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禁毒”主題班會教案
現在小學生安全意識非常薄弱,對社會上的事物又感到好奇,容易陷進社會上不懷好心人的陷阱力,為了加強學生們對毒品的了解,毒品對社會以及對自身和家人的危害。下面由小編整理的小學生禁毒的主題班會,歡迎大家閱讀!
一、教學目的:
1、使學生了解有關毒品的知識。
2、教育和引導學生遠離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識。
二、教學過程:
1、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國際禁毒日”是哪一天嗎?(6 月 26 日)
2、毒品及毒品的種類。
(1)同學們一定都聽說過毒品,那么,你們知道什么是毒品嗎?毒品都有哪些 呢?哪位同學能給大家介紹一下?
(2)毒品的品種很多,一般我們知道的有嗎啡、杜冷丁、海洛因、大麻、可因、 冰毒、搖頭丸;它的來源也很廣,既有天然生長的植物,又有從天然植物中加工 提煉的化學藥物以及人工合成的化學藥品。這些毒品長期吸食都會成癮,對人體 產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如果服用過量,則可導致死亡。
3、可能有的同學已經了解了毒品的危害了,那么毒品有那些危害呢?
(①毒品 會摧毀健康,它能摧毀人的消化功能、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及循環系統,還會患 上傳染性病及“愛滋病”。
②毒品令吸毒者喪失工作能力,導致傾家蕩產、家破人 亡,給家人帶來無盡的折磨。
③吸毒導致墮落、犯罪,進而危害社會,成為世界 公害。 吸毒是一種可恥的違法行為, 也是一種自殺行為。 吸毒者大多是面色蠟黃, 身體消瘦,嘴唇焦黑,神色漠然。而當毒癮發作時的狼狽相,更讓人目不忍睹。 吸毒者的墮落和自毀是說不盡的,它不僅害己,而且害自己的家庭,害自己的國 家。)
4、分析材料。
材料 1 張某,19 歲,身高 1.80 m,初中畢業后在家鄉從事農業勞動。吸毒前,他 體健如牛,100 kg 的糧食扛起來就走,鄉親們都叫他“鐵牛”。“鐵牛”不僅自家的 農田收拾得好,而且經常幫助孤寡老人干活,深受村民的喜愛。一天,一位多年 不見的同學來找他。久別相逢,“鐵牛”高興地吸了同學的 3 支“進口香煙”。
此后他日夜思念這“進口香煙”, 這同學也一次次地把香煙送來。 后來同學告訴他: “你 吸的是海洛因。”此時的“鐵牛”已到了“不顧一切”的地步,開始購買和吸食毒品。 兩年后,“鐵牛”終因吸毒而被捕。當公安人員出現在他面前時,他卷曲著骨瘦如 柴的身體,感慨道:“毒這東西,誰沾上誰就脫不了身。” ——摘自《唐山勞動日報》
分析討論:
①張某是怎樣染上毒癮的呢?
②后來,他明知吸的是毒品,為什么還“不顧一切”地購買和吸食?
③在短短的兩年中,他的身體為什么從“體健如牛”到“骨瘦如柴”?
④“只吸煙不吸毒,不會有什么危害。”這句話對嗎?
材料2 有一名年輕的醫生,接觸了很多吸毒者,對他們既憎恨又不解,他認為:凡 事都能戒斷,戒不成是因為沒有毅力。他要以身試毒,為他人作出“榜樣”。沒想 到,他吸食毒品后,同樣戒斷不了,成了海洛因的俘虜。最后,他自殺了,留下 一句話:“別學我!” ——摘自“新華網”
分析討論:
①“別學我!”,我們從著這句話中應該吸取什么教訓?
②試著說一說,為什么吸毒成癮后很難戒斷?會有哪些戒斷反應?
③你認為只吸食毒品一二次會成癮嗎?
④這位年輕的醫生為什么要自殺呢?(提示:從社會輿論、他的心理和生理、吸 毒的后果等角度去分析。)
材料 3 某社區的吳某,他明明知道自己居住的樓群中有幾個吸毒者,卻視而不見。 他說:“我開始以為這不關我的事,我管它干嘛!”但過了一段時間,他痛苦地發 現,自己的上中學的兒子已成了毒品的俘虜。 ——摘自“新華網”
分析討論:
①別人吸毒,真的不關我們的事嗎?
②如果發現有人吸毒、販毒,你怎么辦?
③我們在交友、 選擇活動場所時應注意什么?為什么青少年容易成為吸毒、販毒 者的目標?
5、當有人向你提供毒品的時候,你該怎么做?
(1)直截了當法——堅定直接地拒絕引誘。
(2)金蟬脫殼法——根據不同情況找借口委婉拒絕。
(3)主動出擊法——立刻提出反建議。
(4)秘密報案法——尋找機會偷偷告訴你依賴的人,或者秘密撥打 110 報警, 民警叔叔會迅速給予你幫助。
(5)及時告知師長法——當毒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脅你時,一定不要被他們威 嚇住,要在第一時間告訴你的師長。
6、總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了解了有關毒品的知識及防范措施,也知道了毒品對家庭、 社會的危害。所以,我們要拒絕毒品,保護自己遠離毒品,如果你遇到了有不法 的毒品交易,一定要向告訴大人或報警,不能置之不理,因為禁毒、防毒是我們 每個人的責任。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學生了解了有關毒品的知識。又進行了一些材料的分析,學 生不僅知道了毒品對家庭、 社會的危害性, 也懂得一些實用的防范措施, 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