季度激勵方案 篇1
一、目的
1、為了公司銷售目標的實現,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建立與員工雙贏的局面。
2、體現員工的績效,貫徹多勞多得的思想。
3、促進部門內部有序的競爭。
二、原則
1、實事求是的原則。
2、體現績效的原則。
3、公平性原則。
4、公開性原則。
三、薪資構成
1、銷售人員的薪酬由基本工資、績效工資、獎勵薪資及其他組成。
2、基本工資每月定額發放,績效工資按公司《績效考核管理規定》發放。
3、銷售獎勵薪資可分為:
(1)銷售提成獎勵(簡稱提成):根據公司設定的銷售目標,對超出目標之外的部分,公司予以獎勵。其款項以實際到帳為依據,按比例提取在每月15日發放。
(2)銷售費用控制獎勵:根據地理區域及其他的不同特征,以銷售收入(財務到帳)金額的一定比例(具體在銷售責任書上明確),作為銷售費用,以所節約費用的一定比例進行獎勵。每季度的最后一個工作日為結算日,次月的15日發放。
四、銷售費用定義
銷售費用是指差旅費、通訊費、業務招待費和各種公關費用等(展會除外)。
五、銷售獎勵薪資計算方法
1、銷售提成獎勵
。1)市場部經理銷售提成獎勵
時間,項目類別,計劃提成比例
計劃完成85%,計劃完成90%,計劃完成100%
。2)銷售員銷售提成獎勵
項目類別
提成金額(元/人)
四級銷售員
三級銷售員
二級銷售員
一級銷售員
經理級銷售員
注:所有新進銷售人員的級別核定為四級,以后按照其業績對其進行考核,每三個月進行一次,對業績達到上一級別者予以晉升級別。
2、銷售費用控制獎勵
。1)公司根據各區域的實際情況,對銷售費用按銷售責任書規定進行核定。
。2)費用控制獎勵的計算
a)按項目的銷售實際到帳收入的額度,以預先確定的比例記作銷售人員的銷售費用預算額度。
b)銷售人員的銷售費用包括:差旅、交通、補貼、通訊、業務招待等費用。
c)至結算日尚未進行報銷的,其借款額暫記為銷售費用進行結算,與實際報銷額的差額在下次結算時進行補差。
d)銷售費用額度在扣除銷售實際發生費用后,剩余部分獎勵額為剩余額度的30%,每月25日結算一次。
e)根據到款額計算銷售費用超過額度的,公司在銷售責任人的獎勵或薪資中以超額部分的30%的比例予以扣除,每月25日結算一次。
六、費用標準
1、銷售人員的差旅費按公司標準報銷。
2、電話費和出租車費、出差補貼按責任書定額確定,每月結算。
3、招待費使用應電話請示并獲得許可,否則不予報銷,費用自擔。
七、其他規定
1、年度結算截止日為12月25日,新年度重新計算。
2、員工個人所得稅由個人自理。
3、員工對自己的薪酬必須保密,違者將按辭退處理。
4、員工自己辭職的,在辭職之日尚未進行獎勵發放的,不再發放。
5、公司辭退的,在辭退之日尚未進行獎勵結算的或已進行結算但尚未發放的,公司將在發放日按規定繼續發放。
6、因違反公司相關制度規定,進行銷售責任人更換的,按本條第5款的規定發放。
7、銷售人員應嚴格按公司的銷售政策及管理規定執行,否則公司有權取消其激勵薪資。
8、銷售人員連續一個季度未完成公司銷售指標的,公司有權對其降薪。
八、附則
1、本方案的解釋權屬于公司人力資源部,修改時亦同。
2、本方案如有未盡事宜,從其公司相關的管理規定。
3、本方案自頒布之日起開始執行。
銷售季度激勵方案 篇2
一、【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華北營銷中心市內分銷突擊部銷售員工的考核。
二、【本政策適用期限】
三、【工資構成】
1.工資標準參照華北營銷中心薪資體系,銷售部員工級(1400—1800元);
2.該薪資構成比例為:崗位工資占50%,職能獎勵工資占10%,效能獎勵工資占40%;
3.總收入=崗位工資+職能獎勵工資+效能獎勵工資+個人業績提成+其他獎勵與補貼;
4.崗位工資700—900元,與考勤相關聯,不參與績效;
5.職能工資140—180元,與專業能力和發生過程相關聯,參與績效,績效分數100分;(詳見附件一)
6.效能工資560—720元,與基礎銷售額相關聯,參與績效,績效分數100分;
7.個人業績提成,超過基礎銷售額部分的提成,不參與績效;
四、【基本量及銷售提成率】
1.個人業績提成標準:
(1)基礎值標準(完成銷售額1.4萬元—1.8萬元)
。2)第一挑戰值標準(完成挑戰銷售額2.5萬元—3萬元)
。3)最高挑戰值標準(完成挑戰銷售額4萬元以上,具體由自己制定)。
2.提成率標準:
五.
。1)【職能獎勵考核標準】
職能獎勵考核標準分為100分,實得職能獎勵工資=標準職能獎勵工資×實得職能獎勵分÷100
(2)【效能獎勵考核標準】
效能工資考核標準分為100分,實得效能獎勵工資=標準效能獎勵工資×實得效能獎勵分÷100
。3)【話費、交通補貼】
話費補貼:按照手機話費補貼標準執行;
交通補貼:50元/月。
六.【考核紀律】
(1)客戶管理記錄表中信息不能做假,第一次做假時,警告并罰款100元;第二次做假時,處分并罰款200元;第三次做假時,自動離職并罰款500元。
(2)不能與客戶串通做出對公司不利的事,第一次發生此類事件時,警告并罰款100元;第二次發生此類事件時,處分并罰款200元;第三次發生此類事件時,自動離職并罰款500元;若情節嚴重時,則視事實嚴重程度罰款1000-20xx元,甚至送司法機關處理。
(3)不能泄露公司的商業秘密,泄密按保密協議規定處罰。
七.【晉升】
當團隊連續2個考核期銷售量均超過基本任務量的120%時,部門經理具有晉升一個子職級的資格,如果其它條件達到上一個職級標準,次月立即晉升一個子職級。
銷售季度激勵方案 篇3
基于正向激勵的績效評價管理體系,主要是將公司目標轉化為可具體執行的工作計劃,通過政策引導、正向激勵,全面落實各部門的工作目標,其主要特點是:
1、構建基于任務目標的績效工資預算機制
公司根據各部門承擔任務量的大小、職責的重要程度,同時結合部門任務量增長情況,對各部門績效工資進行預算分配,初步實現了績效工資分配預算與部門年度任務目標的緊密結合。
2、建立與部門任務目標掛鉤的績效工資考核分配模式
公司將年度經營目標通過承接與分解的方式層層落實到各部門,對每項任務確定相應的績效工資,同時設計關鍵衡量指標,公司按月根據各部門衡量指標完成程度考核兌現績效工資。新體系中任務目標與績效工資一一對應,完成什么目標獲得相應收益,體現了 “掙錢”的理念,即收益多少完全取決于部門完成任務量的多少,而不是考核扣減多少。
3、在專項管理工作中設立通用項目獎勵績效
在財務預算管理、質量管理、企業文化建設、信息化應用、員工培訓、保衛消防、保密、精益管理等公司基礎管理業務中試點正向激勵,以代替傳統的考核扣罰方式。公司設立專項獎勵績效,向各項目主管部門下達項目獎勵預算,由各項目主管部門按各執行部門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獎勵,以此方式來推動公司各項基礎管理工作。
4、實行差異化的評價方式
公司根據各部門工作職責及承擔的任務性質不同,將各部門分為任務可量化部門、科研生產組織和保障部門、綜合管理部門、獨立核算部門四個類型進行管理,業績評價指標按照“業務類型相同,評價指標盡量相同”的原則進行設計,既反映不同部門類型的差異性,又保證同類型部門之間的可比性,使得評價結果客觀、公正。如對任務可量化部門以年度生產任務量作為衡量指標;科研管理、研發部門按科研項目的進度對標進行目標衡量;對市場部門采用合同簽訂額、貨款回收額作為目標衡量;對轉包公司采用轉包交付和轉包收匯金額作為目標衡量;對投資實施和信息化建設部門按年度計劃項目完成進度進行衡量;綜合管理類部門的工作結果間接作用于公司經營目標的實現,目標衡量上一是與本部門職責履職掛鉤,二是與公司科研生產整體目標掛鉤;獨立核算部門以財務價值類目標為重點進行衡量。
5、正向激勵與負激勵結合的評價模式
在制度設計上,針對不同的主體采取不同的激勵方式,在強調正向激勵的同時,輔之以必要的懲戒手段。公司將部門績效評價分部門績效兌現和部門業績評價兩部分,部門績效兌現按部門實際完成任務量占年度任務總量比例,同時結合部門工作職責履行情況兌現部門績效工資,適用主體為部門職工;部門業績評價著重考核執行力,以計劃完成率為核心對部門工作進行評價,強調計劃是否準時完成,考核部門管理者的組織能力和管理能力,評價結果作為部門領導班子主要考核依據。部門績效兌現和部門業績評價的分離,適用不同的主體,既體現了對部門的正向激勵,又對部門領導進行約束,實現了正向激勵與負激勵的有效結合。
6、建立了與績效評價制度相配套的員激勵制度
在績效評價結果運用上,設計了兩個層面的配套機制:
一是建立適應正向激勵的全員業績激勵機制,通過部門二次考核,將業績評價結果與員工的績效工資、崗位管理、學習培訓、評先獎優等方面掛鉤,使員工的勞動價值得到合理回報,充分調動、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通過實施員工績效工資制度,加大績效工資的比重,著重強調績效考核的作用,以業績能力和水平決定員工的收入,強調員工的個人收入與本部門和個人的實際工作業績掛鉤。重在以打造學習型企業、知識型員工為目標,根據考核結果,分析掌握員工能力素質水平,有針對性地開展基層員工繼續教育培訓,技術骨干、專業帶頭人、管理層的再深造,以幫助員工改進不足、持續提高。
二是結合不同崗位類型的員工,采用不同的激勵機制,為員工設計不同的發展方向。對任務目標完成好、計劃執行強、業績評價高的中高層領導干部,選拔作為更高一級的后備干部;一般管理人員重點評價崗位履職與重點管理工作完成情況,對能夠勝任本職工作、表現突出的管理人員聘用到關鍵、重要崗位;對在生產中完成任務多、產品質量好的技能工人推薦聘任為技師、技能專家;把在產品研發過程中承擔任務重、有創新能力的技術人員作為公司技術專家、學科帶頭人的后備人選。通過對不同員工設計不同的成長渠道,激勵公司上下不斷追求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