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法制教育主題班會(精選3篇)
學生法制教育主題班會 篇1
活動目的:加強法制教育宣傳,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讓學生養成學法、懂法、依法辦事的好習慣,有效地樹立和維護學校良好的學風以及社會的穩定發展。
活動方法:通過活動和聽故事,討論讓學生認識法律法規的意義, 了解我們身邊的法律法規常識,從小樹立法律意識,做守法小公民。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已逐步成為全社會的共識。然而,社會各方面的保護和幫助還要通過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家長、教師和社會不可能時時刻刻呵護著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長本事,才能有效防范來自社會生活中的侵權侵害。所以,在加強來自家庭、學校、社會保護的同時,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小學生認真學習法律知識,依法自律,正確對待父母和學校的教育, 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則十分必要。
二、主要內容
(一)你對法律知多少
我們中國的法律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為什么會有法律的產生?
我們國家的法制宣傳日是幾月幾日?
我們每天來學校學習都是受法律保護的。知道是為什么嗎?小學生法制主題班會
(二)案例分析
1.小花11歲了,按道理應該讀小學四年級了。但是,她爸爸重男輕女的思想特別嚴重,本來就不主張送小花讀書。但是小花的媽媽還是希望小花能讀點書,小花于是走進了學校。但不幸的是,小花家里種的五畝西瓜,因為連日大雨,所有的西瓜都爛在地里了,連成本也收不回來;喂養600只鴨子也因為染病都死去了。這讓原本不太寬裕的家庭,經濟更加拮據。不管小花的媽媽怎么樣的勸說,小花怎么樣地苦苦哀求,小花的爸爸最后還是逼著小花退了學。 大家來說一說,小花爸爸的做法對嗎?如果小花是我們的同學,我們應該怎么辦?
2.黃朗到華山去游玩,在一個亭子休息的時候,他掏出一把小刀,在亭子的柱子上刻上“黃朗到此一游”的字樣。
大家覺得他的這種行為對嗎?
你們有做過類似的事情嗎?
3.一個星期天,晶晶和婷婷騎自行車去公園玩。一路上,她們倆有說有笑,十分開心。當她們騎到一個車輛較少的地方,婷婷提議說:“咱們倆來場比賽吧,看誰騎得快!”晶晶不假思索地答應了。晶晶當時正低頭騎車橫穿馬路,一輛摩托車飛快地向晶晶身邊沖來晶晶醒來的時候,已經躺在了醫院了。當婷婷在醫院里看到晶晶打著石膏的腿和她拄著拐杖時痛苦
的臉,她心里非常難過。晶晶現在受盡了痛苦不說,還要耽誤一年的學習時間。“要是我當初不提議比賽,要是我們當初遵守交通規則,就不會發生這樣的慘劇了!”想到這里,婷婷后悔地流出了眼淚。可是這世界上沒有后悔藥吃,自己釀下的苦果,還得
自己吞下去。 我們身邊有類似的情況嗎?當我們在馬路上嬉戲打鬧的時候,是否想到過后果?聽完這個故事后,有什么感想呢?
4.肖勁的爸爸開了一個小飯館,因為忙不過來,學校一放暑假,肖勁就到飯館給爸爸幫忙。有一天,天快要黑的時候,一位顧客急匆匆地走進飯館,要了一碗牛肉拉面,吃完就走了,好像有什么急事要做。肖勁的爸爸在清理飯桌的時候,發現椅子上放著一個黑色皮包,打開一看,里面有2019多元錢的現金,印章和一些合同文本。肖勁說:“肯定是剛才那個人走得太急,把皮包忘在這里了。爸爸卻說:“別出聲,你趕緊把皮包藏起來,等人家來問的時候,你就說什么也沒看見。”“不行啊,爸爸,我們老師說過,拾到別人的東西要主動歸還失主,據為己有是違法的,況且人家丟了這么重要的東西肯定很著急。”肖勁對爸爸說。“呵呵,我們家肖勁長大了,比爸爸有出息,等一會人家來了,你就給他吧!”肖勁的爸爸有點不好意思地說。
大家來說說,肖勁做得對嗎?
你們碰到過類似的情況嗎?
5.陳毅元帥,解放后擔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工作非常繁忙。1962年,他出國訪問回來,路過家鄉,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母親。陳毅的母親當時癱瘓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看到陳毅回來,母親非常高興,剛要和兒子打招呼,忽然想起換下來的尿褲還在床邊,就趕緊讓身邊的人把它藏在床底下。陳毅看到久別的母親,心里非常激動,上前握住母親的手,親切地問這問那。過了一會,他問母親:“娘,我進來的時候,你們把什么東西藏在床底下了?”母親看瞞不過去了,就只好說出實情。陳毅聽了忙說:“娘,您久病臥床,我不能再您身邊伺候,心里非常難過,這褲子應當由我來洗啊,何必藏呢!”母親聽了很為難,旁邊的人連忙吧尿褲拿出來,搶著去洗。陳毅急忙攔住并動情地說:“娘,在我小時候,您不知道為我洗過多時次尿褲,今天我就是洗10條,也報答不了您的養育之恩啊!”說完,陳毅吧尿褲和其他臟衣服都拿出去洗得干干凈凈。母親欣慰地笑了。
同學們,我們的爸爸媽媽生病的時候,
我們都是怎么做的呢?
聽了這個故事,都有什么感想呢?
(三)你們知道我們身邊的法律還有哪些?
《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刑法》《民法》
學生法制教育主題班會 篇2
學生法制教育主題班會方案:法律知多少?
小學生法制教育主題班會方案:加強法制教育宣傳,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讓學生養成學法、懂法、依法辦事的好習慣,有效地樹立和維護學校良好的學風以及社會的穩定發展。 目的:
加強法制教育宣傳,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讓學生養成學法、懂法、依法辦事的好習慣,有效地樹立和維護學校良好的學風以及社會的穩定發展。
方法:通過案例分析和學生參與討論事例增強學生的法制觀念。
過程:
一、導入
小學法制主題班會教案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已逐步成為全社會的共識。然而,社會各方面的保護和幫助還要通過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家長、教師和社會不可能時時刻刻呵護著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長本事,才能有效防范來自社會生活中的侵權侵害。所以,在加強來自家庭、學校、社會保護的同時,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中學生認真學習法律知識,依法自律,正確對待父母和學校的教育,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則十分必要。
二、主要內容
(一)你對法律知多少:
1、說出你所知道的有關青少年的法律法規的名稱。
《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請你舉例說說哪些是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情
曠課、夜不歸宿,參與賭博或者變相賭博,偷竊、故意毀壞財物強行向他人索要財物,進入法律、法規規定未成年人適宜進入的營業性歌舞廳等場所,觀看、收聽色情、淫穢的音像制品讀物等,打架斗毆、辱罵他人,攜帶管制刀具等等。
為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分別做出了一些禁止性規定,中學生不應當違反這些規定。要自覺做到:不吸煙、酗酒、流浪、聚賭、吸毒,不棄學經商、從工,不進營業性舞廳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不看淫穢、暴力、兇殺、恐怖等書刊、錄象,不侵害其他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二)正確對待父母和學校的教育
隨著年齡的增長,未成年學生的獨立自主意識逐漸增強。未成年學生的獨立自主的意識
是很可貴的,有些未成年學生對家長和教師的教育缺乏正確的態度。如認為父母“趕不上潮流”,對父母的話聽不進去,甚至動不動就與父母頂撞,耍態度,發脾氣;對教師的批評教育很反感,認為是和自己過意不去。如果連教師、家長的正確教育也不接受,那就很容易在生活的道路上出現偏差。
(三)學會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未成年人應該懂得,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自我保護最有效的措施是求助法律。依法維權不僅能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而且是維護法律的尊嚴。
案例一:小陳是一個農村姑娘,9歲時由父母做主,同一個21歲的男青年訂立了婚約。男方給了小陳的母親1960元禮金。小陳13歲時,提出要與男方解除婚約。男方不肯,堅持“要人不要錢”。小陳為了保護自己的權益,便到法院起訴,要求解約。法院經過調查,在做好疏導工作的基礎上,依法裁決由小陳的父母退還男方1960元禮金,小陳與男方解除非法婚約。就這樣,小陳依靠法律,保護了自己的合法權益。
案例二:小周家住湖北農村,是六年級學生。1996年月11月3日,在騎車回校途中,不慎將8歲女孩小雷撞倒在地致傷,雷家要求周家賠償,雙方未能達成一致意見,雷家到鎮派出所報案,要求周家賠償損失。派出所召集雙方家長調解未成,于是派人到學校將小周帶派出所拘留。周母到派出所要求放人,派出所答復,必須交納1000元才放人。周家因家窮被迫四處籌錢,但仍不夠錢,被迫寫下欠條,之后,派出所才放出小周。小周回家后,越想越不服,聯想起在學校學的法律知識,決定討一個說法。于是小周向當地法院遞交起訴狀,法院經審理后,認為派出所行為是違法行為,必須退還周家交納的錢。小周終于依法維護了自己的尊嚴。
學生法制教育主題班會 篇3
【活動目的】
面對剛剛結束緊張的中考,步入高中生活的高一學生,舉辦這個主題為“青春如虹 夢想在飛”的班會活動。一方面,是為了幫助他們調整狀態,重整旗鼓,讓他們快點適應高中生活;另一方面,可以豐富高一學生的學習生活,展現當代高中生充滿活力富于朝氣的精神面貌,積極地營造團結向上的班級風貌,增進班集體的凝聚力,提供展示個人才能的平臺,引導高一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活動原則】
全班學生參加,活動內容健康活潑,形式豐富多彩,以學生為主體,可邀請指導老師共同參與。
【活動流程】
活動前奏:由主持人的開場白引入本次活動的主題,并請指導老師發表講話。
一、青春篇
1、詩歌朗誦:《青春起航》
通過本環節正式進入本次班會的主題,由三四名同學朗誦詩歌《青春起航》。青春對于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次充滿著新奇和心動的航行,我們期望著能長風破浪,但也許迎接我們的是驚濤駭浪;我們希望能一帆風順,但等待我們的卻是暗涌下的礁石;我們渴望著能直抵港灣的懷抱,但也可能會迷失在茫茫大海中。每個人在拋錨的時候,回望漫漫的航程,就會發現,原來我們在同樣的距離中演繹的人生卻是如此的不同內容。無論結果如何,我們的青春,已經起航!
2、數學家的故事——指導老師提供
讓同學們增進對著名數學家的了解,從中了解到數學學習是要經過艱辛的探求才會有所成就的。
3、流金歲月:《同桌的你》
有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在新的高中生活中,我們會找到更多的知己摯友,但是別忘了那些在以往的學習生活中同我們朝夕相處的昔日好友,在未來的日子里,他們依然是我們最溫馨的回憶和前進的動力。同時,我們更加要珍惜現在身邊的每一個人,因為緣分,我們成為同一個班集體中的一份子,因為緣分,我認識了“同桌的你”。
二、夢想篇
1、現場討論:“我有一個夢想”
高中,是我們人生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站在這個十字路口,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豐富多彩而又充滿著挑戰的學習生活。從初中走過來,我們會發現自己正在走向成熟,在經歷了中考的抉擇之后,也許我們曾經失落過、埋怨過、后悔過,但面對著已經開始了的高中生活,我們應該及時地融入到新的學習和生活環境中來,學會自我思考和畢業規劃,為實現自己最初的夢想而做出人生中的一個選擇。孔子說:不患無位,患所以立。處于花季雨季中的我們,每個人心田里都孕育著一個夢想,期待著我們用青春的激情和拼搏的汗水去精心地培育,當循著奮斗的足跡漸行漸遠時,我們將會發現,其實夢想早已開花,在我們不斷開拓進取的人生旅途上,一顆顆夢想的種子早已綻開燦爛的希望之花,成為兩旁一道道美麗的風景。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我們要做一名敢于有夢想,并且敢于為了實現夢想而不懈追求的有為青年!
引導同學們現場闡述自己的夢想和愿望,并鼓勵大家朝著各自既定的目標奮斗。
2、小品表演:一至兩個(待定)
本環節主要是通過同學們的自我創造來展現青春校園里生氣活潑的氛圍,或幽默,或勵志,以提供表現同學創作才能和表演才能的平臺。同時,通過集體智慧的融合以增進同學之間的合作意識,并且可以獲得文藝創作的經驗。
3、全班合唱:《明天會更好》
既然選擇了遠方,就應該風雨兼程。三年磨一劍,相信自己,相信在經過了三年高中學習生涯的磨礪后,我們將會朝著自己的夢想更進一步,我們將無悔于一千多個日夜持之以恒的努力,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追夢者,因為我們有一個共同的信念:明天會更好!
三、結語
在節目的最后邀請指導老師對本次活動發表感言,并對同學們即將共同度過的三年高中生活寄予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