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主題活動策劃方案(精選3篇)
大班科學主題活動策劃方案 篇1
活動目標:
一、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活動,以此培養幼兒探索事物的興趣。
二、通過看、摸、碰、滾、嘗等活動干知核桃的特征。
三、鼓勵幼兒積極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四、學說“園圓的”“硬硬的”、“粗糙的”
活動準備:
1、核桃(完整的和去掉硬殼后的)夾子,盤子。
2、魔術盒(盒內裝有完整的核桃數個)。
活動過程:
一、向幼兒出示“魔術盒”請個別幼兒摸一摸盒中有什么神秘的東西。幼兒按次序依次摸一摸“魔術盒”中的東西,并猜猜看盒中到底是什么東西。教師:核桃是從哪里來的?(出示課件圖片,引發幼兒觀察興趣。)
二、教師出示實物核桃,幼兒觀察,并通過看、滾,知道核桃是圓圓的,通過摸知道核桃是硬硬的、粗糙的。
活動分析:
本次活動效果較好,大班幼兒對吃有著很濃的興趣,也有一定的經驗,教師抓住了幼兒的興趣點,因此,整節活動師幼配合、互動比較好。因而幼兒能積極主動參與,情緒高漲,充分體驗到了探索的樂趣,達到了活動的目的。
大班科學主題活動策劃方案 篇2
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來臨之際,為進一步改善全市消費市場環境,提升消費信心,促進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XX市工商局、市消協緊緊圍繞中消協確定的20xx年“攜手共治暢享消費”的主題,精心安排部署形式多樣的3·15宣傳活動。
突出重點,展現亮點,做好新《消法》實施一周年宣傳。通過發布會、座談研討、專版專欄等形式,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宣傳,廣泛宣傳工商部門和消協組織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巨大成就,回應消費者關切。積極做好《流通領域商品質量抽查檢驗辦法》、《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消費者投訴辦法》、《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消費者協會受理消費者投訴工作導則》等配套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宣傳工作,及時進行政策解讀、答疑釋惑,讓廣大消費者增強維權意識,用足用好有關規定維護好自身權益,營造良好的社會維權氛圍。同時,及時挖掘、宣傳消費維權新做法,組織開展系列專題報道,樹立工商部門和消協組織消費維權的良好形象。
豐富載體,充實內容,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組織召開全市金融業座談會、集中學習新《消法》有關條款,通報和點評金融系統20xx年被投訴情況,促使全市金融行業誠信服務,確保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召開全市家用汽車銷售行業座談會,集中學習家用汽車三包規定,通報20xx年全市市、縣(區)二級協會受理家用汽車投訴調解情況及典型案例和汽車售后存在問題,就20xx年消協對家用汽車投訴重點案件采取曝光的形式警示同行。在《XX日報》、《京九晚報》等媒體上刊登20xx年3·15系列活動和20xx年十大案例。座客電臺、電視臺的行風熱線,解答消費者咨詢和投訴,利用政風和行風熱線宣傳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的有關話題。
暢通渠道,及時受理,著力解決消費投訴。暢通12315投訴舉報渠道,及時處理消費者咨詢、舉報,強化對12315工作人員的培訓,確保完成央視3·15晚會投訴熱線值守任務。針對3·15晚會曝光本地問題及企業、12315結合投訴舉報相關情況,組織部分重點企業開展行政約談,請媒體參加并進行跟蹤報道,引導企業積極承擔消費維權社會責任。針對3·15晚會曝光的本地重點案件,加大執法力度,及時啟動曝光案件應急處理工作,積極提供案件查辦進展情況,與媒體合作開展持續跟蹤式報道,及時回應社會關切。
廣場宣傳,擴大效果,掀起宣傳活動高潮。將在3月15日舉行大型廣場宣傳活動,各縣設立分會場,同步開展3·15宣傳活動。對市工商局、市委宣傳部、市文明委等單位聯合評選的XX市“文明誠信”經營單位進行表彰,設立消費咨詢宣傳臺、假冒偽劣識別臺、法律咨詢臺、消費者申(投)訴舉報受理臺,組織大學生消費維權宣傳志愿者為消費者提供送《消法》等服務。在XX市主要路段、商場和各個分局設立3·15消費者投訴、咨詢、宣傳點,為消費者提供服務和接受舉報投訴。
加強監管,嚴格執法,全力維護消費安全。在全市組織開展以牛肉為重點的肉及肉制品專項整治,嚴查來源境外、有明顯外文標識且無進口規范中文標識、無合法進口證明、未經檢驗檢疫的凍品牛肉,同時兼顧雞、豬、羊等凍品肉類。開展“紅盾護農”專項行動,對農業生產需求量大、易出現假冒偽劣的化肥、種子、農藥、農機具、農膜等農資進行重點檢查,嚴厲打擊銷售假劣農資違法行為,維護農民群眾合法權益。開展“六城”創建,整治虛假違法廣告專項行動。推進廣告監管長效機制建設,對廣告經營、發布活動中存在的各種違法行為進行集中治理,進一步規范廣告市場秩序。開展“紅盾網劍”行動,針對消費者、經營者和媒體反映的重點商品和突出問題,堅決打擊網絡侵權和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等違法行為,凈化網絡市場環境。
大班科學主題活動策劃方案 篇3
一、主題節日背景
農歷十二月初八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臘八節”。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以往,這一天人們都會煮上香糯甜美的臘八粥,當吃著香粥時也預示著新年的腳步已越來越進。而如今,隨著生活條件改善,工作節奏加快,年輕一輩的家長們已很少會記得過臘八節,煮臘八粥,感受傳統節日,通過聽聽、說說、吃吃、看看過一個熱熱鬧鬧的臘八節。臘八節在我國有著很悠久的傳統和歷史,而我們的孩子對這些習俗和節日不甚了解。所以我們生成“臘八節”這一節日主題課程,讓孩子從多方面了解臘八節的習俗和飲食習慣,能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學會關愛需要幫助的人們,在寒冷的冬天,感受節日帶來的溫暖和快樂。
二、主題總目標
1.知道臘八節的時間、來歷和風俗習慣,感受傳統民俗節日的氣氛。
2.了解認識各種粗糧的名稱,感知它們的外形和營養價值。
3.能積極主動的參與主題活動的環境布置和材料收集。
4.積極主動的參與邀請爺爺奶奶來幼兒園共度節日,給爺爺奶奶送上臘八粥。
三、主題領域目標
健康:認識各種常見粗糧,知道人體需要吸收不同的食物營養,了解一些食物搭配的相關知識
語言:樂意主動地欣賞詩歌體裁的作品,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的講話,態度自然,聲音響亮。
科學:對周圍的事物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孩子節約糧食的意識。
藝術:在美術活動中自由自在的表達,引導幼兒感受美術活動的樂趣。感受不同音樂形式的演唱風格,對音樂活動產生學習的興趣。
社會:體驗人與人相互交流、合作、溝通、關愛的重要和快樂,樂于與人交流。
四、主題家長社會資源
1.建議家長在日常飲食中,特別是在吃臘八粥時,有意的介紹一些粗糧給孩子認識,并了解粗糧的營養價值。
2.請家長講一講關于臘八節的傳說故事以及風俗習慣,讓孩子有一定的知識經驗準備。
3.情感資源:邀請爺爺奶來幼兒園吃臘八粥,感受節日的快樂,增進情感。
五、環境創設
1.收集各種粗糧實物,放在科學區,讓孩子觀察認識,并了解其營養價值
2.收集臘八節飲食習俗的圖片和古詩圖片讓孩子大膽的講述。
3.用kt板制作一只“碗”,制作豆貼畫。
4.教室外墻制作兩顆祈福樹,請家長和孩子在紅布條上寫上文字,畫上圖案祈福。
5.將臘八粥里的八種材料陳列在主題墻上。
六、主題總目標
教師要利用傳統的節日資源,充分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手段,讓幼兒在看看、說說、唱唱、跳跳、做做的活動中,加深幼兒對臘八節習俗的理解,感受臘八節的歡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能注重給幼兒創設一個輕松活潑的活動氛圍,給予幼兒充分的表達自由和動手機會,采用開放式的教學方法,注意動靜交替,讓孩子們始終積極參與活動,使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感受能力都能得到了培養。各班老師結合班級情況以及年齡特點選上相關課程,及時將教學收獲軌跡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