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節主題班會活動策劃
植樹節主題班會活動策劃篇一
一、活動目的:
1、通過此次活動,讓學生明白全民義務植樹造林的重要性,樹立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2、讓學生懂得植樹節的由來,以及植樹節節徽的含義。
活動準備:植樹節的相關視頻資料
二、活動過程:
(一)導入,宣布活動開始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這次活動的主題是“小樹給我一片綠,我給小樹一份愛”,在進行活動之前,老師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聽完故事之后看大家從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啟發?
師講故事:《消失了的城市》
師:大家聽完這個故事之后,你們有什么想說的呢?大家想想森林對保護地球到底有什么好處呢?
(二)討論交流:
植樹、造林的好處?植樹節主題班會(學生分小組討論,每個小組選派一名代表上臺發言。)師播放課件,進行小結:
1、天然的消音器
2、自動的調溫器
3、天然的除塵器
4、氧氣的制造廠
5、細菌的消毒站
師:是啊,以上幾點都說明綠色對地球非常重要,地球需要樹,今年3月12日我們新旗小學以班級為單位在校園里進行了植樹活動,老師希望同學們能和這些小樹一起茁壯成長,好嗎?
(三)植樹節由來
師:我們上周五在校園里種下了一片綠色,大家知道上周五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嗎?
師:對,是植樹節,那大家又是否知道植樹節的由來嗎?想知道嗎?
1、植樹節的由來
3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視林業建設。他任臨時大總統的中華民國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設立了農林部,下設山林司,主管全國林業行政事務。
1979年2月,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根據國務院的提議,通過了將3月12日定為我國植樹節的決議,這項決議的意義在于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植樹造林,加快綠化祖國和各項林業建設的步伐。將孫中山先生與世長辭之日定為我國植樹節,這也是為了緬懷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象征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實現的遺愿將在新中國實現并且要實現得更好。
2、中國植樹節標志
植樹節節徽是寓意概括的標志。
1.樹形,表示全民義務植樹3至5棵,人人動手,綠化祖國大地。
2.“中國植樹節”和“3.12”,表示改造自然,造福人類,年年植樹,堅韌不拔的決心。
3.五棵樹可會意為“森林”,由此引伸連接著外圈,顯示著綠化祖國,實現以森林為主體的自然生態體系的良性循環。
3、發出倡議
綠色是大自然的顏色,綠色孕育著生命與希望,沒有綠色,就沒有我們人類。我們要愛護每一片綠葉,愛護每一株幼苗。保護地球,愛護環境,綠化校園,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為此,我們向全班同學發出以下倡議:
1、不破壞綠化,這包括:不采摘花朵,不踐踏綠化、不穿越開放式草坪,不到花壇等綠地玩耍,做游戲時遠離花木。
2、參加學校的護綠活動,到學校附近的綠化地做保潔工作,看到不文明的行為及時勸阻。
3、使自己的家變成一個綠色家園。選擇一些適合在家種植的植物,種在陽臺上、房間里。
4、在學校或家附近種一棵樹苗,讓樹苗陪伴著你成長。
我們倡議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讓我們播種綠色,播撒文明,我們相信有了道德的陽光,綠樹才會常青,讓我們齊努力讓我們的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
師:在生活中你準備以什么實際行動進行“愛綠、護綠”活動?
(四)活動總結
班主任為本次活動做總結:
人類與大自然是相互依存的,只有保護好生態環境,愛護樹木,才能有幸福、美好的將來,愿同學們能和小樹一樣茁壯成長!
好,現在讓我們大家在歌曲《綠色小樹》中,結束本次活動吧!
三、活動反思:
本次班會活動主要是培養學生“愛護綠色,保護綠色”的環保意識,我們從動手實踐和口頭宣傳,從學生身邊的小事做起,讓學生認識到植樹造林的重要性,在班上同學們的表演豐富多彩,老師的準備也比較充分,學生知道了植樹節的由來,認識到了“愛綠、護綠”的重要性。
通過本次主題班會活動,同學們深深的體會到人類只有保護好生態環境,愛護花草樹木,才能有幸福美好的生活,在這次活動中,同學們不僅獲得了知識,更樹立了“愛綠、護綠”的責任心。同時也增強了全體教師的環保意識,拓展了環保教育的參與面。
植樹節主題班會活動策劃篇二
班會活動目標:
重溫植樹節的來歷和意義,增強環保意識,培養社會責任感,積極投身創建花香教室活動。
班會活動過程:
一、了解植樹節。投影圖片或視頻片段。
近代植樹節最早是由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發起的。19世紀以前,內布拉斯加州是一片光禿禿的荒原,樹木稀少,土地干燥,大風一起,黃沙漫天,人民深受其苦。1872年,美國農學家朱利葉斯?斯特林?莫爾頓提議規定植樹節,動員人民有計劃地植樹造林。州長親自規定今后每年4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三為植樹節。這一決定做出后,當年就植樹上百萬棵。此后的16年間,又先后植樹6億棵,終于使內布拉斯加州10萬公頃的荒野變成了茂密的森林。為了表彰莫爾頓的功績,1885年州議會正式規定以莫爾頓先生的生日4月22日為每年的植樹節。
孫中山是中國近代最早意識到森林的重要意義和倡導植樹造林的人。中國的植樹節定于3月12日正是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1979年,在鄧小平提議下,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決定每年3月12日為我國的植樹節。1981年夏天,四川、陜西等地發生了歷史罕見的水災。根據鄧小平同志的倡議,1981年12月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
1990年3月12日,郵電部又發行了一套4枚“綠化祖國”郵票,第一枚為“全民義務植樹”。決議指出,凡是條件具備的地方,年滿11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除老弱病殘者外,因地制宜,每人每年義務植樹3棵至5棵,或者完成相應勞動量的育苗、管護和其他綠化任務。決議號召全國各族人民“人人動手,每年植樹,愚公移山,堅持不懈”。1982年的植樹節,鄧小平同志率先垂范,在北京玉泉山上種下了義務植樹運動的第一棵樹。
二、欣賞植樹節節徽。
1.樹形,表示全民義務植樹3至5棵,人人動手,綠化祖國大地。
2.“中國植樹節”和“3.12”,表示改造自然,造福人類,年年植樹,堅韌不拔的決心。
3.五棵樹可會意為“森林”,由此引伸連接著外圈,顯示著綠化祖國,實現以森林為主體的自然生態體系的良性循環。
三、小品表演:
(1)植樹忙
(2)植樹進行曲。
四、暢想(科學幻想)未來綠化家庭、校園、城市什么樣?
五、詩歌朗誦
《春天,我們栽下一棵樹》
六、給世界添一份春意
初中部開展“做雷鋒傳人”月活動,其中有一項創建“花香教室”活動,初一2、3等班早已行動,一盆盆花卉給班級增添了無限生機,使同學們終日沉浸在花香、書香之中。根據規定,如果在養花(植樹)的基礎上能舉辦花卉詩文演講比賽的班級可以榮膺這項殊榮。我們班怎樣爭取也能獲得這一稱號?
養花措施:
詩文演講比賽安排:
演講活動記錄和材料須報送學工處。
七、欣賞歌曲
《我們的田野》
八、班主任寄語
通過今天的聯動班會,我們增強了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希望大家積極投身創建花香教室活動,以實際行動給民興、給世界增添融融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