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誠信高考主題班會(精選3篇)
高三誠信高考主題班會 篇1
活動目的:
通過本節的主題班會使學生對于誠信有個明確的認識,使學生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樹立以誠信為本,努力學習,讓學生深刻認識到“誠實”、“守信”在學習、生活中的重要意義,教育學生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自律自愛,完善自我,文明考試,做一個誠實守信的文明學生。
班會過程:
班會主題:誠信——引動著心跳
主持人:
班會時間:2019年月日
參加人員:高三班 班主任 全體學生
班會地點:高三班教室
過程記錄:
主持人:同學們,誠信,不可否認,對于我們中學生,是一個永恒的話題。眼前閃現著這樣的班會主題,你在想些什么呢?
。好鎸χ\信,我們一定要看到它的重要性!比如,考試誠信直接關系到同學間的信任度。如果沒有良好的誠信度會導致以下幾點惡果:
1.學生無法根據考試成績自我定位。
2.同學之間相互猜疑,甚至破壞友誼、傷害感情。
3.好的成績不再是一種肯定,壞的成績也無法使人產生緊迫感。
4.考試不誠信,在其他方面也會有所體現,養成惡習。
考試誠信是樹立良好班風的開始,是養成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第一步,是凈化社會風氣的基礎。我們只有誠信立人,才能坦蕩人生。
主持人:說得很對,那么,面對著考試作弊,誰愿談談自己的觀點呢。
:考試作弊最根本的驅動力是一種虛榮心,但這是對自己的不真實和不負責。作弊的后果有二:同學間的彼此不信任和在學習過程中沒有了有效的監督機制來檢驗學習效果,不利于學習這一長期的持續努力的過程。
:聽了齊雯的話,我也有些想法。我認為與誠信第一個相關的詞是勇敢。例如打小抄,便是懦弱的不能面對因成績不好而受到批評,不能面對自己沒有做好而應該承擔的后果,其實就是一種不敢面對的表現。乍一看好像也是為了父母老師更欣慰,可一次次“迫不得已”的懷著僥幸心理作弊為“小惡”時,自己也就慢慢的習以為常,不了解自己的實際水平了。本質上是一種自欺欺人的做法,也在某種程度上失去了作為一個個體生存的意義。我們應該把誠信作為一種習慣,一種原則來對待,只有這樣,才不會失去自己。
主持人:生活中往往有很多人不重視誠信,那么誠信真的無關緊要嗎?
。何艺J為誠信還關系到我們的生活。放假時,我在國美買了一個mp4,選中的一只只有黑白兩種顏色,我要的黑色的只剩下最后一只了。試機的時候,售貨員一直打不開機,她說是因為沒電了,回家充上電就會好用。我選擇相信了她;丶页潆娨院,確實好用,但是充電滿了之后把連線拔下了以后卻又不好用了。打電話到購買處詢問出現質量問題怎么辦,銷售人員說只要做個鑒定就可以退,我帶著mp4去做鑒定的時候,相關人員卻拒不解決問題,說不能肯定該產品當時是否損壞,只好返回原廠修。我得到的教訓是:(1)買東西之前一定要保證其質量無誤。(2)銷售人員應該講求誠信,加強素質。(3)消費是應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主持人:我是的畢業生,早在就有設立誠信考場的傳統,那么,下面就找格致的校友談談在格致設立的誠信考場和進行的誠信教育的事。
。簛淼礁咧幸院,一直有感于初中在格致時的“誠信考場”—&
那是一個的確沒有流于形式的考場。考場內沒有監考老師,老師只是負責發卷子收卷子,此間便全*同學自覺。而同學們也確實感動于學校的信任,毫無作弊等不誠信現象。在相處中,同學們也一如既往的誠信待人,關系和睦而融洽,真的是像生活在一個烏托邦?傻搅烁咧校路鸷茈y再找到那種和諧的感覺了,這也是誠信缺失所致吧。
其實說到誠信,我們每個人都懂得這個道理,但最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把它落實到行動上。
:我也是格致的一位畢業生,現在想起來,覺得很對不起自己的母校。上了高中后不是忘記了關于誠信的教導,而是自己不用功而依賴作弊。我認為我們自己應該對自己有一個準確的定位,也有價值定位。只有對自己的定位準確了,嚴格要求自己了,才能近墨不黑。另外我們在做一些事情的時候要考慮后果,應該想想這樣做是否對得起父母,對得起對你有所期望的老師,對得起你自己。如果能夠多方位的考慮一下,那我們在行為上就會有所收斂,不至于作出讓自己后悔的事情。
主持人:其實,誠信不僅僅代表著不說謊,不作弊,誠信踐行于生活的每時每刻,折射著每個人的品格,彰顯我們民族的素質,我們不僅是自己,更是民族。對此還有誰想談談?
。何业挠^點有三個:(1)勿以惡小而為之。(2)人是有慣性行為的,一次次小的不誠信的行為會轉變成以后更可恥的惡行。(3)誠心影響著國家的發展,這個根植于人們內心的法則像一只無形的手觸摸著社會的每個角落。
主持人:的確,誠信根植于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就像一只無形的手,扶正我們的行為,就像一把長鞭,鞭策著我們的靈魂,我們有能力也有責任做一個誠信的人,讓我們慎篤!宣布,本次班會到此結束。
高三誠信高考主題班會 篇2
一、導入:
本次班會的主題是“誠信考試”。學以載道,誠信為本。明天就要期中考試了,這個話題也是大家月月討論的話題,這次班會同樣與這個話題有關,希望本次班會能夠給大家一些好的啟發。
二、班主任講解如何正確理解誠信?
誠,即真誠、誠實;信,即遵守承諾、講信用。誠信的基本含義是受諾、踐約、無欺。通俗表述,就是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這是榮辱觀之精要,誠實守信是做人立身之根本。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也提倡“以誠信考試為榮,以考試作弊為恥”的考風考紀。
三、與誠信相關的名言故事:
君子養心莫善于誠。——旬子言必信,行必果。——韓非
生來一諾比黃金,那肯風塵負此心。——顧炎武
誠實的人必須對自己守信,他最后的靠山就是真誠。(愛默生)
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不要把金玉當成寶物,而忠誠與信用才是寶)華而不實,恥也。(只開花不結果實,令人感到羞恥。)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人的真誠所達到一定程度,能感動天地,使金石為之開裂。)
君子誠以為貴。(有修養的人把真誠看得非常重要。)
身不正,不足以服;言不誠,不足以動。(行為不正的人,不讓人服氣,言語不誠實的人,不必與他在一起共事)
受人之托,終人之事。
言必信,行必果
“狼來了”;
如果我;ㄕ,人們便不再信任我,我再也享受不到誠實的快樂。
誠信,是事實求事的表現,是表里如一的表現,是尊重生活的表現。
誠信者光明正大,是非分明,無私無畏。
誠信者信守諾言,一諾千金。誠信和做人永遠是形影不離。
因此我們當代中學生一定要懂得誠信,學會誠信做人,誠信做事。
四、班主任講考試中有以下方式證明你正直誠實
1.即使沒有老師監考,你也知道怎么做才合適;2.會多少答多少;3.不要作弊;
考試作弊的行為:
1.偷看別人的試卷;2.問別人怎么答題;3.看事先寫好的小紙條;
五、班主任總結:
古往今來,凡是品德高尚的人,都是誠實守信的人?鬃诱f:“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只有有了誠信,你才能在社會立足,才能得到別人的尊敬,才能使他人信服,因為誰都不喜歡被欺騙。因此,做一個誠信之人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以及一個做人的最起碼的原則!要想做到誠信,就要從生活中每件點點滴滴的小做起。
今天,我們重溫我們優秀的道德文化傳統,并在這豐富的道德資源中,汲取到中華民族騰飛的持久動力。希望同學們能牢記這一點,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處處做到誠信。為將來的人生道路打下堅實的基礎!而當下來說,就是誠信考試,不作弊,也不幫助他人作弊。做一名合格的學生。
六、主持人總結:
通過班會,使學生基本了解“誠信”的含義,懂得“誠信”的重要性,并初步學會將“誠信’融入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真正做到誠實守信。通過這次班會,使學生認識到誠信對于人生的重要性,誠信是做人的一種品質,是職業道德的根本,是個人成就事業的根基。要培養誠信的良好道德品質,就要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應該做到誠實,誠懇,實事求是,重信用,守承諾。提出問題。行天下為公,向心力、凝聚力非同凡響,登高一呼,響應者眾,不論是做各項事業,還是從事經濟活動都有眾多的追隨者、響應者、忠勇效力者,所進行的事業沒有不成功的道理。而誠信缺失、見利忘義的人,則心胸狹窄,惟利是圖,心理灰暗,雖可能一時一事占點便宜,獲取蠅頭小利,或小有成功,但決不會有大作為和長久發展與成功。缺失誠信,首先丟掉的是道德、人格和品位。
高三誠信高考主題班會 篇3
時間:2019年3月12日下午第一節課
地點:二年級(2)教室
主持人:徐英
參加人:本班全體學生
內容:
一、出示植樹節的標志并講解其含義
1。 樹形,表示全民義務植樹3至5棵,人人動手,綠化祖國大地。
2。 “中國植樹節”和“3。12”,表示改造自然,造福人類,年年植樹,堅韌不拔的決心。植樹節主題班會3。 五棵樹可會意為“森林”,由此引伸連接著外圈,顯示著綠化祖國,實現以森林為主體的自然生態體系的良性循環。
二、植樹節的起源
我國古代在清明時節就有插柳植樹的傳統,但清明的習俗不止是植樹一個,清明也還不是法定的植樹節。近代法定的植樹節則起源于美國。1872年美國內布拉斯加州決定自1885年起,每年4月22日為州植樹節,以后美國各州以至世界各國根據其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確定各自的植樹節。 3月12日,是中國的植樹節。中國的植樹節,因時代的演變,先后作了三次改定。
孫中山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意識到森林的重要意義和倡導植樹造林的人。辛亥革命后,民國4年(192019年),在孫中山的倡議下,由農商部總長周自齊呈準大總統,以每年清明節為植樹節,指定地點,選擇樹種,全國各級政府、機關、學校如期參加,舉行植樹節典禮并從事植樹。經當年7月21日批準后,通令全國如期遵照辦理。
民國2019年(1928年)北伐完成后,4月7日由國民政府通令全國:“嗣后舊歷清明植樹節應改為總理逝世紀念植樹式”,民國2019年(1929年)2月9
日農礦部又以部令公布《總理逝世紀念植樹式各省植樹暫行條例》16條。而國民政府行政院農礦部長易培基遵照孫中山先生遺訓,積極提倡造林,于民國 19年(1930年)2月呈準行政院及國民政府,自3月9日至15日一周間為“造林運動宣傳周”,于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舉行植樹式。北方地區以3 月初旬,寒氣未消,還不適于栽樹之故,特規定植樹式仍于3月12日舉行外,造林宣傳運動周延至清明節行之。并由該部公布《各省各特別市各縣造林運動宣傳周辦大綱》7條,以便全國照辦。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79年2月在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林業總局局長羅玉川提請審議《森林法(試行草案)》和對 “決定以每年3月12日為我國植樹節”進行說明后,大會予以通過。1981年12月13日,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討論通過了《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從此,全民義務植樹運動作為一項法律開始在全國實施。次年,國務院頒布了《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實施辦法》。我國幅員遼闊,氣候差異較大,各地適合植樹的時間也不相同。因此,許多省市還規定了自己的植樹日、植樹周、植樹月。
三、植樹節植樹趣聞
幾百年前,南斯拉夫就制定了一項法律,規定每對新婚夫婦,必須先種植油橄欖樹70株。 日本鹿兒島等一些地區也有新婚夫婦要植樹的規定,樹旁立碑寫明姓名和婚期,植后50年方能砍伐,屆時植樹夫婦可舉行結婚50周年慶祝活動。
印度尼西亞爪哇島法令條文規定,第一次結婚要種樹2棵,離婚的要種5棵; 第二次結婚必須種樹3棵,否則不予登記。
添車種樹,在日本有一項特殊的規定,凡是私人增添一輛汽車,必須植一棵樹。這是因為,每輛汽車每年要排出大量有毒的碳氫化合物,還要發出噪音,而樹木則是天然的“消毒員”和“除音器”,所以必須種樹。
添丁種樹,在非洲坦桑尼亞的許多地方,有一種“添丁植樹”的風俗,即誰家生了孩子,便把胎盤埋在門外的土地里,并在那里種上一棵樹,表示希望孩子像樹一樣茁壯成長。
家庭樹,波蘭的一些地方規定:凡是生了小孩子的家庭均要植樹3株,稱之為“家庭樹”。
樹木銀行,為了防止建筑工程毀壞樹木,日本開辦了“樹木銀行”。凡
施工單位,必須把清理場地挖出來的帶根樹木及時存入“樹木銀行”,在工程結束后,該單位必須及時把樹木取出來栽上,以保持原有的綠化面積。
四、植樹帶來的好處:
1。請幾位同學談談對校園環境的評價。
2。說說學校在綠化方面做了哪些方面的努力。
3。小組討論一下,校園存在著哪些破壞環境的不文明行為以及面對這些不良行為,我們應該怎么做,怎樣保護樹木?
4。宣讀有關人人們征服地球、利用地球、破壞地球的有關資料。
5。說說森林的好處。為此,我們必須植樹造林,“種下明天的綠色”。
6。動手畫畫自己心中的小樹,給自己的小樹起名字。
鼓勵進行植樹活動(回家與家長一起植樹)。
7。班主任做總結
五、總結
通過這次活動我們可以擴大這個植樹活動的參與度和讓同學們也為環保為綠化出一份力,讓更多的同學參與到我們的環境保護活動中來,從而加大環保綠化的宣傳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