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食品檢測檢驗技術存在的問題范文
常言道:“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的質量與安全問題與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息息相關,同時對經濟的發展、社會的穩定也有著重要的影響。 詳細內容請看下文我國食品檢測檢驗技術存在的問題。
檢驗檢測就是重要的大門守衛,為人們把守食品安全的大門。然而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卻總是在困擾著人們,帶來的后果就是對我國的食品檢測機制逐漸失去了信心。一個個令人恐懼的例子依然清晰:蘇丹紅、地溝油、瘦肉精、毒奶粉等等,這些都是被曝光出來的,引起了社會廣泛的爭議,可還有很多并不被人們所知的,正在悄然危害廣大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人們有理由懷疑我國的食品檢測,有理由對食品失去信賴。亡羊補牢,為時未晚。針對目前食品檢測檢驗存在的問題,采取措施,改善技術,給人民群眾一個安心的食品,給人民群眾一個信賴的食品市場。
1 食品安全的含義
通俗的講,食品滿足三個要求:(1)無毒無害,(2)達到既定的營養標準,(3)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作為一門學科,食品安全又是指專門探討在食品加工、存儲、銷售等過程中確保食品衛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隱患,防范食物中毒的一個跨學科領域。
2 我國食品檢測檢驗體系的現狀及問題
2.1 食品檢測檢驗體系不完善
由于食品檢測檢驗體系不完善,在目前的食品檢測檢驗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不科學的應用使用現象。舉個例子,有些食品最先是從農田開始生產的,緊接著進行加工,然后拓寬銷售渠道,相關監管部門在這整個過程中則擔任著監督一職。但是真正的情況是怎樣的呢?由于各種客觀因素制約著食品檢測檢驗工作,食品檢測檢驗體系制度也受到了限制,帶來的后果就是更多的食品檢測檢驗工作只停留在了表面,沒有落到實處,最終沒有達標的食品就流落到了食品市場當中。
2.2 技術水平差
我國食品檢測檢驗的技術水平落后,使用的檢測方法單一,檢測技術不成熟等,不能發現部分潛藏的食品安全問題,讓不法分子鉆了檢測的空檔,導致食品安全問題接連發生。
2.3 市場準入機制不完善
食品檢測檢驗在市場中建立行之有效的準入機制,對于食品安全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現實就是我國的一些食品檢測檢驗機構都存在著通病,比如檢驗資質缺乏、管理機制不完善,這些對食品檢測檢驗的結果有一定的影響。如果食品審查工作沒有科學的的制度,那么沒有達標的食品就會參入到市場當中。
2.4 檢驗技術存在的問題
檢測方法不全,導致能夠使用的檢測方法比較單一,不能面對各種復雜的有害物質。而多殘留檢測方法也比較少。在食品添加劑方面,在 gb2760――2017《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中,許多食品添加劑只規定了使用的范圍和限量,對檢測方法卻沒有明確注明,這樣面對一些問題食品時,檢驗機構、行政執法就處在了無法可依無據可查的尷尬境地,同時也給不法分子留了后門,埋下安全隱患。