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指導書
現場道路應按材料、構件運輸的需要,沿倉庫和堆場進行布置。為使其暢行無阻,宜采用環形或“u”形布置,否則應在盡端處留有車輛回轉場地。路面寬度應符合規定,單行道不小于3~3.5m,雙車道不小于5.5~6m,消防車道不小于3.5m。轉彎半徑應符合要求。路基應經過設計,路面要高出施工場地10~15cm,雨季還應起拱。道路兩側設排水溝。
(5)布置行政管理及文化、生活、福利用臨時設施
這類臨時設施包括:各種生產管理辦公用房、會議室、警衛傳達室、宿舍、食堂、開水房、醫務、浴室、文化文娛室、福利性用房等。在能滿足生產和生活的基本需求下,盡可能減少。如有可能,盡量利用已有設施或正式工程,以節約臨時設施費用。必須修建時應經過計算確定面積。
布置臨時設施時,應保證使用方便,不妨礙施工,并符合防火及安全的要求。
(6)布置水電管網及設施
1)供水設施
臨時供水要經過計算、設計,然后進行布置,其中包括水源選擇,取水設施、貯水設施、用水量計算(據生產用水、機械用水、生活用水、消防用水),配水布置,管徑的計算等。單項(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的供水計算和設計可以簡化或根據經驗進行安排。一般5 000~10 000m2的建筑物施工用水主管徑為50mm,支管徑為40mm或25mm。消防用水一般利用城市或建設單位的永久性消防設施。如自行安排,應符合以下要求:消防水管線直徑不小于100mm;消火栓間距不大于120m,每個消火栓的服務范圍不應大于5000m2;消火栓宜靠近十字路口或轉彎處布置,距道邊不大于2m,距房屋不少于5m也不應大于25m。高層建筑施工用水要設置蓄水池和高壓水泵。管線布置應使線路長度最短,消防水管和生產、生活用水管可合并設置。管線宜暗埋,在使用點引出,并設置水龍頭及閥門,管線宜沿路邊布置,且不得妨礙在建或擬建工程施工。
2)排水設施
為了便于排除地面水和地下水,要及時修通永久性下水道,并結合現場地形和排水需要,設置明或暗排水溝。當場地條件允許時,也可采取自然排水法。
3)供電設施
臨時供電設計,包括用電量計算、電源選擇,電力系統選擇和配置。用電量包括施工用電(電動機、電焊機、電熱器等)和照明用電。如果是擴建的單項(位)工程,可計算出總用電數,由建設單位解決,不另設變壓器;獨立的單項(位)工程施工,應根據計算出的用電量選擇變壓器、配置導線和配電箱等設施。
變壓器應布置在現場邊緣高壓線接人處,離地應大于50cm,在四周1m以外設置高度大于1.7m的圍欄,并懸掛警告牌。配電線宜布置在圍墻邊或路邊,架空設置時電桿間距為25~35m,架空高度不小于4m(橡皮電纜不小于2.5m),跨車道處不小于6m,離開建筑物或腳手架不小于4m,距塔吊所吊物體的邊緣不得小于2m。不能滿足上述距離要求或在塔吊控制范圍內,宜埋設電纜,深度不小于0.6m,電纜上下均鋪設不少于50mm厚軟土或細砂,并覆蓋磚等硬質保護層后再覆土,穿越道路或引出處加設防護套管。
各用電器應單獨設置開關箱。開關箱距用電器不得超過3m,距分配電箱不超過30m。
5.注意問題
建筑施工是一個復雜多變的生產過程,隨著工程的進展,各種機械、材料、構件等陸續進場又逐漸消耗、變動。因此,施工平面圖應分階段進行設計,但各階段的布置應彼此兼顧。施工道路、水電管線及各種臨時房屋不要輕易變動,也不應影響室外工程、地下管線及后續工程的進行。
六、技術與組織措施、技術經濟指標
1.技術與組織措施的制定
制定技術與組織措施,是為保證質量、安全、節約和季節性施工,提出在技術、組織方面所采用的方法和要求。它是施工組織設計編制者帶有創造性的工作,也是使工程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重要保證。
在單項(位)工程中,應從具體工程的建筑、結構特征、施工條件、技術要求和安全生產的需要出發,擬訂出具體明確、針對性強、切實可行且行之有效的措施。
(1)保證質量措施
保證質量的關鍵是對該類工程經常發生的質量通病制訂防治措施,并建立質量保證體系。
保證質量措施一般應考慮以下內容:
1)有關建筑材料的質量標準、檢驗制度、保管方法和使用要求;
2)主要工種工程的技術要求、質量標準和檢驗評定方法;
3)對可能出現的技術問題或質量通病的改進辦法和防范措施;
4)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和新結構以及特殊、復雜、關鍵部位的專門質量措施等。
(2)安全施工措施
安全施工措施應貫徹安全操作規程和安全技術規范,對施工中可能發生安全問題的環節進行預測,從而提出預防措施。安全施工措施主要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