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安全與智能控制畢業設計
4.2提高施工作業時效及節約線材方法的研究
由于線圈的切縫埋線工作是在路口標線畫完并已經開始通車后才開始進行的,怎樣盡快完成路口施工,并盡早解除對道路的封堵,關系到市民的出行和正常交通秩序的維持。對于線槽合理的切割應當在不影響線圈靈敏度的前提下,盡量縮短切割長度,以達到節約施工時間的目的。
改進后的呂字型線圈如圖4.2所示。此方法主要是對切線槽的方式進行了改良,從而變更拉線方式。前后線圈全部從中間進行分邊拉線,縮短了切縫長度,也有利于線圈定位。改進方法的線圈切縫理論值為
7×4+(3+0.5×2+3.5+0.5×2)×2=45m,
對應的地磁線埋設長度理論值為:
(2.5×2+1×2)×7×4+(0.5×2+3.5×2+0.5×2)×2=214m。
改進后的方法與前兩種方法對比,切縫與接線的理論值都達到了最小,從而節約了施工時問和線材量。
圖4.2改進后的呂字型線圈切縫和接線方法
此種線圈布設方式、切縫、拉線的施工方法在后續的現場試驗階段迅,已經驗證了其可靠性。在不影響其檢測靈敏度的前提下,能夠提高抓拍車輛照片的合理性,減小汽車的制動和起步對線圈的影響,避免對路面標志的破壞,延長了線圈的壽命,同時節約線材,縮短了施工時間。
4.3車檢器線圈布設位置的改良
在安裝戰術車檢器時,因注意將其設于車輛變道位置之前,如圖4.3所示,車檢器線埋設在理論變道位置后的位置,車檢器此吋不僅可以精確的統計出車輛變道各方向的車流量,而且減少了因司機未及時變道而引起的對車流走向的誤判。
特別是在交通高峰時段,因車輛擁堵而使得變道不及時的時候,將線圈設于變道之后就可給予信號燈配時以更準確的數據提供。
圖4.3精確統計車輛行駛方向的車輛檢測線圈布設
第五章總結
如今,電子監控系統正處于飛速發展階段,新的技術,新的算法正在不斷取代著過去。電子警察系統不論從外部硬件配置、整個系統配合緊密性、車牌識別算法上都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很多問題都需要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1)線圈檢測以其穩定、廉價等優勢在車輛檢測方式上仍處于主導地位,但諸如視頻檢測這樣的高新技術方法正在蓬勃的發展中。高新技術取代傳統工藝是一種趨勢,也是時代進步的標志。
(2)車牌識別率目前處于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算法改進對識別率的提高效果不算明顯。應著力于研發和利用可靠度,分辨率、實時性等性能更加優越的硬件設備上。特別是在夜間,車牌識別的準確率和有效照片抓拍率比起白天有明顯的降低,這對電子警察、補光設備和線圈之間的配合提出更高的要求,應加強整個電子警察系統之間的配合與聯系。
參考文獻
[1]蘇雷.車牌識別技術在電子警察系統中的應用研究[i].青島:中國海洋大學..
[2]劉勇,吳勇,周芳.對我國智能交通系統(its)發展的討論[j].交通標準化,,1:48-50.
[3]張國伍.智能交通系統研究導論[j].電子工業出版抖,:5-8.
[4]
[5]肖斌.基于視頻的流量及排隊事件檢測研究[d].西安:長安大學,.
[6]馬英,王顯,張志遠.環型線圈車輛檢測器在電子警察系統中的應用[j].現代電子技術,,264:184-186.
[7]姜良維,張鏗.電子警察系統的觀論基礎[j].中國交通信息產業,,(8).
[8]于莉潔,呂英華,孔俊.基于飽和信息和人工神經網絡的汽車牌照定位[k]:東北師范大學,.
[9]羅彬,游志勝,曹剛.基于邊緣直方圖的快速汽車標志識別方法[j].計算機應用研究.,(06):150-157.
[10]王強,宋京民,胡建平.一種快速模板匹配目標識別算法[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6):67-69.
[11]胡小峰,趙輝.matlab圖像處理與識別使用案例精選[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
[12]雪松.基于視頻檢測的車牌識別系統的研究[d].吉林:吉林大學,.
[13]姜達.基于矢量水聽器自適應本艦噪聲抵消技術研究[d].西安:西北工業大學,.
[14]盧雅琴,莫玉龍,陳泉林.特種車牌識別方法研究[d].上海:上海大學,.
[15]ostun.a.thresholdselectionmethodfromgray-levelhistograms[j],ieeetranssystems,manandcybernetics.1979,9(1):62-66.
[16]j.bernsen.dynamicthresholdingofgray-levelimage.proc.8thicpr.1986:1251-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