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節主題班會策劃書(精選3篇)
感恩節主題班會策劃書 篇1
設計背景:
對于初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成長過程中給予他們最多的是父母和老師。在日常生活中會發現,在家中處于“小皇帝”、“小公主”身份的學生們,不經意間就會忘卻父母對他們的養育之恩,老師對他們的教育之恩。通過本次中隊主題教育活動,使學生能真正地懂得學會感恩,關愛他人。
教育目的(班會的目的):
1、認知目標:讓學生認知父母的養育之恩,了解“感恩”并不是要做出多么轟轟烈烈的壯舉。學會感恩,我們更應該從感恩身邊的人開始,從身邊的小事情做起,感恩我們的父母、親人、師長、朋友,同學。
2、情感目標:由四川汶川地震引導學生能從日常生活中去體會感恩的內涵。
3、行為目標:通過情景短劇來揭示學生們應擁有的感恩行動,不只是對父母簡單的物質與精神上的回報,重要的是以自己成人、成才來回報父母,從而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培養學生的健康心態、進而塑造學生的健全人格。
主要程序:
一、全班同學齊誦(幻燈片播放背景音樂)
落葉在空中盤旋,
譜寫著一曲感恩的樂章,
那是大樹對滋養它的大地的感恩;
白云在蔚藍的天空中飄蕩,
繪畫著一幅幅感人的畫面,
那是白云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
主持:人的一生中,想要感恩的人不計其數,如曾幫助過你的陌生人,關心我們的爺爺奶奶,充實我們內心世界的老師等,但最想感恩的人是誰呢?最想感恩的人還是父母,是他們把我們帶到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讓我們感到親情的溫暖,友情的的真摯。父母的恩情很偉大,我們班的四位同學也有同感,請聽他們的《感恩父母組歌》。
二、詩朗誦:《感恩父母組歌》(幻燈片播放,背景音樂)
分兩組4人交替朗誦
三,看視頻:《地震中最偉大的母親》
主持:父母愛,深如海,現在我們班的————同學想跟大家分享她與父母的經歷。
四、《報三春暉》(背景音樂)
演講者
主持2:謝謝——同學。成長中那些不同的經歷,折射出相同的關愛。“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天下父母之愛,其實都在一針一線、一封家書、一件小事之中。母愛是溫暖的外衣,時時關愛著你的身體,下面請聽歌曲《母親》。
五、請聆聽歌曲————《母親》
主持:父母的愛像杯濃茶,需要我們細細品味
如果說母愛是船,載著我們從少年走向成熟;
那么父愛就是一片海,給了我們一個幸福的港灣。
如果母親的真情,點燃了我們心中的希望;
那么父親的厚愛,將是鼓起我們遠航的風帆。
六,請看視頻—————《父親》
主持:父愛母愛是一樣的偉大。母愛像春天的暖風,吹拂著你的心;母愛像綿綿細雨,輕輕拍打著你的臉面,滋潤你的心田;母愛像冬天的火爐,給你在嚴冬中營造暖人心意的陽光。母愛是愛里面最偉大的一種。兒女是母親用自己的愛澆灌而成的花草,兒女的成長離不開母親的每一滴愛。母親,一生為兒女護航,默默在兒女背后為兒女導引方向。
七、下面請欣賞小品《對不起,媽媽》,表演者—————等。
八、現場調查
(多媒體)題目:你是否了解你的父母?
(1)你父母的生日是_________。
(2)你父母的體重是_________。
(3)你父母的身高是________。
(4)你父母穿_______碼鞋。
(5)你父母喜歡顏色是________。
(6)你父母喜歡水果是________。
(7)你父母喜歡的日常消遣活動是____________
(8)在你的印象中,父母做的最讓你感動的事是____________
主持:民間有句諺語:“兒生日,娘苦日”,當你為你自己的生日慶祝時,你是否想到生你育你的母親呢?同學們,父母對我們的愛不是理所當然的。當代作家畢淑敏說:“當我們年輕時時候不懂事,當我們懂事的時候不年輕,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但有些東西卻永遠無法補償。”所以現在的我們,就要對父母多一些關心,多一份孝心。接下來我們安排了一個環節,讓大家表白一下此時此刻對父母的心情。
九、心靈表白(部分學生自由發言)(背景音樂)
主持:最后,讓我們一起唱響我們心中的那首歌:《感恩的心》。
十、尾聲
歌曲:《感恩的'心》
師總結:剛才這首歌唱出了我們心中的最想說的話。讓我們懂得感恩,懂得說聲謝謝。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做人的最基本道理。其實父母并不需要我們以后轟轟烈烈的去為他們做什么大事,而是要求我們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有時候關心孝敬父母,就是陪父母聊聊天,就是一個祝福、一句問候、一朵鮮花、一個擁抱,甚至只是一個微笑。雖然父母愛我們并不想過要什么回報,但是只有父母付出的愛,沒有我們回報的愛,這愛是不公平的。除了父母我們身邊還有很多關心我們的人,我們的老師、同學和朋友,甚至我們的祖國都是關心我們的。所以只有互相付出愛,一個家庭才能美滿,人們在學校里、在社會里才能和諧相處;大家都能獻出愛國家才能興旺;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感恩節主題班會策劃書 篇2
活動背景:
古語云: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感恩,是一個人最起碼的修養,如果人和人之間缺乏感恩之心,那整個社會將會變得冷漠無情。初中階段,是學生生理和心理發展的關鍵期,學習成績固然重要,但學會做人,學會感恩,對中學生個性和品德的形成,更為重要。大多數學生,并不懂得體諒父母,也不懂得寬容身邊的人。在他們眼中,父母的關心,老師的教導,那是理所當然,稍有不順心意,還會惡言相向,甚至對別人的不幸,沒有同情,反而幸災樂禍。因此,教會學生感恩,是件刻不容緩的事情,只有懂得了感恩,才有有一顆寬容的心,理解父母,感恩身邊的每一個人。
活動目標:
通過感恩教育,讓學生有一顆感恩的心,理解父母,體諒父母,反思自己的行為,關心身邊的人,寬容身邊的人。
學會感恩,體會父母的不容易,更珍惜今天的生活和學習,約束自己的言行,以實際行動回報父母和老師的辛勤付出。
設計思路:
首先,全班齊唱《感恩的心》,營造氣氛,進入主題。接著說到剛學完的《背影》這一篇文章,讓學生再次感受父子之間的深情,因為在學習這一課的時候,學生感觸頗多,幾次淚流滿面,有利于調動學生情緒。主體環節是讓學生說,一說感恩故事;二說自己成長過程中對父母朋友的不理解,與同學之間的矛盾,反思自己行為,學會感恩;三說感恩的話,記錄下來,送給你要感謝的人。最后,觀看視頻,播放地震中那些感人的畫面,讓學生體會大愛,學會感恩,學會關心身邊的每一個人,用積極的心態面對每一天。
活動準備:
1、布置教室,圍坐成一圈,掛上氣球彩帶,營造溫馨的氣氛。
2、搜集感恩故事、圖片、視頻,學唱感恩歌曲。
活動過程:
一、主持人宣布活動開始,全班齊唱《感恩的心》。
開場白:什么是感恩?心中有愛才能發現這個世界充滿愛心,心存感恩方能感知生活施予我們的恩澤。古人說得好:“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我們感恩,不一定非得做一番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而是要學會心存感激,善于發現生活中的感動,并關心身邊的人,體諒身邊的人。
二、學會感恩
1、感恩節的由來
2、感恩故事知多少
3、回憶感動:感恩父母,感恩老師
(讓學生從內心深處反思自己的行為,學著去感謝父母老師朋友,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4、感恩寄語:寫給感謝的人
5、觀看視頻,達到情感上的共鳴
三、學生活動
討論如何感恩?
比如:1、為勞累的父母、長輩倒一杯茶,揉揉肩,說說笑話。
2、體諒、理解父母,不頂嘴,多為父母著想。
3、好好學習,學會尊重關心老師。
4、學會關愛身邊的人,存好心,做好事。
四、活動總結
一個人只有懷著感恩的心,才會體會到生活的幸福與樂趣。我們要感謝父母賜予我們生命,養育我們成長;感謝老師教給我知識;感謝同學給了我友情。學會了感恩,就學會了生活。只要我們對生活充滿感恩之心,多一些寬容與理解,多一些關心與溫暖,那么,我們就能收獲快樂。所以,從今天起,善待他人,學會感恩吧。
感恩節主題班會策劃書 篇3
活動目的:
通過本節的主題班會使學生對于誠信有個明確的認識,使學生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樹立以誠信為本,努力學習,讓學生深刻認識到“誠實”、“守信”在學習、生活中的重要意義,教育學生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自律自愛,完善自我,文明考試,做一個誠實守信的文明學生。
班會過程:
班會主題:誠信——引動著心跳
主持人:
班會時間:2019年月日
參加人員:高三班 班主任 全體學生
班會地點:高三班教室
過程記錄:
主持人:同學們,誠信,不可否認,對于我們中學生,是一個永恒的話題。眼前閃現著這樣的班會主題,你在想些什么呢?
:面對著誠信,我們一定要看到它的重要性!比如,考試誠信直接關系到同學間的信任度。如果沒有良好的誠信度會導致以下幾點惡果:
1.學生無法根據考試成績自我定位。
2.同學之間相互猜疑,甚至破壞友誼、傷害感情。
3.好的成績不再是一種肯定,壞的成績也無法使人產生緊迫感。
4.考試不誠信,在其他方面也會有所體現,養成惡習。
考試誠信是樹立良好班風的開始,是養成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第一步,是凈化社會風氣的基礎。我們只有誠信立人,才能坦蕩人生。
主持人:說得很對,那么,面對著考試作弊,誰愿談談自己的觀點呢。
:考試作弊最根本的驅動力是一種虛榮心,但這是對自己的不真實和不負責。作弊的后果有二:同學間的彼此不信任和在學習過程中沒有了有效的監督機制來檢驗學習效果,不利于學習這一長期的持續努力的過程。
:聽了齊雯的話,我也有些想法。我認為與誠信第一個相關的詞是勇敢。例如打小抄,便是懦弱的不能面對因成績不好而受到批評,不能面對自己沒有做好而應該承擔的后果,其實就是一種不敢面對的表現。乍一看好像也是為了父母老師更欣慰,可一次次“迫不得已”的懷著僥幸心理作弊為“小惡”時,自己也就慢慢的習以為常,不了解自己的實際水平了。本質上是一種自欺欺人的做法,也在某種程度上失去了作為一個個體生存的意義。我們應該把誠信作為一種習慣,一種原則來對待,只有這樣,才不會失去自己。
主持人:生活中往往有很多人不重視誠信,那么誠信真的無關緊要嗎?
:我認為誠信還關系到我們的生活。放假時,我在國美買了一個mp4,選中的一只只有黑白兩種顏色,我要的黑色的只剩下最后一只了。試機的時候,售貨員一直打不開機,她說是因為沒電了,回家充上電就會好用。我選擇相信了她。回家充電以后,確實好用,但是充電滿了之后把連線拔下了以后卻又不好用了。打電話到購買處詢問出現質量問題怎么辦,銷售人員說只要做個鑒定就可以退,我帶著mp4去做鑒定的時候,相關人員卻拒不解決問題,說不能肯定該產品當時是否損壞,只好返回原廠修。我得到的教訓是:(1)買東西之前一定要保證其質量無誤。(2)銷售人員應該講求誠信,加強素質。(3)消費是應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主持人:我是的畢業生,早在就有設立誠信考場的傳統,那么,下面就找格致的校友談談在格致設立的誠信考場和進行的誠信教育的事。
:來到高中以后,一直有感于初中在格致時的“誠信考場”—&
那是一個的確沒有流于形式的考場。考場內沒有監考老師,老師只是負責發卷子收卷子,此間便全*同學自覺。而同學們也確實感動于學校的信任,毫無作弊等不誠信現象。在相處中,同學們也一如既往的誠信待人,關系和睦而融洽,真的是像生活在一個烏托邦。可到了高中,仿佛很難再找到那種和諧的感覺了,這也是誠信缺失所致吧。
其實說到誠信,我們每個人都懂得這個道理,但最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把它落實到行動上。
:我也是格致的一位畢業生,現在想起來,覺得很對不起自己的母校。上了高中后不是忘記了關于誠信的教導,而是自己不用功而依賴作弊。我認為我們自己應該對自己有一個準確的定位,也有價值定位。只有對自己的定位準確了,嚴格要求自己了,才能近墨不黑。另外我們在做一些事情的時候要考慮后果,應該想想這樣做是否對得起父母,對得起對你有所期望的老師,對得起你自己。如果能夠多方位的考慮一下,那我們在行為上就會有所收斂,不至于作出讓自己后悔的事情。
主持人:其實,誠信不僅僅代表著不說謊,不作弊,誠信踐行于生活的每時每刻,折射著每個人的品格,彰顯我們民族的素質,我們不僅是自己,更是民族。對此還有誰想談談?
:我的觀點有三個:(1)勿以惡小而為之。(2)人是有慣性行為的,一次次小的不誠信的行為會轉變成以后更可恥的惡行。(3)誠心影響著國家的發展,這個根植于人們內心的法則像一只無形的手觸摸著社會的每個角落。
主持人:的確,誠信根植于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就像一只無形的手,扶正我們的行為,就像一把長鞭,鞭策著我們的靈魂,我們有能力也有責任做一個誠信的人,讓我們慎篤!宣布,本次班會到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